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视域下《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形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3294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分析视域下《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形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神分析视域下《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形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神分析视域下《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形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神分析视域下《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形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神分析视域下《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形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神分析视域下《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形象.docx

《精神分析视域下《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形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分析视域下《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形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神分析视域下《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形象.docx

精神分析视域下《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形象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精神分析视域下《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形象

学院:

文学院

年级:

2010级

专业:

对外汉语

姓名:

王航瑛

学号:

20106530

指导教师:

李 琪

 

2014年3月11日

摘  要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意识流代表作,其中小说开篇出场的班吉的形象经常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也因此成为很多研究者的研究对象。

本文将从弗洛伊德、拉康等人的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来分析班吉的形象。

由此,我们将会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得到更深的体会,从对人物意识特点的剖析到根据班吉这个无辩证思维的白痴角色的客观“录示”来剖析其他人物形象,从而揭露人性特点,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对道德沦丧、摇摇欲坠的南方旧制度的不满,我们也可以从班吉的种种缺失中看出作者的内心渴望。

 

关 键 词

精神分析;人物形象;镜像理论

 

Abstract

TheSoundandtheFuryistheAmericanwriterWilliamFaulkner'sstreamofconsciousnessmasterpiece,inwhichthenovelbeginswiththeappearanceofthecharactersofBanguioftenabletoattractthereaders’eyes,andthusbecometheobjectofstudyofmanyresearchers.ThisarticleanalyzesthecharactersofBanguifromFreud,Lacanandotherspsychoanalytictheoreticalpointofview.Thus,wewillgetadeeperunderstandingoftheauthor'screativeintent,fromtheanalysisofcharacters’consciousnesstoanalyzeothercharactersby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bjective"recordedshows"ofthisidiotrole’snon-dialecticalthinking,therebyexposinghumancharacteristics,wecanappreciatetheauthor'sdissatisfactiontothemoraldecay,crumblingoldsystemofsouthern,wecanalsoseeauthors’innerdesirefromtheBangui’svariousmissing.

 

Keywords

Psychoanalysis Characters MirrorTheory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前  言1

一、班吉的本我意识2

(一)感知觉中的世界2

(二)智障视角下的客观“录示”3

1.智障叙述与意识流3

2.客观“录示”下的人物本性4

(三)喃喃低语里的语言大爆发6

二、镜子的多重含义6

(一)拉康镜像理论与恋母情结6

(二)镜子意象中的潜意识7

(三)作为“道德镜子”的班吉8

三、从弗氏性学和马斯洛需要层次角度看班吉的缺失8

(一)安全感的缺失9

1.性欲的缺失9

2.意象的缺失9

(二)秩序的缺失10

1.生活秩序的缺失10

2.社会秩序的缺失11

(三)爱的存在和失去11

结  语12

参考文献13

致  谢14

前  言

《喧哗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的意识流代表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各异,他们一起组成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而这个家庭最终走向了败落。

福克纳根据意识流的特点,安排了四个叙述者,根据他们断断续续、随意跳动的意识流来讲述这个故事,其中有一个极其特殊的人物形象经常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也因此成为很多文学爱好者的研究对象,那就是小说开篇出场的班吉,一个三十三岁的成年人,却只有三岁儿童的智商。

因为其人物形象的特殊性,以往研究班吉形象的作品不计其数,从文学、艺术、心理学、社会现象、历史探究等各个方面比比皆是,本文将从弗洛伊德、拉康等大师的精神分析角度分析班吉的形象,虽然之前也已有众多前辈从该角度研究,但是,笔者发现其间仍存在有待阐发的地方,所以将继续从精神分析角度试析班吉形象。

 

一、班吉的本我意识

根据弗洛伊德心的构造论,将人的内心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Id)遵循快乐原则,原始而充满激情,是仅仅为了满足本能而活动着的东西;随着人渐渐地接触社会,发现只有遵循这个社会的秩序才能生存下去,于是开始遵守现实原则,形成了自我,但由于内心尚未成熟,未完全摆脱快乐原则;随着不断地接受秩序和追求完美,社会规则和道德逐渐地在内心中内化,于是最终形成了超我。

