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最后的常春藤叶》精品示范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1820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最后的常春藤叶》精品示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最后的常春藤叶》精品示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最后的常春藤叶》精品示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教版《最后的常春藤叶》精品示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教版《最后的常春藤叶》精品示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最后的常春藤叶》精品示范教案.docx

《苏教版《最后的常春藤叶》精品示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最后的常春藤叶》精品示范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最后的常春藤叶》精品示范教案.docx

苏教版《最后的常春藤叶》精品示范教案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小说的研习,使学生对生命有新的感触和认识:

坚强信念、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这是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作品中着力弘扬了人性美,展示人们向往人性世界的美好愿望。

作品可学习的东西很多,比如结构艺术、语言艺术、小说内涵等,对于这幅人性世界的千古名画,拟采用朗读讨论法,让学生在赏读、研读的过程中,感悟小说震撼人心的力量,同时引导学生加深对生命的思考与认识。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能想像吗?

常春藤上的一片叶子竟然挽救了一个年轻而又几乎失去希望的生命。

这究竟是怎样神奇的一片叶子呢?

是什么力量使它奇迹般的永不凋落?

让我们带着好奇一起走进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二、简介作家及其创作情况(多媒体展示)

欧·亨利(1862—1910),美国作家,以其众多的作品及作品的巧妙构思和幽默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赞誉,成为美国独树一帜的杰出短篇小说家。

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其代表作为《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三、先找同学来概述一下故事情节

四、研读文本

1.大家读了小说,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请同学们畅所欲言,来谈一谈你认为这篇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

【明确】 最震撼人心的情节当属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意外结局。

2.原来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画在墙上的。

请根据文章中有关内容,说说贝尔曼是怎样的一个人?

请先找出文章集中描写贝尔曼的地方,读一读,再谈看法。

【明确】 初见贝尔曼(30—35):

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

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

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

再见贝尔曼(52—55):

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

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

让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他的崇高爱心和自我牺牲精神让人为之感动。

3.大家看作品的第30节,贝尔曼是个失意的人,作画40年也没有什么成就,“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你认为他画的最后一片叶子是不是杰作?

为什么?

【明确】 已经对自己不抱任何希望的琼珊在贝尔曼用生命换来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正是贝尔曼的这幅画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

这是一幅人性世界的千古名画。

4.这是一片多么不平凡的叶子呀!

但遗憾的是,整篇作品对贝尔曼的描写并不多,甚至连最感人的画叶子的镜头都没有写,同学们,你能发挥你的想像来填补这段情节的空白吗?

【明确】 我们可以想像,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的艺术才能,而最终却因此患病而献出生命。

5.找学生分角色朗读16—28节,并思考在这里,最后一片叶子和琼珊有何关系?

【明确】 琼珊把这最后一片叶子作为自己生命的征兆,作为最后一丝与世界的微弱牵连,作为放弃生命的理由。

在寒秋风雨中,藤叶越掉越多,琼珊越数越少,读者的心也越揪越紧,所有的情节都归于那维系琼珊生命的最后一片叶子上,小说情节逐步推向高潮,琼珊数落叶数了三天,等了一天,就只等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却想不到这最后的常春藤叶竟能战胜“秋风扫落叶”的命运,历经一天一夜秋风、秋雨的侵袭而顽强地依附在茎上,它给苏艾和琼珊以至读者带来的又何止是绝处逢生的惊喜呀!

6.经过一天一夜的风吹雨打,最后一片藤叶竟然奇迹般的抵挡住了“秋风扫落叶”的命运,琼珊竟然会相信,这是为什么?

假如这片叶子真的掉了,琼珊会死吗?

【明确】 问题的关键不是叶子的真假,而是那片不落的常春藤叶引发了琼珊对生命的思考,请大家读一读44—50节,那片坚强的藤叶面对凄风苦雨的打击不肯屈服而飘落。

这给陷入绝望中的琼珊以极大的鼓舞,促使她重新振作起来。

假如这片叶子真的掉了,琼珊也不一定会死。

贝尔曼为之牺牲的最后一片叶子固然给琼珊极大的鼓舞,但琼珊的康复仅有这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来战胜病魔。

我想,我们回顾一下作品,大家就会明白:

请看6—11节,找生读。

7.在琼珊患肺炎病危的时刻,医生为什么既不判她“死刑”,又不肯定她可以治愈,而说一切看她自己呢?

【明确】 因为在生与死,抗争与屈服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做出努力才能得胜。

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是看你自己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去面对,有没有勇气战胜它,我们从琼珊的经历中看到,信念对一个人是何等的重要!

