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docx
《河北省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
河北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孟之道的当代价值
孔孟之道在绵延发展的2000多年中,从真实的普通人到具有睿智的学者,从一家学派的始祖到整个中国思想界的旗帜,再到东方精神文化的领袖和代表,最终成为标志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明的代表性符号,其时代的价值在一次次变化、丰富和提升。
从历史上看,儒家学说面对的每一次危机,都是每一次改革、每一次创新的机遇,也是与其他宗教、思想进一步融合交流的时机。
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并称显学,二者既有差异,又有交融。
汉代儒家虽然获得了正统地位,但由于佛教传入、道教勃兴,相关影响几乎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儒家学说已经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以至在魏晋时期儒学已经变异为“玄学”,杂糅了佛道的许多内容和方法。
历经隋唐五代数百年的三教争衡与合一的探索,儒家的正统地位由于韩愈、李翱等人的改造,才在容纳吸收佛道诸家之长的基础上为宋代理学的产生铺平了道路。
从宋元开始,经过张载、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人的努力,儒学才通过数个转机达到了自我完善和适应时代发展的境界和目的。
可见,儒学本身是有自我调节和不断完善的机制和系统的。
在20世纪初,中国教育界、学术界在“保种强国”的压力下,将中国贫弱挨打的原因归结于孔孟之道的所谓“陈腐与僵化”,于是有了“打倒孔家店”,将素有“人本”和“求实”传统的儒家思想与“民主”和“科学”的所谓进步思想对立起来,而且一对立就是一百年。
在文化大革命中,孔子及其儒家的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登峰造极的毁坏,面对随之而来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儒学的影响和地位每况愈下;而当我们在毫无顾忌地舍弃儒家传统思想的时候,位于传统儒家文化圈内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却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创造了奇迹。
一个世纪以来,儒家思想只能伴随贫穷落后的判断受到了颠覆性的质疑。
其实,历史上在那些富可敌国的大商人和机关算尽的军事谋略家的行为宗旨中,儒家思想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多元文化东方思想的主要代表,孔子的思想重新赢得了世人的关注和尊重。
作为非强硬地解决冲突的思想和方法,儒家思想在解决当今世界重重矛盾的现实问题时,有着多方面的经验和理论。
通过对话、包容,追求平衡、和谐,减少冲突、战争,孔孟之道充满了中国文化的原创精神和人类永恒追求的伟大理想,是与世界其他伟大的思想源泉并行不悖、并极具特色的系统理论。
其最初即建立的开放、创新、宽容、接纳的发展机制,不仅使其数千年不衰,并能得到时时出新、自我完善的理想效果。
人类社会进入到21世纪,其基本走向和共同目标是“和平共处与共同发展”,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中,儒家思想应该与其他文明共存,共同支撑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数千年,只是人类历史的一瞬,许多当年孔子孟子关注的问题至今还是倍受关注的重大问题。
这说明在早熟的中华文明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文化是有高瞻远瞩的远见卓识和“温故知新”的发展思路的。
对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展开研究和宣传,真正认识其深远的意义和价值,挖掘其具有原创精神的智慧和资源,为当今的改革和未来的发展提供历时2000多年的社会实验,如此不仅能给中国的发展垫厚根基,也将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参照。
(选自程方平《孔孟之道及其在当今世界的价值》,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普通人到文化符号,儒家价值一直在支撑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B.儒家学说改革发展面对的每一次创新和机遇几乎都伴随着一次危机。
C.“四小龙”崛起颠覆了上世纪对儒学只能伴随贫穷落后的判断的质疑。
D.儒学自我调节完善机制成就了它在东方文化圈中多元而又正统的地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文总分结构,逐层推进,通过分析论证儒学自身的发展特点,来揭示它的现实价值。
B.主体部分按时间推移,从儒学的历史到当下未来,有事实举证有理论分析,层次清晰。
C.第③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将传统儒家思想与民主科学思想对比,具有辩证的味道。
D.段首提出儒学时代价值问题,结尾得出对当今世界进步的重要作用的结论,结构紧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非强硬”思维,切合当今国际关系中“对话、包容,平衡、和谐”理念。
B.墨家“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很好地体现了与孔孟思想的差异与交融。
C.具有人本、求实传统的儒学是超越现实的,它关注的许多问题现在仍倍受关注。
D.作为兵家,孙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其实质表现的还是儒家精神追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所谓区块链技术,是互联网底层多种技术的集合体,包括P2P通信协议、分布式存储数据库技术、加密算法、共识算法等,通过这些技术的整合创造了一种按时间序列、按区块记录数据的模式。
