档案载体演变过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5320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7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档案载体演变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档案载体演变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档案载体演变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档案载体演变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档案载体演变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档案载体演变过程.docx

《档案载体演变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载体演变过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档案载体演变过程.docx

档案载体演变过程

我国档案载体演变过程

   我国档案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档案是商代的甲骨档案,之后又出现了青铜铭文档案、简牍档案、金石档案、缣帛档案等,再到后来一直使用到今天最多的纸张档案。

近现代以来,由于科技的发展,档案载体种类日增多,档案的形式也日渐增多,出现了大量的以胶片、磁性材料以与光盘为载体的胶片档案、音响档案、磁性载体档案和光盘档案等。

   

(一)以甲骨为载体的甲骨档案

   

以甲骨作为原始记录载体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有文字记录的档案。

主要产生于商代后期的占卜活动中,多为盘庚迁殷到纣亡的273年间的遗迹。

甲,主要是指龟腹甲或背甲;骨,主要是指兽骨(如牛肩骨)。

内容广涉当时社会的阶级与国家状况、农业生产、思想文化等各方面。

这种档案载体材料特殊,所以保存年代久远。

   

(二)以金石为载体的金石档案

   金石档案也称钟鼎文。

一般是指冶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到西周,我国的青铜技术进入了繁盛时期,青铜器质地坚固, 易于长久保存, 故统治者凡有大事记载, 便铸器铭文,以青铜器作为载体逐渐取代甲骨。

关于金文、钟鼎、金石的称呼,在古今的一些文著中曾有不同的理解和特指范畴,金石可以包括金属铭器和石刻,钟鼎铭文或指金文,或又包括青铜彝铭与铁铸钟鼎铭辞,对周代青铜器铭文特称金文或金文档案,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铁质钟鼎文档案,产生于冶铁业发展和成文法公布的历史时期,大抵始于春秋阶段。

秦汉以后,石刻碑碣大量出现。

现在人们所称的金石档案还包括诸如铁卷、金册等一些金属载体形式的档案。

(三)以简牍为载体的简牍档案

   

我国古代以竹木为载体的公私文书,称为简牍档案。

简指竹片,称竹。

简由竹或木加工而成,通常是削成长条形,将写字的一面磨光;竹质的还要在火上炙干,这道工序叫做“汗青”或叫“ 杀青”,目的是使其易于着墨和防蠹;牍指木片,称木犊、木札、木简。

牍多用来书写契约、 医方、历谱、过所(通行证)、书信等。

两者又可通称为简。

形状狭长,稍宽的木简又称为方。

中国古代纸张出现以前,简牍曾是一种主要的书写材料,最早约产生于先秦,历经春秋战国、秦汉,特别是从周代到汉代1000余年之间多用竹片和木板撰写文书与保存档案,直至东晋末年(5世纪初)纸张普遍应用后才基本绝迹。

(四)以丝绸为载体的缣帛档案

     缣帛作为书写载体材料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织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缣帛档案的产生。

到了秦代,使用更为广泛。

缣帛具有质地坚韧轻柔的特点,以绢帛为载体的档案具有便于携带和保管等优点,但是由于其价格十分昂贵,一般人根本消费不起,所以未能普遍使用。

到魏晋南北朝,随着纸张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缣帛的使用量骤减。

但是,封建朝廷的一些重要文书仍然用缣帛来书写。

(五)以纸张为载体的纸张档案

   纸张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张的发明和造纸术的改进,给中国乃至世界的档案载体演变化带来的一次巨大革命。

“纸的发明使文字的使用变得简便易行,成为简牍缣帛材料的有力竞争者,它改变了简牍档案笨重不易书写,缣帛昂贵的局面,到了三四世纪,基本取代简帛,成为国家主要的书写材料,一直使用至今,极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 

   纸张成为档案的载体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的历史,其寿命的无可比拟性与独具的魅力使其在人类漫长的信息记载、传递和保存的过程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历史上就有“千年寿纸,五百年卷”之说。

直到现在,任何载体都没有动摇和改变过纸张的牢固的历史地位,即使胶片和磁性介质大量出现也不过只是纸张的补充,就如同我们知道西方国家至今还有将非常重要的文献书写于羊皮纸上的习惯一样。

(六)新型载体的档案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档案的载体出现了多样性,如

照片档案

唱片档案、

录音档案和录像档案

光盘档案

电子档案

电子档案的出现,是档案载体最剧烈的一次变革。

它对传统的档案管理原则,档案基本理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

  外国档案发展历史

泥板

古代刻写在粘土板上的文书。

是西亚地区古代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赫梯、波斯和亚述等的遗物(见泥板文献)。

它真实地记录了古代奴隶制国家的活动,内容涉与广泛。

有法典和法规、外交条约(如赫梯国王哈图西利斯三世与埃与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缔结的和约)、外贸协定、商业契据、人口调查材料、土地与财产转让文件、财务与税收文件,还有城市平面图等。

17世纪曾在伊朗设拉子附近发现波斯帝国都城波斯波利斯王宫遗留下来的泥板档案,19世纪40年代以来,苏美尔城邦拉格什、赫梯古王国都城哈图沙什和埃勃拉王宫等遗址都发掘出大量泥板档案。

从出土情况来看,这些泥板都有专门库房保存,用盒子盛放,排列有序,有的还制作副本,并有目录和保管制度。

纸草

古代用纸草纸制作的文书。

纸草又称纸莎草。

是尼罗河下游沼泽地带生长的一种植物。

纸草纸比岩石、泥板轻便,易于书写,约从公元前30世纪开始被广泛使用。

纸草档案最早于1752年发现于意大利,已发现的纸草档案包括房地产契据、合同书、测产清单、公务决议、书信、古典著作等,其中著名的有都灵纸草、莱顿纸草、哈里斯大纸草等。

蜡板

蜡板书,其字迹仍清晰可辨。

由于蜡板的价格比较便宜,而且同一块蜡板可以反复使用,所以蜡板的使用非常广泛,僧侣、商人、文人、教师和学生都用它来记事、记帐、作草稿、演算、备课和作笔记等。

但蜡板上的字迹易受摩擦而模糊,难以保存长久,加上因受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的限制而很难把文字写得工整,有时不易辨认,所以蜡板文献到4世纪后便被易于折叠的羊皮文献所取代

羊皮档案

棕榈

棕榈是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的一种常绿乔木,茎呈圆柱形,没有分枝;叶子大并有长叶柄;掌状深裂,裂片呈披针形;花为黄色。

以古代印度为代表的南亚诸国将棕榈叶加工制成书写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