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风险监管与分类评价.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11983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8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券公司风险监管与分类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证券公司风险监管与分类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证券公司风险监管与分类评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证券公司风险监管与分类评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证券公司风险监管与分类评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证券公司风险监管与分类评价.ppt

《证券公司风险监管与分类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券公司风险监管与分类评价.ppt(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证券公司风险监管与分类评价.ppt

二零零九年十月二零零九年十月证券公司风险监管与分类评价证券公司风险监管与分类评价0目目录录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我国证券公司基本情况我国证券公司基本情况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证券公司风险监管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证券公司风险监管第三部分第三部分以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的证券公司分类监管以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的证券公司分类监管第四部分第四部分以风险控制为本的证券公司创新业务监管以风险控制为本的证券公司创新业务监管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我国证券公司基本情况我国证券公司基本情况截止2009年8月底:

共有106家证券公司,其中:

上市证券公司外资参股类公司在香港设立证券类机构的公司管理客户资产9万亿元,其中:

托管的客户证券资产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资产管理业务受托资产全行业资本进一步夯实全行业持续盈利3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证券公司风险监管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证券公司风险监管目目录录n国际背景n制度沿革n具体内容n国际比较5国际背景

(一)国际背景

(一)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尝试加强对金融企业包括证券公司的风险监管,初步建立了以净资本规则为核心的风险监管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全球各金融市场监管当局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制度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从而使这一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建立和完善。

目前,已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证券公司风险监管体系的国家和地区有:

美国、英国、欧盟、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

这些国家和地区均通过净资本等指标对证券公司进行风险监控,并在法律上规定了当证券公司净资本等指标低于规定标准时应限期补足,否则监管部门有权采取限制业务活动直至关闭等监管措施。

6国际背景

(二)国际背景

(二)20世纪末在追求自由市场,去监管化的潮流下,美国证监会认为,由于人力财力有限,应当主要依赖于公司的自我约束。

在这种监管理念主导和华尔街主要投行的强烈要求下,2004年,美国证监会通过了一项“自愿统一监管实体”计划,修改了净资本规则,放松了对美国五大投资银行的监管。

允许五大投行“自愿”对风险金融产品计算净资本折扣比例,导致净资本未能充分反映公司所面临的风险。

放松对负债规模的控制。

按照美国证监会的规定,公司在成立一年内,负债不得超过净资本的8倍。

在成立一年后,不得超过15倍。

根据“自愿统一监管实体”计划,高盛、摩根斯坦利等华尔街五大投行不受上述规定约束。

7国际背景(三)国际背景(三)国际上有两种净资本计算方法:

防护栏法。

将风险分为一般风险(指与整个市场或经济有关的风险,它等于该投资者所有头寸的净值,即多头与空头之差)和个别风险(指与投资者自身有关的风险,它等于该投资者所有头寸的总和,即多头与空头之和)。

多头和空头必须逐一进行计算,即对投资者在不同市场的头寸分别计算。

英国和欧盟使用8国际背景(四)国际背景(四)全面型方法。

根据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和公司资产负债的流动性特点,在净资产的基础上对资产负债等项目和有关业务进行风险调整后得出公司的净资本。

美国和香港使用。

9制度沿革

(一)制度沿革

(一)中国证监会在对证券公司日常监管中探索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体系。

这套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从单一指标到综合性指标、从基本概念和简单公式到形成一整套制度规定的过程。

1996年6月,中国证监会在证券经营机构股票承销业务管理办法中首次使用证券公司净资本概念。

2000年9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调整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规则的通知,对净资本计算公式进行了调整。

2004年1月,在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完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控指标体系,督促证券公司实施稳健的财务政策。

10制度沿革

(二)制度沿革

(二)2006年7月,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制度。

2008年6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决定,并于2008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11净资本及其计算风险资本准备及其计算监管要求编制与披露监管措施具体内容具体内容12净资本:

指根据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和公司资产负债的流动性特点,在净资产的基础上对资产负债等项目和有关业务进行风险调整后得出的综合性风险控制指标。

主要反映净资产中的高流动性部分。

净资本内涵净资本内涵13金融产品投资合并计算,统一进行风险调整。

股票投资:

按照流动性情况采取不同比例进行风险调整。

一般上市流通的股票ST股票已退市且未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股票其他金融产品:

规定不同的风险调整比例。

国债有担保短期融资券有担保企业债券净资本计算

(一)净资本计算

(一)14对长期资产进行全额扣减:

商誉、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对控股证券业务子公司出具承诺书提供担保承诺:

按照担保承诺金额的一定比例扣减净资本净资本计算

(二)净资本计算

(二)15风险资本准备内涵风险资本准备内涵风险资本准备:

证券公司开展各项业务、设立分支机构等存在可能导致净资本损失的风险,应当按照一定标准计算风险资本准备并与净资本建立对应关系,确保各项风险资本准备有对应的净资本支撑。

16风险资本准备计算

(一)风险资本准备计算

(一)证券经纪业务证券自营业务固定收益类证券对未进行风险对冲的证券衍生品和权益类证券对已进行风险对冲的权益类证券和证券衍生品证券承销业务17风险资本准备计算

(二)风险资本准备计算

(二)资产管理业务:

专项、集合、定向资产管理业务融资融券业务:

融资业务规模、融券业务规模建立了公司业务规模与风险资本准备动态挂钩机制。

要求证建立了公司业务规模与风险资本准备动态挂钩机制。

要求证券公司根据业务规模计算风险资本准备,以实现对各项业务规模券公司根据业务规模计算风险资本准备,以实现对各项业务规模的间接控制。

的间接控制。

18风险资本准备计算(三)风险资本准备计算(三)分公司、证券营业部等分支机构营运风险资本准备现阶段我会对不同类别证券公司实施不同的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