在作品中,作者将班吉塑造成一个智障儿的形象,因此他的心智是尚未成熟的,处于本我阶段。

本我是一个很大的范围,本文仅选取三个角度来分析班吉的本我意识。

(一)感知觉中的世界

作为一个智障儿,缺少和他人的交流,因此他感知外界的方式就借助于最基本的触觉、视觉、听觉等,其实这也和他被与他人隔离开来有关,我们可以想象,在自己一个人安静的时候,对自己的知觉会特别敏锐和在意,只是在追求物欲的过程中又变得麻木了。

在作品中,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写班吉用知觉感知外界的句子,使得这个心理活动有缺陷的智障儿形象显得惟妙惟肖,在此,笔者将举几个例子证明班吉这个形象的特点。

作者为了弥补班吉语言和心理上的缺陷,于是给了班吉敏锐的知觉。

首先最明显的是嗅觉方面,如班吉和勒斯特一起到小河边找硬币的时候,班吉说“我闻到衣服在空中飘动的味道”。

1898年那一天孩子们一起回家,班吉说“等我们走到能闻到猪的气味的地方”。

此外,文中经常出现的一句话是“她身上有忍冬的味道”,依靠嗅觉来辨认状况的班吉将忍冬的香味作为了凯蒂贞洁的象征,而一旦他在凯蒂身上闻不到忍冬的香味“我一点也闻不到忍冬的香味,于是我就哭起来了”。

在他的潜意识中就知道了凯蒂已失去了什么,他讨厌这样的凯蒂,所以才会逼她去洗澡,等到忍冬的味道回来了,他才安心。

还有,在1912年父亲去世的那晚,班吉多次说了“我闻到了那种味道”,其实这种味道就是“死”的味道,由于班吉语言的缺失,导致他的思想也不完整,但是对于生老病死,春来暑往,他却能敏锐地捕获到这些现象的味道,在他的潜意识中,他其实能感觉到死亡。

其次,还有视觉方面,“车旁的形体又朝后面滑动,另一边的形体也动起来了,亮晃晃的,动得很快……”,其实这就是马车行驶的意思,但是在班吉的意识里没有行驶这个概念,所以在他的视角下,马车的行驶并不仅仅意味着两个轮子滚动。

还有触觉方面,“碗里热气腾腾的,挠得我的脸直痒痒”,因为没有解决温饱这些现实问题的顾忌,所以他可以细心地去感受米饭的热气,从而获得内心的一种愉悦感。

前面提到本我意识遵循快乐原则,在吃饭这里就可以体现出来,后来班吉见大家都停下来,虽然不知道是大姆娣去世,但他能感受到异样的气氛,他的快乐收到了阻挠,所以快乐原则使得他想以哭闹来解决。

(二)智障视角下的的客观“录示”

1.智障叙述与意识流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

”是福克纳为该部小说命名的来源,同时也体现了该小说的主题,福克纳将班吉这个智障儿形象编排在最重要的开篇叙述中,足以见得班吉这个特殊叙述者的重要性。

《喧哗与骚动》是意识流的杰出代表作之一,而班吉模糊杂乱的叙述顺序正与意识流情景跳跃的特点相符,班吉虽然已经是一个33岁的成年人,却只有3岁儿童的智力,他分不清过去与现在,分不清记忆与现实,弗洛伊德将意识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因为班吉的智力低下,不能自如地操控自己的意识来进行回忆和叙述,所以,大部分都是他混乱的潜意识在操纵,他的生活只是随着胡乱跳跃的思维和知觉而进行。

在班吉叙述的部分,笔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共出现了15个场景,但这些场景从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出现的,如开头部分:

“等一等。

”勒斯特说。

“你又挂在钉子上了。

你就不能好好的钻过去不让衣服挂在钉子上吗?

