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棚搭设的要求.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11056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4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护棚搭设的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防护棚搭设的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防护棚搭设的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防护棚搭设的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防护棚搭设的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护棚搭设的要求.docx

《防护棚搭设的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护棚搭设的要求.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护棚搭设的要求.docx

防护棚搭设的要求

|网站首页|建筑在线|设计|建材|论文|学习|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房地产|规则规范|行业动态|市场信息|

首页>>规则规范>>规范标准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条文解释

(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条文解释

(1)

 

第2.0.7条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

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

  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

遇有六级以下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

第2.0.7条技术要点说明

1、主要规定

高处作业条件具有一定危险性,如果遇上特殊气候雨天、雪天更增加其危险,所以作业前须进行清理和采取必要措施。

规范并未作出具体的规定,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工程特点,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统一考虑对雨、雪、强风、雷电等特殊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2、相关规定

本规范第2.0.2-2.0.9条的规定,都是针对高处作业施工特点制定的。

3、注意事项

高处作业的规定,包括了对作业条件和作业人员的行为的规定。

凡构成高处作业必须按规定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和作业人员应遵守高处作业的相关规定,这些防护措施的设置方法应在各施工部位进行具体规定;作业人员的操作要求,应在各工序中进行分别要求。

实施与检查的控制

1、实施

①建筑施工多为露天作业,受天气影响给作业条件带来变化。

施工现场应按当地气候条件和建筑工程施工工艺,预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考虑应采取的措施。

②当施工中遇特殊天气时,生产指挥人员应及时按照施工情况采取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③当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大雨时应停止高处作业。

当再复工时,应先进行检查整理。

冬季雪天后应清扫和采取防滑措施。

2、检查

①按照规定,作业面的高度距有可能坠落的基准面距离达到2m时,即为高处作业。

故一切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遵守相关规定。

②凡高处作业处必须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

③特殊天气和雨、雪后施工应进行检查和清理,确认无隐患再继续施工。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条文解释

(2)

第3.1.1条对临边高处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

  一、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篷与挑檐边,无外脚手的屋面与楼层周边及水箱与水塔周边等处,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二、头层墙高度超过3.2m的二层楼面周边,以及无外脚手的高度超过3.2m的楼层周边,必须在外围架设安全平网一道。

  三、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必须安装临时护栏。

顶层楼梯口应随工程结构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

  四、井架与施工用电梯和脚手架等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必须设防护栏杆。

地面通道上部应装设安全防护棚。

双笼井架通道中间,应予分隔封闭。

  五、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

第3.1.3条搭设临边防护栏杆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

坡度大于1∶2.2的层面,防护栏杆应高1.5m,并加挂安全立网。

除经设计计算外,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

  二、栏杆柱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并打入地面50~70cm深。

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

当基坑周边采用板桩时,钢管可打在板桩外侧。

  2.当在混凝土楼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可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焊牢。

采用竹、木栏杆时,可在预埋件上焊接30cm长的∟50×5角钢,其上下各钻一孔,然后用10mm螺栓与竹、木杆件拴牢。

  3.当在砖或砌块等砌体上固定时,可预先砌入规格相适应的80×6弯转扁钢作预埋铁的混凝土块,然后用上项方法固定。

  三、栏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相干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

当栏杆所处位置有发生人群拥挤、车辆冲击或物件碰撞等可能时,应加大横杆截面或加密柱距。

  四、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或40cm的挡脚笆。

挡脚板与挡脚笆上如有孔眼,不应大于25mm。

板与笆下边距离底面的空隙不应大于10mm。

接料平台两侧的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安全立网或满扎竹笆。

  五、当临边的外侧面临街道时,除防护栏杆外,敞口立面必须采取满挂安全网或其他可靠措施作全封闭处理。

第3.1.1、3.1.3条技术要点说明

1、主要规定

①施工现场中,工作面沿边无围护设施的,或者虽有围护设施但高度低于800mm(低于一般人体重心高度)时,此时的高处作业称临边作业,必须设置临边防护,否则会有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

为此,第3.1.1条例举了应该设置临边防防措施的施工部位和方法。

   