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

8.我们来看一组材料

【小引】 时间之轮已跨越世纪门槛。

站在世界的门槛上,人们终于认识到“发展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可以说,生命这样一个严肃而又寓于深刻哲理内涵的古老话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备受全人类的关注。

来自生活深处的典型现象

生命极其珍贵而伟大

生命的出现,是经过大自然无数年的演变才发生的,任何一个微小的自然条件的改变,都有可能扼杀生命于摇篮中。

生命出现后,又从单细胞生命经过漫长的变化,出现了更复杂的生命形式。

而最终拥有更高智慧、高级情感的生物人类的再现——更体现了生命的伟大。

在茫茫宇宙中,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他有生命存在的星体。

就目前来说,我们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

生命因信念极其顽强、坚韧

1998年5月20日晚9时,一场山洪将新疆巴音乌素矿矿井冲毁,一股巨大的水流直灌井底,将13个在井底干活的工人冲倒,淹没,只有青年工人杭平抓到一截一米多长的圆木,顺水向巷道深处漂去,一直漂到700米深处的采煤区。

杭平上到一块一米见方的干燥地带,拧亮矿灯,光影里看到不远处一头井下拉煤车的骡子被卡在狭窄的道口。

最初的两天,除了喝水,还试着啃那圆木上的树皮,还试着嚼皮带,但他都失败了。

大约过了四五天之后,他将饥饿的目光投向了与他相依为命的骡子。

他移动极度虚弱的身体,拿铁锹绊住骡子的脚,让骡子在挣扎中溺水死亡。

接着把铁锹在石头上磨快,来剥骡子的皮,又把自己的眼镜片打碎,用玻璃一点一点地割肉吃,因为他不能嚼,翻江倒海的恶心几乎将他置于死地。

几天后,肉开始变味,他把割下的肉泡在水里,反复搓洗,直到洗净才敢吞食。

为了保持体力和热量,他将自己的行动降到了最低限度。

他躺在地上,无数次地想,我还活着,我要活下去。

就这样他一直到了6月23日早晨8点钟,这时,他抚摸自己的身体,胳膊枯瘦如柴,胸肌已塌陷,摸一摸肚子,已能触到脊梁骨了。

在这三十四天中,两台水泵以每小时近200吨的抽水量日夜不停地旋转着,随着水位的下降,救援人员从井下抬出了12具尸体。

当救援人员发现杭平还活着的时候,这使所有闻知此事的人都充满了好奇,都感到这是一个近似神话的“奇迹”。

战胜生命绝望的力量在于生命本身

有一天傍晚,他心烦意乱地走到悬崖边。

他觉得生活无聊而平淡,年轻的心已不愿负担人世的孤独和艰辛。

他感到周身的血液如禁锢在坛子里的葡萄酒,有一种要把坛子冲破的冲动。

于是,他把脚轻轻凌空一提。

忽然,有什么独特的声音传来,他不禁侧耳静听。

噢,是婴儿的哭声,在这荒山野岭,生命依然高高在上。

顿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袭来,他一把推开诱他自杀的死神,循着啼声和灯光奔去。

那是他命运里最耀眼的一次闪电。

数年后,他的伟大作品如春雨般洒落俄罗斯及世界。

他就是屠格涅夫。

生命因抗争而尊贵

《死亡日记》的作者陆幼青生于1963年,华东师大毕业。

生病前是上海浦东房地产展销中心副总经理。

陆幼青1994年发现胃癌已是晚期,胃不得不切除4/5。

但3个月后,他拖着轻轻飘飘的身体顽强地走进公司大门,微笑如旧。

他对朋友说:

“人有死亡的尊严,应该有自己选择接受死亡的方式。

2000年夏天,陆幼青再度发病入院时,医生预言他“还有100天。

”此时,他出奇的平静,思考良久,决定以日记的形式记载这100天的经历、过程和心理变化。

“自己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难过,很容易地就会逃避。

日记像考勤卡似的,勤奋与否一目了然。

”他将日记定名为《死亡日记》,并决定“网上直播”。

陆幼青在病床上共写了34篇日记,数十万字。

“一篇两三千字的日记,要用去我四五个小时。

我躺着、坐着、倚着,以各种姿势坚持写完它。

日记一发表,网友们的帖子纷至沓来,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

陆幼青和《死亡日记》在网上被说成是:

“2000年中国民间的特殊事件。

”毕竟,这个普通人引起了太多的思考。

来自心灵深处的撞击

在所有的生命中,人的生命最宝贵

生命,作为整体是不会死亡的。

不仅不会死亡,而且会不断地发展。

生命只有作为个体、才免不了要死亡。

有人说,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一天天走向死亡;有人说,人从诞生的第一天起,便一天天趋向成熟;有人说,人是走向痛苦与欢乐;有人说,人是走向失败与成功。

倒霉与幸运不也同样伴随着生命?

