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物理考点专项突破讲次06 热与能教师版.docx
《上海市中考物理考点专项突破讲次06 热与能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中考物理考点专项突破讲次06 热与能教师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中考物理考点专项突破讲次06热与能教师版
专题06热与能
一、填空题
1.(2018闵行二模)生活中人们使用如图15(a)所示的来测量室内的冷热程度,此时它的示数为℃;
【答案】温度计,25。
【解析】如图15(a)所示叫做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现在的示数为25℃.
2.(2019松江二模)图中所示的测量工具是,现在的示数(选填“高于”或“低于”)人体的正常体温。
【答案】体温计,高于。
【解析】图所示的测量工具是体温计,现在的示数为37.8℃,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所以现在的示数高于人体的正常体温。
3.(2020松江二模)诗句“春院无人花自香”中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运动造成的。
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的缘故。
烈日下,操场上单杠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答案】无规则,大,热传递。
【解析】诗句“春院无人花自香”中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在质量、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较多的缘故。
改变物体的内能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烈日下,操场上单杠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4.(2020奉贤二模)在水、砂石和铁三种物质中的比热容最大。
通常沿海地区白天和晚上的温差比内陆地区的温差要。
家里厨房间烧菜时可以闻到菜的香味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的热运动造成的。
【答案】水,小,无规则。
【解析】在水、砂石和铁三种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在水较多的沿海地区,白天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上升的少,夜晚海水又放出热量,放出相同的热量,而温度降低的少.而在砂石、泥土多而比热容小的内陆地区,白天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会升高的较多,而夜晚因为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温度又会降低的较多,所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
家里厨房间烧菜时可以闻到菜的香味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造成的。
5.(2019杨浦二模)如图6所示,是内燃机工作时的冲程。
当活塞下降时,气缸中气体的内能(选填“减少”或“增加”)。
汽车发动机及发电机线圈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
【答案】做功,减少,水的比热容比较大。
【解析】因为火花塞点火,气缸内的燃料混合物被点燃,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对外做功,所以是做功冲程;
当活塞下降时,气缸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减少。
汽车发动机及发电机线圈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质量、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多。
6.(2020黄浦二模)图3所示的情景是内燃机的冲程,该冲程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汽缸内气体的内能,此过程中以活塞为参照物,火花塞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答案】压缩,做功,运动。
【解析】因为进、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压缩气体,所以是压缩冲程;该冲程活塞对缸内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
此过程中以活塞为参照物,火花塞是运动的。
7.汽油内燃机工作在压缩冲程时,汽缸内气体的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其内能(选填“减少”或“增加”),这是通过方式改变的(选填“热传递”或“做功”)。
【答案】升高,增加,做功。
【解析】汽油内燃机工作在压缩冲程时,活塞对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汽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加,这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的。
8.(2020浦东新区二模)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是_____冲程;夏天长时间曝晒在太阳下的汽车内部温度会升高,这是由于_____(选填“热传递”或“做功”)的原因增加了车内空气的内能。
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____较大。
【答案】做功,热传递,比热容。
【解析】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属于做功冲程。
曝晒在太阳下的汽车,在太阳的辐射下,吸收了热量,内部温度会升高,属于热传递。
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散热效果好。
9.(2020崇明二模)将一杯质量为0.2千克、温度为20℃的水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一段时间后水温降低了5℃,则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焦,水的内能将__________(选填“减少"或“增加"),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
[c水=4.2×103焦/(千克∙℃)]
【答案】
【解析】Q放=c水m水Δt
=4.2×103焦/(千克·℃)×1千克×5℃
=2.1×104焦
水放出热量,水的内能将减少,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
10.(2019松江二模)如图5所示,壶身与壶嘴中的水面之所以保持相平是因为原理。
放入冰箱使壶内1千克的水温度降低10℃,在此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是焦,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c水=4.2×10³焦/(千克·℃)]
【答案】连通器;4.2×104焦;热传递。
【解析】壶身与壶嘴中的水面之所以保持相平是因为连通器原理。
Q放=c水m水Δt
=4.2×103焦/(千克·℃)×1千克×10℃
=4.2×104焦
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11.(2018金山二模)根据右表所列几种物质的比热容数据,可知:
5千克的水温度升高20℃,需吸收的热量为焦;质量相等的水与干泥土,吸收相等的热量,升高的温度多,这就是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内陆地区昼夜温差的原因(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物质
比热容【焦/(千克•℃)】
水
4.2×103
铝
0.90×103
干泥土
0.84×103
【答案】4.2×105;干泥土;小于。
【解析】5千克的水温度升高20℃,需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水Δt=4.2×103焦/(千克·℃)×5千克×20℃
=4.2×105焦
质量相等的水与干泥土,吸收相等的热量,根据Q吸=c水m水Δt可知:
干泥土的比热容小,升高的温度多,而水的比热容大,升高的温度少,这就是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于内陆地区昼夜温差的原因。
12.由下表可知,要使2千克水温度升高5℃,则水的内能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焦,比热容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比热容:
焦/(千克•℃)
煤油2.1×103
铝0.90×103
水4.2×103
铜0.39×103
【答案】变大,4.2×104,不变。
【解析】2千克水温度升高5℃,则水的内能变大;
Q吸=c水m水Δt=4.2×103焦/(千克·℃)×2千克×5℃
=4.2×104焦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温度升高,比热容的大小不变。
13.(2018浦东新区二模)用酒精灯对试管中0.01千克的水加热时,水分子的运动会(选填“变快”、“不变”或“变慢”),若水的温度升高20℃,水吸收的热量为焦[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
继续加热,最终能使水蒸气把试管塞冲开,如图3所示,这一过程相当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
【答案】变快;840;做功。
【解析】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所以用酒精灯对试管中0.01千克的水加热时,水分子的运动会“变快”;
Q吸=c水m水Δt
=4.2×103焦/(千克·℃)×0.01千克×20℃
=840焦
继续加热,最终能使水蒸气把试管塞冲开,是水蒸气对物体做功,这一过程相当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14.如图4所示,水沸腾后,盖在试管口上的塞子会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这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此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能,其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相似。
【答案】运动状态,机械能,做功。
【解析】水沸腾后,盖在试管口上的塞子会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这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运动状态;此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其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15.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屠呦呦的团队曾用水煎的方法从植物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实验曾失败了190次,因为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_____℃,温度太高,破坏了青蒿中的有效成分。
于是屠呦呦提出采用低沸点的溶剂并用热水对其进行加热,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了溶剂的内能。
假设该溶剂的比热容大约是2200J/(Kg·℃),2千克这种溶剂升温5℃大约需要吸收______焦的热量。
【答案】100;热传递;2.2×104焦。
【解析】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采用低沸点的溶剂并用热水对其进行加热,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溶剂的内能。
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Δt
=2200焦/(千克·℃)×2千克×5℃
=2.2×104焦
16.(2020奉贤二模)如图9所示,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小耿同学和他的家人一起在海边野餐活动。
他们用水壶烧水,水壶中装有三分之二的水,水烧开以后可以看到水壶上的盖子会不停的上下跳动,并能听到盖子和壶的碰撞声。
请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对他观察到的两个现象做出解释。
①。
②。
【答案】①水蒸气对水壶上的盖子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空气能传声。
【解析】①水烧开以后可以看到水壶上的盖子会不停的上下跳动,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可以用水蒸气对水壶上的盖子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②能听到盖子和壶的碰撞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且空气能传声。
17.(2020徐汇二模)科学家研究了壁虎能抵抗地心引力吸附在物体表面的原因,壁虎的脚掌上长满了被称为“刚毛”的细微绒毛,每根刚毛末端又有成百上千个直径仅0.25微米的凸出物。
这种精细结构使刚毛和物体表面分子距离极近,从而产生了分子引力。
科学家从壁虎的“刚毛”得到灵感,研发了“纳米微吸胶”。
这种粘胶材料的表面类似平面“绒”布,把这种材料如图6(a)所示涂在手机支架上,当“纳米微吸胶”接触到手机的平滑背面,就能如图6(b)所示牢牢的“粘”住手机。
1下列现象中,体现了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选填“A”、“B”或“C”)。
A.磁铁吸引大头针
B.吸在墙上的吸盘难以脱离墙面
C.端面平滑的两块铅柱,相互紧压后,铅柱下方挂钩码,两铅柱也难以分开
2根据上述信息,“纳米微吸胶”能“粘”住手机,是由于作用。
(选填“A”“B”或“C”)
A.大气压力B.分子引力C.磁力
3请判断:
“纳米微吸胶”(选填“能”或“不能”)“粘”牢帆布笔袋。
【答案】①C;②B;③不能。
【解析】①端面平滑的两块铅柱,相互紧压后,铅柱下方挂钩码,两铅柱也难以分开,表明分子间有引力的作用;
②“纳米微吸胶”能“粘”住手机,也是由于分子引力作用。
③“纳米微吸胶”不能“粘”牢帆布笔袋。
是因为两种材料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分子间没有力的作用。
18.小徐同学暑假要去兰州旅游,他上网查找了上海和兰州两地2016年6月20日到6月22日三日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从表中可以看出:
上海的昼夜温差比兰州的昼夜温差。
小徐查看地图知道,上海属沿海城市,兰州属内陆城市。
根据相关信息分析两地昼夜温差区别较大的主要原因:
。
上海
兰州
6月20日
最高温度
29℃
27℃
最低温度
22℃
16℃
6月21日
最高温度
29℃
28℃
最低温度
22℃
16℃
6月22日
最高温度
29℃
27℃
最低温度
23℃
17℃