凯蒂把我的衣服从钉子上取下来,我们钻了过去。

凯蒂说,毛莱舅舅关照了,不要让任何人看见我们,咱们还是猫着腰吧。

班吉从与勒斯特找硬币时衣服被挂在钉子上联想到和凯蒂去帮毛莱舅舅送情书的事,像这样的思维跳跃随处可见,从傍晚的草坪到马车上到墓地到储酒屋……从1928年4月7日到1900年平安夜前夕到1912年到1898年到1910年4月25日……借助班吉跳跃的思维,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等技巧,作者实现了无数次的场景转移和事件的叠合,在他破碎凌乱的叙述中一个个人物、一个个场景生灵活现的显现,小说的主题我们也大致了解,这也凸显了意识流文学的特点。

2.客观“录示”下的人物本性

已有的关于叙述者的研究有一种分法是将叙述者分为可靠叙述者和不可靠叙述者,有人认为班吉是智障儿,得出“班吉是由智力原因形成的不可靠叙述者”的结论,因为智力这个障碍,所以他的叙述混乱不堪,智力状况对其叙述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是个“痴呆型叙述者”。

但是笔者认为这是十分武断的结论,恰恰是班吉的智力低下,缺乏正确的辩证思维,他的叙述反倒具有更大的可靠性。

福克纳安排这个智障形象,就是为了揭露人的本性,以及他对“新秩序”的批判,班吉虽然不能很好地组织语言,所述之事也有可能与事实有些出入,但是他的描述却应该是归为真实的一类,最起码他的意识里没有说利于哪一方的观念,而像杰生、昆丁甚至迪尔西,他们都是有正常思维的人,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我们每个人的意识分为三个层次,潜意识一直被压抑着,它不会被发现,却在内心深处指挥着我们的行动,比如,当一个丈夫忘了把给妻子的礼物放哪里时,他会毫不犹豫地认为自己是真忘了,于是跟妻子说:

“对不起,我忘了把礼物放哪了。

”但其实这就隐射出他对妻子的厌倦,他的厌倦在潜意识里指引着他找不到礼物。

在我们正常人的思维里,潜意识会牵引着我们本能地朝着有益于自己的方面来讲述。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理解这个问题,当我们在跟别人讲述一件事实,尤其是重述一件事时,我们是本着还原故事本来面貌的态度来讲述的,但常常会因记忆原因或者语言组织而与原来的故事有些出入,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我们所述之事的真实性,而如果我们想要维护自己形象和利益,就会本能地对事实进行扭曲。

所以,在读者眼中,他们三个就成了一个个完整的人。

相对于这三者而言,班吉的叙述则未带那么多的主观性,他毫无隐藏地流露自己的心声,在本我意识的指引下,只是简单地感官体验,他的独特叙述角度也就是笔者所说的客观“录示”。

作者安排这样一个角色,对于读者自己去揣摩人物形象和人物本性提供了更大的深度。

在此可举几个例子来证明:

“这又是怎么的啦。

连我生病也不让我安生。

家里有两个成年黑人看着他,还要我爬起床下楼来管他吗?

“我知道,我知道。

”母亲说。

“这都是我不好。

我反正快要不在人世了,我一走你们和杰生日子都会好过了。

”她哭起来了。

“反正我不要别人抱他。

”母亲说。

“都五岁了。

不,不。

别放在我膝上。

让他站直了。

在班吉叙述这段文字时,他只是简单地描述出他所回忆起的场景,而他对于这个场景,就和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孩看大人说话一样,只看见大人的嘴巴在一张一合,却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而他这样一位客观“录示”者提供给读者的信息却是十分丰富,在这里我们读出了母亲的自私冷酷,只知道无病呻吟而不会关爱孩子,总感觉是自己天天受气,其实是她天天在折磨、拖累全家人,时时不忘南方大家闺秀的身份,却没有作为一个母亲和妻子该有的最基本的温情。

“杰生把那团东西扔进火里。

它发出了嘶嘶声,松了开来,变成了黑色。

接着又变成了灰色。

接着就不见了。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纸燃烧的过程,如果我们正常人只会观察到纸扔进火里后就被火吞噬了,可是班吉却观察得如此细致,相反,我们就可以看出杰生的麻木,他整日被利欲所牵引,就连自己的亲生妹妹都当成是交易对象,还扣除小昆丁的生活费,在他的眼里,已经完全没有了亲情,只有金钱,我们从班吉的简单叙述中就可以看出人性的麻木不仁。

(三)喃喃低语里的语言大爆发

班吉是个先天性白痴,他不会说话,只会嘟嘟囔囔,福克纳在小说中共用了21个“嘟嘟囔囔”(moaningandslobbering),在我们看来,这些只是一些从他声带里发出的声音,就像婴儿吐口水一样毫无意义。