构建起所有数据在所有节点备份的数据库结构,达到去中心化、点对点传输、透明、可追踪、不可篡改、数据安全及信用的自我建立的功能。
区块链技术被誉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代表性成果之一,是“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
区块链从衍生开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
区块链技术由于巨大的应用潜能,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
自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专题学习以来,区块链便在政策与市场层面成为关注的焦点。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区块链白皮书(2019年)》显示,截至2019年5月,已有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贵州、山东等全国超过30个省市地区发布政策指导文件,开展区块链产业链布局。
(摘编自《光明时评》,《建设网络强国,抢占区块链发展制高点》)
材料二:
从技术上来说,区块链不但能记账,也能记录人和物的信息,并通过共同对信息进行验证,固化下来,而变得可信。
因此,只要是牵涉到多方参与的,有着复杂的账目来往和数据共享要求的场景,都可以考虑使用区块链。
随着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逐步成熟,区块链的应用已从金融领域延伸到实体领域。
业内人士表示,区块链技术未来在我国政务、金融、民生等相关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政务数据的分布式共享,让人的身份证明“一处验证,处处可用”;区块链司法应用降低了大众或小微企业的仲裁成本和提升仲裁效率;供应链上的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区块链将自己的信用传导到小微企业,进而部分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区块链溯源应用让老百姓吃上了更放心的食物……
中国移动、电信、联通31日正式发布各自的5G套餐,区块链和5G二者相辅相成,一定能产生更多火花。
(摘编自《人民网》《区块链离普通大众有多远》)
材料三:
区块链技术火热的背后,借区块链之名的招摇撞骗大有抬头之势。
有关专家指出,涉及区块链领域的监管要与时俱进。
应当适当简化概念,以通俗语言普及相关知识。
技术进步应该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现在区块链的概念比较复杂,这既不利于区块链知识普及,也不利于区块链产业化发展。
如果相关知识不普及,骗子就可能利用区块链概念大做文章,普通公众也很难防范。
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治理机制。
201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
2018年8月,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
应针对这类诈骗行为的特点进行综合治理,以保护投资者权益。
在制度层面进行规范。
“链”上的数据不容易被篡改,但是“链上”“链下”却不一定完全能对应,商品外包装上的二维码本身很容易被复制,即使使用了区块链技术,但以二维码为载体,则也并不能尽然保证是正品。
“区块链并不必然消灭造假,也无法替代严格的监管。
但随着区块链的推广应用,能够不断提高造假成本。
”
技术先进性也应愈加成熟。
区块链上的信息是加密过的,用户授权后相关方才能破解数字背后真正的含义。
但仍有可能存在漏洞,技术风险不能忽视。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借“区块链”之名诈骗该如何治理》)
4.下列不属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一项是(3分)
A.风靡于经济领域的数字货币
B.移动、电信、联通的5G套餐
C.为流通方便推行的资产数字化
D.将信息加密上传的电子身份证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区块链技术是互联网底层多种技术集合体,发展速度快延伸范围广,我国政府也在加快区块链产业布局。
B.随着技术逐步成熟,区块链已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用微信一扫,就能查询到关涉多方参与的产品的信息。
C.区块链的数据难以造假,其数据是加密过、通过共同对信息进行验证固化下来的,因而其信息是可信的。
D.伴随区块链的火热,新诈骗套路以其为噱头出现,只有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治理机制才能有效监控。
6.以上三则材料,对“区块链”的相关介绍,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联系材料进行概括。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意义
奚同发
那一夜,我做了一生最重大的决定,庄稼汉出身、被征兵四十多天的我,决定带着那个熟睡的婴儿逃跑,哪怕是被抓回去军法处置。
周遭枪声时而密如冰雹,时而消停下来,传出几响冷枪,空气中弥漫着硝烟气味。
夜幕下,那个刚出生仅几小时的婴儿,只喝了几小口水便香甜地入睡了,全然不顾外界的兵荒马乱。
他不知道,在他脱离母体成为自己的同时,也失去了母亲——那个穿草绿色军装的女兵。
我是在田头被征的兵,几乎没经过训练便上了战场。
虽然有人私下传说解放军已夺得大半个中国,但对于我们局部来说,也总有些国军的捷报。
我们是在那天上午的一场围攻战中被打散的,不料中午刚过又与解放军的一支小队遭遇。
没想到我们二十多人打了三四个小时,也拿不下对方那几个沙包掩体阵地。
排长亲自督战,效果并不明显。
解放军人数虽然不多,但枪法很准。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不得不撂下几具兄弟的尸体纷纷后退。
天色向晚,排长十分焦急,组织我们再次冲对方阵地密集地扫射,然后借着各种地形掩体猫着身子前进。
一阵扫射过后,却意外地没有受到任何阻击。
但大家都提心吊胆,对方掩体后是否会突然响起枪声?