【答案】小;上海周边多水,兰州周边多沙石,由于水的比热容较沙石大,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所以上海的昼夜温差比兰州小。
【解析】①从表中可以看出:
上海的昼夜温差比兰州的昼夜温差小。
②上海周边多水,兰州周边多沙石,由于水的比热容较沙石大,根据Q吸=c水m水Δt可知:
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所以上海的昼夜温差比兰州小。
19.打开一瓶香水,不久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
为了探究液体中影响分子扩散快慢的因素,某小组同学用烧杯、冷水、热水、酒精、胶头滴管和红墨水等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们先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体积相同、温度相等的酒精和水如图7(a)、(b)所示,在两杯液体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观察到两杯液体变成红色的时间不同。
然后又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体积相同、温度不同的冷水和热水,如图7(b)(c)所示,同样滴入相同的红墨水,热水变成红色的时间较短,冷水变成红色的时间较长。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比较(a)和(b)两图可知:
。
比较(b)和(c)两图可知:
。
【答案】①(体积相同)温度相同的不同物质,分子扩散的快慢不同;②(体积相同)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快。
【解析】
比较(a)和(b)两图可知:
温度相同的不同物质,分子扩散的快慢不同;
比较(b)和(c)两图可知:
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快。
20.为了探究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某小组同学利用气压式喷雾器、数字式温度计、小叶轮等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们先关闭喷嘴处的阀门,接着手压活塞快速打气,然后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壶内一部分气体,并用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部的气体温度(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研究过程如图7(a)、(b)和(c)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比较(a)和(b)两图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较(b)和(c)两图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②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解析】①比较(a)和(b)两图可知:
手压活塞快速打气,是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所以结论为: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②比较(b)和(c)两图可知:
壶内一部分气体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所以结论为: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21.为了探究物质吸收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实验小组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液体,实验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11所示。
设加热时液体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
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分析比较图11中(a)与(b)与(c)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②分析比较图11中(c)与(d)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答案】①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②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解析】①分析比较图11中(a)与(b)与(c)发现:
都是同种物质,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越多,升高的温度越多。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水),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
②分析比较图11中(c)与(d)发现:
不同种物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吸收的热量不等。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22.某校学生想为减少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献计献策。
于是他们取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建筑材料粉末,用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做了“探究物体温度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假设两种材料在加热时间相同时,吸收的热量相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7所示。
请观察实验操作及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7中的(a)与(b)或(c)与(d)可得:
。
(2)分析比较图7中的(b)和(d)可得:
,请从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的角度出发,你建议在建筑中使用材料(选填“甲”或“乙”)。
【答案】
(1)建筑材料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2)质量相等的不同的建筑材料,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甲.
【解析】
(1)分析比较图7中的(a)与(b)或(c)与(d)发现:
建筑材料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可得结论:
建筑材料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2)分析比较图7中的(b)和(d)发现:
质量相等不同的建筑材料,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
可得结论:
质量相等的不同的建筑材料,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从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的角度出发,在建筑中使用材料甲,因为吸收相同的热量,甲升高的温度小。
二、选择题
23.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A.0℃B.20℃C.60℃D.100℃
【答案】A.
