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朱美光解读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1969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朱美光解读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朱美光解读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朱美光解读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朱美光解读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朱美光解读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朱美光解读doc.docx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朱美光解读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朱美光解读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朱美光解读doc.docx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朱美光解读doc

文化创意产业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

朱美光

(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英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因素,对比我国重点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营造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加强三级科技创新载体、优化创业环境,构筑创新人才高地等几方面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方面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科技管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

“创意产业”主要是指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英国将创意产业定义为:

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透过智慧财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1]。

由此,英国政府选定广告、建筑、艺术及古董市场、工艺、设计、流行设计与时尚、电影与录像带、休闲软件游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电视与广播等十三项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范畴。

根据我国行业划分标准,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分为四大类,即:

文化艺术,包括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乐创作等;创意设计,包括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等;传媒产业,包括出版、电影及录像带、电视与广播等;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等。

近年来,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的研究成果丰富了创意产业观点。

尽管各方对创意产业提法不尽相同,但都认同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

以文化创意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为运行载体,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的,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特征的新型产业集群。

1英国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启示

目前,各国都开始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其中发展情况最好、最成熟的当属英国。

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产值、从业人数、政策扶持体系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些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

1.1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概况

1997年,英国政府正式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振兴英国经济的焦点。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与降低失业率的有效途径。

根据英国政府官方统计,1997~2001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6%以上,平均年增长率达到8%,而同期整体经济增长率则为2.8%;文化创意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平均为5%,而同期整体经济就业增长率仅为1.5%。

目前,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伦敦,格拉斯哥和曼切斯特三个聚集区。

其中,伦敦是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心,是世界创意之都,位于伦敦东区的剑桥大学,聚集了500多家创意企业和大量优秀的创意人才,是世界著名的创意产业园区。

格拉斯哥地区是英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园区,集中了英国大量软件企业,这里的创意产业突出与软件和电子产品结合的特点。

曼切斯特是英国老工业区,该地区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引进改造老工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1.2英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

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英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1994年,英国政府成立了以布莱尔为组长的专门研究指导小组,研究指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997年,

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又成立专门任务小组,于1998年出台了《英国创意工业路径文件》,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有关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实施系统性扶持。

逐步推动包括以奖励投资、成立风险基金、提供贷款及区域财务论坛等完整的创意产业财务支持系统和创意产业扶持政策。

1.3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组织与扶持措施

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epartmentforCulture,MediaandSports,DCMS是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管理部门和权威机构,主要致力于提高英国创意产业的作用与地位,并以此推动英国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

他领导并与英国的其他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研究机构以及下属机构合作,负责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促进、协调和发展。

DCMS专门实施了“创意产业计划”,具体包括教育与技能培训、竞争与知识产权、技术、商务支持与融资、多样化、组织架构和证据与分析的英格兰艺术理事会、英国图书馆、英国电影理事会、国家科技与文化基金、建筑与环境委员会等机构,与上述不同组织和个人开展合作,共同推动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英国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组织涉及到几十个政府部门、基金、协会、研究机构等组织,他们在DCMS的领导和协调下,紧密合作。

其中,NESTA—国家科技与文化基金(NationalEndowmentforScience,TechnologyandtheArts,其资金来于国家的彩票收入,主要用于奖励拥有出色创意的人和他们的创意。

1.4以设计、软件、数字科技为主体的文化创意产业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文化创意产业是科技与文化高度交融的产物。

创意产业强调产业的价值源于文化积累和科技发展所激发的创意,重视创意向形成知识产权的成果的转化,而科技、软件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说科技、软件是文化创作、传播的主要载体和根本动力。

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和软件联系紧密,尤其体现在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传媒、出版、影视制作、动漫、娱乐产品及设计等领域。

首先,在设计领域,英国原创性和创意设计备受认同。

许多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发明:

电话、文字短信、喷气引擎、一级方程式赛车及虹膜辨认技术等,都出自英国设计师的创意。

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借助英国的专业设计,建立国际品牌。

例如:

三星、诺基亚及雅马哈等,均在英国创建了设计和研发中心,打造符合欧洲和世界消费口味的产品。

其次,软件行业高额收益几乎完全来源于设计者或创意者的灵感和创意。

例如,英国电脑游戏软件非常成功,占世界销售总额的三成。

最著名的“古墓丽影”(TombRaider冒险游戏系列,在全球销售超过2000万个,女英雄劳拉被视为终极“虚拟宝贝”。

目前,许多跨国娱乐软件出版企业都在英国建设研发基地或办事处,作为欧洲的基地。

再次,英国以数字技术支撑的传媒、出版、影视制作、动漫、娱乐产业非常发达。

在伦敦东区的霍克斯顿区聚集了500多家创意公司,创意伦敦(www.creativelondon.org.uk是伦敦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机构,它对该地区创意产业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

例如:

《哈利.波特》起源一个故事,但借助数字技术,远远突破小说范畴,全球经济收益高达上百亿美元。

2国内重点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上海、北京、深圳、南京等地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的内容已经列入各地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并相继出台有关鼓励政策,催生出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3]。

2.1上海: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目前,上海创意产业已经形成56个创意产业基地,涉及38个种类、55个行业,创意产业在全市GDP中所占的比例达到7.5%。

上海还对全市130余处老厂房进行了改建,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创意工作园区,将启动18个创意产业集聚区。

聚集了一批具有创造力的

优秀创意人才上海大力开展国际电影节、电视节、艺术节、各类设计展,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声誉,文化创意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

2.2深圳:

创意设计之都——重点发展创意设计产业

深圳设计业发展迅速,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3年,深圳设计业总产值达到85.06亿元。

深圳平面设计全国领先,被称作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源地,平面设计人才达2万人。

工业设计占全国49%以上市场份额。

2004年,深圳市推出《深圳市实施文化立市战略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创意设计之都”目标,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打造“设计之都”,远期目标是将“创意产业”打造成深圳的优势产业。

重点发展动漫、建筑设计、装饰设计、印刷、服装设计等创意设计相关产业。

另外,深圳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具备研发、投资、孵化、制作、培训、交易等功能。

深圳还制定了包括设“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等发系列支持计划,实施对“创意产业”的贷款贴息和奖励措施。

2.3南京:

成立领导协调机构——重点扶植创意产业发展

南京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全面指导文化产业的发展。

把创意产业纳入“十一五”城乡总体发展规划,在资金投入、立项、用地、税收、价格、信贷、融资、生产、进出口、社会捐助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对文化创意产业予以扶持,重点打造影视创意基地、传统书画艺术创意基地、民间工艺创意基地、现代艺术创意基地、网络游戏与动漫创意基地以及综合型创意产业基地六个文化创意专业产业园区。

还建立了创意产业统计评估体系,定期发布《南京创意产业发展年度报告》,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2.4杭州:

扶植动漫游戏产业——打造中国动漫之都

目前,杭州市初步形成了动漫加工、研发、制作、运营和周边产业开发的产业链,年生产能力1500分钟以上的动画制作企业就有十家,可以自主研发、运营的企业二十多家。

杭州动漫游戏企业开始从加工国外动漫产品,逐步向自主原创转型。

为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杭州推出包括《杭州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关于鼓励杭州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等15项新举措,着力打造“中国动漫之都”。

从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来看,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对文化企业的效益与兴衰起着决定性作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和持续稳定具有最根本的支撑作用。

3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活动不断深入,科技中介机构也有了长足发展,科技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改善。

导致科技政策环境日趋宽松和透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逐步形成了全社会重视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但总体来看,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还存在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重大创新成果,科技投入机制不健全,科技人才匮乏等亟待解决的困难[4]。

3.1区域创新体系相对封闭,整体效应不明显

总体来看,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内各子体系之间和每个子体系的内部联系较弱,区域创新体系应有的协同效应难以发展,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首先,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责、任务界定不清、交叉重叠,封闭运行,自成体系,科技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少,科技资源形成严重的分离,得不到合理的充分利用。

其次,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直接干预过多,在政策设计方面还主要偏重于政府直接推动,没有侧重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市场环境的营造。

造成企业一谈科技创新,首先想到的是政府投资,税收优惠,导致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动力。

3.2创新体系网络尚未形成,难以形成联动效应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在各创新主体间形成联系紧密的网络关系。