19风险资本准备计算(四)风险资本准备计算(四)开展创新业务:

试点阶段,应当按照我会规定的较高比例计算风险资本准备;推广阶段,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可适当降低。

新产品、新业务:

在投资该产品或者开展该业务前,事先向中国证监会报告或者报批。

中国证监会根据新产品、新业务的特点和风险状况,确定相应的风险调整比例和风险准备计算比例。

20证券经纪业务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经营证券经纪业务,同时经营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等业务之一经营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中两项及两项以上建立了公司业务范围与净资本充足水平动态挂钩的机制。

建立了公司业务范围与净资本充足水平动态挂钩的机制。

监管要求:

净资本绝对指标监管要求:

净资本绝对指标21监管要求:

净资本相对指标监管要求:

净资本相对指标净资本与各项风险资本准备之和的比例净资本与净资产的比例净资本与负债的比例净资产与负债的比例22要求证券公司各项风险资本准备之和小于净资本,以确保各项业务规模有充足的净资本支撑。

公司可以根据净资本在各项业务风险准备上的配置,选择同时发展某几项业务,或者重点发展某项业务。

既体现风险资本管理的理念,也能引导证券公司根据自身净资本水平和业务发展战略进行差异化选择,以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专业化优势,从而建立各项业务的规模与净资本水平动态挂钩的机制,实现对总体风险的有效控制。

建立了风险资本准备与净资本水平动态挂钩机制建立了风险资本准备与净资本水平动态挂钩机制23监管要求:

直接控制部分业务的规模监管要求:

直接控制部分业务的规模自营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的合计额自营固定收益类证券的合计额持有一种权益类证券的成本持有一种权益类证券的市值与其总市值的比例单一客户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对高风险业务进行直接控制,形成了以间接控制为主,直接控制对高风险业务进行直接控制,形成了以间接控制为主,直接控制为辅的业务风险监控机制。

为辅的业务风险监控机制。

24监管要求:

建立动态风险监控机制监管要求:

建立动态风险监控机制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动态的风险控制指标监控和补足机制证券公司应当在开展各项业务及分配利润前对风险控制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压力测试机制25设有子公司的证券公司:

应当以母公司数据为基础,编制风控指标监管报表。

中国证监会可以根据监管需要,要求以合并数据为基础编制风控指标监管报表。

编制与披露

(一)编制与披露

(一)26应当在每月结束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报送风控指标监管报表。

中国证监会可以根据监管需要,要求辖区内单个、部分或者全部证券公司在一定阶段内按周或者按日编制并报送风控指标监管报表。

编制与披露

(二)编制与披露

(二)27风控指标与上月相比变化超过20%风控指标达到预警标准或者不符合规定标准编制与披露(三)编制与披露(三)28风控指标达到预警标准:

向其出具监管关注函并抄送公司主要股东,要求公司说明潜在风险和控制措施;要求公司采取措施调整业务规模和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净资本水平;要求公司进行重大业务决策时,至少提前5个工作日报送专门报告,说明有关业务对公司财务状况和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的影响;要求公司合规部门增加对风险控制指标的检查频率,并提交有关风险控制指标水平的报告。

监管措施

(一)监管措施

(一)29风控指标不符合规定标准:

责令公司限期改正,在5个工作日制定并报送整改计划,整改期限最长不超过20个工作日;未按时报送整改计划的,立即限制其业务活动。

整改期内,区别情形,采取下列措施:

停止批准新业务;停止批准增设、收购营业性分支机构;限制分配红利;限制转让财产或在财产上设定其他权利。

监管措施

(二)监管措施

(二)30未按期完成整改的:

限制业务活动;责令暂停部分业务;限制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支付报酬、提供福利;责令更换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限制其权利;责令控股股东转让股权或者限制有关股东行使股东权利;认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为不适当人选。

监管措施(三)监管措施(三)31未按期完成整改、风控指标情况继续恶化,严重危及该证券公司的稳健运行:

可以撤销其有关业务许可。

风控指标无法达标,严重危害证券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利益:

责令停业整顿;指定其他机构托管、接管;撤销经营证券业务许可;撤销。

监管措施(四)监管措施(四)32从美国、我国香港地区等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

对证券公司实施净资本监管是符合证券行业特点且行之有效的做法。

中国证监会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体系的建立:

充分借鉴了国际惯例,但没有生搬硬套欧美发达国家的做法。

深入研究了欧美两大体系在金融机构风险监管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考虑了目前我国证券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特点和业务类型。

国际比较

(一)国际比较

(一)33与美国和我国香港地区的主要差别有:

美国和我国香港地区中国国际比较

(二)国际比较

(二)34国际比较(三)国际比较(三)美国净资本规则证券公司负债不得超过净资本15倍2004年SEC实施“自愿统一监管实体”计划,豁免了主要投行负债/净资本比例约束中国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制度规定负债不得超过净资本的12.5倍不允许豁免负债/净资本比例约束35国际比较(四)国际比较(四)美国不对业务规模进行控制规模控制很重要。

无论你持有50亿元还是500亿元的CDO债券,按比例计算,发生亏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但如果持有500亿元头寸的话,计算失误后果显然要严重得多”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尔德贝兰克梵中国净资本与风险资本准备挂钩对业务规模进行直接与间接控制36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制度证券公司合规管理制度2008年7月1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建立了证券公司内部约束与外部监管有机互动的机制。

证券公司应设合规总监合规总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独立的检查权公司应为合规总监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物力、财力和技术支持内部管理制度、重大决策、新产品和新业务方案均应获得合规总监出具的书面合规审查意见合规总监应建立与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联系沟通机制37客户资产安全保护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