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苏洵.docx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八大家之苏洵.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01始发愤-康震百家讲坛讲稿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几对名垂后世的文学世家,例如三国时期曹操、曹丕和曹植的三曹父子;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的三苏父子;以及明朝公an派的三袁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其中三苏父子均位列唐宋八大家,成就最高、名气最大。
在三苏中,大苏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最为...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几对名垂后世的文学世家,例如三国时期曹操、曹丕和曹植的“三曹”父子;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的“三苏”父子;以及明朝“公an派”的“三袁”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其中“三苏”父子均位列“唐宋八大家”,成就最高、名气最大。
在“三苏”中,“大苏”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最为后世所熟知;“小苏”苏辙官做得最大,成就斐然;而他们的父亲“老苏”,在名气上则稍显逊色,但苏洵在文学发展史上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创作的《六国论》等名篇,传之后世,谓之经典。
那么苏洵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又是如何培养出了两位杰出的儿子的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第一集《二十七,始发奋》,敬请关注。
【康震】
苏洵的名气很大,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并不是因为“唐宋八大家”的原因,是因为另外两个原因。
第一,他是苏辙和苏轼的爸爸。
他这个爸爸,培养了两个非常杰出的儿子,父名因子贵而显。
第二个原因是他上了《三字经》了。
我们知道在《三字经》里边有这么一段话: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
——《三字经》
说苏洵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他那么大岁数了,他还知道后悔要读书,你们这些小的,早早地就应该立志读书。
他变成一反面教材了,浪子回头金不换。
那我们就在想一个问题:
这不对,如果苏洵是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这么一个形象的话,这么一不靠谱的、不长进的父亲,怎么会培养出两个这么优秀的儿子呢?
这逻辑关系不顺。
再者说了,这么优秀的两个儿子,怎么会就有一个不长进的父亲呢?
这倒推也推不过来,所以此事颇值得琢磨,还得从头说起。
这苏家,眉山苏家是大姓,望族。
苏洵的前面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叫苏澹,一个叫苏涣,哥俩儿都中了进士,厉害吧。
苏澹英年早逝,苏涣后来中了进士做了官,在当地影响非常大。
什么叫影响非常大?
因为苏涣中了进士的那一刻起,他当时中进士的时候,街上、他们家里头都挤满了人,就围观他。
他的中进士和到外地做官,对眉山此地读书的风气、考科举的风气、考中科举做官的风气,有极大的影响,他等于改变了当地的一个社会风气。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苏洵十八岁的时候读书,你注意,苏洵在十八岁的时候读书考过一次进士,没考中。
大家说没考中这个很常见,古代科举进士那么难考,哪能一次就中呢。
他问题是考了一次之后,不考了。
不但不考了,哥们儿不读了,不读书了。
这怎么回事?
你说这俩哥哥都挺好的,怎么到了小三这儿,他就不读书了呢?
最奇怪的是他爸爸苏序也不着急。
同村人说:
你儿子天天搁外头游山玩水、游荡不归,不管管他?
让他跟两个哥哥学习。
别人问他的时候,他笑而不答,对他这个儿子是纵而不问。
问急了他说一句:
“非忧其不学也”,我从来不会为他读书的事担心。
觉得很奇怪了,怎么回事?
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苏序对那两个儿子督责有加,要求很严格。
一边紧来一边松,这原因何在呢?
说起来很奥妙,其实也很简单。
第一,苏洵读什么书?
他两个哥哥读什么书?
在宋代要考科举,那就得读“声律记问之书”。
什么意思?
第一,你得考诗赋,得学会写诗,写有韵之文,得写骈体文。
这个东西苏洵一辈子都不擅长,就是这块敲门砖,他拎不起来,他不擅长写这种韵文和诗赋。
第二,“记问之学”得死记硬背,这他也不擅长。
所以他是有原因的,他不是真的不读书,而是这一类的书他读不了,他不爱读。
他父亲苏序知道他这儿子绝顶聪明,真要读书,必是大才。
但是现在的考试体制把他给限制了,所以他现在游荡不回,他现在天天游山玩水的。
但是他知道他这儿子心里有数,将来一旦要开始读书的话,那必有不同凡响的表现,所以他纵而不问。
这还有第二个实际的问题,还有一个原因,其实是跟苏序的个性有关。
你想,这什么爸爸有什么儿子。
苏序这个人个性极为不同寻常,他不爱读书、乐善好施。
曾巩后来在给苏序写的墓志铭里边有这么一句话:
“读书务知大义,为诗务达其志而已,诗多至千余首。
”
——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
(苏序)就不爱读书,到晚年写了很多书。
曾巩有说这老人家读书只求了解个大概意思,写诗只不过是抒发性情。
换句话说,他是好读书,他不求甚解。
什么叫“不求甚解”?
