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案 部队心理健康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2037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案 部队心理健康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教案 部队心理健康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教案 部队心理健康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教案 部队心理健康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教案 部队心理健康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案 部队心理健康教案.docx

《心理健康教案 部队心理健康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案 部队心理健康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健康教案 部队心理健康教案.docx

心理健康教案部队心理健康教案

《心理健康教案部队心理健康教案》

摘要:

(1)说一说父母以前的样子,现在的样子,发生了哪些变化?

(2)说说父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交流,班级汇报,

(1)小兔子为什么不开门?

(2)假如你是小兔子,你开门吗?

为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

如果小兔子开门了,就会被大灰狼吃掉,所以,小兔子说什么也不开门,上门服务(课件展示)(通过表演,巩固刚才所学过的内容)师生共同表演,老师通过不同的角色(修理工、邻居、推销员、送东西的等)扮演,观察学生的反映

心理教案一、班会主题抗击新冠肺炎,我们共同努力二、班会背景由于突发的疫情,使得过年期间正应该是走亲访友,与小伙伴玩耍的机会没有了,学生被要求进行自我保护,不能与外人进行接触,长时间的封闭生活使得学生出现了浮躁、懒散、害怕、焦虑的情况,影响身体健康。

三、班会目的1.懂得新冠病毒的危害,学会正确认识病毒。

2.做好疫情期间的预防,学会基本预防常识。

3.了解焦虑与突发状况的关系。

四、班会准备1.将自疫情爆发以来的相关事件进行搜集。

2.分享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五、班会过程老师以直播的方式1.介绍此次班会的流程,介绍了班会召开的背景。

2.将重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例,做正向分析。

(1)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

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柱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已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

(2)临床表现有哪些?

一般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等。

多数患者症状为轻、中度,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3.就容易引发的焦虑情绪与突发状况的关系进行明确。

(3)什么是焦虑?

心理焦虑:

是由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为什么会产生焦虑?

怎样缓解焦虑情绪?

①认知疗法:

改变不良认知或进行认知重建。

正确看待冠形病毒的危害,对它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了解自己身边的具体疫情,做好适当的防范,不要过度害怕和紧张,按照要求正常应对即可。

比如:

做好日常的消杀、测温、配合管控、尽量不出门、多关注时事……②行为疗法:

呼吸训练、松弛训练。

做深深呼吸、眺望远方等放松训练,或是干一些可以使自己放松下来的事情,比如瑜伽、看书、做手工、画画、弹奏乐器、唱歌等,并且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增加身体的免疫力。

3.就自我防护过程中的细节部分进行讲解。

4.学生连麦,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对大会内容进行总结:

(1)正确认识新冠形病毒,从自己身边做起,做好自我防范,不为医疗人员麻烦;

(2)正确看待新冠病毒,树立正确的心态,积极应对,积极配合。

六、班会教学设想安排这节《抗击新冠肺炎,我们共同努力——疫情期间缓解心理情绪》主题班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了解新冠肺炎,调节心理情绪,学会自我防护。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父母养育我们的辛苦,体会父母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谅应该敬爱父母,做尊敬父母的孩子。

重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

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谅应该敬爱父母,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准备:

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照片、课件。

预习提纲:

1、比较爸爸妈妈年轻和现在的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2、为爸爸妈妈设计一个生日Party。

一、导入。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由弱到强。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大家会唱的一起唱吧!

(课件播放)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2、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3、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4、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谢谢爸爸妈妈。

(课件)二、活动体验。

活动:

照片对比。

1、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上的照片是谁的妈妈?

(出示一位同学妈妈年轻和现在的照片,对比)。

学生自由发言。

2、请大家把自己父母的照片拿出来,比一比:

(1)说一说父母以前的样子,现在的样子,发生了哪些变化?

(2)说说父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交流,班级汇报。

教师引导同学认识到:

父母的变化来自于辛苦的付出。

3、说一说:

父母是怎么辛苦的付出,关心爱护我们的?

(课件)教师引导:

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谁能用具体的事例说一说,你父母让你最感动的事情呢?

小组交流,班级汇报。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及时点评。

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感恩父母。

4、怎样正确看待父母的爱?

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有的家长会打骂自己的孩子,那么,这是不是说明他们的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小组交流,班级汇报。

老师适时点评:

应该正确看待父母的爱。

三、创设情境,体验反馈。

刚才我们通过活动,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对我们的欢爱,那么,如何回报父母的爱?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及时引导:

从现在做起,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情境:

今天是你的生日。

(课件)同学们,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日,你们的生日都是怎么过的?

