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一单元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3697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第一单元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年级第一单元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年级第一单元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年级第一单元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年级第一单元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第一单元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第一单元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第一单元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第一单元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第一单元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栾家坪小学教学设计

学校

栾家坪小学

主备人

课题

1.古诗词三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生字“亭”,理解诗中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古诗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学习重点

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古诗意思。

学习难点

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知识链接

有关李白的资料

教具学具

1、多媒体课件

2、古筝音乐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一)导入课题,揭题。

1、在以前的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学会了请教,知道请教可以增长自己知识和才干,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勤学好问的品质。

今天,老师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个问题:

有谁知道李白是怎样的一个人吗?

谁来告诉大家?

你又是怎样了解的?

2、揭题:

是啊,李白一生写了很多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一首诗:

独坐敬亭山。

3、解题:

“独坐”是什么意思?

题目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识字,引入意境。

1、学习生字。

播放课件:

“亭字”的读音注意什么?

亭是什么样的怎样记“亭”字?

“亭”字的一点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飞起的角象秃宝盖,所以写宽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

请同学们在生字表下照着写一遍。

 

指名说

 

齐读题目

 

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同桌读

可以通过看注释或者查字典解决,也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理解。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2、听音朗读,初识古诗。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三)再读,感悟诗意。

1、同学们再读诗,看有哪些词不理解的。

2、集体交流词的意思。

(“众鸟”许多鸟;“高飞尽”都高高的飞走了;“孤云”孤单的云;“独”独自;“闲”悠闲;“相看”互相看;“不厌”不满足;)

3、小组讨论交流诗句的理解。

4、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5、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

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诗人的心情怎样?

结合版书:

鸟飞尽

云独闲孤单寂寞

山相对

课件介绍背景:

李白少年时就博览群书,以才闻名天下,很有文采。

他写这首诗时正被权贵迫害,长期流落他乡,饱尝了人间辛酸,世态的炎凉。

6、如果你是李白,遇到这样的处境,你会怎么想?

(四)朗读,背诵。

1、诗人如此心情读的时候该怎样去读?

请你把自己当做李白来诵读古诗。

(课件出示图,看图朗读)

2、配乐朗读朗读。

3、背诵。

(五)扩展。

闭上眼睛听配乐诵读,边听边想象诗的画面。

 

小组讨论

 

指名读。

学生齐读。

达标检测

1、诗人李白把山拟人了,寄情于山。

学完这首诗你联想到什么?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以及诗人的感情,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写作、绘画、背诵、抄录等)

课堂小结

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课后作业

熟背《独坐敬亭山》。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鸟飞尽

 云独闲  孤独寂寞

 山相对

栾家坪学区教学设计

学校

主备人

课题

古诗词三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

背诵古诗。

学习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知识链接

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教具学具

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白盘子、青螺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2、说一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

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重点研讨“镜未磨”:

为什么把湖面比喻

 

指名说

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

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

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

“一青螺”又指什么?

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再读原诗,深化美。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山题君山

2、师:

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3、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4、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5、再读两首《题君山》,洞庭湖与君山的神奇之美在脑中升华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集体交流。

(1)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2)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达标检测

1、画一画:

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2、找一找:

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课堂小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课后作业

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栾家坪学区教学设计

学校

主备人

课题

古诗词三首

课型

课时

第三课时

学习

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学习重点

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学习难点

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知识链接

作者白居易的生平、词这种文学样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一、创设情境、诗意导入

1、导入:

诵读有关赞美江南的诗文佳句。

2、揭题: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春”有关的文章——《忆江南》。

(1)简介诗人“白居易”。

(2)了解“江南”

(3)播放江南春景图,用词赞江南。

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导入新课。

介绍“词”与“词牌名”。

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2、指正读音3、齐读。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忆”是什么意思?

(一)忆景

1、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2)“春来江水绿如蓝”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3)“风景旧曾谙”理解“谙”与“曾”的含义。

2、想象说话:

曾经,你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

3、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

(二)忆人

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出示资料)忆的还是什么?

(江南的人)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读——能不忆江南?

(三)浓浓的江南情

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其二和其三,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

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再重游?

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1、自由读

2、说说从这两首词中读到了什么?

四、回归生活珍惜现在

回首江南,思念江南,他悲伤,他感怀,他深情,然而,他又十分甜蜜,因为他庆幸——

补充句子:

诗人庆幸。

五、欣赏歌曲拓展延情:

播放《忆江南》歌曲。

 

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体味诗词的情感

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关键词语关系到对诗文的正确理解,强化记忆有助于理解诗意。

品读诗歌;探究手法;明确要点。

学生结合想象诵读。

体会江花和春水就这样互相映衬的美。

男女生合作读

生个性化诵读。

简单渗透背景。

理解“风景旧曾谙”。

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深情诵读全词。

(配乐)

闭上眼睛,让我们沉浸在这美好的回忆里。

(背诵)

用刚才学习第一首词的方法来自学.

达标检测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忆江南》的意思,想象出一幅画面。

课堂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珍惜与同学的相识、珍惜与朋友的相知、珍惜与亲人的相聚,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让痛苦与后悔远离过去,让幸福与甜蜜永随回忆。

课后作业

积累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板书设计

忆江南

词牌名

白居易

景美情浓

栾家坪学区教学设计

学校

栾家坪小学

主备人

课题

桂林山水

课型

精读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学习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

知识链接

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

教具学具

挂图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一、课前提测评

让了解桂林的学生说说桂林山水的情况。

二、出示本课时目标三、导学达标

1、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2、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3、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中的漓江水

问:

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4、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中桂林的山

问:

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特点之一“奇”。

课文从两方面描写。

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特点之二“秀”。

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

(特点之三“险”。

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5、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

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1).看图,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

(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3).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4).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5).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6、朗读全文

指名说

出示挂图,同时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尔后让学生谈感受。

 

指名说

 

自由理解。

 

自由说。

 

指名汇报。

 

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达标检测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下节课继续来学习。

课后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水 :

静 清 绿

          山 :

奇 秀 险 

学区教学设计

学校

秀延小学

主备人

课题

桂林山水

课型

精读

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知识链接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一、口述本课时目标

二、导学达标

(1)指名读课文

(2)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

【1】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系?

(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阅读下文。

后三段讲作者荡舟漓江看到的景色。

第二、三两段分别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读者对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

第四段则将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使我们读了在头脑中形成连绵不断的活动画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确是天下第一。

【2】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4)指导背诵

【1】在了解句与句关系的基础上,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背诵。

【2】在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全文。

(5)完成“思考·练习3”抄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

(6)全班背诵课文

指名说

小组讨论交流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指名背

 

达标

检测

【1】背诵课文

【2】抄写字词

课堂

小结

一节课就要结束了,欣赏了桂林山水,我想我要感谢大自然,是她的鬼斧神工,给我们带来了这般美的享受;我也感到庆幸,我庆幸自己生在有着这样美丽风景的国度;我更感到自豪,为我们班这些会读书、爱美、善于发现美的同学而感到骄傲。

我想,课后请大家继续用你们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观察我们周围的风景,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然后写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东至的美、张溪的美。

课后

作业

观察我们周围的风景,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然后写下来。

板书

设计

 桂林山水

水:

静、清、绿

             甲天下   

山:

奇、秀、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