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3672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温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温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温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温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病.docx

《温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病.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病.docx

温病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40分)

1.“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出自()

A.《黄帝内经》B.《伤寒论》

C.《金匮要略》D.《神农本草经》

2.下列不是达原饮主药的是()

A.槟榔B.厚朴

C.草果D.草豆蔻

3.春温一病病名最早见于()

A.《伤寒论》B.《内经》

C.《伤寒补亡论》D.《伤寒例》

4.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的命名依据是()

A.四时主气B.临床特征

C.发病季节D.感邪性质

5.湿温后期,证见:

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苔薄腻。

治宜选用()

A.三仁汤B.八珍汤

C.生脉散D.薛氏五叶芦根汤

6.温病证见:

发热汗出不解,渴不多饮,脘痞呕恶,大便溏烂,小便短赤,苔黄滑腻。

其病机为()

A.湿热阻于下焦B.湿热积滞交结胃肠

C.湿热困阻中焦D.肠热下利

7.清咽养营汤适用于烂喉痧的证型为()

A.毒壅气分B.毒侵肺卫

C.余毒伤阴D.毒燔气营

8.春温初起,治疗的主要原则是()

A.辛凉解表,宣肺泄卫B.泄卫透表,清热化湿

C.辛凉透邪,甘润养津D.清泄里热,透邪外出

9.温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头痛或咽痛,心烦不安,或时有谵语,或肌肤斑疹隐现,舌红或绛,苔黄白相兼或少苔、脉浮弦数。

证属()

A.邪袭肺卫B.气热兼表

C.营热兼表D.肺热壅盛

10.温病证见:

身体灼热,斑色深红或紫黑,或吐衄、便血、尿血,烦躁不安,甚或昏狂谵妄,舌色深绛,脉数。

证属()

A.邪人心营,营阴受灼B.邪入血分,迫血动血

C.气血两燔D.血分热盛,内陷心包

11.温病症见:

身热,腹胀满,便秘或热结旁流,口干,咽燥,唇裂,舌苔焦燥,脉沉细。

证属()

A.热灼胸膈B.热结肠腑,阴液亏损

C.热结肠腑,气阴两虚D.热结阳明,小肠热盛

12.风温与春温病初起证候的鉴别要点,在于后者有()

A.肺卫表证B.阴亏证

C.里热证D.斑疹见症

13.温病证见: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口微渴,或伴咳嗽,咽痛,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

治宜()

A.疏表润燥B.疏风清热

C.宣表化湿D.透表清暑

14.暑温症见灼热,躁扰不安,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神迷不清,或喉中痰声漉漉,舌绛,脉弦滑或弦数。

治宜()

A.神犀丹B.羚角钩藤汤

C.三甲复脉汤D.安宫牛黄丸

15.下列关于暑温诊断的要点,错误的是()

A.发于夏暑当令之时B.起病较急

C.传变较慢,常在气分留恋难解D.初起即见气分热盛证

16.温病症见潮热,谵语,腹胀满,甚则腹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苔老黄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等。

治宜()

A.导滞通便B.通腑泄热

C.通瘀破结D.清心开窍

17.温病中分消走泄治法的代表方剂为()

A.蒿芩清胆汤B.温胆汤

C.雷氏芳香化浊法D.雷氏宣透膜原法

18.区别营分证和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

C.斑疹隐隐D.吐血衄血

19.温病卫分证的辨证要点是()

A.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B.寒热头痛,呕恶不食,舌红脉浮

C.发热而渴,不恶寒D.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脉浮

20.血分证的病机特点是()

A.热炽津伤,心神被扰B.热灼阴血

C.瘀血内阻D.动血耗血,瘀热内阻

21.温病邪在气分时不涉及()

A.手太阴肺B.足阳明胃

C.足少阴肾D.足太阴脾

22.夏季见猝然昏倒,不知人事,身热肢厥,气粗如喘,牙关微紧等症状,称为()

A.冒暑B.暑厥

C.暑秽D.暑痫

23.暑湿伤气的治则是()

A.凉血安络,益气固表B.清热利湿,宣通三焦

C.培元益气,清暑化湿D.清化暑湿余邪

24.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不必用下”。

言自医家()

A.王叔和B.张山雷

C.张风逵D.王孟英

25.壮热面赤,背微恶寒,头痛头晕,心烦气粗,汗多口渴,舌红苔黄燥,脉洪大而芤。

治宜()