其实,对于班吉而言,这些“嘟嘟囔囔”都是有意义的,都是出于他的情感表达:

快乐、愤怒、悲伤……。

在小说开头,班吉误把“开弟(caddie)”听成“凯蒂(Caddy)”后发出开心的嘟囔声,就是他爱姐姐凯蒂的直接表现。

在凯蒂失身后,班吉哭着把凯蒂推进洗澡间,想要像洗掉之前香水味一样洗掉凯蒂的不贞,其实他的哭声就是表达了他对凯蒂失身的愤怒。

还有在班吉追女大学生后(这里其实就是很明显的本我意识的体现,班吉错把女大学生当成凯蒂,快乐原则使得他无视道德与时空,可是却被人视为攻击性行为。

),父亲带他去医院做了去势手术,小说中有一段班吉在手术时的幻像描写,班吉一直发不出声音,其实就是班吉对自己被阉割的不安、无望与悲伤,而家人却无视他的痛苦,福克纳借此深刻地剖析了人性本质阴暗的一面:

自私、残酷和虚伪。

二、镜子的多重含义

在小说中多次出现了“镜子”这个意象,其实深有含义。

其中有很多还涉及到精神分析的多个内容,在此仅选取三个角度来探讨。

(一)拉康镜像理论与恋母情结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提到所有男性都有一种恋母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幼儿时期的男孩子都希望能和母亲一辈子在一起,这和性欲有关。

(但这种性欲和成人的性欲是不一样的,他们并不是想和母亲发生性关系。

作为弗洛伊德的优秀继承者,拉康在精神分析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自己独特的镜像理论。

在他看来,婴儿刚出生6—18个月时,仰仗母怀,在镜子前第一次获得了对自己形象的认识,同时也将母亲与其他静止物分开,并将这个形象在自己脑海中保留下来,成为以后的规范,拉康将此事镜子中的映像定义为“意象”。

例如婴儿第一次学会站立,在镜子中他看到这个形象,虽然下次尝试会有些摇摇晃晃站立不稳的姿态,但他会根据第一次的意象来规范以后的行为,一直尝试,以便在镜子中将获得的瞬间的形象保持下来。

依次类推,婴儿不断地将在镜中获得的形象保留下来并不断地完善,逐渐规范自己的意识体系,这是一种象征性模式。

以后,在与他人的认同过程的辩证关系中,我才客观化,拉康将这个形式归为理想我。

那这两个理论在小说中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前面我们提到,婴儿在镜子中将母亲与其他静止物区别开来,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恋母情结的影响,所以这也就意味着婴儿将母亲爱抚自己的形象纳入到自己的意识体系中,而一旦失去后就会不安。

在康普生家中,家人几乎都厌恶班吉的存在,觉得他是个无尽的累赘,看了作品我们已经知道康普生太太是个自私、残酷又虚伪的人,而只有凯蒂是真正疼爱她、不顾一切保护他的人,因此在生身母亲那里得不到一点母爱的班吉在镜子中将视线转移到了疼爱他的凯蒂身上,姐姐凯蒂也就取代了母亲的位置,所以当凯蒂身上忍冬的香味消失的时候,班吉就产生了将要失去凯蒂的恐惧,所以会一直哭闹直到带有树香的凯蒂重新回到他身边,保持镜像的完整。

(二)镜子意象中的潜意识

小说中镜子这个物体经常出现,因为班吉的视野多半是在镜子上,他的意识还停留在幼儿镜像阶段,所以镜子中的意象对于他来讲意义极其深刻,这直接联系到他潜意识里的某些情感。

“威尔许把我放下,我们走进母亲的房间。

屋子里生着火。

火在四面墙上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镜子里也有一堆火。

……“来,去跟母亲说晚安。

”凯蒂说。

我们来到床前。

火从镜子里走出去了。

这段文字看似简单,可深入分析我们却能发现班吉细微的情感变化。

当凯蒂让班吉跟母亲说晚安后,班吉的视线就从凯蒂身上转移到了母亲的身上,镜子中的火就消失了,我们稍加揣摩就可以发现意象火和凯蒂有着某种联系,仔细品味就能联想到,班吉将火当成了凯蒂温暖的化身,看到凯蒂就安心的班吉在凯蒂走后,自然地在他的视野里火也就“从镜子里走出去了”,在他的潜意识里,也就是母爱的失去。