②第3.1.3条对临边防护栏杆的作法和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

防护栏杆的作用是防止人员在各种情况下(站立和下蹲作业)的坠落,故设上下两道横杆。

其作法必须保障意外情况身体外挤时(按1000N外力)的构造要求。

当特殊情况考虑发生人群拥挤或车辆冲击时,应单独设计加大栏杆及柱的截面。

另外,考虑作业时,可能由于人体失稳,脚部可能从栏杆下面滑出或脚手板上的钢筋、钢管、木杆等物料滚落,故规定设置档脚板,也可采用立网封闭,防止人员或物料坠落。

③第3.1.1条四款中规定,地面通道上部应装设安全防护棚。

主要指有可能造成落物伤害的地面人员密集处。

如建筑物的出入口、井架及外用电梯的地面进料口以及距在建施工的建筑物较近(在落物半径范围以内)的人员通道的上方,应设置防落物伤害的防护棚。

2、相关规定

本规范第3.1.2、3.1.4条规定了当采用不同材料制作防护栏杆时的最小截面要求和计算方法。

3、注意事项

①临边防护栏杆可采用立网封闭,也可采用底部设置挡脚板两种作法。

当采用立网封闭时,应在底部再设置一道大横杆,将安全立网下边沿的系绳与大横杆系牢,封严下口缝隙。

②临边防护栏杆不能流于形式。

一些工地采用了截面过细的竹杆,甚至采用麻绳等材料;也有利用阳台周边栏板的钢筋代替防护栏杆,但有的高度不够,有的钢筋也未作必要的横向连接;一些框架结构的各层沿边,只设置一道大横杆,既无立网防护也无挡脚板等极不规范,虽然作了临边防护,仍然存在事故隐患。

③当外脚手架已采用密目网全封闭时,脚手架的各作业层仍需设置挡脚板。

因脚手架的作业层宽度小,人员作业、材料存放、材料搬运等操作过程中,与立网相碰撞的情况不会避免,设置挡脚板增加了安全度,避免将立网撞破或因立网连接不严而导致的事故。

④当临边防护高度低于800mm时,必须补设防护栏杆,否则仍然有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

实施与检查的控制

1、实施

①凡施工过程中已形成临边的作业场所,其周边要搭设临边防护后再继续施工。

②临边防护必须符合搭设要求。

选用合格材料,符合搭设高度,且满足上下两道栏杆,或采用立网封密或在下部设档脚板的规定。

③有一定的牢固性,选材及连接应符合要求。

④对采用外脚手施工的建筑物,应在脚手架外排立杆用密目网封闭;对采用里脚手施工的建筑物,应在建筑物外侧周边搭设防护架,防护架与建筑物外墙距离应不大于150mm,用密目网封闭。

⑤防护棚的搭设除应牢固外,其搭设尺寸还应满足上方落物半径以外的要求。

2、检查

①建筑物外围已用密目网封闭的同时,还应注意建筑物各楼层周边是否已设临边防护。

②建筑物外围已用密目网封闭的同时,还应注意阳台等凸出部位的周边是否已设临边防护。

③对各种临边防护的搭设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网封挂是否严密,安全网质量是否有合格证。

④检查搭设的防护棚是否具有防落物伤害的能力,包括防护棚的选用材料和搭设的防护面积。

严禁防护棚上面存放物料。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条文解释(3)

第3.2.1条进行洞口作业以及在因工程和工序需要而产生的,使人与物有坠落危险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其他洞口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按下列规定设置防护设施:

  一、板与墙的洞口,必须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他防坠落的防护设施。

  二、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电梯井内应每隔两层并最多隔10m设一道安全网。

  三、钢管桩、钻孔桩等桩孔上口,杯形、条形基础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人孔、天窗、地板门等处,均应按洞口防护设置稳固的盖件。

  四、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

第3.2.1条

四、边长在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

六、位于车辆行驶道旁的洞口、深沟与管道坑、槽,所加盖板应能承受不小于当地额定卡车后轮有效承载力2倍的荷载。

八、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80cm的窗台等竖向洞口,如侧边落差大于2m时,应加设1.2m高的临时护栏。

  九、对邻近的人与物有坠落危险性的其他竖向的孔、洞口,均应予以盖没或加以防护,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第3.2.1条、第3.2.2条4、6、8、9款技术要点说明

1、主要规定

①洞口作业是指人在洞口旁的高处作业,当无防护设施时,有可能发生人或物的坠落危险。

第3.2.1条例举了各种形式的洞口和应该设置不同防护设施的作法,这些洞口作法都是总结建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故必须设置防护设施,其要求和作法也是针对洞口特点及施工现场经常采用的有效作法。

