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分析评价报告分析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11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分析评价报告分析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某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分析评价报告分析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某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分析评价报告分析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某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分析评价报告分析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某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分析评价报告分析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分析评价报告分析评价报告.docx

《某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分析评价报告分析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分析评价报告分析评价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分析评价报告分析评价报告.docx

某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分析评价报告分析评价报告

XXX

XXX经济适用房小区建设工程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XXX

 

附图1:

XXX经济适用房小区建设工程地环境地质图(1:

2000)

附图2:

XXX经济适用房小区建设工程危险性综合评估图(1:

2000)

0前言

0.1项目来源

XXX为了缓解延安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善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水平,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拟在XXX建经济适用房小区。

根据2000年陕西省地勘局九○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完成的《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成果资料,该建设场地位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为了保证建设工程的安全运营,依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等有关规定,2008年7月22号XXX委托XXX对建设工程可能遭受、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行专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按有关要求提交《XXX经济适用房小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0.2目的任务

0.2.1目的

评估工作目的是通过野外调查、室内资料综合整理与分析研究,查明XXX经济适用房小区建设工程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建设工程遭受、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以保证工程建设及运营的安全。

0.2.2任务

(1)基本查明拟建场地及周边的地质环境条件;

(2)查明拟建场地及附近地质灾害现状,主要包括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发展趋势、稳定性、危害程度、危险性等,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3)预测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建设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灾害类型和危险性及其地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4)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并对建设场地进行适宜性评估;

(5)对地质灾害危险点(区段)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0.3工作依据

(1)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年11月24日);

(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2004年3月25日);

(3)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第71号令《陕西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2001年9月);

(4)《陕西省房屋建筑震后重建抗震设防暂行规定》(2008年6月20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征求意见稿);

(6)《XXX经济适用房小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合同书》。

0.4前人研究程度及参考文献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地矿、有色、冶金、核工业等地质勘察单位及科研院所在该区做了大量的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

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工作主要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开展。

本次评估收集的主要参考资料如下:

(1)1985年陕西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开展了1:

100万陕西省工程地质调查。

1990年进行了1:

50万陕西省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

(2)1987年陕西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完成了“1:

100万陕西省工程地质图及说明书”和“陕西省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图及说明书”;

(3)1993年,陕西省地震局在延安地区开展了重点滑坡调查工作,编制了1:

25万的延安地区重点滑坡分布图、延安地区滑坡灾害预测图,完成调查成果报告编写;

(4)2000年陕西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开展陕西省环境地质调查,完成了1∶50万《陕西省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报告》编写;

(5)2000年陕西省地勘局九○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完成了《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6)2006年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完成了1:

5万《延安市宝塔区地质灾害详查》;

(7)2007年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完成的《XXX经济适用房小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0.5工作程序及方法

0.5.1工作程序

XXX经济适用房小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按图0-1程序进行。

图0-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程序框图

0.5.2工作方法

根据建设场地的规划特点,本次工作主要采用野外调查、收集现有资料、室内综合分析评估的工作方法。

(1)资料收集

在收集区内区域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工程地质的基础上,还收集了建设工程相关资料,主要有《XXX经济适用房小区建设工程平面图(1:

2000)》。

(2)野外调查

野外调查采用1:

2000地形图做手图,典型的地貌、岩土体、斜坡结构等进行数码拍照。

调查方法采用路线穿插追踪法,调查主要内容包括:

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地下水类型及补径排特征;地表水活动;地表植被发育状况;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等。

(3)室内资料整理

在综合分析研究既有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XXX经济适用房小区建设工程环境地质图》和《XXX经济适用房小区建设工程危险性综合评估图》。

按照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工作程序,根据预收购地的建设规划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对地质灾害点、隐患点、危险区段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建议。

0.6评估工作概况及投入的工作量

2008年7月22日接受任务后,我院组织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始搜集评估区内区域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地质、气象水文等资料、编写工作大纲;在熟悉、分析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于2008年7月23日~2008年7月24日派3名长期从事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野外实地调查,进一步搜集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气象水文等相关资料。

2008年7月25日~7月29日进行室内资料综合整理、图件编制和报告编写。

投入的实物工作量见表0-1。

表0-1完成主要工作量一览表

调查面积

(km2)

评估区面积

(km2)

重点调查点

(处)

灾害点

(处)

照像

(张)

收集资料

(份)