其实,小说中凯蒂的化身不仅仅只有火,还有拖鞋、坐垫等,这些意象都是班吉潜意识里对失去的母爱的渴望,而一旦替代了母亲地位、能够给予他关怀的凯蒂或者这些意象消失的时候,班吉就会陷入无尽地恐慌。

在这段文字叙述之后不久,就又出现火的形象,接着出现了拖鞋和垫子,在母亲让凯蒂把垫子拿走之后,班吉就开始不停地哭闹,唯一了解班吉的姐姐凯蒂知道除非垫子不在班吉视线中消失他才会停止哭闹,她不惜违抗母亲的命令,偷偷地将垫子放到母亲头上。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安全感,在这里,垫子其实就和火、凯蒂的拖鞋一样,都是凯蒂温柔的化身,和凯蒂本人一样,给予班吉一种安全感,在班吉的潜意识里,这些意象,已经和凯蒂融为一体。

(三)作为“道德镜子”的班吉

镜子是根据反射原理发明出来的东西,在镜子面前,我们可以将自己一览无余,我们也可以借此道理来剖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福克纳塑造出班吉这个人物,其实就是为我们分析小说中的其他人物树立了一面镜子,从这面“道德镜子”中,反射出其他人物生动形象,通过对比分析从而揭露本性。

首先我们先通过不同人眼中的班吉来分析人物心理。

同样是对班吉的叙述,康普生太太和凯蒂截然相反,虽然在她俩眼中,班吉始终是个流着口水的白痴,但是两个人的描述一个充满了厌恶,一个充满了喜爱与疼惜。

班吉虽然智力低下,但是他的本能却使他能感受到凯蒂给他的一种激励、关爱和保护的力量,而对母亲却是敬而远之。

我们从班吉这面“道德镜子”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张丑陋虚伪的脸和一张温柔慈爱的脸,以此福克纳就向我们揭示了人世间的善与丑。

其次,通过班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叙述,我们也一步步地看到了一张张清晰的面孔:

麻木虚无的父亲、唯利是图的杰生、冷漠自我的昆丁、热心坦白的迪尔西……

三、从弗氏性学和马斯洛需要层次角度看班吉的缺失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求按生理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needs)、安全需求(Safetyneeds)、爱和归属感(Loveandbelonging,亦称为社交需要)、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只有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激励人类向更高一级的需求努力,如果低层级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人也就会停止对高层次需求的追求,止步不前。

因此,我们也能根据这个理论,加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来探讨班吉这个人物形象的特殊性所在了。

(一)安全感的缺失

安全感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里仅居第二,可是在班吉身上确缺失了。

在此我们分两个角度来分析。

1.性欲的缺失

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男性幼年时期就产生了性欲,这体现在前面提到的恋母情结上。

这里的性欲是指对母亲的依恋,对母亲产生性的欲望,而不是希望与母亲发生性关系。

对占有母亲的父亲他们会有一种厌恶的感觉,但由于自己没有父亲那么强大,所以对父亲抱有害怕的心理。

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女生是没有阴茎的,后来发现后会以为那是因为被阉割掉了,所以他们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害怕哪天自己的阴茎也一样被阉割掉,因为父母经常会这样来恐吓不听话的孩子:

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把你那个割掉。

班吉因为错把女大学生当成凯蒂,违背道德追逐她们,父亲以为他故意行为不检点,把他拉到医院做了去势手术,这使他感觉到了一种恐吓的力量,感受到了一种来自父亲的威胁,一直担惊受怕哪天自己的生殖器被阉割,现在真的失去了,他感到了一种安全感的缺失。

2.意象的缺失

前面我们提到过火、凯蒂的拖鞋、红色的垫子等特殊的意象,这些对班吉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都是凯蒂的化身,当它们出现在他眼前时,他就会安心,而当凯蒂和它们消失后,他的精神就会崩溃。

因为,在这个家庭里,除了凯蒂和迪尔西,每个人都是自私又残忍的,他们都恨不得班吉赶紧消失,就连黑人小厮勒斯特都欺负他,他照顾班吉是迫于长辈的压力,可私底下,他却想着法的欺负班吉,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个白痴,只有凯蒂会奋不顾身地保护他,疼爱他,为了保护班吉,她宁愿跟家里所有人作对。