电梯井除应在井口设防护门外,井道内架设平网也是必要的补充防护措施,安全平网的最大冲击高度为10m,故规定两层平网的间隔不大于10m。

②第3.2.2条各款中比较具体的规定了,根据洞口的情况可采用加盖板、设防护栏杆、张挂安全网等措施。

较小的洞口可采用定型盖板,较大的洞口张挂平网(防止落人),同时四周设防护栏杆阻止人员靠近。

位于车辆行驶道旁的洞口,为防止被压坏,其盖板应有足够的牢固性。

2、相关规定

本规范第3.2.2条1、2、3、5、7款各项内容,同样是对洞口防护的有关规定。

3、注意事项

①洞口的防护措施必须具有一定强度和进行固定。

一些工地洞口防护措施没有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预先设计,而是在施工过程中随意采用现场材料如脚手板、竹笆等材料覆盖,由于对脚手板无固定措施而移动或被挪用,产生了新洞口,或竹笆强度不够起不到防护作用,虽有措施,仍然会发生事故。

②较大孔洞可采用双层平网(或一层平网一层密目网)即阻止人体坠落也对物料坠落有一定的防护,但不能只用密目网(立网)代替平网使用。

平网必须沿洞口周边系牢,以承受物体坠落时的冲击荷载。

③采用栅门做竖向洞口防护时,应注意栅网格间距不大于15cm,并于底部设挡脚板。

井道内设置的平网防护,不能用脚手板等硬质材料代替平网。

④应注意规范规定了当平面洞口短边大于2.5cm时,就应按要求进行防护,以防止钢筋、石子、钢管等坠落伤人。

⑤洞口的各种防护措施安装后,必须由施工负责人组织进行验收,并设专人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查,发现有变化及时维修,许多事故的教训说明,动态管理非常重要。

实施与检查的控制

1、实施

①建筑施工中会有各种情况形成的洞口,如因安装设备、管道、电梯等需要预留洞口和由于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临时洞口等,都要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预先设计洞口的防护设施,包括制作及安装固定的方法,安装后要经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并在施工过程中设专人进行巡回检查,发现有变动及时修理。

②避免预先不考虑、不设计,当遇洞口时随机找材料覆盖、遮挡的作法,由于随意性会造成材料及安装方法有隐患,从而带来不安全。

同时防止认为洞口防护是临时性的措施而无人维护无人负责,以致防护措施被变动产生隐患无人发现。

2、检查

①对洞口的检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护使用的材料,二是安装方法。

例如采用平网防护,一是平网必须合格,二是四周确实挂牢,当有100Kg荷载自10m高坠落时,网必须有足够的承受能力。

如果采用盖板,同样应进行固定。

②有些工序如吊装作业,因施工工艺会形成临时性的洞口、临边,这些防护措施必须随施工随进行搭设。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条文解释(4)

第4.1.5条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

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

立梯工作角度以75°±5°为宜,踏板上下间距以30cm为宜,不得有缺档。

  第4.1.6条梯子如需接长使用,必须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不得超过1处。

连接后梯梁的强度,不应低于单梯梯梁的强度。

第4.1.8条固定式直爬梯应用金属材料制成。

梯宽不应大于50cm,支撑应采用不小于∟70×6的角钢,埋设与焊接均必须牢固。

梯子顶端的踏棍应与攀登的顶面齐平,并加设1~1.5m高的扶手。

  使用直爬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高度以5m为宜。

超过2m时,宜加设护笼,超过8m时,必须设置梯间平台。

  第4.1.9条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阳台之间等非规定通道进行攀登,也不得任意利用吊车臂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

  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向梯子,且不得手持器物。

第4.1.5、4.1.6、4.1.8、4.1.9条技术要点说明

1、主要规定

①攀登作业是指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梯子是攀登作业时采用的主要登高用具之一,梯子的形式较多,国家已制订有相关标准,这里只对经常使用的固定式、移动式、直梯及折梯的安全使用重点要求,并不是全部内容,以求引起足够重视。

②第4.1.5、4.1.6条主要对移动式直梯提出重点要求。

梯脚不得垫高,系防止受荷载后不稳或下沉。

上端应固定及梯子斜度不应过大,系防止作业时滑倒。

梯子接长后,稳定性会降低,故作出限制。

③第4.1.8条主要对固定式钢直梯的制作材料及制作要求、防护设施的设置都进行了规定,详见国家标准《固定式钢直梯》GB4653.1。

④第4.1.9条要求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准在无攀登设施处及非规定通道进行攀登,防止发生坠落。