短暂的安静,反而令人心惊肉跳。
我不小心踢到一个空罐头盒子,引发了一阵咣啷啷的声响,惊得大伙儿哗哗哗匍匐在地。
然而,没有枪声,甚至对方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身后的排长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像是自语道:
“都死光了吧?
弟兄们给我……”
他这句话还没有说完,对方沙包后突然响起一阵哇哇的婴儿啼哭,响亮而有节奏,底气饱满而锐利,在刺破静阒的傍晚的同时,制造出一派惊心动魄的恐慌,我们个个手足无措。
直到大个子站上对方的沙包结结巴巴地喊:
“班……班长,人都……都都都……死光球了……还有一个……个个个……女人刚生了……了了……娃娃……”我们才呼啦一下子起身,放开胆子冲过去。
大个子说的人死光了并不属实,至少我眼前还有两个男伤兵半靠沙包。
他们身上多处中弹,有伤口还在冒血。
他俩正在低语,其中一人说道:
“指导员,虽然孩儿出生了……唉,俺们七个战士都……”另一个人仰望着天空,似还咧嘴一笑,说:
“是呀,七个……可这就是咱打仗的意义,就是为了这些孩儿的将来不再打仗……”
我听得太明白了,他们的口音正是我们家乡沂蒙山那一片的。
突然,他俩竭尽全力把手伸向各自腰间……我身边的枪响了。
我想阻止,话没来得及出口。
他们的腰间哪还有什么武器?
——如此动作,不过是引诱我们开枪……
女兵在另一处沙包T形掩体的角落,我赶过去时,她好像刚费了半天劲儿给娃娃穿上一件改制的小衣服——显然是早有预备。
然后,她把一件大人的草绿色军装裹在娃身上,把两个衣袖系成结。
望着她那怜犊的目光和轻手轻脚的动作,兄弟们禁不住泪水涟涟。
当她扯开衣襟,把奶头伸向娃时,我们都迅速背过身子……似乎是漫长的寂静,直到听到哇的一声哭叫,我们再急转回身子,却看到那个女兵,那个刚做了母亲的女人,已经死去了……
望着那个包裹着草绿色军装正哇哇大哭的婴儿,我们个个泪如雨下,大个子则声盖婴儿哭得山呼海啸。
入夜,围着婴儿,我们暂时忘却了战争和生死。
白天只是象征性地接触了一下妈妈奶头的他,至此双眼好像都未能完全睁开。
我们笨手笨脚地学着他妈那样用水壶给他喂了几口水,他竟旁若无人地安然入睡了。
盯着那红扑扑的小脸儿,弟兄们的心都毛乱了。
半夜,在身边的鼾声中,我悄悄抱起婴儿,离开了那片焦黑的残垣断壁,没走出几步,忍不住回头——身后是班长的枪口。
我大喘着气,心跳到了嗓子眼儿,直到他的枪口慢慢地垂下来,枪管朝我摆了摆。
我撒开脚丫开始了人生最急迫的一次逃命。
我成功了,或许因为那个婴儿。
对了,他的名字叫建国。
1949年的春天,我跑出了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改变。
后来呢?
