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宁阳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1705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泰安宁阳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泰安宁阳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泰安宁阳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泰安宁阳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泰安宁阳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泰安宁阳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山东泰安宁阳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泰安宁阳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泰安宁阳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山东泰安宁阳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二〇一九级阶段性测试

(一)

语文试题

2019.9

注意事项:

1.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3.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依题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填涂到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全部填写到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说闻一多是新月派诗歌的元帅型人物,新月派的副帅就是徐志摩。

他们的主张虽然差不多,但写起诗来,他和闻一多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风格上的差异。

徐志摩跟闻一多相同的是他也喜欢讲点道理,讲点理论,向人炫耀他的学历。

但他那些文章看来看去,你总觉得他不一定是一个好学生,道理讲得比较差。

在新月派里,论理论修养他不如闻一多,不如梁实秋,这也未必就是缺点,他的性格就是不喜欢枯燥、繁琐的理论。

喜欢徐志摩诗歌的人一般以青少年为主,在中文系待着,二年级以上的人恐怕就没有喜欢徐志摩的了。

徐志摩的诗给人的感觉是更加依靠灵感,所以在当时被看成是天才诗人。

徐志摩的确是个天才,他自己也说,他写诗是靠灵魂深处来的一股暖意,这没法用道理来解释。

胡适有自己的诗歌理论,郭沫若有自己的诗歌理论,闻一多也有,但徐志摩所依靠的就是灵魂深处来的一股暖意。

其实徐志摩最好的诗不是《再别康桥》,比如他的《沙扬娜拉》写得更好。

这首诗非常短,不整齐,不押韵,好像不符合新月派的“三美”主张,但是你读起来有一种内在的整齐,内在的韵律,它的表达形式和它的表达对象完美地统一了。

另外有一首既整齐又自然的诗叫《雪花的快乐》,可以说既能代表徐志摩,也能代表新月派。

这首诗一共有四节,每一节的形式都一样,整齐和不整齐是搭配的。

这首诗每一节选的韵也是很见匠心的,潇洒的时候用的是花韵,飞扬的时候用的是比较明亮的韵,最后落到姑娘身上的时候变成消融,变成鼻音结尾。

这首诗几乎无可挑剔,能够代表徐志摩的艺术成就。

如果说新诗要格律化,徐志摩的这种格律化是受人欢迎的,但是这种格律化需要诗人本身的天才。

格律没有束缚人,相反,格律刺激人们去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在闻一多、徐志摩之外,新月派还有朱湘。

朱湘和闻一多、徐志摩都不一样,他是刻苦作诗的人。

闻一多用心但不刻苦,徐志摩是天才更不用刻苦,而朱湘是认认真真的,像做学问一样的,把作诗看成一种工作,看成一种科学实验。

比如他曾琢磨过一个问题,新诗一行一句到底写几个字为好?

他就进行这样的实验:

写过五个字、六个字、七个字,一直写到九个字。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新诗每行不宜超过十一个字,但不知道其中有什么道理。

朱湘写了很多叙事诗。

诗歌以抒情见长,但是专门有一类为叙事诗。

闻一多等人也探索过叙事诗,只是朱湘相对写得好,他写过一些长篇的叙事诗。

朱湘这个人不像闻一多、徐志摩交友广泛,他脾气不好,与他人的关系不好,不善于交往,所以他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人们只能从他发表的作品中了解他。

他和徐志摩、闻一多相同的地方是也很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如《采莲曲》在形式上一句长、一句短,读起来很像小船在摆动,有采莲的运动感。

新月派是为中国新诗的格律化做出最重要贡献的一个诗派,但是朱湘的个人命运比较悲惨,后来由于生活的种种压迫,他自杀了,投水而亡。

新月派诗歌的三员大将皆无善终,令人惋惜不已,不得不感叹新诗的格律化道路怎么这么艰难!

(摘自《国文国史三十年》孔庆东著)

1.下列对徐志摩和闻一多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徐志摩和闻一多的诗歌主张差不多,平时喜欢讲点道理,讲点理论,但徐志摩的道理讲得比较差,在理论修养上逊于闻一多。

B.徐志摩和闻一多的写作风格差异不大,二人都很注重诗歌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C.徐志摩和闻一多都不是刻苦作诗的人,徐志摩是天才,不用刻苦;闻一多很用心,但还没有到刻苦的程度。

D.徐志摩、闻一多交友广泛,他们的诗在当时的诗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二人均未善终,令人惋惜。

2.下列对徐志摩诗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一般来说,诗人创作应该以深厚的理论修养作为功底,反之就成了他的缺憾。