0.157

0.170

6

2

32

7

0.7评估质量综述

通过以上工作,查明了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现状,为地质灾害评估取得了比较丰富的实际材料,加之室内综合分析与系统整理,使评估有据,符合实际,内容齐全、文图真实,达到了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的规定与我省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编写的图件、报告均通过我院内部三级校审后送交专家评审。

1建设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位置交通及社会经济概况

1.1.1工程名称

XXX经济适用房小区建设工程。

1.1.2地理位置及交通

XXX经济适用房小区位于宝塔区枣园镇李家洼。

场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9°26′30.5″,北纬36°38′05″。

小区距离延安市中心约3.2km,距延安大学约1km,西邻包茂高速公路延塞段,延定公路从小区南部穿越,交通相当便利(照片1-1、图1-1)。

照片1-1建设场地位置图

 

1.1.3社会经济概况

宝塔区是延安市政府所在地,是中国红色教育的基地,现今延安已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历史教育旅游基地和以轻工、煤炭与石油资源开发为重点的地区中心城市,成为陕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晋、陕、蒙三省区交通枢纽。

该区经济较为发达,主要有旅游业、商业、石油开发业等。

农业主要有玉米、小麦,经济作物主要为蔬菜。

据2006年统计资料,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3.9亿元,增长13%;完成工业总产值巧47.1亿元,增长19.8%,实现税金1.6亿元,增长32%;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亿元,增长46.97%;上缴税金3517万元,增长16.8%;完成财政收人7.66亿元,增长28.4%,其中地方财政收人3.9亿元,增长20.1%;农民人均纯收人3000元。

1.2建设工程概况

XXX经济适用房小区规划建设内容包括住宅、小区配套服务性公建、锅炉房等辅助用房。

住宅总建筑面积16.2万m2,其中高层住宅486户,建筑面积4.2万m2;小高层住宅1050户,8.25万m2;多层住宅500户,建筑面积3.75万m2。

建筑密度27.74%,容积率2.93,绿化率41%。

1.3征地范围及建设工程总投资

1.3.1征地范围

据《XXX经济适用房小区建设工程规划选址方案图》,规划区分为A、B两个地块,征地范围空间大致呈梯形,两地块拐点坐标见表(表1-1、1-2),建设场地征地总面积6.1646公顷,合92.469亩。

据延安市总体规划,该用地性质为城市建筑居住用地。

 

表1—1A地块范围拐点坐标

点号

边长(m)

坐标

点号

边长(m)

坐标

X

Y

X

Y

J1

0

56914.894

29118.850

J9

48.09

57237.164

28901.875

J2

140.00

56992.296

29235.509

J10

49.59

57188.532

28911.563

J3

141.24

57091.145

29134.631

J11

74.80

57144.597

28922.908

J4

35.30

57113.991

29107.719

J12

45.64

57069.187

28927.480

J5

71.63

57163.945

29056.383

J13

35.27

57043.839

28952.002

J6

168.44

57293.714

28948.993

J14

28.80

57025.145

28973.916

J7

130.66

57394.541

28865.893

J15

65.22

56985.647

29025.816

J8

113.35

57284.129

28891.540

J1

116.88

56914.894

29118.850

表1—2B地块范围拐点坐标

点号

边长(m)

坐标

点号

边长(m)

坐标

X

Y

X

Y

J1

0

56950.998

28931.662

J7

80.46

56960.858

29025.406

J2

26.12

56977.117

28931.908

J8

62.53

56909.390

28989.901

J3

47.76

57024.862

28930.764

J9

38.95

56928.050

28955.712

J4

13.26

57038.080

28929.650

J10

17.26

56938.881

28942.276

J5

12.43

57029.201

28938.345

J1

16.11

56950.998

28931.662

J6

30.25

57009.568

28961.360

1.3.2投资估算

据可研报告,本项目建设投资估算21450万元。

资金来源为申请银行贷款7150万元,自筹资金1430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可以考虑企业自由资金、对外集资等多种渠道解决,还可以由部分房屋预售款解决。

该项目建设投资2分两年投入,第1年投入10609万元,第2年投入10841万元。

2地质环境条件

2.1气象、水文

2.1.1气象

本区地处西北内陆,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其特点为:

春季干燥少雨,气温回升迅速,气候多变,有大风扬沙天气;夏季炎热多雨,多为阵雨天气,有时伴有冰雹;秋季降温迅速,湿润,多阴雨、大雾;冬季雨雪稀少、干冷,多西北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