后来我离休时,履历表上写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我在朝鲜战场还遇到过当初那晚上的几个兄弟。
听他们说,不久,他们都起义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9年21期,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一开篇就直接写“我”决定带着婴儿逃跑的“一生最重大的决定”,以倒叙的手法设置悬念,引起了读者的强烈阅读愿望。
B.小说前半部分没有写婴儿,而是花大量笔墨描写与解放军战士的战斗以及七位战士的牺牲,为后文故事情节的转折铺垫蓄势。
C.对女兵临死前的动作细节描写,将革命者的坚定和母性的温柔这一对立性格统一在了这位年轻的战士身上,丰富了人物形象。
D.在残酷而紧张的战斗场面描写中,忙里偷闲交代“同乡口音”,表现了我内心的愧疚,为最后“我”带着婴儿出逃埋下了伏笔。
8.小说中的婴儿并无行为意识,却又起着重要作用,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
(6分)
9.有观点认为小说到“我跑出了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改变”已经结束,“后来”部分删除,也有观点认为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田叔,赵陉城人也。
其先,齐田氏也。
叔好剑,学黄老术于乐巨公。
为人廉直,喜任侠。
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言之赵王张敖,以为郎中。
数岁,赵王贤之,未及迁。
会赵午、贯高等谋弑上,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赵有敢随王,罪三族。
唯田叔、孟舒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随王至长安。
赵王敖事白,得出,废王为宣平侯,乃进言叔等十人。
上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
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初立,召叔问曰:
“公知天下长者乎?
”对曰:
“臣何足以知之!
”上曰:
“公长者,宜知之。
”叔顿道曰:
“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
”是时,孟舒坐虏大入云中免。
上曰:
“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常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
长者固杀人乎?
”叔叩头曰:
“夫贯高等谋反,天子下明诏:
‘赵有敢随赵王者,罪三族!
’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
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驱之哉!
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
”于是上曰:
“贤哉孟舒!
”复召以为云中守。
梁孝王使人杀汉议臣爰盎,景帝召叔案梁,具得其事。
还报,上曰:
“梁有之乎?
”对曰:
“有之。
”“事安在?
”叔曰:
“上无以梁事为问也。
今梁王不伏诛,是废汉法也;如其伏诛,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
”于是上大贤之,以为鲁相。
相初至官,民以王取其财物自言者百余人。
叔取其渠率二十人笞,怒之曰:
“王非汝主邪?
何敢自言主!
”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
相曰:
“王自使人偿之,不尔,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
”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
相常暴坐苑外,终不休,曰:
“吾王暴露,独何为舍?
”王以故不大出游。
数年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义不伤先人名。
(摘自《汉书·卷三十七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年/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义不伤先人名
B.数年/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义不伤先人名
C.数年/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义不伤先人名
D.数年/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义不伤先人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老术,指道家清净无为的治世之术,适合于医治长期战争的创伤,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秩序,因而在汉初居于支配地位。
B.诸侯相,古代官名,西汉初年叫诸侯丞相,和长安朝廷的丞相名称一样。
汉景帝收回诸侯王的权力后,改诸侯王丞相为相。
C.三族,有多种说法,一谓父、子、孙,二谓父族、母族、妻族,三谓父母、兄弟、妻子。
说法二的“罪三族”最为残酷。
D.髡钳,髡指以铁圈束住脖子,钳指剃光头发,是古代一种耻辱性惩治罪犯的方式,汉文帝废除肉刑时,以此代替黥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叔清廉正直,仗义敢为。
做官前与有名望的人交游,颇得推崇;死后其子不受“百金祠”,亦可见其清直家风。
B.田叔辅佐赵王,忠诚有胆识。
不顾皇帝的禁令,装扮成囚徒,追随赵王逃亡,直到赵王被证清白才随赵王出来。
C.田叔品评人物,不因处境而迂曲。
当皇帝不赞同田叔对孟舒的评价时,他仍旧坚持客观分析,纠正皇帝的看法。
D.田叔做事有尺度,能为上级分忧。
依法审理梁孝王案,皇帝过问时,他设身处地劝告皇帝不要过问,以免为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王自使人偿之,不尔,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
(2)相常暴坐苑外,终不休,曰:
“吾王暴露,独何为舍?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晓过西湖