2、相关规定

本规范第4.1.1~4.1.4、4.1.7条中,都对借助梯子登高用具的安全使用提出了要求。

第4.1.7条对折梯使用提出要求也是非常必要的,折梯使用中由于不按要求使用导致事故的情况也有发生。

3、注意事项

①梯子作为登高用具,重复使用,每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往往由于使用时间很短或作业处高度不高而忽视。

例如:

某工地已到竣工收尾,只差室内顶棚处的人孔板安装刷油,室内净高不足3m,木地板。

作业时移动直梯上端无固定、下端无防滑、角度又过大,梯子滑倒,上部工作人员坠落,又因地面杂物未清理净,头部被铁件碰伤,抢救不及死亡。

②使用折梯的事故主要发生在下部无固定拉链,工地临时用麻绳、细铅丝随意绑扎,拉链被拉断,梯子由“人”字型变成“一”字型,操作人坠落。

③本规范第4.1.9条提出的违章行为也是较普遍的。

当施工现场防护设施不完善、作业人员上下通道不方便时,往往出现非规定通道攀登现象。

如攀爬龙门架、井架,攀爬脚手架、模板支撑以及在阳台与阳台之间铺设一块脚手板作为通行道,无任何防护措施来回行走是非常危险的。

实施与检查的控制

1、实施

①施工现场必须按照各施工阶段考虑作业人员的上下通道,或设置临时上下梯道或利用建筑物的固有设施等,应在编制施工方案时统一考虑。

②提供的梯子等登高设施必须经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能使用,必须禁止任何个人随意制作。

③必须加强教育,使登高作业人员能够鉴别和正确使用梯子,并遵守在规定的通道上下。

2、检查

①对正在使用的梯子等登高设施进行检查,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②发现有人攀爬脚手架、垂直运输设备的架体等非规定的通道进行攀登时,应查明原因。

如属于工地没有提供可行的通道,使得作业人员违章时,应与工地负责人协商解决;如属于作业人员怕麻烦图方便,有意违章攀登时,应待攀登人员到安全部位,即命停止并进行教育。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条文解释(5)

第4.2.1条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

 第4.2.3条

二、悬空安装大模板、吊装第一块预制构件、吊装单独的大中型预制构件时,必须站在操作平台上操作。

吊装中的大模板和预制构件以及石棉水泥板等屋面板上,严禁站人和行走。

  三、安装管道时必须有已完结构或操作平台为立足点,严禁在安装中的管道上站立和行走。

第4.2.4条

一、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严禁在连接

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

结构复杂的模板,装、拆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进行。

三、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固的立足点。

支设临空构筑物模板时,应搭设支架

或脚手架。

模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安装后将洞盖没。

混凝土板上拆模后形成的临边或洞口,应按本规范有关章节进行防护。

  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

第4.2.5条

一、   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

二、绑扎圈梁、挑梁、挑檐、外墙和边柱等钢筋时,应搭设操作台架和张挂安全网。

  悬空大梁钢筋的绑扎,必须在满铺脚手板的支架或操作平台上操作。

第4.2.6条混凝土浇筑时的悬空作业,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浇筑离地2m以上框架、过梁、雨篷和小平台时,应设操作平台,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操作。

  二、浇筑拱形结构,应自两边拱脚对称地相向进行。

浇筑储仓,下口应先行封闭,并搭设脚手架以防人员坠落。

  三、特殊情况下如无可靠的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或架设安全网。

第4.2.8条悬空进行门窗作业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安装门、窗,油漆及安装玻璃时,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樘子、阳台栏板上操作。

门、窗临时固定,封填材料未达到强度,以及电焊时,严禁手拉门、窗进行攀登。

  二、在高处外墙安装门、窗,无外脚手时,应张挂安全网。

无安全网时,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其保险钩应挂在操作人员上方的可靠物件上。

  三、进行各项窗口作业时,操作人员的重心应位于室内,不得在窗台上站立,必要时应系好安全带进行操作。

第4.2.1条、4.2.3条2、3款、4.2.4条1.3款、4.2.5条1、2款、4.2.6、4.2.8条技术要点说明

1、主要规定

①悬空作业是指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所以首先应建立一个安全的作业条件,立足处必须牢靠,并且有防护栏杆、安全网等防护措施。

②构件吊装、管道安装常处于悬空作业,首先要解决作业人员的立足处,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禁止站在尚没安装稳定的构件或强度差的顶板上作业、行走。

安装中的管道一是表面呈弧形,二是不具有承受操作人员重量的能力,故禁止站立和行走。

③支拆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各工序的作业,必须结合生产工艺搭设脚手架、操作平台及配置登高用具,禁止利用模板、支撑、钢筋骨架等作为作业人员立足处,防止因受力过大模板、支撑、钢筋等变形、折断或人员踩空、绊倒造成坠落危险。

