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复习暑期之马克思0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8124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复习暑期之马克思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考研政治复习暑期之马克思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考研政治复习暑期之马克思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考研政治复习暑期之马克思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考研政治复习暑期之马克思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复习暑期之马克思02.docx

《考研政治复习暑期之马克思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复习暑期之马克思02.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政治复习暑期之马克思02.docx

考研政治复习暑期之马克思02

39.在小规模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商品以满足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

这种经济形态是指:

A.自然经济B.简单商品经济C.发达商品经济D.市场经济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商品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

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是商品经济的特征。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

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封闭保守的经济,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劳动以自然分工为基础。

发达的商品经济阶段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与机器大生产、发达的科技相联系,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仅为了交换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更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使价值增殖。

而市场经济是市场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

因此,ACD均为错误选项。

只有简单的商品经济才是在小规模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商品以满足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的经济形态。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0页;《大纲解析》第46页。

40.“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

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

”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

A.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商品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即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的。

各种物品的不同的自然属性,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也就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体现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它本身并不反映社会的生产关系,它在一切人类社会中都存在,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1页;《大纲解析》第47页。

4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考察使用价值,是因为它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是指商品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

交换价值表现的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价值的物品可以有使用价值,但只是普通的使用物品,而不是商品。

因此,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物质内容,也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和交换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1页;《大纲解析》第47页。

42.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B.商品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的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劳动二重性的内涵。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

具体劳动是根据劳动的目的、对象、操作方法、劳动资料和劳动结果来区分的。

作为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同人类社会一起存在的,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抽象劳动作为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1~122页;《大纲解析》第47页。

43.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

A.两种不同的商品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B.两种不同的商品对人们有相同的效用

C.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D.两种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不同商品能够进行相互交换的原因。

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交换价值,即它能够用于交换别的商品,并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进行比较,就是由于在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中凝结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商品的价值。

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

交换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商品的二因素,从表面上来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本质上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1页;《大纲解析》第47页。

4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反映了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同一生产部门生产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的结果,使各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均衡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形成商品的价值量。

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是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不同生产部门,由于生产的使用价值不同,各自生产单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不同。

要在它们之间均衡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如果以全社会所有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时间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就会造成所有的商品具有同样的价格的局面,这是有悖于常理的。

不同生产部门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是平均利润率。

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讨价还价,影响的是商品价格水平的高低;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是工商企业之间让利的多少,它们都不会改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改变商品的价值量。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2页;《大纲解析》第47页。

45.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商品的效率,它特指的是:

A.具体劳动的生产率B.抽象劳动的生产率

C.个别劳动的生产率D.社会劳动的生产率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劳动生产率的含义。

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劳动生产率总是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它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一是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生产资料(特别是其中的生产工具)的规模和效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再生产中的应用;劳动者技术的平均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程度以及自然条件等。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从而引起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3页;《大纲解析》第47页。

46.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解决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

A.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商品交换的实现

C.能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的出现D.价值规律发挥作用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解决商品内在矛盾的关键。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

首先,使用价值与价值共存于一个统一体(商品)中。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其次,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

它们的矛盾性表现在商品的生产者和购买者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的内在矛盾,它只能通过交换来解决。

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生产者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了价值;消费者支付了商品的价值获得了使用价值,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1页;《大纲解析》第47页。

47.马克思认为:

“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换句话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这句话说明了:

A.货币的本质B.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一回事

C.货币的基本职能D.只有货币才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职能表现为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同时也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货币的其他职能是在这两种基本职能的基础上,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派生出来的。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有着不同的作用,因此,不能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等同起来。

实际上,在货币出现以前,一般等价物也能充当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4页;《大纲解析》第48页。

48.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其特点是:

A.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B.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C.必须是现实的货币D.可以是支票或电子货币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非要足值的货币。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使直接的物物的交换发展成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最初采用金属条块形式,每次商品交易都需鉴定其成色和重量,十分不便。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为了方便,货币的金属条块形式发展为铸币形式,但由于流通中的磨损,分量减轻,出现不足值的现象,但这种不足值的铸币也和足值的铸币一样流通。

这表明,金属铸币由价值符号来代替是可行的,于是产生了纸币。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随着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又产生了信用货币。

商品经济发展到当代,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的业务不断扩大,由于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又出现了"电子货币"。

这是一种观念性的货币。

信用货币、"电子货币",都是货币的代用品或替代形式。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4页;《大纲解析》第48页。

49.价值规律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是通过:

A.市场机制的作用完成的B.政府的宏观调控完成的

C.资源的有效配置完成的D.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的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途径。

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因此,价值规律具体是通过价格的运动来表现的,而价格的运动又离不开竞争规律、供求规律。

所以,价值规律就是通过价格机制、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的相互作用来表现的。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综合作用共同构成市场机制。

