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积极心理学.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8019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积极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二章积极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二章积极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二章积极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二章积极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积极心理学.docx

《第二章积极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积极心理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积极心理学.docx

第二章积极心理学

第二章:

积极心理学

做快乐的幸福人

主要内容:

1、走进积极心理学

2、为什么需要积极心理学?

3、学会积极

4、通往快乐幸福

一、快乐是什么?

快乐,是一种财富。

快乐是什么?

觉得满足与幸福。

“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主观幸福感。

快乐=主观幸福感。

快乐—精神富翁的必需品

你快乐吗?

人们是否都快乐?

都会快乐吗?

为什么总是不快乐:

有一天人生才会变的比较好

当我博士毕业了…

当我拥有…

当孩子考上大学…

患得患失迷茫纠结活着意义?

二、幸福是什么?

幸福:

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

对生活满意度高是主观幸福感,这种感觉很难长久维持;而心理幸福感是自我接受、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一种能力,能使生命力保持长期旺盛。

幸福需要感觉,更需要能力。

马丁.塞里格曼提出幸福的三要素:

幸福=乐趣+参与+意义

亚里士多德:

幸福是真实地面对内心的自我。

(想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必须去发现自我的优点,并进行充分发挥,用毕生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伊壁鸠鲁:

幸福的生活就是美好的感觉被最大限度的增强,不好的感觉被最大限度的削弱。

幸福之泉的故事:

三个小孩主动清理了树林里的老泉,树林里的仙女感激他们,并祝他们幸福。

孩子们不明白幸福是什么,仙女让他们自己弄明白,并相约十年以后在老泉见面,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

三个孩子出发去寻找答案。

十年后三个孩子长大为青年,相聚在泉水旁,诉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一个青年做了医生,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让他感到幸福;一个青年去过很多地方,做过许多职业,他勤勤恳恳的工作,感到自己对别人有用,因而觉得幸福;还有一个青年留在村子里,他辛勤地种地,用粮食养活了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劳动没有白费,也觉得幸福。

仙女出现,告诉他们幸福要靠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跟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的各种变量:

低相关度或无关中等相关度高相关度

年龄朋友的多少感激

性别已婚乐观

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有工作

社会阶层娱乐活动的多少积极情感

收入身体健康自尊

有孩子知觉能力内部控制能力

智力水平外倾性自信

哈佛“幸福课”

哈佛大学的积极心理学是2006年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俗称为哈佛“幸福课”,正式名为哈佛积极心理学1504.

23%的哈佛学生说,这个课程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全美数百所大学都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基本都是选修人数最多的课程。

2007年,泰勒·本-沙哈尔(TalBen-Shahar)博士应邀来到北京,在钓鱼台国宾馆为中国企业家经营和白领做了一个为期三天的研讨会。

TheQuestionofQuestions:

Howcanwehelpourselvesandothers—individuals,communities,andsociety—becomehappier?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走进积极心理学)

幸福的奥秘是什么?

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

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

怎样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状态?

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不一样的心理状态。

积极心理学的英文是PositivePsychology,这是一门关于“幸福的科学”,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教育和爱息息相关。

该课程关注普通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研究如何让人活得更幸福,获得积极的心理感受。

它告诉我们幸福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新方法、建立新习惯来获得幸福。

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积极心理学的六大美德: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内容“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

以研究人的幸福为中心。

三个基本点:

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国家、单位、家庭)。

积极情绪(三个部分组成):

一个人对过去感到满意,对现在感到快乐,对未来充满希望。

积极的人格特质:

指人的力量和美德。

包括如爱和胜任的能力、勇气、同情心、复原力、创造力、好奇心、诚实、自知力、克制、自我控制和智慧等。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就是正面思考、建立积极情绪。

正面思考就是往好的方面想。

这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这门课是一个“自我兑现的预言”

自我兑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prophecy)——秀才的三个梦的解释

秀才赶考三个梦的故事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

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

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

"你还是回家吧。

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

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

跟表妹一起躺在一张床上,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

店老板非常奇怪,问:

"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

"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

"哟,我也会解梦的。

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

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

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

跟你表妹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秀才一听,更有道理,恍然大悟,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果真“金榜题名天下知”。

同一件事情,心态与观念不同,就会得出两种相反的结论。

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只有观念正确、心态阳光的人才能成就人生命运的吉星。

人如何预言解释一件事,人往往就会把事情的发展按自己语言解释的方向来推进,结果预言就自己兑现了自己,就是自我兑现的预言。

心理学的转向:

由消极到积极

最近50年来心理学一直关注人性的消极方面,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如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爱。

对于《心理学摘要》(PsychologicalAbstracts)电子版的搜索结果表明,自1887年至2000年,关于焦虑(anxiety)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depression)的有70856篇,而提及欢乐(joy)的仅有851篇,关于幸福(happiness)的有2958篇。

搜索结果中关于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的文章比例大约为14:

1。

这个统计数据显示,两个世纪以来,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

21/1的比率是不健康的...