就是观其大略而已,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行了,不做死学问、不读死书、不死读书。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这种性格特点,在苏洵的身上得以反映出来。
所以知子莫如父,就知道这儿子像自己,聪明、不读死书。
苏序这个人性格放达,心大。
苏涣那个儿子不是考中进士了吗,按道理考中进士,这是多大的事。
儿子要是回来的话,那不是家里头得置办酒席,得举行隆重的仪式。
朝廷还会把相关的文件、相关的一些物品,比方说诏书、封诰等等,有一些奖励性的东西,都得寄回家里来。
当时乡里头还有另外一姓程的大户人家,人家儿子也中进士了,置办得非常地齐整,人家老程还问他说:
老苏,你得好好准备准备,这是大事。
他说:
没事没事,喝酒去。
那天下午蹲在村头跟一老头,俩人正喝酒呢,东西寄来了。
寄来之后,一边喝着酒,拿出来看了一会儿,看完之后塞到口袋里,把吃剩下的一块牛肉,也塞到口袋里,交给他那小童说:
你背着回去吧,我喝得有点高了,一会儿我骑头驴,再接着回去。
等回到村子以后,远远地看见那小童背了两个口袋,口袋里装的是朝廷给他的通知、给的证书,里头各种各样朝廷赏赐的物品,还有一块牛肉。
然后老苏骑着一头驴,在后头醉醺醺地跟着。
他(老程)说这哪是儿子中了进士,没考中都没这么惨呢。
老程就说:
你这也太不像话了。
(苏序说)没事。
苏轼后来回忆说,我爷爷这行为,只有有识者才能认得出来他心里其实特高兴,但是他对这形式的东西不在乎。
现在你知道了吧,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爷必有其孙。
苏轼后来这种放达的性格,那在他们家爷爷身上就看的出来。
这也是一个原因,就是为什么苏洵能够这样地暂时地放弃读书,而他们家老爷子不着急?
一类人。
【画外音】
出生于眉山望族,又有两个成功的哥哥,苏洵的不务正业在当时饱受非议。
苏洵十九岁时娶了眉山另一个望族程家的女儿,已经成家却未立业,直到多年后才二十七,始发愤。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放弃学业多年的苏洵在二十七岁时突然开始发愤读书?
而他的人生又经历了怎样的历练呢?
【康震】
大家说那《三字经》上不是说了吗:
“二十七,始发愤”,为什么到二十七岁,他突然提出要读书呢?
这里有个缘故:
苏洵的夫人程氏很有名气,我们知道她教育苏轼兄弟方面,她很有一套的。
程氏人家的家是大户,人有钱,嫁到苏家来以后,慢慢地这钱,你想他乐善好施,都散得差不多了。
(程氏)不埋怨,跟家里公公婆婆处得都很好,照料家里头。
人说你跟娘家打个招呼,打个电话,给送点钱来、送点粮食来,不也挺好嘛。
不,绝不麻烦娘家,我既然嫁到你们家来,我就跟着你过苦日子。
让她唯一感到有点美中不足的是,这苏洵天天不务正业、不读书,搁外面瞎逛,游山玩水。
但是人家不说,到二十七岁头上,苏洵有一天就问他夫人说:
我觉着现在我要是再接着开始读书还行,可是家里负担这么重,没人来经营,这太浪费时间,你怎么想呢?
你注意他这问法。
二十七岁要放到现在,人家博士都读了一半了,他二十七岁才说再重新开始读书。
这一方面说明他确实心里头装着这个事,第二也说明这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谁到快三十了,才开始重新读书?
“人过三十不学艺”,虽然二十七岁,没到三十,但是你重新开始读书,谈何容易。
说明咱有这能力。
问,怎么办?