所以,当这些意象消失的时候,他就会开始哭闹,而当凯蒂被迫离开家以后,他就失去了被保护的感觉。

此外,他还天天收到来自杰生的威胁,当凯蒂离开后,杰生就一直想着要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去,所以,班吉的安全感是缺失的。

(二)秩序的缺失

1.生活秩序的缺失

在班吉的叙述中,共出现了15个场景:

与勒斯特在河边找硬币、圣诞节前和凯蒂帮毛莱舅舅送情书、班吉自己单独一人去送情书、奶奶去世的晚上、父亲去世的晚上、放学后在铁门口追赶女大学生、小时候和凯蒂在小河沟里玩水、坐马车给康普生先生上坟、凯蒂结婚那晚与T.P偷酒喝、看见凯蒂与男人亲密……这些场景显得十分的混乱,常常刚这件事刚叙述一半甚至才一句话就跳到了另一个情景,毫无秩序可言。

这些都是班吉记忆的碎片,而读者只有极力理清这些碎片后,才能把这个破碎家庭的故事看完整。

我们再来看一看小说开头的这一部分:

“球在这儿,开弟。

”那人打了一下。

他们穿过草地往远处走去。

我贴紧栅栏,瞧着他们走开。

“听听,你哼哼得多难听。

”勒斯特说。

在球场上,当别人喊“开弟”的时候,班吉反应的却是姐姐凯蒂的名字和有关凯蒂的各种破碎的记忆,所以他快乐地哼哼起来。

以至于到他33岁了还会因为想起小时候等凯蒂放学而经常站在铁门口,希望能在那群放学的孩子中间看到凯蒂的身影,这些都是因为对姐姐的无尽思念。

这是一个可怜的白痴,意识失去了理性,也失去了正常的时空观念。

原本和凯蒂在一起的时候,他能得到凯蒂填补给他缺失的母爱和亲情,他可以快乐地生活,可是当凯蒂因为不贞被迫离开家后,他只能转移到唯一还能使他感到温暖和安全感的迪尔西的厨房,他的生活也就因此失去了秩序。

2.社会秩序的缺失

福克纳借此也谴责了社会秩序的缺失,在班吉的叙述和杰生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这种对杰生漫画式的刻画,作者又鲜明的表达了他对“新秩序”的憎恶。

杰生是资本主义化的“新南方”的产物,整个社会都是围绕利益和金钱而运转,通过对康普生一家的描写,表示了作者对南方旧制度的绝望。

(三)爱的存在和失去

班吉是一个极度渴望关爱却又缺乏关爱的人。

在整个家庭之中,几乎人人都对他抱着漠视厌恶的态度,在大家眼里,他是一个多余、丢脸又甩不掉的包袱,康普生太太自持是一个高贵的南方大家闺秀,整天怨天尤人,抱怨大家都嫌弃她、讨厌她,把谁都当成是个麻烦,她只认为杰生才是真正的具有她娘家人血统的孩子,所以她非但不尽到母亲的责任,反而认为班吉是个麻烦鬼,拖累了她,她和麻木虚无的父亲一样,对班吉的关爱只是出于责任和道义,却毫无同情心和人道可言;一直想把班吉送到精神病院的杰生,对弟弟就是能甩多远就甩多远的态度;昆丁对班吉的关爱我们在小说中也是寻不到一点蛛丝马迹,在读者的印象里,昆丁似乎就是个只关注自己内心却从未顾及过他人,所以他最终自私地选择自杀;黑人小厮也是迫于威力一点也没用心地照顾他,只有凯蒂和女佣迪尔西真正地给他关爱,而迪尔西是个信仰宗教之人,受到宗教众生平等思想的影响,她对班吉只是出于道义和人性上的关爱;只有凯蒂才是给予他无私、温柔、真正带有感情的慈爱的人,她是真心的爱护自己的弟弟,这对于极其渴求关爱的班吉来说,凯蒂的爱是十分珍贵的。

而这些人的本性,都是通过班吉这面“道德镜子”反射出来的。

而凯蒂的离开,也就意味着爱的失去,意味着有秩序和安全感的生活的失去。

他对于凯蒂的离开无法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