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docx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思维引导
一个人对幸福的“发现”其实是和对幸福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怎样的认识决定了会有怎样的“发现”。
一个人对于没有认识到的“幸福”,即便他拥有,也不一定会被“发现”。
而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对幸福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
如儿时,母亲的微笑、尽情的玩耍、同伴的赞赏,就是极大的幸福;稍大,成绩好,得到群体的肯定才是幸福;再大些,看到自己的才华,感觉可以预期的前程,或得到异性的欣赏便是幸福;成年后,事业、成就、家庭等等又与幸福有了更多的联系。
这种现象都告诉我们,人对幸福的“发现”以认识为基础,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幸福的不同感觉,也正标志着他的成长和变化,透过它,同学们可以了解自己处于怎样的心智,拥有怎样的境界。
——这也许正是本单元教材所以引导同学们去“发现幸福”的目的所在。
即通过“发现幸福”来认识自己对幸福有怎样的希求,进而思考自己应当追求怎样的幸福。
显然,经过思考而写作这方面的一些话题,对同学们也是很有意义的。
围绕“幸福”这个话题,本单元在表达形式方面侧重于介绍如何纵向地展开议论。
从教材的例文和同学们平时的阅读中,大家也许可以感觉到,当我们在阐述某一个来自生活的想法时,往往会较多地采用纵向议论的方式。
这是因为纵向议论直接反映思维的层次性,是人们把某个复杂语意一层一层地表述出来的基本形式,因而特别应当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横向议论”当然也是一种重要的议论结构,尤其在同学们观察比较细致,论据比较全面,议论追求完整时,更显得不可或缺;可“纵向议论”却更常用,更普遍。
例如本册第三单元的五篇长短文章,从整体看,都采用了“纵向议论”的结构,第三册第三单元是四篇古代议论性散文,也无一例外地采用了纵向的议论结构。
其中只是在个别篇章的局部(如《拿来主义》的倒数第二段,《师说》的第二段,以及《劝学》的小层次之间)采用了横向议论的结构方式。
这似乎提醒同学们,对“纵向议论”的各种特点应特别注意掌握。
习题解读
一、这是一篇给材料也给题目的议论文,它的基本指向是要求同学们从所给材料展开联想,议“幸福从何而来”。
材料告诉我们,能够做到我为别人,别人当我,那么大家都可以幸福得如处天堂;反之,只想着自己而不肯助人,那将共同坠入地狱。
要从这样一个材料来展开议论当然主要靠联想:
我们的物质生活主要靠他人提供,我们的精神生活也主要依靠他人的劳动,甚至我们每一个人的肉体、思想、语言和各种能力也都离不开他人的给予;我们的一切既然来自于社会,自己当然也理应奉献于社会,而优秀的人们也总是以奉献生活和建设美好社会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这样的例子应该是很多的,写这样的文章对年轻人想来也会有激励的作用。
二、题目中的两则材料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特点。
它们都告诉我们快乐可以如何获得,但它们所显示的方向又不尽相同。
苏格拉底说为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努力可以收获快乐,“老太太”说抛下烦恼和痛苦就可以获得快乐。
它们都很朴素,又都富有哲理,对于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则更能从中感悟到很多。
同学们究竟选择哪一则材料来写,关键看自己的阅读和生活积累,哪一则更有感受,能够写得较为真切和深入,就选哪一则。
三、本题又是要求写材料作文。
写材料作文重要的是要扣住所给材料的中心,有针对性地展开议论,否则就会有偏题之嫌。
从这一点来看,写材料作文对同学们读写结合的能力是提出了较高要求的。
这则材料是以具体事例告诉我们:
人常常容易关注痛苦,会不知不觉地放大痛苦。
为此我们应学会一种能力,不但不为痛苦所左右,而且知道如何借鉴痛苦而感受欢乐——平凡的,容易被忽略的欢乐。
四、这个题目有一个特殊要求:
先做问卷调查,再根据调查结果写评论文章。
由于问卷调查的工作量比较大,可以小组合作,共同进行调查,然后针对调查结果分头写评论文章。
要使问卷调查的成效较好,关键有二:
一是题目设计要好,二是调查的面要尽量广。
如果我们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哪些人群的“幸福指数”较高,为什么较高;了解“幸福指数”与该人群的经济收入、社会处境、文化背景等方面是否存在着某些内在的联系,以及怎样的联系;那么调查题目就应有相应的涉及。
事先的设计越是周到,后面的评论文章越是容易写得深入。
知识链接
记叙和议论的结合方式: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有时作者在关键性地方发几句议论,能直接表明自己的认识和主张,可以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但“事实胜于雄辩”,文中有针对性地简明扼要的叙述,可以使议论更有说服力。
记叙和议论结合方式大致有三种:
1.先议后叙,即作者先说出文章的立意,再通过具体的叙述加以说明。
这样写往往能达到“首章标目”开宗明义的表达效果。
2.边叙边议(夹叙夹议),即作者在叙述事件、描写人物过程中,以议论焊接全文。
其间的议论有如音乐中的主旋律一般反复出现,可以使文章意思层层推进,从而揭示其深刻的内涵。
3.先叙后议,即先叙述事件,再点出事件的本质及其启示意义。
记叙和议论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
若文章以叙为主,那么议论就要植根于叙述之中,使叙中之议起到点睛传神的作用;若全文以议为主,就要注意叙述的概括性,力求简洁明了,以支持议论。
无论是议中叙,还是叙中议,都要自然,妥帖,议叙之间应有紧密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