谁给你们精心准备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父母给你们过生日,可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日,他们能记住你们的生日,给你们准备生日,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引发学生思考,创设情境)学生自由发言。

(及时表扬)并将父母的生日写在书上吧。

1、假如今天是你父亲或者母亲的生日,你准备怎样给父母过一个有意思的生日呢?

2、教师引导:

一束鲜花,一句祝福等等。

3、把你设计的爸妈的生日Party,画下来或者写下来吧。

4、小组交流,班级展示。

学生展示,教师及时评价、鼓励,让别的同学也学会表达自己的爱。

5、情景表演。

(课件)同学们,下面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呢?

你原来做的了吗?

以后呢?

(1)妈妈买菜回来,手里拎着菜篮子,你会?

(2)爸爸下班回家,疲倦的坐在沙发上,你会?

(3)父亲节了,母亲节了,你会?

(4)爸爸或妈妈的生日到了,你会?

小组讨论,交流。

班级表演展示。

教师及时点评。

(5)同学们,看看书上35页的情景,你们做到了吗?

如果你做的很好,或者准备做得好的,请把他们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吧。

(6)暗示导行同学们,如果你的爸爸妈妈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写在你的书上第36页吧。

写完后,找同学来和全班同学分享一下。

四、结束语同学们,爱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享受。

希望大家不要放弃任何机会来表达对父母的爱,更希望大家能够在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回报我们伟大的父母吧。

父母养育不能忘,感激之情要表达。

(课件)师生一起哼唱——《妈妈我爱你》。

(课件)板书设计:

谢谢爸爸妈妈教学反思:

孩子们是家长的宝贝,他们已经习惯了被家长照顾、宠爱,把这些当做理所当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孩子们了解到,家长也同样需要他们的爱。

在为父母唱支歌,给父母做爱心卡的过程中,学生把满满的爱送给了父母,学会了感恩。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知道不能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过程方法:

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判断,懂得进行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

懂得防范坏人,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小学生学会思考判断,提高分辨能力。

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从陌生人的话语中辨析好人坏人的方法。

懂得运用防范坏人,进行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暖身活动:

SevenUp(增强学生注意力,进入课堂准备状态)一、导入。

好,同学们,经历了刚才紧张的活动,我们的注意力高度的集中,现在请大家保持你们神经紧绷,认真听这是哪里传来的、什么声音?

(课件播放《小兔子乖乖》的音频)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如果你遇到了陌生人敲门,你会怎么做呢?

导入课题——面对陌生人。

(课件展示)二、情境故事展示。

请大家看下书上25页的情境故事,小组交流,表演。

游戏:

《小兔子乖乖》(课件展示)(通过角色扮演,初步体验怎样对待陌生人)。

(1)小组交流,分角色扮演。

(2)班级汇报展示,到台前请6-8名同学展示。

(兔妈妈采了满满一筐蘑菇回来了,边敲门边唱:

“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

”小兔子们从门缝里向外瞅瞅,看见妈妈回来了,高兴地打开了门。

躲在大树后的大灰狼瞧见了,咧着嘴跑了。

第二天,兔妈妈又去采蘑菇去了,大灰狼藏起了大尾巴,装着兔妈妈的样子,来到小兔子家,学着兔妈妈的声音唱着:

“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

”小兔子们从门缝里向外一看,不对呀,妈妈可没有大尾巴,连忙唱道:

“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不回来,谁来也不开。

”)教师引导并点评,谁表演得最好。

同时提出问题:

(1)小兔子为什么不开门?

(2)假如你是小兔子,你开门吗?

为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

如果小兔子开门了,就会被大灰狼吃掉,所以,小兔子说什么也不开门。

如果我们遇到有人敲门,要先看看,是不是认识的人,如果是不认识的人就不要开门。

教师总结:

遇到不认识的人敲门时,我们要沉住气,不要害怕,不要吭声,坚决不开门。

(课件展示,齐读)三、创设情境,体验感悟。

好,同学们,我们刚才已经帮小兔子解决了问题,那下面来看一下,我们的同学们遇到的问题吧。

1、上门服务(课件展示)(通过表演,巩固刚才所学过的内容)师生共同表演,老师通过不同的角色(修理工、邻居、推销员、送东西的等)扮演,观察学生的反映。

老师(修理工)站在门外,试探地问:

“刚才,某某的妈妈打电话说,某某家的电灯坏了,让我来修一下。

”学生的反映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形:

A.开门让老师(修理工)进来。

B.打电话向爸爸妈妈核实,问是否真有其事。

C.家里的电灯没坏,不开门。

D.家里的电灯坏了,也不开门。

师生共同分析:

刚才哪些做法是对的?

哪些做法不对?

应该怎样做?