A.白虎加苍术汤B.白虎加人参汤

C.竹叶石膏汤D.王氏清暑益气汤

26.苔白厚而干燥,温病诊断中表示()

A.脾湿未化而胃津已伤B.素体津亏而复感风热病邪

C.表邪未解,肺津已伤D.里热实结,邪热迅速化燥入胃

27.温病后期阳虚有寒的舌象为()

A.灰腻苔B.灰滑苔

C.遍舌黑润D.苔干黑舌质淡白无华

28.舌尖红赤起刺,温病中表现为()

A.心营热毒炽盛B.心火上炎

C.血分热毒炽盛D.胃热津伤

29.胃阴衰亡的舌象是()

A.舌绛光亮如镜B.舌绛鲜泽

C.舌绛不鲜D.舌绛而有黄白苔垢

30.“舌体短缩”在温病中是指()

A.舌体缩短,但能伸出口外B.舌体痿弱,但能伸出口外

C.舌体缩短,不能伸出口外D.舌体痿弱,不能伸出口外

31.以麻疹为例,疹一般先起于()

A.上腭、口腔B.头、面

C.胸、腹D.四肢

32.斑色黑而光亮表示()

A.热毒炽盛,正气已衰B.热毒锢结,正气衰亡

C.火郁内伏,气血尚活D.热毒亢盛,气血尚充

33.下列不是气分发热类型的是()

A.日晡潮热B.壮热

C.身热夜甚D.身热不扬

34.胃阴大伤,胃气上逆,其呕吐为()

A.干呕气逆B.呕吐清水

C.呕吐如喷D.呕吐酸腐

35.患者身无热,通体清冷,面色苍白,汗出淋漓,或下利清谷,气短息微,精神萎靡,舌质淡,脉沉细微欲绝。

临床上称为()

A.亡阳B.亡阴

C.寒厥D.热厥

36.翘荷汤中不包括()

A.杏仁B.桔梗

C.栀子D.绿豆衣

37.喉痒干咳,继而咳甚则痰粘带血,胸胁牵痛,腹部灼热,大便泄泻,苔薄白干燥,舌红,脉数。

治宜()

A.清泄肺热,养阴润燥B.宣肺化痰,清热止利

C.清热止血,润肺清肠D.清宣气热,润燥利窍

38.《温热论》中提出:

湿热病证后期,若面色白者,其处理方法是()

A.滋补肾阳B.清热化湿

C.顾护津液D.宣通肺气

39.伏暑证见:

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周身酸痛,脘痞,心烦口渴,或渴不多饮,小便短赤,苔腻,脉濡数。

治宜()

A.银翘散B.桑菊饮

C.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D.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

40.温病证见:

热蒸头胀,恶心呕逆,神迷不清,渴不多饮,小便不通,舌黄白腻。

治宜()

A.先服安宫牛黄丸,继服茯苓皮汤B.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

C.先服苏合香丸,继服茯苓皮汤D.先服玉宝丹,继服菖蒲郁金汤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41.在温病方面,叶天士的主要著作是()

A.《外感温病篇》B.《三时伏气外感篇》

C.《湿热病篇》D.《温热论》

E.《温疫论》

42.刘河间在热病治疗上的主要观点有()

A.六气皆从火化B.六经传受皆是热证

C.治疗主张辛温解表与寒凉清热合用D.对表证的治疗,里热一清表证自解

E.逐邪勿拘结粪

43.暑温病病机特点有()

A.起病急骤B.易耗伤津气

C.易内陷心营,引动肝风D.后期常见肝肾阴伤

E.后期易见大便下血

44.温病中清心开窍法的代表方剂有()

A.至宝丹B.紫雪丹

C.苏合香丸D.行军散

E.安宫牛黄丸

45.春温病的诊断要点是()

A.发于春季或冬春之交

B.初起即出现高热、烦渴、舌红苔黄等里热见证

C.起病急,病情重,传变快

D.病变中,易出现营血分征候,易出现斑疹、痉厥、神昏等危重表现

E.阴伤较为明显,尤其后期易出现肝肾阴液耗损,阴虚动风等证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46.温病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类型有:

由表入里;________;________。

47.暑伤心肾证的治法是________,方用________。

48.春温发病的主要因素有二:

外因为________,内因为________。

四、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4分)改正下列每小题划线部分的错误。

49.夏季因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致猝然闷乱,烦躁的病候,称为冒暑。

50.温病中,三甲复脉汤中的三甲是指龙骨、山甲、龟板。

五、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6分)

51.走泄

52.气营两燔

53.瘛疭

六、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

54.列举宋、金、元时期对温病学说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四位医家及其代表著作。

55.薛生白《湿热病篇》认为:

“浊邪上干则胸闷,胃液不升则口渴。

”如何理解“胃液不升则口渴”?