区域创新体系的网络化程度越高、网络连接越紧密,区域创新能力就越强[5]。

目前,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网络尚未形成。

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首先,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科技创新主体。

其次,科研机构尤其是地方科研机构研发能力较弱,难以有效地开展各类创新活动。

再次,缺乏有效的法律和政策指导,与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结构相关的市场体系发育不充分,有关创新的技术市场、人才市场、资金市场还不健全。

3.3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尚待改善

环境和条件建设既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前提。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尚待进一步改善。

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首先,政府对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导向能力较弱。

其次,区域科技创新的科技基础条件薄弱,科技基础设施落后。

再次,有关科技创新制度、政策不适应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要求。

针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存在的创新体系相对封闭,创新网络尚未形成、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尚待改善等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推进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构建适合文化产业生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4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内,立足整体设计,释放并集成区域社会创新力量,以培育和发展区域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为核心,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开放配置创新资源、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建设为重点,全面构建开放互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6]。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还必须围绕文化创新产业“设计、创新、产业化”主题,按照“业务特色化、服务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机制市场化”要求,全面构筑政府、科技服务机构、科技企业之间的互动平台,大力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打造一支创新服务能力强的咨询专家队伍,加快文化创意服务产业发展步伐。

4.1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和健全区域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建设

加快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由科技计划的执行主体向全社会科技活动宏观管理和调控主体角色转变,加强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研究,定期制定和发布区域产业技术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软件、数字媒体等特色产业集群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形成协作机制。

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申报、评审评估、过程监控、验收评价等环节管理,建立良性的运行管理机制和操作规范,扩大项目的招投标,规范程序,公开运作;改革投融资方式,发挥政府各类科技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吸引和聚集社会资金投入文化创意产业。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倡导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崇尚竞争,建立开放、诚信、富有活力和凝聚力的创新文化,对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软件、数字媒体等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活动进行科学合理评价,引导创新方向和创新资源合理配置。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地方性知识产权法规,完善相关政策,强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执法,确保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建立和完善知识与科技综合管理相结合的机制,提升高校、科研单位和文化创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用能力,推进专利技术的申请和实施。

4.2加强三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奠定区域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根据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需要,集中力量加快推进科技开发载体、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和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作用。

首先,加强科技开发载体建设。

加快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建设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根据文化创意产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软件、通讯工程和数字媒体等技术领域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引导和支持企业(集团、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从增强产业技术竞争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开发中心。

整合社会科技资源,促进企业与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科技开发机构。

其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建设。

切实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加强园区内企业孵化、专利服务、技术产权交易、商务信息咨询等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创业投资、种子基金、担保基金等投融资体系,完善投融资运行机制,提高园区创新创业服务能力;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扶持重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拓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共建研发机构、合作技术攻关等形式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竞争优势。

同时,深化产学研科技合作机制,理顺各方利益关系,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文化创意产业科技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再次,加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建设。

依托“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方针,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有选择地重点建设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信息、科学数据、产业共性技术、科技创业、知识产权等方面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开放性特点的文化创新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鼓励、引导和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引导一批开展科技创业服务科技评估与咨询、知识产权、技术产权交易活动的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形成以中介组织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4.3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构筑科技创新人才战略高地

树立科技人才资源是战略性资源观念,积极实施创新人才战略,从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和稳定等环节入手,重点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原创性科技、软件和数字媒体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科技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以科技、软件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载体集聚一批“三高人才”(高级科技创新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引导企业构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事业平台,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形成有效的团队创新机制;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科技人才向文化创意产业流动、到企业兼职,大力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科技人才资源。

深化产权和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人格化、人才资源资本化,加大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力度。

落实骨干科技人员持股政策,可相应提高持股比例,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蔡尚伟.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佟贺丰.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启示[J].科技与管理,2005(1:

30-32

[3]涂成林.关于国内区域创新体系不同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科技论坛,2007(1:

47-51

[4]杨义芹.文化创新体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键[J].天津市工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5(3:

19-22

[5]吴忠泽.科技创新:

现代文化产业翱翔之翼[J].中国软科学,2006(2:

16-20

[6]徐胜.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融合研究[J].当代财经,2007(1:

77–81,124

作者简介朱美光,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科研管理、企业管理和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