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备考指导19条主线轻松串起高考历史知识点.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4415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2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备考指导19条主线轻松串起高考历史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历史备考指导19条主线轻松串起高考历史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历史备考指导19条主线轻松串起高考历史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历史备考指导19条主线轻松串起高考历史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历史备考指导19条主线轻松串起高考历史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备考指导19条主线轻松串起高考历史知识点.docx

《高考历史备考指导19条主线轻松串起高考历史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备考指导19条主线轻松串起高考历史知识点.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备考指导19条主线轻松串起高考历史知识点.docx

高考历史备考指导19条主线轻松串起高考历史知识点

19条主线轻松串起高考历史知识点!

主线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

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

一个“主体”: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

两个“角度”:

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进行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三个“特点”:

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条理清晰,简明扼要阅卷老师是采点赋分的,因此抓住主要问题分点解答是得高分的重要方法。

有的考生把答案写成一片,没有条理,叙述不规范,在卷子上画了一大堆,造成阅卷老师看不清、弄不准而丢分。

2.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①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丞相负责行政,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军事,但其职从未实授于人。

②汉武帝为强化皇权,建立中朝,作为决策机构。

由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

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群相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④北宋实行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参知政事、三司分别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⑤元朝设一省二院,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相权有所反弹,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⑥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由六部分掌相权,后又设内阁,但不是法定机构。

⑦清朝设军机处,强化了皇权,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的权力。

(2)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贯穿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始终,直至明朝废除丞相。

②分权是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如唐朝、北宋、明朝都很明显。

③决策权由外朝向内朝转移,非法定机构取代法定机构的职权,如汉朝的中朝、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

④皇权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相权、儒家思想的制约,如唐宋时期相权对皇权的制约,“天人感应”思想对皇权的制约等。

3.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

(1)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但为后来的诸侯割据埋下了祸根。

②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

③汉武帝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④隋唐时期实行州县两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

⑤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

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⑦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

(2)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①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但总体来说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

②分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有效手段,如北宋、明朝特别突出。

4.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主线2

古代中国的经济

1.古代农业

(1)经营模式: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主要方式)。

(3)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

(4)生产技术:

精耕细作。

(5)地位:

立国之本。

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经济基础;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治乱和政权的兴衰。

2.古代手工业

(1)经营形态: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代表中国手工业的最高水平,在明朝中期之前长期占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营手工业逐渐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2)主要行业:

冶金、陶瓷、纺织等。

(3)发展特征:

规模庞大,分工细密;技术先进,工艺精湛;素称发达,世界领先;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3.古代商业

(1)发展历程:

商民善于经商(“商人”一词由此而来)——春秋战国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出现——秦汉至隋唐重农抑商政策、坊市严格分开、对外贸易发展——宋元商业经济繁荣、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商帮、闭关锁国。

(2)特点: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商人社会地位低,商业发展艰难曲折;受制于农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

4.资本主义萌芽

(1)原因: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实质:

雇佣关系。

(3)特点:

出现在少数行业和地区;发展缓慢,水平低,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4)地位:

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5.“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

(1)“重农抑商”含义:

重视农业:

重官商而抑私商,抑商人而非抑商业。

合理统筹,学会放弃解答试题前,要有心理准备,不要追求“完美”,试图把每道题都做出来、做正确,这是不现实的。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试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对于难题要学会放弃,不要死缠烂打,耽误时间。

时间:

从战国商鞅变法开始,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基础;稳定社会统治秩序。

评价:

前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地主阶级政权;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闭关锁国”含义: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

根源:

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性。

目的:

维护专制统治。

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民族自卫的作用;限制了对外交往,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主线3

古代儒家思想

1.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1)创立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

(2)完善与独尊:

西汉时期,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吸收与改造:

魏晋至隋唐时期,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接受。

(4)转型与成熟:

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强调天理、心性、修养)出现,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5)批判与继承: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

2.儒家思想的精华

(1)人与人的关系:

提倡仁爱,主张推己及人;提倡人与人之间应和睦相处;与人交往应做到言而有信;提倡尊老敬贤的为人准则。

(2)人与社会的关系:

提倡以德治国;提倡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提倡个人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历史责任感。

(3)人对自身的反省与追求:

提出修身要求,主张慎行自省,格物正心,重视精神境界的提升,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

(4)人与自然、天的关系:

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主观能动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主张“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等。

(5)教育智慧与求学方法:

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强调学与思相结合,提倡格物致知、学以致用。

主线4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艺

1.古代的科技

(1)成就:

四大发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及数学、天文学、医学、农学等。

(2)特点:

注重实用性,并未上升到理论层面;适应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和医学等传统科技长期受到政府的重视,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没有孕育出近代科学。

2.古代的书画艺术

(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脉络:

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秦朝)—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演变趋势:

由繁到简,字形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2)书法楷书:

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盛世。

草书:

起源于汉代,成熟于东晋。

行书:

东汉到西晋书体完全成熟。

(3)绘画宫廷画特点:

①由宫廷绘画机构或画家奉命创作;

②主要为宣扬统治者的文治武功,追求精巧;

③服务于皇帝的审美需要。

文人画特点:

①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

②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③注重意境,“画中有诗”。

风俗画特点:

①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

②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而繁荣。

3.古代文学成就

4.京剧

”形成:

道光年间,徽剧和汉剧融合,兼收昆曲、秦腔等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

发展: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主线5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1840年至1901年列强侵华与不平等条约

四次战争: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五大条约: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两个阶段:

商品输出阶段、资本输出阶段(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界)。

结果: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影响:

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造成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阻碍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促使中国由农耕文明时代向工业文明时代过渡。

2.1840年到1901年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和辛亥革命

(1)反抗斗争主线:

在抗争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三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2)辛亥革命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五个第一:

兴中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同盟会是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辛亥革命完成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巨变。

结果: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①五四运动

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两个阶段:

5月4日到6月初,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6月5日起,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阶级。

特点:

彻底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五四精神:

爱国主义、民主和科学、思想解放。

意义: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

标志:

中共一大。

奋斗目标:

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

两者关系: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

(2)国民大革命

时间:

1924—1927年。

性质:

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联合、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指导思想:

新三民主义。

事件:

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结果: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奠定了革命发展的基础。

(3)十年对峙

时间:

1927—1937年。

事件:

工农武装割据的实现;遵义会议中共走向成熟。

结果:

中共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4)全面抗战

时间:

1937—1945年。

两个战场:

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三个阶段:

防御、相持、反攻。

四个特点:

以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两个战场并存;中共在后期起中流砥柱作用。

胜利保障: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意义:

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5)解放战争

时间:

1945—1949年。

两种命运:

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

两个回合:

重庆谈判、政协会议,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主要战役:

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工作重心:

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七届二中全会)。

主线6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原因

2.近代中国的五种经济形态

主线7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1.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不断深化

(1)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但他们既未触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也未付诸实践。

(2)洋务派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等人“师夷长技”的方略,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掀起了洋务运动。

(3)早期维新派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继承了“师夷长技”“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以商战保国、以制度强国,但思想不成熟。

(4)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相结合,比较全面、系统地发展了早期维新派的思想,并使这种思想的影响从一种社会思潮演变成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5)资产阶级革命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民主革命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并以此指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2.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演进的特点

(1)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救亡图存与思想启蒙相结合。

(2)以向西方学习为主,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主流。

(3)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逐渐深入,中国社会对西方文化制度经历了由抗拒、排斥到逐渐接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4)每一次的探索都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并且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寻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3.近代西学东渐

(1)西学的传入是以中西方签订不平等条约为背景的,西方一系列的侵略活动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

强势的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较为严重,这种强势地位便利了西方思想文化的侵略。

(2)西学东渐客观上有利于西方先进的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例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

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使其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与国民党合作开展了国民大革命,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在革命的实践和过程中,逐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5.中国近代外交及外交观念的变化

(1)近代外交的变化:

从朝贡外交向主权国家外交转变。

(2)近代外交观念的变化:

从和戎到自强;从夷务到洋务;从商务羁縻到商战抗夷;从以夷制夷到均势结盟。

主线8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与统一大业

1.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主线9

新中国的外交

1.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2.认识

(1)外交是国家政治活动的延续,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2)国家利益是制定外交政策的出发点与立足点。

(3)制定外交政策应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

(4)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是我国的基本政策。

主线10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1.过渡时期(1949—1956年)