但是它反映了现实...

——今天,抑郁症人数是1960年的十倍

——今天,得抑郁症的平均年龄是14.5岁(1960年是29.5岁)

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塞里格曼

抑郁障碍—一个人人都要面对的话题

抑郁症的年患病率5%-10%

美国抑郁症终生患病率17.1%

全球78.6万人自杀/年、1000万人自杀未遂

抑郁症在疾病的总负担中:

1990年第四位,2020年第一位

我国年自杀人口28.7万人,200万人

自杀未遂

每两分钟一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

自杀者中60%—精神疾病的患者,其中60%抑郁症患者。

约3000万抑郁患者,15%最终死于自杀

女性自杀是男性的两倍。

大学生心理问题趋势:

16%--25%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7.89%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20世纪80年心理障碍占20%左右

90年代上升到25%

近年来已达到30%左右。

“郁闷”一词在校园内的广泛盛行。

资讯折射的心理倾向

国民幸福感的调查问卷统计:

不太满意的人70%

非常满意的只有3.2%

对未来缺乏信心的人有47.8%

很有信心的13.1%

感到自己非常幸福的人6.05%

感到自己不幸福的有38%

强调积极

我们在寻找什么就会看到什么,对于那些我们没有有意去看的,就会错过许多,即使这些东西依然存在。

我们对世界的体验,因为我们如何安置我们注意力而大为受到影响。

人们通常只能聚焦于他所问的问题。

我们所问的问题通常决定了我们的方向

人类坚持不断问什么样的问题,人类就会朝所问问题的方向成长

为什么能够成功:

榜样;乐观和自信;不抱怨;注意力聚焦于有效的地方

一场幸福的革命:

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的幸福,二道2005年只剩下36%,但是因果国名平均收入提高了三倍。

中国经济发展极为迅速,而与此同时,青少年和成年人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患病率也在快速上升。

中国青少年心理状况严重,3000万人找不到快乐。

2005年上海市妇联所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市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达21%~32%。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从1984年以来,对北京市某些城区的小学生作过四次儿童心理问题患病率调查,1984年为8.3%,1993年为10.9%,1998年为13.4%,2001年则增长到18.2%。

为什么相信积极心理学能带来幸福?

积极心理学就是连接象牙塔和日常生活的桥梁,它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具自助运动给人带来的愉悦和乐趣。

积极心理学经过学术研究的成果,基于严格的考证和实践,具备更大的实证性。

而且,研究者从来不随便保证。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保证的一般都会实现。

幸福是什么?

你会怎样定义幸福?

幸福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怎样才能判断自己是否幸福?

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得幸福?

是否有关于幸福的统一标准?

如果有,它是什么?

这些问题很难有确切答案,即便有,这些答案本身对提升我们的幸福感没有任何帮助。

“我是否幸福?

”这个问题本身就暗示着对幸福的两极看法:

我要么不幸福,要么幸福。

在这种理解中,似乎有那么一个点,超过了就是幸福,未达到就是不幸。

但是实际上这个点并不存在,对这一误解的执着只能导致不满和挫折感

问正确的问题

我们永远都可以更幸福,没有人总是处于完美的生活状态而无欲无求。

我怎样才能更幸福。

与其因为没有达到所谓的幸福境界而感到沮丧,与其浪费力气去苦思冥想自己到底有多幸福,不如认真地去体会和挖掘幸福这一无穷无尽的宝藏,同时去争取得到更多。

要记得,追求幸福应该是我们的终生目标!