程氏回答得非常好,(说)我早想说你了,但我不说。
如果你是因为我的原因而读书,那就没劲了。
读书是你自己的事,你既然不想读,我永远也不会张这嘴。
今天你既然张这嘴了,我可以告诉你,家里的事你就甭再管了,全由我来照应,你就安安生生地读书吧。
就从这一年开始,苏洵放下了家事,专心读书。
所以你要知道“二十七,始发愤”是不准确的,之前发愤过,但是发现发愤的方向不太对,不爱那么发愤。
后来因为忙家里头的事,拖了整整将近十年,现在觉得,家里料理得差不多了,该出手了。
这么回事,一看就是一特有数的人。
过了两年考试,还得考试,大家说二十七岁开始读的什么书?
他不是不爱读这书吗?
那没办法,还得读。
过了两年考试不中,就是他这种“声律记问之学”,他不擅长。
因为这二十七岁,他“始发愤”读的书还是这一类书。
又读了八年,到了三十七岁头上,参加制科考试,我们知道制科考试比(科举)难多了。
因为什么呢?
制科考试完全没有准点,不是说每年都举行。
科举才是三年一次,(制科)没准点,但是难度更大。
但是你如果考中了的话,那做官很大的。
又没考中,整整二十年的时间,考了三次都没中。
大家说,那太惨了,其实一点也不惨,我们前面讲过的,唐代和宋代考科举的,有的人考十年、二十年,考三十年的都有,有的人都考到七十多岁。
这点挫折算什么?
人跟人不一样,苏洵打三十七岁这年没考中,就下了一个决心:
哥们儿不考了。
因此他是“唐宋八大家”当中,唯一一个没有进士资格的人,官也是做得最小的,这是必然的。
为什么不考了?
第一,我刚才说了,这块敲门砖不是他所长,他弄不了这个。
第二,他不屑于再考。
我已经花了二十年的时光在应付考试,我不能再用剩下的这辈子的时光,来浪费在考试上,我要自由地读书,做一个真正的学者、思想家和文章家。
所以他的整个的人生,从这次开始发生重大转型。
第二个转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培养两个儿子。
前头是要做学者,后头是要做教育家。
我们先说第一个目标,他要做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思想家和文章家。
谈何容易?
你知道他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
把之前这数年自己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写的文章,数百篇文章全一把火烧了。
他自己说:
我现在看这文章,肤浅可笑。
当年因为生活贫困、心绪紊乱,写的文章文气飘荡。
第二,因为要应付那“声律记问之学”,所以文章不能自由地写作,结构散漫,看得我脸都红。
把它全烧了,然后我闭门读书,谁都不见,我就关起门来看什么呢?
看圣贤之书,只看孔孟的书、韩愈的书、司马迁的书,看出点门道来了。
怎么看出点门道来了?
读《诗经》觉得宽和仁厚;读《楚辞》觉得精深博大;读孟子和韩愈的文章,觉得淳朴而敦厚;读司马迁和班固的文章,觉得雄健而刚强。
最开始看的时候,入其中,到了文章里头,觉得惶惑不安;跳出来的时候再看这文章,觉得惊骇无比;接着再往进读,读得越精深,心里头越喜悦;终于读着读着,豁然开朗。
这叫什么?
这叫自由的阅读,为自己而阅读,为解决人生问题而阅读,不是为了考试而阅读,所以心生喜悦,那是一定自然的事情。
同时也想自己,我还挺有才华的,我既然这么有才华,我应该自己能写出我的想法来。
但是最开始的时候,看了圣贤的文章,他不敢写。
后来读得越来越多,读到最后都憋不住了,想写出一点来,写出自己的话,然后就发现,其实如果这样写文章的话,好像不是特难。
但是你要说我写得特别对,好像又不敢肯定。
你知道吗?
从三十七岁开始读书的时候,苏洵就经过了这么一条时而惊骇、时而惶惑、时而兴奋、时而特别灵感乍现,时而给自己的写作尝试着进行探索,这是一个真正的、自觉的、自由的学习者的路程。
大家说,这是他自己说的,到底客观效果怎么样,你给我说说?
