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0753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性腹泻健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感染性腹泻健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感染性腹泻健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感染性腹泻健康教育.docx

《感染性腹泻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腹泻健康教育.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感染性腹泻健康教育.docx

感染性腹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授课内容:

感染性腹泻的防治

一、感染性腹泻的定义

感染性腹泻是指各种急性、慢性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

我们也把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称为感染性腹泻,为狭义上的感染性腹泻。

二、腹泻种类

(1)细菌性腹泻是指各种细菌引起的腹泻。

能引起腹泻的细菌有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志贺氏菌、弯曲杆菌等。

(2)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叫病毒性腹泻。

能引起腹泻的病毒主要有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等。

(3)真菌性腹泻是指由真菌感染肠道引起的腹泻。

能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放线菌、新型隐球菌和毛霉菌。

(4))会引起腹泻的寄生虫有肠贾第鞭毛虫、小隐孢子虫、溶组织

阿米巴和环孢子虫等,他们是儿童急性腹泻常见的病因。

三、临床表现

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亦可为粘液便、脓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病情严重者,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1、分泌性腹泻指病原体或其产物作用于肠上皮细胞,引起肠液分泌增多和/或吸收障碍而导致的腹泻,病人多不伴有发热,粪便性状为稀便或水样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多无细胞,或可见少许红、白细胞,属于此类腹泻的除霍乱外,还有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致泻性弧菌肠炎、非O1/非O139霍乱弧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隐孢子虫肠炎,以及常以食物中毒形式出现的腊样芽胞杆菌腹泻,金黄色葡萄球菌腹泻等。

2、炎症性腹泻病原体侵袭上皮细胞,引起炎症而致的腹泻,常伴

有发热,粪便多为粘液便或粘液血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见有较多的红、白细胞,属于此类感染性腹泻的除细菌性痢疾外,还有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弯曲菌肠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肠炎等。

四、治疗原则

感染性腹泻病的治疗主要为预防脱水,治疗脱水和对症治疗,不必禁食,补液以口服为主。

鼓励进食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并加一些蔬菜,水果等。

对于吃母乳的婴儿除继续母乳喂养外,可以添加辅助流质饮食(如米汤)流质饮食中可加适量盐。

一般不建议使用止泻药和止吐药。

能口服者尽量使用口服补液盐补液,不能口服者或腹泻导致严重脱水者,应尽快到医院接受静脉输液。

抗菌药物的使用应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不可乱用抗菌药物。

五、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

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搞好环境卫生,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品。

2改变有些农村人畜共舍的生活习惯。

3免疫接种:

本组传染病病原体种类多,尚没有理想的免疫制品。

4加强饮用水卫生:

要加快城乡自来水建设及自来水卫生监督管理,在一时达不到要求的地区,必需保护水源,改善饮用水卫生,实行饮用水消毒。

5抓好饮食卫生:

加强宣传和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特别要加强对饮食行业、农贸集市、集体食堂等的食品卫生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