协调现在与未来:

就算我们必须牺牲一些眼前的快乐时,也不要忘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仍然不断地发掘那些能为我们带来当下的和未来的幸福感的行动。

汉堡模型:

四种人生模式

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为了一场比赛,每天苦练,同时还得严格得遵守饮食限制。

在开赛前一个月,他只能吃最瘦的白色肉类、全麦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

他告诉自己,等比赛一结束,一定要好好大吃几天“垃圾食品”。

当他面对四种汉堡时,实际上他面对了四种人生模式

第一种类型的汉堡,它虽然口味诱人,却是标准的的”垃圾食品“。

吃下它等于享受眼前的快乐,而埋下了未来的痛苦。

可以成为”享乐主义型“。

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面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但是食用这类汉堡可以确保以后的健康,可是吃起来非常痛苦。

与享乐主义型刚好相反,称为”忙碌奔波型“。

第三种最糟糕,既不好吃也不健康,吃了它不仅现在享受不到美味,日后还会影响健康。

称为”虚无主义型“。

上诉三种不会是我们全部的选择。

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与第一种一样好吃且与第二种一样健康呢?

我们称之为”幸福型汉堡“。

享受当下所从事的事物,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他们可以获得更加满意的未来。

反思:

回顾你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你经常处于哪一个或者哪两个模型中呢?

反思一:

回想一下,有没有曾经达到一个重要的目标之后,却没有得到你所预期的喜悦?

反思二:

回想一下,你是否在某一段时期,曾经忙碌奔波的生活着。

如果有,以一个第三者的角度去给自己一些建议。

享乐主义型:

无所事事是魔鬼设下的陷阱

“享乐主义型”的人总是寻找快乐而逃避痛苦。

他们只是盲目地满足欲望,而从来不认真考虑后果。

他们认为一个充实的生活就是不断地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欲望。

由于享乐主义者只看重眼前,短暂的快乐有时会让他们是去理智,比如吸毒。

享乐主义者的根本错误在于将努力与痛苦,快感和幸福同化了。

反思:

回想一下,你是否曾经有过作为享乐主义者的经历或者一段享乐主义的生活,这种生活的优点和代价是什么?

适应性

持续性忽视的发生,可能仅仅是因为人们不承认还存在另外一个关于愉悦感的现象:

我们有适应的能力

当我们重复多次遇到产生愉悦感的刺激因子时,我们所体验的愉悦感会不断下降

当到达某点后,很快又会回到原来的基线水平

一个关于适应的学术报告

研究者找了22位彩票中奖者,他们一年内至少得了5万美金,有人甚至得了一百万。

获奖者被询问他们过去、现在和将来(期望)的幸福感等级,从0~5分级,同时也去评价自己在日常活动中的幸福等级。

研究者同时对58位没有中过彩票的人进行了访谈,这些人与中奖者住在同样的地方

研究结果

彩票中奖者目前的幸福程度并不比对照组要高多少(4.00:

3.82)

对未来的期望程度也是一样(4.20:

4.14)

而在日常活动中所获得的愉悦感,中彩票者不如对照组高(3.33:

3.82)

在最多不到六个月之后,彩票中奖者的幸福感回到之前的基线水平。

虚无主义者:

被过去经验击垮的胆小鬼

虚无主义者是那些已经放弃追求幸福的人,不再相信生活是有意义的。

“虚无主义型”代表了沉迷于过去,放弃现在和未来的人。

习得性无助

塞里格曼实验一:

将实验狗分为三组,在三个地板充电的房间里,第一组被轻微的电击,而它们旁边有一个开关,碰一下就可以停止电击。

第二组也遭受电击,但它们无法阻止。

第三组未受电击。

过了一会儿,所有的狗都被关进一个大箱子里,箱子边上有很矮的栏杆,接着开始轻微电击。

第一组和第三组很快跃出了栏杆,第二组则只是在原地哀嚎。

实验二:

塞里格曼让两组人听噪音。

第一组有停止噪音的而方法,而第二组无法阻止噪音。

过些时候他再次向两组人施放噪音,这次都有方法阻止,但第二组却无动于衷。

反思:

回想一下:

某件事情或是一段时期中,你是否曾经也感到堕入虚无主义的漩涡中,除了眼前的不幸,看不到任何希望。

如果当时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给自己一些建议的话,你会有什么样的建议?