欧阳修后来在给他写的墓志铭里头,很详细地描述了他的这段过程,欧阳修说:
苏洵详细地研究儒家的“六经”和百家的学说,探究王朝兴废的原因,探究历代圣贤成功失败的原因,探究历代战乱的原因,而且从这些人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当中撷取它的精华,一层一层积累在自己的胸中,但是并不轻易地谈出自己的感想。
等到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已经非常丰厚的时候,说:
行了,我可以开始写文章了。
这时候写出的文章,下笔千言、纵横捭阖、思路开合,一直要写到那种深入细致地探究到了思想的末梢的程度,那笔才能停得下来。
欧阳修说,可能是积累得太丰厚了,所以表达的时间有点晚,但正因为积累得特别地丰厚,内心特别地忠诚,所以写出来的东西特别地扎实,令人信服。
后来,欧阳修说:
苏洵到了京城之后,天下的少年学习者们,纷纷地向他仿效,学习他的文章,人称“老苏”。
一介布衣,半个小官都没有,靠着这数十年的苦读、自由的思想和写作,终于成就了文章宗师,而不是靠着官威,也不是靠着什么关系。
所以人家说他这是“十年不鸣,一鸣惊人。
十年不飞,一飞冲天”。
他核心的原因在哪儿呢?
原来为了应付考试,不想写的文章被迫写,不想看的书是被迫看,所以写出来的文章都是二流的。
现在为了自己写作,为了思想而写作,自有地写作,所以当然写一流的文章了。
这是苏洵做的第一件事。
【画外音】
在苏洵二十七岁开始发愤读书之后,他相继有了苏轼和苏辙两个儿子,与日后儿子们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始终未能科举成功。
在他放下功名潜心读书后,学问突飞猛进,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名作,均创作于闭门读书的这十多年间。
而苏洵的读书之路,也给今天的我们一个启示:
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内心而活,他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而自由的灵魂,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作品。
在苏洵闭门读书的同时,他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苏轼和苏辙兄弟。
那么名垂青史的“三苏”父子,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
【康震】
苏洵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教育子女,教育他的两个儿子。
他教育儿子比较有特色,也许我们大家都很清楚,先从儿子的名字上入手。
苏洵的两个儿子,名字都很朴实无华,你做梦都不会想到给自己儿子起那么个名字,一个叫“轼”,一个叫“辙”。
他不是专门写了一篇小文章吗,《名二子说》,就是我告诉你们哥俩,这名字是怎么个意思。
这“轼”我们知道,是古代的时候这车前部的一个既有装饰性的物品,同时手握着它维持平衡的。
他就说:
这车上面有车盖、有车轴、有车轮子,什么都有,都有具体的用处,就这“轼”,冲在最前面的,看着可有可无,但你去掉了轼,车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车了。
他告诉苏轼:
做人要小心,我知道你才华出众、非常聪明,但是就是这样,也要低调做人,就像“轼”一样,虽然首当其冲,但是好像没有用,人们都把它快忘记了,做人一定要慎重,要收敛,要把那种抱负和才华内敛胸中,徐徐放出。
你的弟弟苏辙,“辙”这个玩意儿,更没用了。
为什么呢?
车轮子印,就是一条道路,车翻了跟你没关系,没你的责任,车跑得快了,也没你的功劳。
所以“辙”象征着你既能避祸,也能够让功。
所以苏辙这小小子,这性格比较沉稳,将来你的命运就跟这“辙”一样。
知子莫若父,什么叫知子?
把对儿子的了解,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都凝聚在这个名字上。
哪儿还有比这更绝佳的起名字的一种思路呢?
不用翻《辞海》,你只要知道你想让自己的儿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他现在是什么样的人?
你自然就会给他起一个合适的名字。
这是头一件事情说的,他起名字。
第二,还有引导孩子读书。
他引导孩子读书,他有他切身的体会在那儿。
我们知道他吃亏不就吃亏在这书上面了吗,怎么引导两个孩子读书呢?
他告诉这两个孩子:
“士生于世,治气养心,无恶于身。
推是以施之人,不为苟生也。
不幸不用,犹当以其所知,着之翰墨,使人有闻焉。
”
——苏洵《名二子说》
什么意思?
说白了,知识分子,读书人在这个世界上你就是要读书的,你读了书是为了做官的,你就要出来把你学的道理用来治国安民。
如果有一天人家不用你,你没机会做官,怎么办呢?
你退而修书,你写东西,把你的想法,把你的思想写在书上,流传后世。
这就是说的“进而可立功,退而可立言”,这是儒家的传统思想。
这里边你知道他是有自己的体会的,要不然一般父母就是说,还退什么?
直接往前走,前进前进更前进。
他不,他说你就是退,你也得退得很积极,积极地退回来。
干吗呢?
要立言。
这是读书,光死读书是不行的,前面说了,苏洵就从来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人。
那么这个活书是怎么读的呢?
