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鼓教学讲义全.docx
《架子鼓教学讲义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架子鼓教学讲义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架子鼓教学讲义全
架子鼓演奏系统训练
前言
架子鼓是爵士乐队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无音高打击乐器,它通常由一个脚踏的低音大鼓〔BassDrum,又称“底鼓〞〕、一个军鼓、二个以上嗵嗵鼓〔Tom-TomDrum〕、一个或两个吊镲〔RideCymbal〕和一个带踏板的踩镲〔Hi-Hat〕等局部组成。
鼓手用鼓锤击打各部件使其发声。
爵士乐中常用的鼓锤有两种,一种是木制的鼓棒,另外一种是由钢丝制成的钢丝刷。
在乐队中鼓手掌握着乐曲的速度和节奏等重要环节,尤其是在爵士乐中,鼓手特别需要与其他乐手保持良好的合作状态。
比方“切奏〞时鼓手的干净利落就在其中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另外在爵士乐中,鼓音色的控制、力度的控制以与速度的控制都是表达鼓手技巧的重要因素。
二十世纪中期,摇滚乐(Rock)在美国风行起来,旋即在世界掀起强劲的旋风,由于爵士鼓变化多端的节奏和鼓手高超的演奏技艺,迅即成为摇滚乐中不可缺少的组合型打击乐器了。
摇滚乐以它强烈金属的音响和丰富多变的节奏,使人产生音的摇晃滚动感觉,特别招致青年人的垂青。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娱性的音乐开场有所要求。
摇滚乐、通俗歌曲逐渐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组成局部,爵士鼓亦属热门乐器,尤其受到青少年朋友的欢送。
架子鼓形成于本世纪40年代,它包含着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音色的手击乐器和脚击乐器。
手击乐器有小鼓、嗵鼓、吊钗等,脚击乐器有大鼓、踩钗。
在此根底上,根据演奏的需要、可随时增减附加打击乐器。
架子鼓是用以演奏摇滚、扭摆与爵士音乐的打击乐器,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形成一套固定的节奏类型,如迪斯克、伦巴、探戈、桑巴、恰恰、波菜罗等节奏。
这些节奏型气纷强烈、节奏鲜明,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
各位、教师们,这次很荣幸能和各位一起来学习架子鼓演奏系统练习这门课程。
根据自己几年来的学习、实践和教学的总结,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下几点希望对大家演奏水准的提高能给与帮助。
(1)架子鼓演奏的根本要求与感觉。
特别是感觉局部特别重要,希望大家在练习的过程中认真体会。
因为练习中如果抓不住正确的要领与感觉,往往会事倍功半,产生不和谐的效果。
(2)每一节课都由讲解、示两局部组成,请大家结合课后的练习题体会每一个过程与感觉。
〔3〕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此教材中参加儿歌、民歌和流行歌曲以便大家练习。
通过这暂短的十六节课的学习和练习,使大家能够根本掌握架子鼓的演奏技巧,以至于使大家在教学中能够学以致用。
第一讲:
根底知识
第二讲:
架子鼓的演奏根本感觉要求
第三讲:
架子鼓的记谱方法
第四讲:
小军鼓节奏和技巧的训练
第五讲:
大鼓节奏和技巧训练
第六讲:
踩镲节奏和技巧训练
第七讲:
桶故节奏和技巧训练
第八讲:
儿歌《小星星》演奏训练
第九讲:
《小星星》改编版演奏训练1
第十讲:
《小星星》改编版演奏训练2
第十一讲: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奏训练1
第十二讲: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奏训练2
第十三讲: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奏训练3
第十四讲:
流行歌曲《站台》演奏训练1
第十五讲:
流行歌曲《站台》演奏训练2
第十六讲:
流行歌曲《站台》演奏训练3
第一讲:
根底知识
一:
架子鼓的介绍
爵士鼓,在我国习惯称之为架子鼓。
它起源于美国,是集合许多打击乐器为一体,根本的组合包括了大鼓、军鼓、两个或四个中桶鼓、一个落地鼓、脚踩镲,和两片吊镲组成。
架子鼓雏形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
多在中国春节庙会中助兴中使用,非标准和皇家乐器。
清朝后期传入欧美,欧美人受到启发并加以改造。
在19世纪20年代爵士乐兴起时,常用于爵士乐的演奏当中。
二:
架子鼓的组成摆放位置与调试
1,架子鼓子鼓由低音大鼓、踩镲、小军鼓、桶子鼓〔3-7个〕、吊镲〔2-4面〕所组成。
2,鼓的调试处理
(1)大鼓:
一般新买的鼓都有声音空,泛音打的缺点,可在鼓腔塞一泡沫海绵,将鼓皮调匀,调松。
这样可以使声音结实,力点清楚,力度明显。
〔展示调音用的钥匙〕
(2)小军鼓:
首先放松鼓皮,然后把周边螺丝对角逐一上紧,放松底簧,如果高度一致,这样的声音出来时就比拟纯洁了,之后扣紧簧扣。
(3)脚踩镲:
一是注意高度要适宜,坐好后,镲片高度一般不要超过肘关节。
二是两片镲片翻开后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远,,应有一边稍稍贴在一起,这样开闭镲的音色相对会比拟悦耳。
三是注意上面镲片不要拧太紧,要有适当活动余地。
第二讲:
架子鼓的演奏根本感觉要求
常言道:
像不像,三分样。
架子鼓演奏怎样才能挥洒自如,落落大方呢?