但在徐志摩那里却未必如此。

B.徐志摩从性格上不喜欢枯燥、繁琐的理论,他写诗更加依靠灵感,依靠灵魂深处来的一股暖意,青少年一般很喜欢他的诗。

C.《雪花的快乐》既能体现新月派的主张,又能体现徐志摩的创作成就,它因在押韵上无可挑剔而至善至美。

D.在徐志摩创作的诗歌中,作者认为《沙扬娜拉》比《再别康桥》更好,《沙扬娜拉》有着内在的整齐和韵律,实现了表达形式和表达对象的完美统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月派主张新诗格律化,这种格律不但没有束缚徐志摩这样的天才诗人,反而刺激了他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B.新诗格律化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完全是因为其三位代表诗人没得到善终,但新月派对中国诗歌格律化所做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

C.朱湘以做学问、做科学实验的态度作诗,他曾琢磨过新诗一行一句的字数,最后得出每行不宜超过十一个字的结论。

D.朱湘写了很多叙事诗,相对闻一多等人,成就较高,但由于他性格古怪,与人交往较少,因此影响较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6小题,30分)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完成4~9题。

哦,香雪(节选)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满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

它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

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它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

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

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

她丛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

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

它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合了许多。

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

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

大山原来是这样的!

月亮原来是这样的!

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

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长大成人的山谷。

台儿沟呢?

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

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有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

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

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

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

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今晚台儿沟发生了什么事?

对了,火车拉走了香雪,为什么现在她像闹着玩儿似的去回忆呢?

四十个鸡蛋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

爹不是盼望每天都有人家娶媳妇、聘闺女吗?

那时他才有干不完的活儿,他才能光着红铜似的脊梁,不分昼夜地打出那些躺柜、碗橱、板箱,挣回香雪的学费。

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

回去怎么说?

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

是哪来的流水声?

她寻找着,发现离铁轨几米远的地方,有一道浅浅的小溪。

她走下铁轨,在小溪旁边坐了下来。

她想起小时候有一回和凤娇在河边洗衣裳,碰见一个换芝麻糖的老头。

凤娇劝香雪拿一件汗衫换几块糖吃,还教她对娘说,那件衣裳不小心叫河水给冲走了。

香雪很想吃芝麻糖,可她到底没换。

她还记得,那老头真心实意等了她半天呢。

为什么她会想起这件小事?

也许现在应该骗娘吧,因为芝麻糖怎么也不能和铅笔盒的重要性相比。

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

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香雪也要赶路了,她捧起溪水洗了把脸,又用沾着水的手抿光被风吹乱的头发。

水很凉,但她觉得很精神。

她告别了小溪,又回到了长长的铁路上。

  前边又是什么?

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

香雪又站住了,但她没有返回去,她想到怀里的铅笔盒,想到同学们惊羡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烁。

她弯腰拔下一根枯草,将草茎插在小辫里。

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

然后她就朝隧道跑去。

确切地说,是冲去。

  香雪越走越热了,她解下围巾,把它搭在脖子上。

她走出了多少里?

不知道。

尽管草丛里的“纺织娘”“油葫芦”总在鸣叫着提醒她。

台儿沟在哪儿?

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

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她走过来的人群。

第一个是凤娇,凤娇身后是台儿沟的姐妹们。

  香雪想快点跑过去,但腿为什么变得异常沉重?

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

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

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

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棍儿,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

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

香雪!

4.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选文第二段中“小心地”“轻轻”两词生动细致地刻画了主人公香雪对来之不易的铅笔盒的珍惜和重视

B.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信心使香雪不再害怕了。

因为铅笔盒象征着文化知识,香雪拥有了铅笔盒就等于拥有了文化知识,这带给了她无穷的力量和勇气。

C.“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一句中“被感动得战栗”比喻又双关,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呼唤文明时代的到来。

D.选文第三段中的景物描写侧面衬托了香雪得到铅笔盒后高兴的心情及她的美好心灵。

5.选文第二段写道“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这说明了香雪为什么要那么迫切地去换铅笔盒,这是不是香雪虚荣心的表现?

你如何理解?