他经常跟两个儿子,你注意,苏洵是跟着两个儿子一起读书,一起讨论的。
这个我们很多在座的父母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我们把孩子一般就送到一个班里头了,然后从此就老去班上接他,回来的时候,一般就是检查孩子在班上做的答案,答案不对就克一顿。
苏洵是跟他的孩子们一起讨论问题,讨论什么问题呢?
历来的兴废成败的动因。
有一次,他们读到当朝的大臣富弼的一篇文章,叫《使北语录》,什么意思?
这篇文章,富弼是这么讲的,因当时北宋王朝受到辽国的侵略,那么富弼就写篇文章给这辽国的君主,告诉他一个道理,说什么呢?
说你不要天天再打仗了,我告诉你,打仗这个事情耗费国力,国家是吃亏的。
但是为什么你的大臣总鼓励你打仗呢?
因为大臣鼓励你打仗,他是想要立功的。
所以凡是鼓励你打仗的人,肯定是对他个人有利,但对国家是有害的。
这个看法非常厉害,苏洵就跟他两个儿子说:
你看人这文章写得多好。
两个儿子说:
确实我们觉得写得好。
突然他就问苏轼说:
那古人有没有类似的想法?
有没有类似的说法?
苏轼脑子很快,说:
有,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大臣叫严安。
(我们知道汉武帝的时候要打匈奴,严安就告诉汉武帝说:
现在大臣们纷纷讨论,说应该出击匈奴,舆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但我认为这件事情对私人有利,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苏轼说:
严安和富弼相比较来说,他道理已经说到了,但是没有富弼说得透。
苏洵一听,说:
你说得太好了。
这时候苏轼他们才十来岁,讨论的是什么问题?
是大问题,是战略问题,是一种国家举措对国家、对民众和对那个只是鼓捣着想要打仗的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你看,这父亲跟儿子之间讨论的问题,跟我们想得完全不一样。
在苏洵的指导下,苏轼兄弟遍读经史百家之书,苏辙后来回忆说:
“惟我与兄,出处昔同。
幼学无师,先君是从。
游戏图书,寤寐其中。
”
——苏辙《再祭亡兄端明文》
“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
”
——苏辙《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
什么意思?
原来我跟我哥哥读书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个老师,就是我父亲。
跟着我的父亲,我们读书,醒着和睡着的时候都在读书。
我们读了万卷之书,这书都在我们肚子里头,晴天到了,太阳出来了,我们把肚皮晾开,晒一晒里边的书。
意思说读得很多。
所以苏轼和苏辙后来能成为大家,能在朝廷成为高官,那不是浪得虚名的,那是有真东西的。
这真东西谁引导他们,给他们的呢?
就是他们的父亲苏洵,苏洵指导他们很快地进入成熟的写作。
你注意,我这儿指的是成熟的写作,不是老写什么《一件小事》这种东西,《我最熟悉的一个人》、《我很熟悉的又一个人》,你觉得这有意思吗?
苏轼十来岁的时候,苏洵指导他写了一篇议论文《夏侯太初论》,里边居然有这样的经典句子: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
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
——苏轼《夏侯太初论》
什么意思?
这话你根本想不出来了:
一个人最有勇气了,胆子特大,大到什么程度呢?
无所畏惧到什么程度?
当他的面,价值千金的玉摔碎在地上,眼睛都不带眨的,可是突然听见一口破锅给敲碎的声音,吓了一跳。
还有一个人,看见猛虎,跟它搏斗,一点都不怕,叫一蜜蜂蛰了他一下,就叫了一声。
这什么道理?
大河过了,小阴沟里翻了船了。
知道吗?
十多岁的孩子能写出这东西,最难得的是苏轼一辈子都对这几句话记忆犹新,后来他到密州做官的时候,写了两篇文章,还把这句子还拉进来,在里头作为经典句子。
十来岁的孩子为什么能写出这东西来?
要不是千遍百遍的思想历练和写真的历练,是写不出来的。
这不是模范作文,这是从小就能看出的成熟的思想和写作的手法,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而且苏洵还教导他两个儿子写《春秋论》、《孟子解》、《论语略解》、《孟子解二十四章》。
刚才说了,让他们写这一类的文章,散文这是可以的,但是也得写对经典的理解。
那换句话说,一十来岁的孩子,天天让他写:
你对《论语》的看法、你读《论语》的感想、你读《孟子》的感想,你注释《论语》,你注释《孟子》。
这种教育,他不成材都很难。
他为什么能这么教育呢?