人的生命是壮丽的,人的生命又有他的局限,人,男人女人,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东方人或西方人,第一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共同性的问题——如何认识生命、如何尊重生命、如何保护生命……

同样,生命是一部蕴含丰富内涵的生活大书,不论你的生命航程走到哪个阶段,你都应有很强的生命意识。

如果你是少年,你就要认识生命;你是青年,你就要培养生命;你是壮年,你就要驾驭生命;你是老年,你就要保护生命。

你要让你的生命像朝日一样,永远洋溢着青春的活力,那你就树立起强烈的生命意识吧!

读了这些材料,你一定会有所感触,请大家设想,当你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大家精彩的发言让我感到很欣慰。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不仅欣赏了小说的魅力,还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我祝愿大家都能成为一个有着坚强信念的人。

让自己的人生更辉煌。

【知识拓展】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三重奏

拜读了孙绍振先生发表于《语文学习》2005年第6期上的大作《〈最后一片叶子〉解读:

词典语义与文本情景语义》。

作者从语义的角度来解读《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让人耳目一新。

孙先生通过解读“抱不抱活下去的决心”、“心事”、“最后一片叶子”、“杰作1”、“杰作2”、“一盏灯笼,还亮着”等关键词句,解读出《最后的常春藤叶》的重要主题:

“精神超越死亡”、“信念决定生命”、“歌颂为了他人的生命做出最大的自我牺牲的一种精神”等。

这些解读,让我颇受启发。

最近,因为上公开课的缘故,我重新拿起《最后的常春藤叶》,反复研读,并参阅了很多的研究资料,我发现,《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值得重新解读。

本文试图在孙绍振先生解读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思考,并对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进行再探究。

我认为,欧·亨利借《最后的常春藤叶》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精神”、“生命”、“自我牺牲”之类的东西,从更深层次而言,他要表达的核心主题应该是“艺术”,围绕艺术这一核心的是三个关键词,即“批判”、“捍卫”和“救赎”。

换句话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揭示的是艺术的三重主题:

对于将艺术边缘化的病态社会的含泪批判、老艺术家对于艺术生命的誓死捍卫和艺术可以使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一、对于将艺术边缘化的病态社会的含泪批判

我们都知道,欧·亨利的小说用笔简省到有时候惜墨如金的地步。

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中,即便是本该重重渲染的贝尔曼在风雨之夜画藤叶的情节,也只是点到为止。

然而在小说开篇,作者却浓墨重彩、郑重其事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1.一个画家发现这条街有它可贵之处,如果商人去收颜料、纸张和画布的账款……

2.他们逛来逛去,寻找朝北的窗户……组成了一个“艺术区”。

3.在这错综复杂、苔藓遍地、狭窄的“巷子”里……

4.“肺炎先生”并不是你们所谓的扶弱济困的老绅士。

一个弱小的女人,已经被加利福尼亚的西风吹得没有什么血色了,当然经不起那个有着红拳头、气吁吁的老家伙的赏识。

作者用繁笔极力渲染的是怎样的社会背景呢?

是画家为躲避债务而成天尴尬地东躲西藏,是艺术家因为贫穷而不得不住进“贫民窟”般的“艺术区”,是画家因为生存重压而导致营养不良没有血色。

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几组鲜明的对比:

画家与商人、艺术区与贫民窟、肺炎先生与弱小女人。

作者一开篇就以这样的方式揭示了这样一个社会背景,这不能不让读者深思:

作为良知和正义化身的、为人类创造丰富精神食粮的艺术家,原本应该过着无衣食之虞、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然而现在却连维持正常的工作、生计都很艰难,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啊!