1、小组讨论,班级汇报。

2、指名学生回答,共同总结。

师生共同小结:

当我们遇到有陌生人敲门时,正确的做法是:

(1)先看一看,千万不要吭声,不要紧张

(2)先看一看,然后大声喊:

爸爸妈妈,有人来了(3)小声打电话告诉爸爸妈妈(4)即使是熟人,也要打电话告诉爸爸妈妈(5)不管门外的人怎么说或者给你拿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你都不要开门。

(学生齐声诵读)(课件展示)好,请同学们把大家共同想出的好方法,写在书上27页,并记在心里。

四、情景表演,教学反馈。

同学们,刚才我们是在家里遇到陌生人,请大家想一想,在其他地方遇到陌生人,我们应该怎么办?

(通过角色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不能轻易相信别人)1、公园里,陌生人送你东西吃,或给你水喝。

(不贪占小便宜,以免上当受骗)(课件展示)2、商场里。

陌生人和你搭话。

3、学校门口,陌生人说你的爸爸或者妈妈让他来接你回家。

(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不能轻易听信别人。

请求老师同学和其他人的帮助,打求助电话。

(1)小组讨论,分角色表演。

(2)班级展示汇报。

学生发言,共同总结。

教师小结:

当看到陌生人的时候,不要紧张,不要害怕,要多想办法,多动脑筋,不能完全听信别人。

请同学们记住家里的电话,爸爸妈妈的手机电话,亲戚的电话和好朋友的电话。

还要记住110、120、119等急救电话。

(课件展示)(学生诵读)五、结束语。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表演,同学们表现非常好,请你们把今天的一起探索的东西讲给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亲戚朋友们听一听,看谁讲得最好。

1、下面我们一起把刚刚探索的再回顾一下:

(课件展示)

(1)遇到陌生人敲门时,坚决不开门,并巧妙与家长联系。

(2)即使是热人,也要打电话告诉爸爸妈妈。

(3)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不能完全听信别人。

(4)不贪占小便宜,以免上当受骗。

(5)请求家长老师同学和其他人的帮助,打求助电话。

1、学生齐声诵读,强化记忆。

2、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收获。

3、防范意识时刻有,自我保护最重要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篇3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过程方法:

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帮助别人和被人帮助的快乐。

情感态度:

通过体验,使学生树立乐于助人的情感,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相互性。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能体会到帮助别人与被人帮助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蒙眼布,书包。

教学过程:

暖身活动:

你拍拍,我拍拍。

一、预习提纲:

同学们,你接受到别人的帮助吗?

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二、情境故事。

1、看情境故事,说一下,是什么样一个故事?

指名学生发言。

教师引导:

如果当时你也在旁边,你会怎么做呢?

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展示汇报,并表演出来。

教师总结:

看来,在适当的时候,伸出你的手,帮助别人,既能使别人获得帮助,你自己也会感到高兴,因为,你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及时鼓励,反馈,强化良好行为的形成。

2、教师引导:

同学们,生活中,你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吗?

谁来说一说?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

你当时是什么心情呢?

教师总结:

被别人帮助也是件快乐的事情。

记得,要礼貌的说一声:

谢谢13、那么,生活中,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帮助过别人,给大家说一说吧。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

在帮助别人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呢?

教师总结:

主动帮助别人也是件愉快的事情。

因为,你助人为乐了。

以上环节,使学生意识到:

帮助别人也意义重大。

三、游戏体验。

游戏:

“找香蕉”又称“盲人”旅行。

(背景音乐)要求:

1、两人一组,一位同学蒙住眼睛,扮演“盲人’,另一位扮演“拐棍”,由“拐棍”帮助“盲人’,完成“找香蕉”的任务。

2、完成后,互换角色,重新体验。

教师在此过程中,观察:

学生摘下蒙眼布第一句话,或者当时的面部表情,适时总结,比如:

谢谢你,感激的表情.......及时点拨。

引导学生体验:

(1)信任与被人信任的欣慰与快乐。

(2)自己在帮助与信任他人中的不足。

教师总结:

伸出你的手,给需要帮助的人,虽然只是举手之劳,却能给别人带来光明,给自己带来欣慰与快乐。

使学生体验助人为乐带来的积极情感。

四、教学反馈。

既然同学们已经体验到了帮助别人与被人帮助的快乐,那么,:

(1)想一想:

你身边有没有需要帮助的人呢?

(课件展示),学生发言。

(2)如果,你能体会到他们的难处,你能否立刻帮助他,关心他?

(3)你准备怎么做呢?