结构复杂的模板必须清楚承力特点,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浇筑混凝土,如浇筑拱形结构混凝土时,应从拱脚开始向中间对称进行;拆除较大跨度梁模板下支柱时,应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以符合结构原设计的受力工况。

作业中遇有临边时,应采取临边防护;遇有孔洞时,按洞口防护要求设置防护设施。

④当进行安装门、窗、油漆、玻璃作业时,多是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一些外脚手架、防护网等设施可能已拆除。

此时外墙作业人员的作业处没有再搭设作业平台条件,故提出有关注意事项,当无条件张挂安全网时,随操作随挂牢安全带就成为保障高处作业安全的关键措施。

2、相关规定

①本规范第4.2.2条、第4.2.3条1款、4.2.4条2款、4.2.5条3款、4.2.7条中都对悬空作业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规定。

②《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操作规程》第89∽93条及188、189条中,也对高处作业的模板及混凝土安全操作进行了规定。

3、注意事项

①构件吊装属悬空作业条件,应在施工之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并经验收,符合施工要求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

对吊装过程中产生的临边和孔洞,应预先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将设置防护所用材料运至现场,随出现临边和孔洞及时搭设防护设施。

②安装模板前,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防止操作人员站在模板支撑上作业。

避免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时站在大梁侧模上作业和在梁底模板上行走现象。

也有的工地作业人员在绑扎独立柱的钢筋时,因无操作平台,采取用方木插在钢筋骨架孔内,骑在方木上作业的违章现象。

③有的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发生在工程后期安装外墙窗扇的作业中,由于外脚手架已拆除,没有防护措施,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当人体重心位于室外时,或没有拽住身体,或由于拽动窗扇与人一起坠落。

故工程后期中因条件变化,高处作业应一并考虑防护措施。

实施与检查的控制

1、实施

①起重吊装工程及设备安装,应单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统一考虑临边、洞口防护及攀登、悬空作业所需设施。

②对于支拆模板、绑扎钢筋及绕筑混凝土作业,依据作业条件搭设脚手架、采用操作平台或高凳。

③其他各种悬空作业,除采取预先组装减少悬空作业措施外,当因作业条件不能满足防护要求时,必须采取配备安全带和架设安全网等补充措施进行防护。

2、检查

①检查悬空作业主要是检查在所采用的施工工艺条件下,是否搭设了作业人员的作业平台和通道以及在不能搭设作业平台时,作业人员是否有条件可以随时将安全带挂扣在牢靠处,来保证作业安全。

②应注意防止施工单位用发给作业人员安全带的方法,来代替悬空作业的所有防护措施,而许多情况下作业人员确无条件将安全带挂扣在牢靠处,安全带失去了安全保护作用。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条文解释(6)

第5.1.1条

二、   装设轮子的移动式操作平台,轮子与平台的接合处应牢固可靠,立柱底端离地面不

得超过80mm。

五、操作平台四周必须按临边作业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并应布置登高扶梯。

第5.1.2条悬挑式钢平台,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悬挑式钢平台应按现行的相应规范进行设计,其结构构造应能防止左右晃动,计算书及图纸应编入施工组织设计。

  二、悬挑式钢平台的搁支点与上部拉结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

  三、斜拉杆或钢丝绳,构造上宜两边各设前后两道,两道中的每一道均应作单道受力计算。

  四、应设置4个经过验算的吊环。

吊运平台时应使用卡环,不得使吊钩直接钩挂吊环。

吊环应用甲类3号沸腾钢制作。

  五、钢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采取其他方式时卡头的卡子不得少于3个。

建筑物锐角利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衬软垫物,钢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

  六、钢平台左右两侧必须装置固定的防护栏杆。

  七、钢平台吊装,需待横梁支撑点电焊固定,接好钢丝绳,调整完毕,经过检查验收,方可松卸起重吊钩,上下操作。

  八、钢平台使用时,应有专人进行检查,发现钢丝绳有锈蚀损坏应及时调换,焊缝脱焊应及时修复。

  第5.1.3条操作平台上应显著地标明容许荷载值。

操作平台上人员和物料的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的容许荷载。

应配备专人加以监督。

第5.1.1条3、5款、5.1.2、5.1.3条技术要点说明

1、主要规定

①移动式操作平台上人作业前,应将立柱与地面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