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天心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3141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长沙天心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湖南长沙天心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湖南长沙天心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湖南长沙天心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湖南长沙天心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长沙天心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docx

《湖南长沙天心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长沙天心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长沙天心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docx

湖南长沙天心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4湖南长沙天心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及答案

(满分:

100分)

本套试题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选题,第二部分为多选题,第三部分为判断题。

所有题目的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切勿在试卷上作答。

第一部分单选题

请在每道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并将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共40题,每题1.51分,满分60.4分)

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

2.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是(  )。

A.教育的民主化和教育的主体性

B.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C.逐步形成一个多样性、开放性的系统

D.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灵活性和个性化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从群体的角度看,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角度看,有些表现为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表现为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物质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5.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  )的统一体。

优良的校风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培育优良学风、教风的根本保证。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6.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属于(  )。

A.政治素质教育

B.身体素质教育

C.道德素质教育

D.劳动技能素质教育

7.课程文件是根据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而制定出的指导教学的各种规定,它的三个层次中不包括(  )。

A.教学设计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课程表

8.(  )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依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A.国家课程

B.校本课程

C.学科课程

D.地方课程

9.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

①一切以学生为本②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道德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

A.德育规律上

B.德育方法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内容上

11.“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

”这条德育原则体现了(  )。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2.正确反映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命题是(  )。

A.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B.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C.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

D.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

13.下列选项中,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相一致的是(  )。

A.学而时习之

B.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学生最喜欢上王老师的课,因为在他的课上学生可以自由看小说、玩手机或者睡觉。

王老师认为只要自己认真把知识讲清楚就行了,无需对班级纪律负责,学生不听课是他们自己的事。

对王老师做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权利

B.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义务

C.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

D.没有落实教育教学的任务

15.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必须在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不断创新,以便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主要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16.课外活动是(  )。

A.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活动

B.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深化

C.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D.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17.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最好载体是(  )。

A.学生会

B.当班干部

C.班集体

D.学习小组

18.班级成员主要是通过(  )来形成和发展人际关系的。

A.交往

B.学习

C.锻炼

D.考试

19.中小学美育的内容不包括(  )。

A.艺术教育

B.组织学生观察和欣赏自然美

C.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

D.培养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20.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是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

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

A.发展性原则

B.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C.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D.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21.“凡是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都是人。

”这属于思维过程中的(  )。

A.分类

B.概括

C.抽象

D.综合

22.人们喜欢记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对不喜欢的事物记忆起来十分吃力,这表明情绪具有(  )。

A.信号功能

B.动机功能

C.适应功能

D.组织功能

23.关于智力差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智力差异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B.智力差异可通过智力测验进行测量

C.个体的智力差异只表现在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上

D.个体的智力差异要求教师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24.学生熟练地阅读课文,既有预定的目的,又不需要或节省意志努力,这种活动中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选择性注意

25.按照皮亚杰关于个体智力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初中阶段正是“形式运算”阶段。

下列不符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是(  )。

A.运用假设

B.运用逻辑法则

C.思维中不再出现自我中心

D.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26.张睿是雅兴中学七年级学生,在班级中担任体育委员,他对学习和班级工作总是全身心投入,行动积极,说干就干,从不拖延。

上课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他常常不假思索,脾气急躁,易冲动,易兴奋,往往会为一点小事与别的同学争吵,甚至打架。

据此,判断张睿同学的气质类型属于(  ),对于该气质类型的学生,教师正确的做法是(  )。

A.黏液质;为学生设置较高的学习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B.多血质;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制造条件给予表现机会,对其缺点进行严厉批评

C.抑郁质;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给予更多关心与爱护,培养其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

D.胆汁质;肯定其热情、果断及积极性,耐心帮助其养成自制、坚韧的习惯

27.下列实例属于负强化的是(  )。

A.综合考虑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及日常品德表现,陈老师为品学兼优的娜娜颁发“三好学生”奖状及小奖品

B.倪妈妈为了激励小品提高成绩,提出如果她本学期期末考试进了全班前三名,就给她买她一直想要的手机

C.周妈妈为了激励小茹提高成绩,提出如果她本学期期末考试没进全班前十名,就不带她出国旅游

D.苏妈妈为了激励小玲提高成绩,提出如果她本学期期末考试进了全班前三名,就免去她每周末洗碗的任务

28.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组合律

B.强度律

C.活动律

D.差异律

29.纸是学习中的必用品,写字时常常用到纸,于是总觉得纸就是用于写字的,却没想过纸可以用来当扇子扇。

这种情况属于(  )。

A.思维定势

B.功能固着

C.原型启发

D.酝酿效应

30.“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  )的教学技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C.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