因为苏洵经过了二十年的科举考试的那种应试的读书和写作,又转向了自由的思考和读书的阶段,他太了解一个人应该读什么书?
怎么读书?
读书的方向是什么?
怎么样子读书你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思想者、独立的写作者?
才能成为真正的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
【画外音】
悠居眉山期间,苏洵与两个儿子一起读书、共同思考,在教育儿子的同时,自己的学问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在中国古代,科场得意、仕途坦荡,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
所谓“学而优则仕”,是每个读书人内心的期望。
苏洵也一样。
尽管未能科举成名,但他饱读圣贤之书,胸怀天下,是真正有政治抱负的人,他对“治国平天下”也有期待,那么他将从哪里求取功名?
他的仕途之路又是如何开启的呢?
【康震】
当然了,苏洵闭门读书十年之久,教育两个儿子这么长时间,肯定不只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为了读书而读书。
古人说得好,“立德、立功、立言”,治国、平天下,光立德、立言有什么用?
还是得立功。
所以仕途之道对于苏洵,那是永远不能忘怀的。
尤其是这两个儿子,他得给他们提供机会,同时也得给自己提供一个机会。
机会在哪儿呢?
机会当然在朝廷了。
我们还都记得当年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后来失败了,“庆历新政”过了十余年之久之后,当年参与“庆历新政”的欧阳修等人又重新走上政治舞台,这对苏洵来讲,是个好消息。
特别是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他的生命当中的第一个贵人出现了,这就是当时到四川成都,也就是当时的益州做知州的张方平。
张方平是个天才,过目不忘。
张方平一到四川,就想寻访贤能之人,有人告诉他说:
有,眉山有个苏洵,很厉害。
张方平见苏洵的第一眼的印象是此人比较沉静,跟他一交谈,发现此人博闻强记,再一看他的文章,了不得了,这太了不起了,你的文章,就像左丘明的《国语》,就像司马迁的《史记》,就像贾谊的文章。
张方平说:
我要给你特殊的待遇。
在他们家客厅专门设了个专座,每次来就坐这个座,别人不许坐,这个座是专门我跟你讨论问题的,对他非常器重。
苏洵不但见了益州的知州张方平,还到当时四川的另外两个城市,一个叫雅州,一个叫犍为,去拜访当地的官员,特别是雅州的知州雷简夫。
雷简夫一见苏洵,就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恨不得跪在他跟前,不是说他要求他什么,是真的发现了一个人才。
他给张方平写信说:
了不得,这苏洵是王佐之才、西南之秀,他能够做帝王之师的。
什么!
您给他推荐做成都的学官,教育局局长?
这太委屈他了,他是做帝王之师的人,您怎么能给他推荐这个。
我告诉你,应该给朝廷推荐更大的官,要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您必须得始终推荐。
雷简夫太热心了,他直接就给当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写了一封信,这信写得特有意思,说苏洵出身贫贱,我要让他摆脱贫贱,我办不到,但是我的能力是什么呢?
我能发现这个人才,我没法让他摆脱现状,但我能发现这个人。
如果说我发现了这个人,但我不告诉你,那是我有问题。
现在这么说,您是翰林学士,文章忠义天下,一代文宗,如果说我跟您都不知道有苏洵这个人,我们俩都没责任。
现在我发现这人了,我没责任了,我把他推荐给您了,您不吭气,也不推荐他,那全都是你的责任。
这等于是将欧阳修一军,但也就说明苏洵这十余年的苦读,确实是成效显著。
他真的是个人才,人见人爱,张方平推荐他,雷简夫简直恨不能给他抱起来,直接扔到朝廷里头去。
后来张方平接到雷简夫的信很震动,而且他这个推荐苏洵担任成都学官的申请,朝廷迟迟不批复,他最后跟苏洵说:
远地不足成名。
我们这地方太偏僻,引不起朝廷重视,你应该去趟京城,你去找欧阳修。
虽然我跟欧阳修不对付,但是就人才问题而言,你应该去找他。
我给他写封信,极力地推荐你。
正好这一年,宋仁宗嘉佑元年,朝廷开科考试,苏洵决定带他两个儿子进京城去开封参加考试,顺便遍访群贤。
后边的事情其实大家都知道,苏轼和苏辙一考即中,后来又参加制科考试,又是双双考中。
我们最关心的是他爸爸在京城里头捞了个什么官做没有?
他的仕途道路怎么样?
我告诉你,特别有意思,我们下次再接着说。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02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