艺术家无安身立命之所、无立锥之地,艺术被弃置到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而一个将艺术边缘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让人失望甚至绝望的病态社会。

其实,揭示这样一个背景的不仅仅在小说开篇,在小说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揭示:

“她架好画板,开始替杂志画一幅短篇小说的钢笔画插图。

青年画家不得不以杂志小说的插图来铺平通向艺术的道路,而这些小说则是青年作家为了铺平文学道路而创作的。

“(贝尔曼)除了偶尔涂抹了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以外,几年来没有什么创作。

他替‘艺术区’一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

这里提到青年画家和青年作家为了铺平通往艺术的道路而不得不为谋生去做一些迎合大众趣味的事,贝尔曼则可能恰是因为谋生而去画商业画、广告画或充当模特儿导致一生无所作为。

贝尔曼的今天很可能就是那些青年艺术家的明天,所有艺术家都可能一辈子要为谋生而耗尽心力,真正的艺术追求最终无法得以实现。

艺术沦落到如此境地,堕落的不是艺术,而是社会,悲哀的不仅仅是艺术,更是社会。

欧·亨利作为二十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对于现实的认识有着清醒的头脑,他以审视的方式远距离地观察,用批判的态度透析着社会现象背后的东西,他的作品能够为正陷于病态的社会贴上一帖清醒剂。

他用幽默、讽刺等看似轻松诙谐的方式达到对将艺术边缘化的病态社会的批判,这种批判是“含泪的微笑”式的。

二、老艺术家对于艺术生命的誓死捍卫

很多读者从老贝尔曼身上读出了“无私的关怀与情谊”、“爱心”、“真诚”、“奉献”、“为了别人而勇于牺牲的精神”、“人性的光辉”等等主题。

尽管没有错,但我认为这样的读解未免失之于肤浅。

孙绍振先生则通过研究英文原文进而认为贝尔曼是一个“说话粗鲁”、“有发音错误”的“下层百姓”。

而正是这样一个“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底层小人物,却“画出一片叶子,给了女主人公以生命的信念”。

可见,这篇小说所歌颂的,是“为了他人的生命作出最大的自我牺牲的一种精神。

贝尔曼无疑是个英雄,但却平凡异常。

他一点没有英雄的自我意识,也没有意识到自己会牺牲,这正是他的平凡之处,和女主人公一样平凡。

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比较牵强,说老画家贝尔曼“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就等于说一个老作家没有文化一样,很可能有违背常识之嫌。

在我看来,说老贝尔曼发音的错误很可能是因为当时喝酒喝醉了而致使说话含糊。

说老贝尔曼的话有些粗鲁,我以为主要是因为他听到琼珊病重的消息后内心激愤而致。

小说中贝尔曼的身份其实不应定位于一个底层小人物,而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活得穷困潦倒的老艺术家。

所以小说并非在暗示“平凡的人物是不平凡的”。

在我看来,欧·亨利在老贝尔曼身上寄托的主要不是“爱心”、“奉献”、“牺牲精神”之类的东西,也不是歌颂平凡人的不平凡之举,而是更深层次的意蕴。

为了将这意蕴挖掘出来,让我们再仔细品读小说中介绍老贝尔曼的那个段落:

“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

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

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

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

除了偶尔涂抹了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以外,几年来没有什么创作。

他替‘艺术区’一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

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

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

这是一段需要反复咀嚼的文字。

引起我注意和思考的是,为什么作者在介绍老贝尔曼时提到“摩西的胡子”、“希腊之神萨蒂尔”?

为什么老贝尔曼说自己是看家恶狗?

是欧·亨利随意为之,还是别有深意呢?

我认为,掌握了这些问题,就好像掌握了解读文本的钥匙,它能帮助我们解开文本很多的谜团。

1.摩西雕像的胡子

摩西是先知中最伟大的一个,是犹太人中最高的领袖,《圣经》上的记载和种种传说都把摩西当做是人类中最受神的恩宠的先知。

传说中,摩西受上帝旨意建立各种诫命,律例和典章,著名的有“摩西十诫”,一直为古以色列的绝对法权。

在摩西领导的以色列国,以“十诫”治国。

其中有一诫“不准崇拜金钱”,这是总结古埃及人腐败的教训。

一个国家、民族如果倡导崇拜金钱,必然腐败,必沦为亡国亡族的境地,传说摩西兄长亚伦提倡崇拜金钱,他积民间金器铸金牛让人民膜拜,使以色列人堕落忘本、贪图享乐。

摩西王闻此大怒,立即下令将崇拜金钱者杀死,兄长也在所不赦。

同时将手中十诫法板扔到西奈山下,愤怒宣称道:

“你们都不按法律办事,还要这十诫有什么用处?