31.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并列学习

32.个体难以清楚描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被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33.(  )是指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操作定向

34.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属于解决问题的(  )阶段。

A.提出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35.小沈从小就有去美国留学深造的愿望,为此她很努力地学习英语,并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不但上英语课时十分认真,而且课余时间经常与同学一起练习英语。

小沈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内部动机

B.高尚的动机

C.外部动机

D.间接性动机

36.教师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图表、模型等使学生感知事物,获得感性认识,进而促进知识掌握的直观教学类型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37.发现教学法由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

A.示范者

B.指导者和参谋

C.监督者

D.促进者和引导者

38.(  )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39.我国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以及格分为过关标准,这种评价属于(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40.下列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

A.教学认知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自我反省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第二部分多选题

请在每道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两个或以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将答案用28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共10题,每题2.28分,满分22.8分)

41.根据教学的任务划分,课程的类型有(  )。

A.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

B.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

C.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D.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

42.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  )。

A.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B.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C.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D.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43.针对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的解决策略有(  )。

A.加强班主任的管理地位

B.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C.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D.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44.影响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程度。

A.教师

B.学生

C.教学内容

D.课堂情境

45.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具体要求有(  )。

A.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决定者

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从教学与社会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D.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6.下列符合短时记忆的特点的有(  )。

A.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B.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被意识到

C.短时记忆可以自动转人长时记忆

D.信息保持的时间大约是0.25-2秒

47.下列属于机械学习的有(  )。

A.弄清概念间的关系

B.套用公式解题

C.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

D.记忆乘法口诀表

4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有(  )。

A.知识经验

B.情绪状态

C.人格特征

D.思维惯性

49.下列关于品德的叙述,错误的有(  )。

A.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

B.只要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那其一定是有品德的个体

C.品德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偶然表现

D.品德是个体从一出生就有的,是个体的天赋

50.在编制课程表时,下列做法不妥当的有(  )。

A.语文、数学、英语属于核心课程,应安排在学生思维最活跃的下午第一、二节课

B.音乐、美术、体育、习字等课程,应安排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上午第二、三节课

C.文科与理科课程应集中安排

D.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应交错安排.

第三部分判断题

要求判断所给的命题正确与否。

正确的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A”。

错误的涂“B”。

(共15题,每题1.12分,满分16.8分)

51.学校教育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形态是教育的主体形态。

(  )

52.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  )

53.教育活动不只是局限于学校的范围,还涉及家庭、社区及其他社会机构。

教师在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应发挥自身优势,使各种教育因素形成合力。

这表明教师主要扮演传道者的角色。

(  )

54.教师的讲授应以教科书为基本依据,不脱离教科书,又不照本宣科,而是对其作说明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领会。

(  )

55.课堂自习是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活动,练习是课堂自习的主要形式。

(  )

56.为贯彻教管结合的原则,班级管理者应对学生坚持正面引导、耐心教育,并凭借必要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约束其行为,实行严格教育管理。

(  )

57.小曾将面临初中升高中的升学考试,他既不想用功读书,又怕考不上重点高中,因此他感到很苦恼。

小曾的这种心理冲突属于趋避冲突。

(  )

58.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的进程有影响,一般来说,有意义材料、形象材料遗忘得较快,识记材料不容易被遗忘。

(  )

59.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影响着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一般而言,效能感高的教师比效能感低的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更高。

(  )

60.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教师需要对刺激进行泛化,使学生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

(  )

61.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许多不同成分的动作被组合成连续的整体动作,其中不涉及新的动作的增加,只是各动作成分的重新组合与排列,这种迁移形式属于顺应性迁移。

(  )

62.教师要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因,引导学生进行“任务难度归因”“能力归因”,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机。

(  )

63.学困生的情况是复杂而不相同的,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学习基础、个性表现等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既可以从晓理人手,也可以从动情或培养意志等方面人手。

(  )

64.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  )

65.我们所说的道德教育,是指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  )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单选题

1.C[解析]《礼记》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战国后期)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2.A[解析]教育现代化的一般特征有:

(1)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2)教育开始逐步构建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

(3)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

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主要表现为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主体性,前者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使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即满足所有公民受教育的希望;二是指教育过程的民主化。

后者也有两层含义,一是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自由地发展;二是尊重教育的自主权,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因此本题选A。