;1.小组讨论,交流;2、班级汇报,3、展示表演汇报。

4、畅谈自己帮助别人的感言。

教师小结:

伸出你的手,给需要帮助的人,不仅温暖了他人,也是自己内心欣慰快乐。

四、总结。

同学们的感言也是老师想说的,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帮助他人与被人帮助都是快乐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成为朋友,快乐就会天天有“。

——背景音乐:

《伸出你的手》。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困难与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经常发生的事情,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帮助学生认识遇到挫折后要积极向成年人寻求帮助。

知道正确对待挫折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能促使自己成熟和坚强;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不退缩、不回避,能正确对待,看到自己的长处,以长补短;学会遇到挫折后彩正确的方法解决,学会怎样帮助。

二、教学准备:

名人战胜困难与挫折的配乐录音故事;学生书写个人经历挫折的白纸;写有战胜挫折的名人名言的书签。

(此书签要留有学生抄写其他名人名言的空白);成龙演唱的“真心英雄”歌曲录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提问:

同学们,今天上课我们先来共同思考以下的几个问题:

1、我们从小长到现在,总是一帆风顺的吗?

2、有谁遇到过困难?

当时你是怎么样解决的?

学生议论后自由发言。

教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也想起了自己的一件事(教师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向学生们讲述困难与挫折是人的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

我们的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挫折,那么,在困难与挫折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呢?

听了下面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会有正确的答案。

(二)学文明理1、播放邓亚萍面对挫折,不灰心,用积极的态度战胜挫折的故事的录音。

2、教师:

听了刚才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为邓亚萍姐姐那不怕挫折,用正确的方法战胜困难和挫折的精神所感动。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都能正确对待挫折,用勇气和科学的方法战胜挫折。

老师知道同学们对不怕挫折和困难的人是特别钦佩的,请你们讲个故事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上讲台讲自己所钦佩的名人战胜挫折的事。

)(三)活动明理1、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白纸发给学生,请学生以不记名的形式在纸上写出自己最近的烦恼。

(如果学生愿意写上自己的名字,就让其写上,教师对这样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

因为这样的学生能够做到有问题采用正确的方法向别人寻求帮助。

)2、将学生写好的纸条收集后,抽出几张宣读,并请全班同学对有烦恼的同学进行帮助。

(听到了别人的烦恼,你想帮助他吗?

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听到了别人的烦恼,你认为自己的烦恼还严重吗?

)3、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个放松操。

(放松游戏:

默默想、哈哈笑)4、分别进行情景表演(情景表演1~4)。

教师:

刚才同学们的表演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事情,请你做个小小诸葛亮,出个好主意,与遇到困难的同学共同去战胜它。

(四)总结全课教师: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不怕挫折和困难,用正确的方法战胜它,让自己健康成长的有关知识。

知道了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就能克服和战胜。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要烦恼,不要害怕。

遇到时首先要做到头脑冷静,分析一下出现困难与挫折的原因,看到挫折的背后可能有成功,学会向有经验的人寻求帮助,最后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教师送给同学们的书签上的名名言会在你遇到挫折时给你智慧和力量。

如果你也查到了自己所喜欢的名名言,就请你把它抄写在书签的另一面。

愿这小小的书签伴随着你们健康快乐地长大。

(播放:

《真心英雄》的歌曲录音,并发给学生书签。

)小学生三年级心理健康的教案教育课篇三一、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知道宽容是一种美德;遇事能宽容别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诚恳、友善、不计较小事、能体谅别人是宽容的表现;学会宽容有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知道待人宽容是美德,是高尚的行为;遇事不斤斤计较,不做得理不让人的事,愿意成为一个宽容的人。

二、教学准备:

录音机、轻音乐录音带、配乐录音故事:

“将相和”。

春意盎然的风景画两幅(一幅上色,一幅不上色)。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轻音乐(两分钟)教师:

同学们听到轻音乐时,心里一定感到很舒服。

如果你刚才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听到这样的音乐,也会觉得不愉快减轻了一些。

(二)学文明理教师:

在集体生活中,有时会发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

有些不愉快的事,经常是因为同学之间的误会或不理解而造成的。

发生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

请同学们听一听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故事。

播放:

将相和的故事。

教师:

刚才的故事为什么能流传千百年,就是因为蔺相如的宽容大度和廉颇的知错就改。

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的仍旧需要像他们这样做。

请学生分析李明和张丽的行为,并讨论他们的做法对个人和集体有什么好处。

(三)活动明理1、请同学们选择(学生用书中的活动1)(三分钟)2、出示风景画,请学生做对比后引出XX和XX的优点。

看过“小学生三年级心理健康的教案教育课”的人还看了: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教案2.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3.适合三年级心理健康的教案教育课4.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3篇5.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班会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