”米开朗琪罗选择并紧扣住这一典型瞬间情节和摩西的情态,有意夸张摩西的长胡须,他一手捋着长须,胡须转折动势显示出内心激愤的情绪。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能揣摩到欧·亨利看似简单的一笔却意味深长。

他将贝尔曼赋予“摩西式的愤怒”,真是用心良苦。

摩西因一些人崇拜金钱、堕落忘本、贪图享乐、背叛训诫而愤怒,而贝尔曼的愤怒则由艺术遭遇边缘化的命运而来,他的脾气暴躁,他的酗酒皆缘于此。

贝尔曼那摩西式的胡子,表征的是一个老艺术家对于将艺术边缘化的病态社会的无比愤怒。

2.希腊之神萨蒂尔

萨蒂尔是半人半兽的森林之神,是长有公羊角、腿和尾巴的怪物。

他耽于淫欲,性喜欢乐,在古希腊神话中,半人半兽的牧神是创造力、音乐、诗歌与性爱的象征。

后被认为是帮助孤独的航行者驱逐恐怖的神。

这就预示着,欧·亨利所提到的萨蒂尔也不是漫不经心的一笔,和摩西一样,贝尔曼那“萨蒂尔似的脑袋”其实也表征着老贝尔曼是一个艺术之神的化身,是帮助像琼珊那样的青年艺术家驱逐恐惧,勇敢面对人生的领航者、保护神。

我们从贝尔曼那摩西式的愤怒、萨蒂尔似的神性以及“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可以看出作为老艺术家的贝尔曼对于艺术遭遇被沦落命运的激愤以及对于艺术生命的誓死捍卫。

三、艺术可以使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反复读这篇小说,有一个疑问始终萦绕不去:

“一片叶子何以能够拯救一个人?

”这可能不仅仅是我的一个困惑,学生在预习课文时,也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

对此,孙绍振先生是这样解释的:

“首先,因为她是画家。

她对画面极为敏感。

其次,叶子很平凡,但是,在这里,作家赋予它以生命,一种在凄风苦雨中顽强生存的意味。

这就不完全是现实的描写,更多的是象征,诗意的象征。

作者赋予这片叶子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叶子本身。

”“最后一片叶子,成为生命的一种象征,不是一般的象征,而是美好的象征,诗意的象征,象征着生命的信念。

精神的力量可以战胜病魔。

”孙先生认为,最后一片叶子其实是一种“生命、信念、精神”的象征。

这样的解释尽管有一定道理,但我还是有疑问,如果说这片叶子是生命、信念或精神的象征,那为什么琼珊起初如此绝望以至想到了死呢?

事实上,琼珊对于自己的生命本无什么留恋,否则她也不会因为染上并不算绝症的“肺炎”就有了轻生的念头。

不错,爱情对于她来说无足轻重,那么,在她的心里,到底是什么比爱情还重要呢?

我认为不是肉身的生命存在,而是艺术的生命存在,这才是关键。

为什么这样说呢?

让我们再回到小说中来:

“她——她希望有一天能去画那不勒斯海湾。

”苏艾说。

一小时后,她说:

“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当琼珊病重到只有一成希望的时候,她的心事不是“男人”而是“去画那不勒斯海湾”,当琼珊看见在两个风雨之夜后仍然未落的叶子,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欲望,首先想到的还是“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将这两处结合起来看,我们不难理解:

在琼珊的心中,艺术高于一切。

而先前叶子的飘零恰如艺术之花的凋落,艺术命运的沦落,这让琼珊悲观绝望、痛不欲生。

而当最后一片叶子在两夜的风雨摧残后仍“傲然”地挂在藤枝上,琼珊感到了“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启示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

”在这里,琼珊忏悔的是,对艺术悲观绝望的念头是有罪的。

如果说这片叶子是一种信念的话,它应该是一种对于艺术生命的信念。

因而,最后一片未落的叶子救赎了琼珊对于艺术生命的信念。

那么,叶子何以成为艺术的象征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这叶子并不是普通的叶子,而是常春藤叶。

欧·亨利为何不写其他什么叶子而恰恰是常春藤叶呢?

常春藤叶到底有怎样的意蕴呢?

其实,常春藤在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并且象征忠诚。

在希腊神话中,常春藤代表酒神迪奥尼索斯(Dionysus),有着欢乐与活力的象征意义。

后来,尼采将酒神当做音乐艺术的代表。

原来,常春藤叶与艺术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在这篇小说中,常春藤叶就是艺术的化身。

这真是解读《最后的常春藤叶》最为要紧的密码,然而却长久地被读者给忽视了,以致这篇小说一直以来都被不同程度地“误读”了。

得到救赎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贝尔曼。

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艺术的希望与生命的同时,他自己也在画常春藤叶的过程中,在完成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杰作”的同时,完成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当然,得到救赎的除了琼珊、贝尔曼和苏艾之外,我们这些读者在阅读中也得到了某种救赎,来自艺术对于人的救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