【解析】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所以选A.
24.上海夏季“高温日”的天数约20天。
认定为“高温日”的日最高气温应在()
A.25℃以上B.30℃以上C.35℃以上D.40℃以上
【答案】C.
【解析】只要气温达到35以上,就认定为“高温日”。
所以选C。
25.(2020黄浦二模)上海地区夏天的最高气温约为()
A.10℃B.20℃C.30℃D.40℃
【答案】D。
【解析】上海地区夏天的最高气温约为40℃。
所以选D。
26.(2020松江二模)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A.30℃B.32℃C.37℃D.39℃
【答案】C.
【解析】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所以选C。
27.(2019静安二模)上海夏季的晴天,其昼夜温差约为()
A.2℃B.8℃C.20℃D.28℃
【答案】B.
【解析】上海夏季的晴天,其昼夜温差比较小,最高气温取约为40℃,最低气温取约为30℃,温度差约为10左右。
所以选B。
28.(2020杨浦区二模)新型冠状病毒对热较为敏感,持续30分钟高温可有效灭活病毒。
能有效灭活病毒温度至少是()
A.0℃B.37℃C.56℃D.100℃
【答案】D.
【解析】高温可有效灭活病毒,这里的高温应该是至少100℃。
所以选D。
29.小闵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量出来的温度为()
A.37.0℃B.39.5℃C.42℃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答案】B.
【解析】小闵自己的体温正常,约为37℃,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量出来的温度为39.5℃。
所以选B。
30.下面是小陆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温度值做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上海市夏天的最高气温约为50℃B.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9℃
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
【答案】D。
【解析】A.上海市夏天的最高气温约为40℃,所以该选项错误;
B.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所以该选项错误;
C.沸水的温度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是100℃,所以该选项错误;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该选项正确。
所以选D。
31.(2020静安二模)为节能环保,建议商场等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
A.6℃B.10℃C.18℃D.26℃
【答案】D.
【解析】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所以国务院规定机关、商场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
故选D.
32.(2017闵行二模)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的是()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C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答案】B.
【解析】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不属于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所以选B。
33.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酒精挥发B.花香四溢C.尘土飞扬D.腌制咸蛋
【答案】C.
【解析】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C选项.尘土飞扬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所以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
故选C。
34.(2019静安二模)下列各成语中,能反映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A.坐如针毡B.镜花水月C.桂馥兰香D.步履如飞
【答案】C。
【解析】A.“如坐针毡”象坐在扎着针的毡子上,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形容人心神不定,坐立不安;不合题意;
B.“镜花水月”镜子里的花,水中的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比喻虚幻的景象;不合题意;
C.“桂馥兰香”桂、兰:
两种散发芳香的花;馥、香:
形容气味芳香,花香分子无规则运动形成的.符合题意;
D.“步履如飞”形容人走的快,好像飞一样,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C。
35.(2019闵行二模)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花香满园B尘土飞扬C樟脑丸变小D糖在水中溶解
【答案】B.
【解析】A.花香满园,是因为花香中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尘土飞扬不是扩散现象,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符合题意;
C.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是扩散现象的结果,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糖在水中溶解是扩散现象的结果,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B。
36.在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能取火B.锯木头锯子发烫
C.晒太阳可以取暖D.两手摩擦能发热
【答案】C.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
钻木能取火、锯木头锯子发烫、两手摩擦能发热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而晒太阳可以取暖属于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所以选C。
37.如图1所示,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答案】A.
【解析】搓手能发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加热水能沸腾、勺子会烫手、曝晒钢瓶危险都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所以选A。
38.如图1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个实例不同的是()
【答案】A.
【解析】锯条发烫、屁股“冒烟”、搓手取暖都是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烧煮食物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所以选A。
39.下列各物理量中,表示物质特性的是()
A.热量。
B.比热容。
C.温度。
D.内能。
【答案】B.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比热容是不变的;故选B。
40.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答案】B.
【解析】A、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由此使得海边昼夜温差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A错;
B、空调房间放盆水增加湿度,是利用水的蒸发,增加水蒸气,符合题意,故B正确;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