3.D[解析]略。

4.D[解析]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知活动;第三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即是第三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

5.B[解析]略。

6.C[解析]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属于道德素质教育。

道德素质教育主要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培养及社会公德的教育。

其具体内容包括:

道德知识教育、审美情操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道德思维能力及道德信念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

7.D[解析]课程文件是根据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而制定出的指导教学的各种规定,它的三个层次包括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不包括课程表。

8.B[解析]略。

9.A[解析]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一切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③④是基本理念的具体落实。

10.D[解析]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道德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德育内容上。

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11.D[解析]教学、活动、教师榜样、学生自我教育属于多方面的教育影响,说明德育无处不在,因此体现了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2.A[解析]教学与智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的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两者的区别是:

一方面,教学除了是实现智育的途径外,还是实现德育、体育、美育等诸育的途径;另一方面,实现智育的途径既有教学,也有课外活动、竞赛活动等。

因此,本题选A。

13.C[解析]“产婆术”是指教师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因此体现的原则是启发性原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的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因此体现的也是启发性原则。

14.A[解析]该题没有强调教师的权利。

15.B[解析]题中所述内容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的劳动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它表现在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育情况,机智灵活地运用教育规律,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

16.C[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并不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也不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深化。

17.C[解析]班集体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好载体。

18.A[解析]班级人际关系是指班级成员之间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心理上的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班级人际关系的好坏取决于这两类关系的有效整合。

19.D[解析]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关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

如组织学生观察和欣赏自然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

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因此ABC都属于美育的内容。

D属于智育的内容。

20.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无条件积极关注即无论来访者的品质、情感和行为怎么样,咨询师对其都不做任何评价和要求,并对来访者表示无条件的温暖和接纳,使来访者觉得他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无条件积极关注并不是对一切都无条件接纳,而是向患者表达咨询师乐于接受来访者、理解来访者,同时关心和帮助来访者,在任何时候对来访者都以诚相待。

因此题干说法体现的是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21.B[解析]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等。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通过分析、比较,抽出人类具有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即能说话、能思维、能制造工具等,舍弃能吃饭、能睡觉、能喝水、能活动等其他动物也有的非本质属性,这就是抽象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

例如,我们把“人”的本质属性——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工具综合起来,推广到古今中外一切人身上,指出:

“凡是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都是人。

”这就是概括。

22.B[解析]情绪的功能包括:

(1)适应功能:

情绪能够使个体针对不同的刺激事件产生灵活自如的适应性反应,并调节或保持个体与环境间的关系。

如,羞怯感可以加强个体与社会习俗的一致性。

(2)动机功能:

积极的情绪对行为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对行为有抑制作用。

(3)组织功能:

积极的情绪具有协调作用。

消极的情绪具有瓦解和破坏作用。

(4)信号功能:

情绪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

人们喜欢记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对不喜欢的事物记忆起来十分吃力,这表明情绪具有动机功能。

23.C[解析]智力的个体差异有多种表现形式,它既可表现在水平的高低上,又可表现在结构的不同上,还可表现在发展与成熟的早晚上。

24.C[解析]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没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却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因此题干中是随意后注意。

25.C[解析]思维中不再出现自我中心即去自我中心主义,这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26.D[解析]胆汁质的学生热情直率、精力充沛;脾气急躁,易冲动;反应迅速,思维敏捷,但准确性差;情绪明显表露在外,但持续时间不长。

根据张睿的特点,可判断其气质类型为胆汁质。

对胆汁质类的学生进行教育时,首先在教育方法上,要讲明道理,然后要耐心说服,尤其注意不能简单粗暴,要避免触怒他们导致矛盾激化。

教育要求中,老师应常肯定其优点,同时和蔼地教育他遇事要沉着,做事要持之以恒,不断学会自制,培养他富于理性的勇敢进取、大胆创造等品质。

27.D[解析]负强化是指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苏妈妈免去小玲洗碗这个厌恶刺激,是为了提高其考进全班前三名发生的概率,因此是负强化。

A和B是正强化,C是取消性惩罚。

28.C[解析]在进行知识直观时,常用的感知规律有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其中,活动律是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

比如:

通过多媒体模拟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师的走动和手势是运用了活动律。

29.B[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事物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该题是看到了纸在学习上的常用功能,但看不到当扇子用这方面的功能,因此是功能固着。

30.D[解析]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也就是说,通过呈现“先行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

31.B[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

并列学习,是在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

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可以归属于长方形,因此是一种下位学习。

32.D[解析]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