(6分)

答:

6.根据节选部分,概括主人公香雪的形象。

(6分)

答:

月白湖荡

余显斌

六月,湖里绿了一片,绿的是苇草,是荷叶,是其他水草。

水草下当然有鱼,有虾。

水面有菱角,青嫩嫩的,随手捞起一个,洗一洗就可以生吃,味道青鲜鲜的。

水下呢,还有嫩嫩的藕。

这儿的湖泥很软,提一根荷梗,轻轻地扯起来,就带出一根藕来,白嫩嫩的。

用水一洗,吃上一口,满嘴都是莲藕的香味。

棒子捞了几个菱角,还有几个嫩藕,不是自己吃,是给小王叔叔的。

每次等待小王叔叔时,棒子都会这么做。

等到芦苇那边传来两声鸟鸣,小王叔叔就会出现,来时,骑着匹大白马。

小王叔叔吃着菱角,还有嫩藕。

棒子就跑过去,羡慕地摸着大白马的鬃毛。

小王叔叔笑道,想骑?

棒子点点头,当然。

小王叔叔就老气横秋地说,小鬼,太矮了,脑袋高过马背时,才能骑。

棒子噘着嘴,暗地里和白马比比,头刚刚挨着马背。

他想,再过一年就高过马背了,就可以了。

可是,离开后,小王叔叔却再没有来过。

那天,棒子撑着一只小划子,藏在苇草里,等着小王叔叔送信来。

没有等到,几声鸟鸣后,他等来的是一个陌生人,是张叔叔。

棒子忙问,小王叔叔呢?

张叔叔红了眼圈,轻声告诉他,小王叔叔遭遇了小鬼子,牺牲了。

棒子眼睛顿时模糊了,远处的天,近处的水,还有苇草、荷叶、荷花,都一片朦胧。

他喃喃地道,怎么会?

小王叔叔有大白马,又高又大,跑起来飞快。

张叔叔叹息,小鬼子的东洋马比新四军的马更高更大,跑起来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快多了。

棒子咬着牙,狠狠地道,东洋马,真可恨!

张叔叔也点点头咬着牙说,我们要报仇。

报仇的机会就在眼前。

原来,张叔叔这次来,是传达上级命令的,最近,一支新四军骑兵营要经过这儿,准备和湖东新四军二团会合,端掉小鬼子的碉堡。

张叔叔告诉棒子,骑兵营来时,希望棒子能给带路。

棒子高兴极了,说声是。

张叔叔拍拍棒子的肩膀叮嘱,小鬼,注意安全啊。

棒子点点头,送走了张叔叔,撑着小划子,出没在密密的苇丛里,等着骑兵营的到来。

骑兵营来时是在一个晚上,月光水亮亮的一片,笼罩着湖面。

湖面浮荡着淡蓝的雾,苇草和荷叶在雾里如淡墨画一般,朦朦胧胧的。

张叔叔带头,将骑兵营长介绍给棒子。

骑兵营长笑着夸棒子是好样的。

棒子很高兴,看看这匹骏马,又摸摸那匹。

骑兵营长开玩笑说,没骑过吧?

棒子使劲地点头,傻乎乎的样子,逗得骑兵营长笑了,张叔叔也笑了。

湖里芦苇丛中隐藏着一条暗道,在湖中间,有新四军的监察哨把守着,有可疑人经过,监察哨马上鸣枪报警,对岸的新四军二团听到枪声,立即做好战斗准备。

因此,鬼子几次来袭,都大败而归。

棒子当然能带人顺利通过,因为棒子是新四军的通讯员啊。

他手一挥,带着骑兵营出发了。

已经是后半夜了,湖上月光变得更亮更白。

苇草深处,不时传来露珠滴落声,还有“咚”的一响,是青蛙跳水的声音。

棒子带着部队,静静地走着,沿着那条路走着,新四军监察哨看见了,没有阻拦。

棒子带着骑兵营走到一处湖湾处,将两根手指插入嘴里,“嘘”地吹响一声口哨。

在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时,他已抱着身边的张叔叔,“噗通”跳入湖水深处的苇草丛里。

湖里的月光顿时碎了。

枪声响起,打破湖面的寂静。

骑兵营士兵一个个在枪声中倒下,不一会儿,全被消灭。

新四军战士划着水,从苇丛里浮出来打扫战场,同时寻找着棒子。

一片荷叶下,一个声音道:

“在这儿呢。

”随着声音,棒子浮出水面,拖着肚子已经灌满水的张叔叔。

张叔叔不是什么通讯员,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

大木三郎一直想破获新四军的交通线,就悄悄盯上了小王叔叔,摸清一切后,他枪杀了小王叔叔。

然后,自己扮成通讯员,哄骗棒子,准备带着日军特种部队,假扮新四军骑兵营,将湖东新四军一举歼灭。

他最终自投罗网,却弄不清自己究竟在哪儿露了马脚。

棒子得意地说,是你自己吐露了真相的。

棒子说,大木三郎曾告诉自己,东洋马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高大。

当骑兵营出现时,自己走过去,站在马旁暗暗一比,那些马都高过了自己的脑袋,而大白马和自己脑袋齐平。

他终于清楚,他遭遇了日军。

因此,发出信号,让提前防备着的新四军出击。

大木三郎一听,傻了眼。

棒子随着新四军战士押着垂头丧气的大木三郎,迅速消失在月光下的苇丛中。

月光慢慢变淡了,照着湖面,苇丛里有只小划子,如一牙月亮,一晃一晃的。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1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棒子没等到小王叔叔却等来了一个陌生的张叔叔,这一蹊跷的情节为下文张叔叔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埋下了伏笔。

B.小说中反复出现“月光”形象,不但展示了那天晚上的特定环境,还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与故事情节相映成趣。

C.小说主人公棒子的形象生动鲜明:

作为新四军通讯员,他尽管年纪还小,但机智勇敢,临危不乱,令人敬佩。

D.小说的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简练传神,如写月下苇草深处的露珠滴落声、青蛙跳水声,以静衬动,细致入微。

8.小说开头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9.小说结尾部分说,“张叔叔不是什么通讯员,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

这样安排有什么艺术效果?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7小题,33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0~13题。

(18分)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

陶渊明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竟走。

俱至虞渊①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馀迹②寄邓林③,功竟在身后。

 ①虞渊:

禹谷,神话中日入之处。

②馀迹:

此指夸父之遗愿。

③邓林:

桃林。

夸父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桃林。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二句“乃”字暗示作者的态度,欲扬先抑,为后文抒发情感做铺垫。

B.第六句讲夸父把黄河水饮尽仍未解渴,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合情合理。

C.本诗风格慷慨豪放,不同于《饮酒·结庐在人境》田园牧歌式的吟唱。

D.本诗把神话情节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

11.《大荒北经》说“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对于夸父追日,陶渊明持怎样的观点态度?

请结合全诗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兴八首(其四)①

杜 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②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①《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

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重振专权,莫有至者。

《秋兴八首》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

②羽书:

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闻道”一词强调事情并无依据;“似弈棋”写出了长安的局势如下棋一样,不甚明朗。

B.第二句写诗人面对世事的变化莫测,感叹身逢乱世不胜悲叹,令人伤悲。

C.颈联是诗人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

D.“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

13.本诗尾联诗人说“故国平居有所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故国平居之思?

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常识(本题共2小题,6分)

14.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昌耀,原名王昌耀,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

B.闻一多,新月派主要诗人之一,其诗集有《红烛》《死水》等,《七子之歌》是他在美国留学期间的诗作。

他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主张。

C.雪莱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

他最有名的作品是《西风颂》《云》以及《致云雀》。

D.茹志鹃,浙江杭州人,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1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格律上看,唐宋以来的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

古体诗又叫古风,用韵比较自由,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

唐代称律诗为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分五言和七言,格律严密,平仄有严格的规定。

B.每首词都有词牌,但不一定有题目,如柳永的《雨霖铃》《望海潮》都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

按照风格,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

C.“永遇乐”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京口北固亭怀古”是标题,有揭示内容的作用。

D.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的民歌集,因数量只有十九首而得名。

“古诗”是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的一种诗体。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9分)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体衰多病的惆怅之情。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呦呦鹿鸣,。

,。

”,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

(4)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

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积累与表达(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

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____________,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或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当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     )。

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说他们两个人的诗的风格是____________。

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

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从功能上看,杜甫的诗更多地关注社会,反映现实,能起到____________的作用,而王维的诗则侧重于描写自然。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

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____________。

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不仅它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所以它激发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归根结蒂 天壤之别 激浊扬清 如堕烟雾

B.归根结蒂各有千秋激浊扬清惘然若失

C.追本溯源各有千秋兼收并蓄如堕烟雾

D.追本溯源天壤之别兼收并蓄惘然若失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也不是作品的好坏与深远的意境有密切关系

B.也不是深远的意境都体现在好的艺术作品里

C.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

D.任何好的艺术作品也不是都有深远的意境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B.不仅它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激发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C.不仅它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D.它不仅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所以它激发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在有“诗魔”之称的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看来,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诗意地活着”不但是一个诗人的生命与美学实践,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生存境界与精神内涵的表现

②如以世俗眼光来看,这些时期也许是他们生命中、事业中最黯淡的岁月

③今天是一个需要诗的时代,因为这个世界太物质,太缺乏价值感、美感

④而诗人以优雅而真诚的语言,忠实地呈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