价值规律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就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的,市场机制之所以能够对经济活动起调节作用,是因为背后的客观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25页;《大纲解析》第48页。

50.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时,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根据是资本不同部分:

A.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B.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C.在使用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D.周转速度的不同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

在政治经济学史上,马克思第一个科学地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并进而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的资本概括起来不外两个部分,即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和以劳动力形态存在的资本。

马克思依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并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的那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并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的那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32页;《大纲解析》第51页。

51.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200万元,其中一次生产耗费不变资本100万元,购买劳动力部分为80万元,生产出商品价值300万元。

该资本的剩余价值率是:

A.300%B.200%C.150%D.100%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剩余价值率的公式。

剩余价值率是由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形成的。

它反映的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m'=m/v。

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条途径:

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和增加可变资本总量。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率有提高的趋势。

要求出本题的剩余价值率,必须首先计算出剩余价值量:

300-100-80=120万元。

根据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

m'=m/v,即m'=120/80=150%。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32页;《大纲解析》第51页。

52.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资本家为了提高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通常会采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

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

C.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D.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垄断市场和价格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剩余价值的两种生产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

资本家之所以能采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是因为工作日是一个可变量,它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变动。

但是,靠绝对地延长工作日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是有很大局限的。

因为工作日的延长限度既取决于劳动力的生理界限,又取决于社会和道德的界限。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

为了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由于劳动力价值由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所构成,并且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生活资料的价值就会降低,劳动力价值也随之下降,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便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则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因此,本题的正确的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33页;《大纲解析》第51页。

53.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这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和竞争的外部压力决定的。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A.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B.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C.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结果D.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没有关系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

如果说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资本家的资本全部为剩余价值所代替,那么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追加资本一开始就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

积累的追加资本,无非是工人过去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工人阶级总是用他们这一年的剩余劳动创造了下一年雇佣追加劳动的资本。

追加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不变资本,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一部分作为可变资本,雇佣追加的劳动力,两者在生产过程中被合并在一起,从而实现了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从这个意义上说,"积累就是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结果。

马克思说:

"现在,对过去无酬劳动的所有权,成为现今以日益扩大的规模占有活的无酬劳动的唯一条件。

资本家已经积累的越多,就越能更多地积累。

"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实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35页;《大纲解析》第52页。

5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这句话揭示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

A.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表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

C.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内在地、本质地、必然地联系在一起

D.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就是“机器排斥工人”的过程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即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引起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必然性。

马克思称之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他指出:

“社会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

可供支配的劳动力与资本的膨胀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

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

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

最后,工人阶级的贫困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

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

像其他一切规律一样,这个规律在现实中也会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而有所变化。

”(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07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35页;《大纲解析》第52页。

55.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前提是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中:

A.不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增加B.可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增加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同步增加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同步下降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变化趋势。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机器大工业的出现,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马克思把资本积累进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叫做资本构成质的变化。

其原因是,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资本相互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资本家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单位产品劳动耗费。

因此,资本家就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劳动效率,促进资本技术构成提高。

而资本技术构成提高的结果是:

总资本中的不变资本的增长速度相对加快,使资本价值构成提高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个别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引起部门及整个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35页;《大纲解析》第53页。

56.某企业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是100万元,其资本有机构成是4/1,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的商品价值为120万元,其剩余价值率是:

A.20%B.80%C.100%D.120%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通过资本有机构成考察剩余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可用C∶V表示。

企业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是100万元,其资本有机构成是4/1。

因此,资本的有机构成中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C∶V=4∶1,即C=4V。

又由C+V=100(万元),可以计算出:

C=80(万元),V=20(万元)。

由试题得知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的商品价值为120万元,因此可以得出不变资本创造的剩余价值为120-100=20(万元)。

再根据剩余价值率M'=M/V=20/20=100%,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35页;《大纲解析》第53页。

57.垄断统治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根本经济特征,获取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

A.通过垄断组织实现的垄断资本统治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

B.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C.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D.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

垄断资本的统治是通过垄断组织实现的。

垄断组织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中,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或大联合企业。

垄断组织拥有的资本叫做垄断资本。

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在于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由于垄断组织规模大,它在经济生活中必然起着决定性作用。

列宁概括了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

主要有第一,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第三,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其中,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通过垄断组织实现的垄断资本统治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161~162页;《大纲解析》第58页。

58.垄断资本的统治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来实现的,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企业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跨国公司,是指以一国的总公司为基地,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跨国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企业,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垄断的主要形式。

早期的跨国公司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后,跨国公司无论是其规模还是活动范围,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跨国公司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二,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巨大发展,生产专业化和分工协作,要求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第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就地生产和销售,可以绕过关税壁垒,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开辟和占领更多的市场;第四,旧殖民体系的瓦解,迫使垄断企业采取比较隐蔽的方式对外扩张和掠夺,而跨国公司为当代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和掠夺的新方式--资本输出提供了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