练习中概括起来要体会十个字:
“自然放松,前紧后松,甩、弹〞。
这十个字是练习中的要诀。
(1)自然放松:
指的是演奏姿态演奏形态要有形。
架子鼓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比拟具有渲染力,所以在平时练习时就
应做到自然放松,为以后的音乐表现,舞台表演打下坚实的根底。
这方面,要注意做到两点:
一是注意呼吸均匀,气息下沉;把气尽可能吸得深一点,保持部的稳定。
因为刚开场练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憋气,把气提到嗓子眼上,呼吸急促,造成紧,找不到节拍,找不到感觉,也就不能很好的进展学习。
二是注意把肩、肘关节放松,自然下沉;不要架,也就是端架子,胳膊太高,肩膀上挑。
不要夹胳膊贴着身体敲。
这两种都容易造成紧,不利于演奏。
一般来讲,胳膊离开身体一拳的距离比拟适宜。
以上两点如果做好了,自己会感觉坐到那里比拟踏实,别人看着也比拟舒服。
〔2〕前紧后松:
指的是演奏状态和拿槌的感觉。
“前紧〞指拿槌要紧,但不等于拿的太死,而是一种紧外松的感觉,特别是前三指捏好鼓槌后要稍微往里收一下,把槌变成手的延长,成为手中的一局部。
因为架子鼓演奏力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拿槌太松容易出现敲不准,鼓槌掉了的现象,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后松〞就是前面提到的手腕以后,肩、肘关节与身体的放松,关节放松,脉络那么通,这样才能把你心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送到手上,槌头上,在鼓上演奏出来。
〔3〕“甩〞和“弹〞:
实际演奏用槌的感觉与要求。
“甩〞就是把手腕甩开了,甩出去,给槌的运行已动力。
我们平时扔石头会有体会,手腕甩的越开,石头就扔的越远。
这和我们敲鼓一样,演奏时用手腕甩的大小,也就是槌头的上下来控制力度的变化。
“弹〞就是在手腕“甩〞的根底之上,在槌头敲击鼓面后,依靠甩的惯性与鼓皮的振动,把槌迅速抬弹起来。
鼓、镲都是靠振动发声的,不甩不弹会把鼓皮压的太死,不会有好的声音。
同时也只有借助于“甩〞和“弹〞,才能不断提高演奏的速度与力度,完成一些高难技巧的演奏。
这样首就不会感觉到累了。
低音大鼓:
右脚脚尖自然平放在踏板上,敲击时脚腕和脚掌松弛自然,脚随踏板上下运动,脚后跟自然抬起,但不能过高,除连续演奏重音外,脚尖不要离开踏板。
踩镲:
用左脚,预备演奏时提起左脚跟,开场演奏时脚跟下脚掌上,脚掌下脚跟上,脚跟脚掌运动必须自然跟随踏板,不可抬的过高或动作缓慢。
小鼓:
一般左右手都可以直或扣腕式进展演奏。
持槌方法一般有两种:
第一、是自然持槌法(直腕)。
即:
双手同标准持槌法中的右手完全一样。
第二、是扣腕式持槌法。
即:
两只手同自然持槌法相似,只是双手掌心向下(即扣腕)。
手镲:
用右手,在踩镲上采用直或扣式敲击各种节奏。
根据演奏需要,有时也会左右手交替连续敲击。
吊镲:
用右手,是代替手镲演奏各种节奏,采用直腕式或直扣式,一般有槌头敲镲面,在演奏重音渲染强烈气氛时,用槌杆敲击镲的边沿处。
有时也需左右手同时敲击。
第三讲:
架子鼓的记谱方法
1,音符的种类和休止符号与五线谱的记谱法
2,架子鼓的记谱法
〔1〕,大鼓和脚踩踩镲:
由于它们都是用两只脚来演奏的,而且他们的音相对较低,所以分别记在五线谱的第一线和五线谱的第一线之下,〔脚踩踩镲省略〕。
〔2〕,小军鼓:
五线谱的第二线上。
〔鼓谱上第二线出现不同的标记时,会有不同的注释。
〕
〔3〕,桶故:
由小至大,由左至右,分别记在五线谱的第五线、第四间、第四线、第三间和第三线上。
〔4〕,吊镲:
第五线上圆圈里带叉的标记,符干都朝上。
〔时值的长短按符干的标示为准。
〕
整体如下图:
第四讲:
小军鼓节奏和技巧的训练。
练习1:
第五讲:
大鼓技巧和节奏训练
练习2:
第六讲:
踩镲技巧和节奏训练
练习3:
第七讲:
桶故技巧和节奏训练
练习4:
第八讲:
儿歌《小星星》演奏训练
第九讲:
《小星星》改编版演奏训练1
第十讲:
《小星星》改编版演奏训练1
第十一讲: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奏训练1
第十二讲: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奏训练2
第十三讲: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演奏训练3
第十四讲:
流行歌曲《站台》演奏训练1
第十五讲:
流行歌曲《站台》演奏训练2
第十六讲:
流行歌曲《站台》演奏训练3
柞水县小岭镇中心校
梁川
2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