幸福型:

永远可以更幸福

解析幸福

——幸福的人不必当总统或百万富翁

为什么追求幸福:

在所有目标中幸福才是至高无上的。

财富、名望、知名度与其他目标都不能和幸福相比,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名望上的追求,其最终都是追求幸福的手段

幸福=意义+快乐

满意生活的先决条件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会在整体上保持一种积极人生态度。

他经常被积极地情绪所推动,如欢乐和爱,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

快乐是常态,而痛苦是小插曲。

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我们必须明白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悲伤、考验还是波折,我们都应该为活着本身而感到由衷的快乐。

意义:

生命的喜悦,真我的呼唤

假设有这样一部机器,让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所期望的任何快乐,如“拥有无数的钱财”、“住在豪华的城堡中”等等。

这架机器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真实的爱的感觉,而且我们完全不会感受到是机器在工作,就像是真的一样。

这里我所要问的是: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会不会选择一生都使用这部机器?

另外一种问法就是:

如果一辈子靠着这种机器,我们会不会有真正的幸福?

幸福绝不仅仅是愉悦的情绪体验

任何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灵性(在牛津词典里,灵性定义为“真切的感受到事件的意义”)动物无法去过有灵性的生活,他们的行为的意义只限于追求满足和逃避痛苦。

什么是有意义

目标不一定是意义。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让我们从内心感受到有意义的目标。

我们可以设定不同的目标,比如考一个好成绩,买大房子、好车子等,但是当我们实现这些目标的时候我们仍然可能感到空虚。

要过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其目标必须是自发的,它是为了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望。

通往幸福

真正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而去快乐地努力与奋斗。

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的游逛,幸福是向山顶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为了获得持久的幸福,我们就要在奔向那个我们认定有价值的目标的同时,享受这个旅途的过程。

如何实现幸福?

快乐学习——很可惜,多数学生都讨厌学习

•挣扎、困难和挑战都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幸福之路并无捷径

•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模式——溺水模式

•溺水模式有两个特点:

(1)有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强烈愿望;

(2)一旦解脱,我们常会把那种舒适误认为是幸福。

如果把一个人的头按进水里,这个人会痛苦,会挣扎这要出来,如果他在最后一刻得到解放,他第一件事就是拼命地呼吸,接着便是那醉人的解脱感。

但是,那不是幸福!

快乐学习的状态

•追求快乐且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沉浸体验

沉浸体验:

乐在其中并实现成就

•我们都有过沉迷于阅读或写作的经历,有时连别人叫我们都听不见:

或者我们专心烹饪、和朋友说话、在场上打球,经常几个小时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这些就是沉浸体验。

体育比赛中的沉浸体验

•芝加哥公牛队的职业篮球队员本·戈登对打球过程中“处于巅峰状态”的描述:

你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不知道现在是第几节比赛。

你听不到观众的叫喊声。

你不知道自己得了多少分。

你什么也不去想,只是打球。

所有的动作都像是本能的。

•经过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表明,在技术和挑战达到最佳平衡的时候,沉浸体验最有可能出现。

就是说当我们全心全力投入目标,不为任何其他的诱惑所动摇时,我们才能获得沉浸体验。

•反思:

你什么时候有过沉浸体验?

•影响沉浸体验的两种情况:

一是压力太大的环境,因为这样带来焦虑;二是有没有挑战性的环境,这样使人丧失动力。

•许多学生不是感到焦虑就是感到乏味。

因此他们无法享受学习过程或是发挥出真正的潜力。

•学生学习压力太大,但同时又没有挑战。

改变对学习的偏见

•对学生来说,在学校学习就是工作,使学生们厌烦,因为只要是人,就不会喜欢“工作”。

•但是,经过研究发现,虽然人类喜欢休闲多余工作,但人们在工作中的沉浸体验比休闲活动多。

•没困难没工作的地方不是天堂,我们需要工作需要学习才有快乐。

•最佳的教育应该是教会学生在物质和精神领域同时成长。

学校必须突破3R(wRiting,写;Reading,读;aRithmetic,算),我觉得有必要在加一个Revelry,狂欢。

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

•帮助学生找寻有意义和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而非仅仅注重拿到多少分数。

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的游逛;

幸福是向山顶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为登顶而努力,并享受攀登的过程

小测试:

你的幸福是什么样子的?

•下面这些问题反映了人们的一些想法,请选择能够描述你真实生活状态的选项。

•不要选择你认为对的选项,而要选择最符合你自己的选项,这不是用于测试你是什么样的人,而是测试对你来说,怎样才是你通往幸福的主要途径。

•所以,请诚实、准确作答!

