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77418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4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

《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生物 解析版.docx

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生物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

沃森和克里克使用模型建构法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C.孟德尔通过对减数分裂的研究,并用说—演绎法揭示了两大遗传定律

D.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答案】C

【解析】

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正确;沃森和克里克使用物理模型建构法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B正确;孟德尔通过哇哦都等植物的杂交实验研究,并用说—演绎法揭示了两大遗传定律,他没有减数分裂过程进行研究,C错误;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考点定位】有关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发现的相关实验

2。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S型肺炎双球菌菌落光滑,菌体表面无多糖类荚膜,能使人患肺炎

B。

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均不死亡

C.艾弗里的实验中,加入S型细菌的DNA后,R型细菌全部转化为了S型细菌

D.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使R型菌转变为S型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详解】A、S型菌表面有荚膜,能够致病,R型菌表面无荚膜,A错误;

B、R型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均不致病,小鼠注射后均不死亡,B正确;

C、R型菌中加入S型菌的DNA后,只有部分R型菌转化为了S型菌,C错误;

D、艾弗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并未有证明存在其他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3.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B。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技术相同

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沉淀物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D.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检测到35S

【答案】C

【解析】

【分析】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步骤为,分别提取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单独与R型菌混合后,注射给小鼠观察其存活情况,另外还设置添加DNA酶的S型活菌和R型菌混合作对照组观察实验.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步骤为,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混合培养噬菌体与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于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只是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艾弗里的实验中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A错误;

B、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离体转化实验,运用到物质分离提纯技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运用同位素标记法,B错误;

C、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子,侵染大肠杆菌后利用大肠杆菌内部材料合成子代噬菌体,故放射性主要存在沉淀物中,C正确;

D、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子代噬菌体利用大肠杆菌内未标记的氨基酸合成蛋白质,不具有放射性,D错误;

故选C。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

A. 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

B.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

C. 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

D.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噬菌体的增殖过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详解】当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到细菌细胞内的只有噬菌体DNA,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分子都是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原料合成的。

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5。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蓝藻和绿藻都属于真核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均为DNA

B。

 大肠杆菌的拟核内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为DNA,该DNA分子呈环状

C。

HIV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

D.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的核酸有DNA和RNA,它们都是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含有DNA和RNA,并以DNA为遗传物质,RNA作为遗传信息表达的工具或媒介。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遗传物质为DNA或RNA.

【详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A项错误;

B、大肠杆菌的拟核由一个环状的DNA分子组成,该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B项正确;ﻫC、HIV的遗传物质为RNA,C项错误;ﻫD、真核细胞内含有的遗传物质只有DNA,D项错误。

ﻫ故选B。

【点睛】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DNA不同:

原核细胞拟核中的DNA为环状,真核细胞染色体中的DNA为链状,线粒体或叶绿体中的DNA为环状。

6.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五碳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B.DNA分子

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并且游离的磷酸基团位于同一侧

C. 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相连

D.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以双螺旋的空间结构形成.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子之间由磷酸二酯键连接,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之间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连接。

【详解】A、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五碳糖是由磷酸二酯键连接的,A错误;

B、DNA分子两条链反向平行,游离的两个磷酸基团位于两条单链的相反端,B错误;

C、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C错误;

D、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它们分布在DNA分子的两端,D正确;

故选D。

7。

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下列有关结构数目正确的是(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

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n

A. ①②③④ﻩB.②③④ﻩC.③④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双链DNA分子中A=T,C=G,且A+G=C+T=DNA双链碱基总数。

【详解】①每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子均有一个五碳糖,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故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数=m,①正确;

②A—T碱基之间为2个氢键,C—G碱基之间为3个氢键,腺嘌呤数为n,则胸腺嘧啶数为n,碱基总数为m,则胞嘧啶与尿嘧啶数均为(m—2n)/2,故氢键总数为2n+3(m-2n)/2=(3m-2n)/2,②正确;

③腺嘌呤总数为n,故两条链中A+T=2n,又由于DNA两条链之间的A+T相同,故一条链中A+T=n,③正确;

④腺嘌呤数为n,则胸腺嘧啶数为n,碱基总数为m,则胞嘧啶与尿嘧啶数均为(m—2n)/2,即G的数量为(m—2n)/2,④错误;

故选D。

8。

某DNA分子有5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鸟嘌呤300个.该DNA进行连续复制,经测定,最后一次复制消耗了周围环境中320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共复制了多少次()

A.3次B。

4次ﻩC.5次ﻩD。

 6次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一个DNA分子含有500个碱基对,即1000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其中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为300个,那么该DNA分子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1000-300×2)÷2=2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后,根据最后一次复制消耗周围环境中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3200个,可得下列关系式(2n—2n-1)×200=3200,解得n=5,C正确。

故选C.