梵琦
船上见月如可呼,爱之且复留斯须。
青山倒影水连廓,白藕作花香满湖。
仙林寺远钟已动,灵隐塔高灯欲无。
西风吹人不得寐,坐听鱼蟹翻菰蒲。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紧扣一个“晓”字,将月写得可见却模糊,若即若离,让人爱之不舍。
B.颔联由视觉入手,再由所见兼带嗅觉,湖天一色,莲荷清香,从字间溢出。
C.颈联将听觉与视觉融合,仍紧扣“晓”字,还表现出一种渐行渐远的动感。
D.尾联的“不得寐”,加之鱼蟹在水中翻腾的动景,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感。
15.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相比,两首诗均描写西湖之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论证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于《离骚》中表达自己失意苦闷、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琅琊山朝暮明暗变化的景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这几年不少城市的夜景是越来越美了,提档升级后的照明和灯光秀让城市夜色______,映照着也反映着市民活跃的夜生活。
不过,就夜生活而言,()。
过去,这“里子”的基本上是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但随着市民对文化生活需要的日益提升,城市夜色中渐渐亮起了一盏又一盏安静的、不灭的书灯。
书房和美术馆在本质上是______,都照亮了城市的文化空间,都丰富了市民在夜晚的精神文化生活。
城市里有习惯昼伏夜出的人群,大学校园里也有因为各种原因很难入睡的师生,这是客观事实;开放不打烊的书房、图书馆、美术馆,并非鼓励熬夜,而是使那些有需求的人可以多一个选择,不至于让他们去泡吧、去看夜场电影,或躲进宿舍卫生间看书,或睁着眼睛在床上_______。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流光溢彩质地同类目不交睫
B.流光溢彩成色同类辗转反侧
C.熠熠生辉质地相同目不交睫
D.熠熠生辉成色相同辗转反侧
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夜景只能是“面子”,那些能够容纳夜生活的24小时不打烊场所就是“里子”
B.那些能够容纳夜生活的24小时不打烊场所就像是“里子”,夜景像是“面子”
C.夜景更像是“面子”,那些能够容纳夜生活的24小时不打烊场所才是“里子”
D.夜景就是“面子”,那些能够容纳夜生活的24小时不打烊场所才更像“里子”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而是让那些有需求的人多一个选择,不至于让他们去泡吧、去看夜场电影
B.而是给那些人可以多了一个选择需求,让他们不去泡吧、去看夜场电影
C.而是多了一个选择,对那些有需求的人不至于只能去泡吧、去看夜场电影
D.而是给那些有需求的人多一个选择,让他们不至于只能去泡吧、去看夜场电影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6分)
。
2019年2月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了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中国成人焦虑障碍患病率高达7.57%。
专家表示,人在高压状态下如果不能恒昊地进行情绪管理,会对家庭生活工作和社交产生不良影响,而发呆是很好的精神调剂手段。
只不过在以往的认知里,。
当“每天发呆五分钟”的倡议向你袭来,很多人又在抱怨:
“这么忙,哪有时间发呆?
”是的,我们确实失去了发呆的能力。
抬头是高度精细化的社会分工和高度功利化的职场驱动,低头是资讯爆炸以及社交的强化,我们时时刻刻被裹挟在信息处理关系维护的惯性之中。
忙和焦虑有很相似的功能,,一定程度上的忙也能够让人们充实提升自我实现人生价值,但是当你忙到心力交瘁的时候,就像一台无休无止运转的机器,随时都有宕机的危险。
2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中心意图,不超过20个字。
(5分)
迪士尼版《花木兰》预告片引来网友吐槽,主要涉及考据的细节问题,但这很大概率不在迪士尼方面的考虑范围之内。
外国观众压根儿不关心所谓历史真实,而更关心真人版,能不能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动画版。
预告片中木兰是一位能够掌握自身命运的刚强战士,但故事在中国流传千古的原因,一来花木兰代父从军回报父母,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
二来花木兰参军击败入侵者,成功保卫家园,其中的家国情怀同样令人感动。
指望迪士尼讲好中国故事当然不现实,与其吐槽迪士尼,不如自力更生,拿出更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中国文艺作品来,到那时全世界才能认识到真正的花木兰该是什么样。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宜昌某中学一个班级做了一项体能测试,20位学生,能达到合格的一个都没有。
“我们所有的时间都在上课,我们所有的精力都在刷题,不然哪来好成绩”某重点中学学霸如是说。
“清华体育教父”马约翰教授说:
“体育的功效,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格,补充教育的不足。
”共青团中央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要求青少年每天锻炼1小时、熟练掌握1项运动技能。
少年强则国家强。
国家在青少年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大,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却不如人意。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将学习与锻炼对立起来了呢?
联系以上材料,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以崇礼中学李明的身份给校长写一封公开信,谈谈你的认识思考与建议。
要求:
自拟标题,自选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