(1)核心任务:

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

(2)三项举措: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3)一个创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4)两个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5)三项成果:

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确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2.曲折前进(1956—1978年)

(1)一条主线: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两方面探索:

中共八大、八字方针(有益探索);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探索失误)。

(3)三个“一”:

一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一个错误,“左”倾错误恶性发展;一场浩劫,“文革”。

(4)四个经验: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照搬外国经验。

3.新时期(1978年至今)

(1)对内改革: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2)对外开放:

通过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等措施,我国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

(3)五个转变: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一公有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协调稳定的发展;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主线1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1)形成和发展:

梭伦改革奠定民主制度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民主制度—伯里克利时期发展到顶峰。

(2)基本特点:

人民主权和轮流执政。

“人民主权”指主权属于人民,主要表现为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民众法庭)等机构。

“轮流执政”指管理形式,主要表现为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3)实质:

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治。

2.罗马法

(1)核心内容:

维护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两个标志:

《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3)三个阶段: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

主线12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1.英国君主立宪制

确立标志: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含义:

君主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议会掌握国家实权。

发展:

内阁制度形成、两党制出现、1832年议会改革。

2.美国总统共和制

确立标志:

1787年宪法。

理论依据:

启蒙思想。

三大原则:

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三大权力: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意义:

在一个大国创立了共和制度,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3.法国共和制

确立标志:

1875年宪法。

一项制度:

共和制度。

两大权力:

行政权和立法权。

4.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确立标志:

1871年宪法。

政体:

君主立宪制。

特点:

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权力中心:

皇帝和宰相。

5.英、美、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比较

主线1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1.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1)起源:

古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他们的思想主张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2)复兴:

文艺复兴中的思想巨人,以自己的作品抨击封建教会的虚伪和腐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和幸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文主义思想再次兴起。

(3)发展:

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先定论”,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

(4)成熟:

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制度,强调人的尊严,追求自由平等,主张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人文主义思想达到新的高度。

2.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

(1)古希腊时期:

关注人和人类社会,主张以人为中心,否定神的意志和权威。

(2)文艺复兴时期:

批判教会禁欲观和对人的束缚,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对幸福的追求和人性解放。

(3)宗教改革时期:

反对盲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崇尚精神的自由和得救的自主。

(4)启蒙运动时期: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特点。

主线14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形成与发展

1.开辟新航路

(1)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人们对黄金、香料的强烈渴望;《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商业危机;传播宗教;人文精神的鼓舞。

(2)条件:

葡、西王室的支持;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增加。

(3)两个国家:

葡萄牙、西班牙。

(4)三条线路:

从欧洲到印度;从欧洲到美洲;环球航行。

(5)四个人物:

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

(6)影响:

引发早期欧洲殖民扩张活动;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世界由相对分散孤立的状态逐渐走向一个整体;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殖民扩张

(1)主要国家: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

(2)主要方式:

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奴。

(3)影响:

对西欧,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技术革命的到来;对落后地区,带来灾难,经济停滞,与西欧的差距逐渐拉大;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3.两次工业革命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主线15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

直接原因: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特点: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影响:

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2.罗斯福新政

实质: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两个阶段:

调整与复兴经济,改革。

三项内容:

救济、复兴和改革。

四项措施: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复兴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实施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

意义:

美国逐步走出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表现: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福利国家出现;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

实质: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评价:

资本主义经济在五六十年代出现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导致七十年代“滞胀”局面出现。

4.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主线16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向社会主义过渡

(1)过渡方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

(2)内容差异:

余粮收集制——固定粮食税;企业国有化——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除关乎国计民生外的企业;取消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实物配给制——按劳分配。

(3)结果:

前者失败;后者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斯大林体制

形成:

工业化、农业集体化、1936年宪法。

特征:

经济上,高度的计划性;政治上,高度的集权化。

评价:

在一定时间内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长远来看,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

3.经济体制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一方面,以农业为突破口,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另一方面,由于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2)勃列日涅夫改革:

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一方面,苏联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军事实力增强,达到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另一方面,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3)戈尔巴乔夫改革:

在经济改革未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将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主线17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两极格局的形成

(1)两个原因:

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扩张产生矛盾;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2)三方面对峙: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