9.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子一代DNA应为②ﻩB.子二代DNA应为①

C.子三代DNA应为④D。

亲代的DNA应为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半保留复制是:

DNA在进行复制的时候链间氢键断裂,双链解旋分开,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链,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生成两个新的DNA分子。

 子代DNA分子其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 ,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方式称半保留复制。

【详解】A、DNA复制1次,子一代DNA应为15N14N,子一代DNA应为②,故A正确;

B、DNA复制2次,子二代DNA应为2个15N14N和2个14N14N,子一代DNA应为①,故B正确;

C、DNA复制3次,子三代DNA应为2个15N14N和(23—2)个14N14N,子三代DNA应为③,故C错误;

D、亲代DNA分子是15N15N,亲代的DNA应为⑤,故D正确。

故选C。

10.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一个基因含多个脱氧核苷酸,遗传信息就蕴含在碱基排列顺序中

B. 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含有很多个基因

C. 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D。

原核生物的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脱氧核糖核苷酸是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

【详解】A、脱氧核糖核苷酸是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一个基因含有多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A正确;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

DNA片段,一个DNA中含有很多基因,B正确;

C、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C正确;

D、原核生物无染色体,裸露的DNA无蛋白质包裹,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是对DNA结构及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关系的考查,梳理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关系和DNA的结构,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11。

下列类于基因和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不能在小鼠体细胞内稳定表达

B. 人类基因组计划需测定23条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

C。

含有100对碱基(腺嘌呤占10%)的DNA分子最多有4100种

D.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答案】D

【解析】

人类己经培育出发绿色荧光的转基因小鼠,该小鼠就是导入了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A错误;人类基因组计划需测定的染色体是24条,即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B错误;含有100对碱基的DNA分子最多有种,但4100种碱基的数量确定的情况下,种类要比4100种少很多,C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和DNA

12.下列关于基因的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种氨基酸由一种至多种密码子决定,由一种至多种tRNA转运

B. CTA肯定不是密码子

C.DNA复制时一个碱基对改变,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一定发生改变

D。

m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猪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由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基本组成单位。

【详解】A、不同的密码子可能对应同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由一种至多种密码子决定,一种tRNA上只有一种反密码子,故同一种氨基酸由一种至多种tRNA转运,A正确;

B、密码子由mRNA分子中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编程,T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仅存在DNA中,故CTA一定不是密码子,B正确;

C、DNA复制时一个碱基对改变,转录后的密码子可能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控制的生物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C错误;

D、无论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自然界中所有生物使用的密码子都是一样的,D正确;

故选C。

13。

如图为基因表达过程中相关物质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①②中均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B。

 在原核细胞中,过程①②同时进行

C。

c上的密码子决定其转运的氨基酸种类

D.d可能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答案】C

【解析】

过程①②分别为DNA的转录和翻译,均发生碱基互补配对,A正确;在原核细胞中边转录边翻译,故过 程①②可同时进行,B正确;c上的无密码子,存在反密码子,C错误;d可能是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D正确。

14。

DNA复制、转录、翻译以及逆转录所需的原料依次是( )

A.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B. 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蛋白质、脱氧核苷酸

C.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遗传信息的复制和传递包括复制、转录、翻译以及逆转录,DNA复制获得DNA,DNA转录获得RNA,RNA翻译获得蛋白质,RNA逆转录获得cDNA。

【详解】A、转录所需的材料为核糖核苷酸,逆转录所需的材料为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

B、翻译合成多肽链,所需的原料为氨基酸,B错误;

C、复制所需的原料为脱氧核糖核苷酸,C错误;

D、复制与逆转录合成DNA,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转录合成RNA,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翻译合成多肽链,以氨基酸为原料,D正确;

故选D。

15.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基因R的表达过程,①〜③表示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起始密码子位于②链的左侧

B。

 过程a需要RNA聚合酶参与

C. 基因R的表达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内

D。

 最终形成的③各不相同

【答案】B

【解析】

③为肽链,较长的肽链应先合成,核糖体由右向左移动,起始密码子位于②mRNA链的右侧,A项错误;过程a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参与,B项正确;基因R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C项错误;最终形成的③由同一条mRNA指导合成,应相同,D项错误。

16.关于下列图所示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

B。

 图中所示的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C.遗传信息由②传递到⑤需要RNA作媒介

D。

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示包括DNA的转录和RNA的翻译过程,①表示DNA编码链,②表示DNA模板链,③表示mRNA。

【详解】A、图示过程中DNA解旋,合成mRNA,为转录过程,核糖体附着在mRNA上,合成多肽链,为翻译过程,A正确;

B、图示中转录与翻译过程同时进行,仅在原核细胞中发生,B正确;

C、遗传信息由②模板链传递至⑤多肽链,需要mRNA作模板,rRNA作核糖体,tRNA运输氨基酸,C正确;

D、转录过程中含A-U和T—A配对,翻译过程中为A-U和U-A配对,两种过程中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D。

17。

图甲所示为某种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人体神经细胞中,①~⑤过程都存在

B。

图甲可以看出该类生物边转录边翻译

C.图乙中的②③可表示图甲所示过程

D.图乙中过程①②③④⑤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可知,在同时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分析图乙可知,①表示DNA复制,②表示DNA转录,③表示翻译,④表示RNA复制,⑤表示RNA逆转录。