•非常像我=5分

•大多数时候像我=4分

•有些像我=3分

•只有一点像我=2分

•一点也不像我=1分

•1、我的生活有崇高的目的

•2、生命如此短暂,要懂得享受生活中的愉悦

•3、我寻找能够挑战自己技术和能力的机会

•4、生活中我保持出色的成绩

•5、无论是工作的时候还是玩的时候,我都很忘我的投入

•6、我经常全神贯注于我所做的事

•7、我很少被周围所发生的事情分散注意

•8为了使世界更加美好,我也有一份责任

•9、我的生活有长久的意义和价值

•10、无论我在做什么,对我来说,赢都是很重要的

•11。

在选择要做什么的时候,我常常考虑这件事情是否令人愉悦

•12、我所做的事情,对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13、我希望比别人更有成就

•14、我同意这样一句话:

“生命短暂—要先吃餐后甜点。

”(生命短暂,及时行乐方是明智之举)

•15、我喜欢做充满刺激的事

•16、我喜欢竞争

•愉悦=2+11+14+15

•投入=3+5+6+7

•意义=1+8+9+12

•成功=4+10+13+16

•根据你的数据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图表

生活的满意度

•你是否四个维度都高于15分?

如果是的话,说明你正拥有一个非常充实的生活

•或是否是在某一两个维度上得分较高?

如果是的话,你可能拥有满意的生活,尽管你可能正在寻求机会是生活更加幸福

•是否四个维度都低于9分?

如果是的话,那就说明你目前的生活比较空虚

你应该为此做出一些改变——无论什么样的变化——都可以,只要尝试去改变!

完形填空:

跨越幸福的障碍

•以下是一些为完成的句子,用来帮助你超越一些有可能阻碍你获得幸福的障碍:

妨碍我追求幸福的东西是......

再多5%地去感觉自己是值得拥有幸福的......

如果能更深地认识到我们是有资格获得幸福的......

如果我拒绝一招别人的价值观生活......

如果我给自己快乐的许可......

当我对自己感到满意时......

要为我的生活多带来5%的幸福......

我开始渐渐发现......

究竟怎样才能快乐?

本-沙哈尔提出了“六点秘诀”

• 第一,接受自己———无论优点还是缺点。

人们总是要面对恐惧、悲伤、焦虑等各种或积极或负面的情绪,但抵制自己的情绪会导致挫败感,或者让人不快乐。

•  第二,快乐需要意义。

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人们所参与的活动最好既愉快又有意义。

如果这一点难以实现,一定要帮助自己寻找一些这样“鱼和熊掌兼得”的“快乐推进器”。

•  第三,头脑说了算。

要记住一点,快乐与否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识。

比如,人们将失败视为灾难还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态度不同,心情自然也不同。

•  第四,越简单越好。

人们往往希望在越来越短的时间里完成越来越多的事务,却忽视了“数量会影响质量”,人们可能会因参与过多而牺牲掉自己的快乐。

•  第五,身体也重要。

不要忘记一点,身心需要和谐发展,因而坚持锻炼、充足睡眠、健康饮食习惯都会对身体和精神健康大有裨益。

•  第六,感激要说出来。

人们总是拥有太多“理所当然”。

事实上,学会欣赏和感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相当重要———不论是人还是事,是美丽景色还是一个微笑。

全球最幸福的10个国家

•第一名:

丹麦

•人口:

550万  

•人均寿命:

77.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34,600

–有着高生活水平,不容忽视的财富,大范围的公共和社会福利,很显然为什么丹麦会排名全球第一了。

这里有最高水平的教育,公立学校有口皆碑,私立学校也让人负担得起。

丹麦人口稀少,让国民有强烈的身份象征。

另外丹麦风光秀丽,适合居住,唯一遗憾的是气候恶劣了点。

•第二名:

瑞士

•人口:

750万  

•人均寿命:

80.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32,300

–处于欧洲中部同样风光秀丽的瑞士排名在第二位,低犯罪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户外活动——从阿尔卑斯山的滑雪到日内瓦湖泛舟。

作为世界红十字的发源地,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部分,不难理解为什么瑞士在健康保险花费方面如此大的开销,人均$3,445,这些开销来源包括私人财产和公共资产。

另外这个国家非常和平,多年的中立让瑞士在周边国家的冲突中收到庇护。

•第五名:

巴哈马群岛  

•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