七、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56.如何辨别湿温病湿热的轻重?

57.温疫主要包括哪两种类型?

各由哪位医家及著作所论述?

初起证治有何区别?

八、病例分析题(共10分)

58.某男,53岁。

1991年3月13日就诊。

病史摘要:

病者5天前打球后汗出较多,未及时更换湿衣,当晚即出现恶寒发热,咽喉疼痛,次日症状加重,咳嗽,周身关节疼痛,自服感冒药无效。

5天来症状加重,恶寒消失而发热加重,体温39.5℃,故来医院急诊留观。

就诊时查血象,白细胞19.8×109/L,中性0.94,双肺可闻及湿啰音。

中医诊见:

患者躁动不安,咳嗽气急,咳时伴胸痛,咯腥臭脓痰,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稍腻,脉滑数。

请写出诊断、辨证、分析、治则、方药。

(一)A型题

(答题要求:

在每个题干的5个各选答案中挑选1个最佳的答案)

1、A1型题(单个肯定的最佳选择题)

(1)《温热经纬》的作者是:

A、叶天士B、刘河间C、王孟英

D、薛生白E、吴又可

(2)张风逵说:

“暑病首用辛凉”,其代表方应是:

A、辛凉轻剂一桑菊饮B、辛凉平剂一银翘散

C、辛凉润剂一桑杏汤D、辛寒之剂一白虎汤

E、辛寒之剂一麻杏石甘汤

(3)下述心烦,哪一项属于黄连阿胶汤证的表现?

A、心烦懊,身热,苔微黄,脉数。

B、心烦躁扰,时有谵语,身热夜甚,舌绛。

C、心烦不得卧,身热,舌红苔黄,脉细数。

D、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

E、心烦,干呕,口苦而渴。

(4)风温的病名首见于:

A、《内经》B、《伤寒论》C、《时病论》

D、《温病条辨》E、《外感温病篇》

(5)春温病名首见于:

A、《内经》B、《难经》C、《千金方》

D、《诸病源候论》E、《伤寒补亡论》

(6)在下列对暑温病特点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欠妥的?

A、发病急骤,初起即见气分热盛证候

B、传变迅速

C、易耗气伤津

D、易逆传心包,出现闭窍动风之证

E、有严格的季节性,发生于夏暑当令之时。

(7)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身形拘急,脘痞心烦,舌苔薄腻。

A、藿香正气散B、三仁汤C、银翘散

D、藿朴夏芩汤E、新加香薷饮

(8)烂喉痧的临床特征是:

A、高热烦躁,咽喉疼痛B、身热咳嗽,肌肤红疹

C、肌肤发斑,吐、衄出血D、头面红肿,咽喉疼痛

E、咽喉肿痛糜烂,肌肤(dan)痧显露

(9)“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语出:

A、叶天士B、吴又可C、王孟英

D、吴鞠通E、薛生白

(10)是哪篇文献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确立了“卫气营血”温病辨证论治体系,发展和丰富了温病的诊断方法?

A、《温热论》B、《外感温病篇》C、《湿热病篇》

D、《温病条辨》E、《温疫论》

(11)温病热入心包时,其常见舌象为:

A、舌尖红赤起刺B、舌绛而干燥C、舌中生红点

D、舌纯绛鲜泽E、舌绛而不鲜、干枯而萎

(12)温病胃气衰败,其舌象为:

A、舌色淡红而不荣B、白苔质如碱状C、白砂苔

D、白霉苔E、舌紫晦而干

(13)我国第一部温病专著是:

A、叶天士《温热论》B、吴又可《温疫论》

C、吴鞠通《温病条辨》D、王孟英《温热经纬》

E、雷少逸《时病论》

(14)湿温病名最早见于:

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论》

D、《外感温病篇》E、《湿热病篇》

(15)温病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口干不甚渴饮,心烦、脉浮细数。

为邪在:

A、卫分B、气分C、营分

D、卫分兼气分E、卫分兼营分

(16)温病胃阴衰亡的常见舌象为:

A、舌紫晦而干B、舌焦紫起刺C、舌苔白厚而干燥

D、舌绛,光亮如镜E、舌淡红而干、其色不荣

(17)壮热,口渴、头痛、烦躁、舌绛、苔黄脉数。

治宜:

A、白虎汤B、白虎加苍术汤C、加减玉女煎

D、三石汤E、清瘟败毒饮

(18)高热烦躁,汗多渴饮,颈项强直,两目上视、角弓反张,舌红苔黄燥,脉弦数。

治宜:

A、白虎加人参汤B、三甲复脉汤C、羚角钩藤汤

D、甘露消毒丹E、清瘟败毒饮

(19)温病高热,神昏谵语,喉中痰鸣,治宜:

A、至宝丹B、安宫牛黄丸C、紫雪丹

D、玉枢丹E、苏合香丸

(20)身热下利,肛门灼热,恶心呕吐,腹部疼痛,苔黄脉数。

治宜:

A、王氏连朴饮B、枳实导滞汤C、雷氏芳香化浊法

D、藿香正气散E、葛根芩连汤加白芍、藿香、竹茹

(21)风温与春温初起最主要的鉴别点,在于后者有:

A、起病较急B、卫表证候C、里热见证

D、病变在肺E、以上均不是

(22)身热、腹胀、便秘、口燥、咽干、倦怠少气,舌苔灰燥,脉沉无力,治宜:

A、调胃承气汤B、增液承气汤C、新加黄龙汤

D、牛黄承气汤E、宣白承气汤

(23)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濡缓。

治宜:

A、藿香正气散B、藿朴夏苓汤C、新加香薷饮

D、雷氏宣透膜原法E、蒿芩清胆汤

(24)身热不解,渴不多饮,脘痞呕恶,心中烦闷,便溏色黄,小便黄短,苔黄腻,脉濡数。

治宜:

A、葛根芩连汤B、三仁汤C、三石汤

D、枳实导滞汤E、王氏连朴饮

(25)发热口渴,胸闷腹胀,肢酸倦怠,咽喉肿痛,小便黄赤,苔黄而腻,脉滑数。

治宜:

A、三仁汤B、枳实导滞汤C、甘露消毒丹

D、葛根芩连汤E、白虎加苍术汤

(26)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A、刘河间B、喻嘉言C、叶天士

D、吴鞠通E、俞根初

(27)湿温病,湿邪化燥,证见灼热烦躁,便下鲜血,舌质红绛。

治宜:

A、先服独参汤,继用黄土汤B、甘露消毒丹加地榆炭、侧柏炭

C、犀地清络饮D、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E、葛根芩连汤加地榆、侧柏炭

(28)“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

”是吴鞠通针对哪一种温病初起的治疗禁忌而言?

A、风温B、春温C、暑温

D、湿温E、伏暑

(29)在湿温病的诊断要点中,下列哪一项说法欠妥?

A、多发于夏秋季节

B、起病较缓,初起出现湿重热轻、邪遏卫气证

C、病变在脾胃,阳气旺偏于阳明胃,中气虚偏于太阴脾。

D、湿热留恋气分阶段的时间较长

E、易发白(pei),后期易出现便血

(30)夏季骤发神昏、肢厥的病候称:

A、冒暑B、暑风C、暑厥

D、暑痫E、暑瘵

2、A2型题(单个否定的最佳选择题)

(31)下列诸症中,除哪项以外均是热与血结的表现?

A、少腹坚满,按之疼痛B、小便不利

C、大便色黑D、神志如狂E、舌紫绛色暗

(32)以下除哪项外,均是湿重热轻,困阻中焦的表现?

A、身热不扬B、痰涎壅盛,神识昏蒙

C、胸脘痞闷D、腹胀纳呆,便溏尿浊

E、苔白腻,脉濡缓

(33)下述除哪项外,均是属于气分证的热型?

A、身热不扬B、身热夜甚C、日晡潮热

D、壮热E、寒热起伏

(34)下述证候中,除哪项外,皆是营分见证?

A、心烦不寐B、身热夜甚C、斑疹隐隐

D、舌质紫绛E、脉细数

(35)下列除哪项以外,均为温病肝风内动之象?