【详解】A、正常人体神经细胞中,不存在④RNA复制和⑤RNA逆转录,A错误;

B、图甲可知,DNA解旋合成单链mRNA,为转录过程,核糖体附着在mRNA上合成多肽链,为翻译过程,该类生物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B正确;

C、图甲所示为转录翻译过程,对应为图乙中的②③,C正确;

D、模板与产物不同,可能有A—U和T-A、A-T和T—A、A-T和U-A的不同配对方式,D正确;

故选A。

18。

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DNA双链

T

T

mRNA

A

tRNA反密码子

氨基酸

苏氨酸

 

A。

TGUﻩB。

ACAﻩC。

CCUﻩD。

UCU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转录过程中,编码mRNA的链为模板链,与模板链互补的称为编码链,mRNA上的密码子与对应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

【详解】A、密码子是mRNA上的核苷酸序列,不存在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不可能有T存在,A错误;

B、若密码子为ACA,对应反密码子为UGU,模板链为TGT,符合题表已知碱基序列,B正确;

C、若密码子为CCU,对应反密码子为GGA,模板链为GGA,与题表已知碱基序列不符,C错误;

D、若密码子为UCU,对应反密码子为AGA,模板链为ACA,与题表已知碱基序列不符,D错误;

故选B。

19.如图是某DNA双链的片段和由它控制合成的一段多肽链(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该DNA片段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4个游离的碱基

B.转录的模板是乙链,其碱基序列可代表遗传信息

C。

转录形成的mRNA片段中至少有18个核糖核苷酸、6个密码子

D。

 若箭头所指的碱基对被替换,则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可能不会改变

【答案】A

【解析】

20。

如图为多聚核糖体合成肽链

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表示多个核糖体合成一条多肽链的过程

B。

mRNA沿着三个核糖体从右向左移动

C. 三条肽链在氨基酸排列顺序上各不相同

D.由图示可推测少量mRNA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图示为3个核糖体沿同一mRNA分子移动翻译形成多肽链的过程,由于合成这3条多肽链的模板相同,因此这3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详解】图中为多聚核糖体合成肽链的过程,即翻译过程,每个核糖体上都可以合成一条肽链,多个核糖体分别完成多条肽链的翻译,A错误;由图可知:

核糖体沿mRNA从右向左移动,B错误;多聚核糖体合成的多条肽链是以同一个mRNA为模板,它们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上是相同的,C错误;一个mRNA分子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过程,可见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3个核糖体沿同一mRNA分子移动翻译形成多肽链的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21。

如图为某RNA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逆转录酶

B.①③过程所需原料相同

C.该病毒的RNA不能直接做为翻译的模板

D.①②③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A。

①表示以-RNA为模板合成+mRNA,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不需要逆转录酶,A错误;

B.①③过程所合成的产物都是RNA,因此所需原料相同,B正确;

C.由图可知,该病毒的RNA不能直接做为翻译的模板,要先以-RNA为模板合成+mRNA,在以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C正确;

D.①②③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D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A.

22.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下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

由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B。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 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

D.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是:

①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基因与性状

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通常情况下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性状也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一个基因也可以与多个性状有关.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本图显示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A错误;由A项分析可知,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基因1发生突变,会影响黑色素和多巴胺的合成,同时苯丙酮酸的含量增加,由此可以推出,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C正确;分析题图可知,黑色素的形成是由基因1和基因2共同控制的,多巴胺是由基因1和基因4共同控制的,由此可以推出一个性状可由多个基因控制,D正确。

【点睛】关键要结合图解得出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且一个性状与多个基因相关。

23.下列关于基因、环境、蛋白质与性状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与性状呈线性关系,即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

B。

生物有些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决定,但一个基因不会与多个性状有关

C.生物的表现型是生物的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D.只要基因型不同,即使环境条件相同,表型也不会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性状由基因与环境共同决定;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通过合成对应的蛋白质直接或间接地控制性状

【详解】A、一种性状可能由一个基因控制,也可能由多个基因控制,A错误;

B、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生物有些性状可由多个基因决定,一个基因也可能会与多个性状有关,B错误;

C、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

D、基因型不同,也可能对应的是相同的表现型,D错误;

故选C。

【点睛】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

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4。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

B。

 基因突变可以改变基因的数量

C。

基因突变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D。

基因突变引起基因结构改变进而导致遗传信息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发育的任何时期,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基因突变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详解】A、DNA分子由基因部分和非基因部分组成,只有DNA分子的基因部分的碱基对发生替换、缺失、增添才会引起基因突变,A错误;

B、由基因碱基对替换引起的基因突变不会改变基因数量,B错误;

C、基因突变若是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一般不会传递给后代,C错误;

D、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使遗传信息改变,D正确;

故选D。

【点睛】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但不是所有

基因突变都可遗传,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无法遗传给下一代;二是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可能遗传给下一代;三是在受精卵时期发生的基因突变可遗传给下一代。

25。

杰弗理·霍尔等人因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获得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研究中发现若改变果蝇体内一组特定基因,其昼夜节律就会被改变,这组基因被命名为周期基因。

这个发现向人们揭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