A、舌斜舌颤B、昏狂谵妄C、颈项强直

D、牙关紧闭,角弓反张E、舌体短缩,强硬

(36)温病邪在营血,其舌象可有以下几种,除了:

A、舌纯绛鲜泽B、舌深绛C、舌绛不鲜,干枯而萎

D、舌绛而干燥E、舌蹇

(37)下列诸项中,除哪项以外均是吴又可的贡献?

A、提出温疫致病的原因是时行之气

B、指出温疫有强烈的传染性

C、感染途径从口鼻而入

D、治疗方面,以祛邪为第一要义

E、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温疫论》

(38)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卫气营血辨证在临床上的意义?

A、归纳温病病变过程中的不同证候类型

B、阐明各种温病的不同感邪途径

C、反映温病病邪入侵部位的浅深和病情的轻重

D、说明温病发展过程中的传变规律

E、作为治疗立法处方用药的根据

3、A3型题

一位36岁的男性患者,于8月4日因高热,头痛、身痛3天不解进院。

患者于2/8起病,初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身痛,胸闷脘痞,心烦尿黄,全身疲乏等。

因插秧繁忙,末予就诊,自服解热止痛散,银翘解毒丸治疗。

第二天,病情加重。

恶寒消失,发热升高,持续不退,午后尤甚,汗出较多,心烦口渴,但不多饮,脘痞腹胀。

就诊于当地卫生院,经用复方安基比林、先锋Ⅵ等,仍无改善。

进院前晚,并见咳痰带血,大便稍烂,小便短赤。

进院时,体温39.6℃面赤而垢,全身肌肉酸痛,尤以小腿疼痛为甚舌质红,苔黄带腻,脉滑数。

(39)根据病人情况,应诊断为:

A、湿温B、暑温C、伏暑

D、秋燥E、暑湿

(40)根据病人的病情、证候,当辨证为:

A、邪热壅肺,肠热下利B、痰热阻肺,肠腑热结

C、暑湿困阻中焦D、暑湿弥漫三焦

E、暑湿挟滞,阻结肠道

(41)根据辨证,治则应为:

A、导滞通下,清热化湿B、清热利湿,宣通三焦

C、清热化湿,疏利中焦D、清肺泄热,祛痰止利

E、宣肺化痰,泄热攻下

(42)根据治则,选择最佳的方药为:

A、枳实导滞汤加减B、宣白承气汤加减

C、三石汤加减D、白虎加苍术汤

E、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二)Bl型题

A、清营泄热B、凉血散血C、气营两清

D、气血两清E、清心开窍,活血通瘀

(43)身热夜甚,神昏谵语,漱水不欲咽,舌质紫晦而润,宜用:

(44)壮热,口渴,头痛,烦躁不安,肌肤发斑,吐血、衄血,舌绛苔黄,宜用

(45)灼热,躁狂不安,斑疹密布,舌深绛少苔。

宜用:

A、痰热结胸证B、热灼胸膈证C、热结肠腑证

D、腑实阴伤证E、热与血结证

(46)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舌苔焦燥;证属:

(47)身热便秘,唇焦咽燥,烦躁,胸膈灼热,苔黄。

证属:

(48)身热便黑,少腹坚满,神志如狂,舌有瘀斑。

证属:

A、热重湿轻,蕴阻中焦B、邪遏卫气,湿重热轻

C、湿热并重,困阻中焦D、湿重热轻,困阻中焦

E、暑湿弥漫三焦

(49)身热不扬,午后较重,恶寒无汗,头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濡缓。

其病机为:

(50)身热不解,午后热重,渴不多饮,脘痞呕恶,心中烦闷,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苔黄滑腻,脉滑数。

其病机为:

A、沙参麦冬汤B、加减复脉汤C、青蒿鳖甲汤

D、清燥救肺汤E、连梅汤

(51)身热不甚,颧红咽干,手足心热,口干耳聋,舌质干绛,脉虚细。

治宜:

(52)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鼻咽干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边尖红赤,苔薄白而燥。

治宜:

A、羚角钩藤汤加石膏、知母B、羚角钩藤汤加犀角、丹皮、赤芍

C、羚角钩藤汤加大黄、芒硝D、羚角钩藤汤加安宫牛黄丸

E、羚角钩藤汤加苏合香丸

(53)热盛动风兼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可用:

(54)热盛动风兼见谵语神昏,喉中痰鸣者,可用:

(55)热盛动风兼见吐衄出血,肌肤斑疹者,可用: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

(56)血分证的辨证要点是:

A、身热灼夜甚B、口干但不欲饮C、昏狂谵妄D、舌质深绛E、斑疹出血见症

(57)斑的形态是:

A、点大成片B、高出皮肤C、压之不退色

D、抚之碍手E、退后不脱皮屑

(58)斑的治法,宜:

A、清热化湿B、清胃泄热C、宣肺达邪

D、凉血化斑E、清营透表

(59)卫分证的辨证要点是:

A、头痛少汗B、咳嗽咽痛C、口微渴

D、发热与恶寒并见E、苔薄白,脉浮数

(60)气分证的辨证要点是:

A、发热不恶寒B、头痛汗多C、口渴

D、苔黄E、脉数

二、词解(每题2分,共8分)

1、新感温病:

2、身热不扬:

3、逆传心包:

4、气血两燔:

三、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

1、卫分证的辨证要点是;

邪在下焦,虚风内动的辨证要点。

2、斑的成因是,其治法为。

3、春温的治疗原则。

4、叶天士:

“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

,以粪燥为无湿矣。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临床上热盛动风与阴虚动风如何鉴别?

2、湿热酿痰、蒙蔽心包与热入心包证?

如何鉴别和治疗?

五、病案分析题(8分)

陈××,男、21岁,于8月23日来诊。

病史:

患者三天前因天热口渴,在路边购饮凉茶二碗。

回家后觉脘痞腹胀、怕冷,继则发热,头重肢倦,汗出不多,周身酸痛。

曾自服银翘片,退热片,保和丸等,但症状未能缓解。

来诊时症见:

发热(38.6℃),不恶寒,汗出不畅,头重体倦,胸闷恶心,腹胀不欲食,口不渴饮,大便溏日2—3次,小便浑浊,舌苔白厚而腻,脉缓。

(答题要求:

作出诊断、辨证、分析证候,拟出治法及方药)

一、选择题(每题1分,答案要全部写在答题卡中,否则无分)

]温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一、卫气分证治

风热犯卫-辛凉解表,宣肺泄热-银翘散-发热恶寒咳,咽红,舌红,苔薄

燥热犯卫-辛凉甘润,清透肺卫-桑杏汤发热,恶寒干咳音哑舌红,苔白燥

二、气分证治

肺热壅盛-清热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热,汗,渴,喘,

燥热伤肺-清肺泄热,养阴润燥-清燥救肺汤干咳痰血,喘,鼻咽干,渴,

肺热腑实-宣肺化痰,泄热攻下-宣白承气汤身热,痰多喘促便秘

肺热发疹-宣肺泄热,凉营透疹-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咳红疹

热在胸膈-清宣郁热或清泄膈热-栀子豉汤心烦胸热,烦躁口疮,便秘

邪热犯胃-清热生津-白虎汤热,渴,汗,脉大

热结肠腑-攻下软坚泄热-调胃承气汤潮热,便秘腹满神昏谵语苔燥

肠热下利-清热止利-葛根芩连汤身热,下利秽臭

热郁少阳-寒清热,养阴透邪-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身热,口苦干呕心烦胸满

热盛动风-凉肝熄风,增液舒筋-羚角钩藤汤高热头痛头胀抽搐

三、营分证治

热灼营阴-清营解毒,透热养阴-清营汤身热夜甚斑疹隐隐,舌绛而干

热陷心包-清心凉营,豁痰开窍-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

谵语,昏愦不语,肢厥,舌绛,

内闭外脱-清心开窍固脱救逆-生脉散或参附汤合温病“三宝”身热,神昏不语汗多气短,面苍冷汗肢厥脉微

四、血分证治

热盛动迫血-清热解毒,凉血散血-犀角地黄汤热,躁扰谵妄,斑疹显露,出血

热与血结-凉血逐瘀-桃仁承气汤腹满疼痛,便黑易下,狂,舌绛有瘀斑

五、后期证治

余热未清,气阴两伤-清热生津,益气和胃-竹叶石膏汤低热,口干渴虚烦不眠,气疲

阴虚火炽-泻火育阴-黄连阿胶汤身热,心烦不寐,口干,舌红。

邪留阴分-滋阴透热-青蒿鳖甲汤夜热早凉,能食形瘦,舌红少苔

真阴耗竭-滋养肾阴-加减复脉汤低热口干咽燥,齿黑耳聋,舌绛或枯

虚风内动证-滋阴养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