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消防专篇解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6775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办公楼消防专篇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办公楼消防专篇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办公楼消防专篇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办公楼消防专篇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办公楼消防专篇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办公楼消防专篇解读.docx

《办公楼消防专篇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公楼消防专篇解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办公楼消防专篇解读.docx

办公楼消防专篇解读

 

消防专篇

 

工程名称:

xxxx

 

设计单位:

xxxx(盖章)

 

2014年xx月xx日

 

第1章综述

第2章建筑消防设计

第3章结构消防设计

第4章给排水消防设计

第5章电气消防设计

第6章暖通消防设计

第7章室内装饰消防设计

 

第一章综述

一.工程概况

xxxx工程选址位于……。

按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类别为3类,使用年限为50年。

规划总用地面积为9697.2平方米。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23688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8886平方米,地下4802平方米。

建筑占地为1855平方米,建筑密度为19.2%,绿地率为30%。

道路广场面积为4649平方米,绿化面积2893平方米,植草砖面积300平方米。

建筑主要功能为办公和停车,顶层设有大会议室,四层设有食堂,一层设有办事大厅。

本工程共设有167辆机动车位,其中地下汽车库停车98辆,地面可停放68辆小车。

另有一个装卸车位。

本工程不设地下自行车库,自行车停放在底层架空处和入口广场两侧。

架空层可停放自行车244辆,入口两侧可停放外来自行车339辆,合计583辆。

建筑总长度为78.4米,宽度为28.0米;主楼标准层长67.8米,宽22.4米;地下室长度为118.2米,宽度为48.0米。

建筑为地上12层,地下一层,地下室埋深为-5.2米(局部-5.6米)。

建筑高度为49米(至屋顶女儿墙)。

二.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50116-98)

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2005)

7、浙江省建设厅、浙江省公安厅消防局《关于印发<二〇〇六年浙江省消防工程技术专家组研讨会纪要>的通知》

8、其他相关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建筑消防设计

本工程为高度在50米以下的办公楼,消防按照一类高层设计,耐火等级为一级。

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

一、总图消防设计

防火间距:

建筑与周边建筑的间距都控制在13米以上。

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可绕建筑环通,登高面设于建筑南侧。

扑救场地宽6米,长度同建筑长边,距离建筑5米。

在此范围内设有直接通向消防电梯和疏散楼梯的出入口。

消防车道下铺设的沟、管、地下构筑物满足大型消防车的压力。

二、建筑消防设计

1.防火分区

地下室汽车库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5.1.1条,建筑物地下汽车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000平方米,普通汽车库设自喷可达到4000平方米。

地下设备用房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5.1.1条,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500平方米,根据5.1.1条注,设自喷可达到1000平方米划分防火分区。

地下部分共分为两个防火分区。

汽车库为一区,面积小于4000平方米,;设备用房为一个区,面积小于1000平方米。

主楼部分每层建筑面积均小于2000平方米,且未设有中庭。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1.1条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划分防火分区,设自喷可达到2000平方米。

主楼部分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

2.疏散出口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

主楼休息厅、会议室、厨房、餐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口直线距离不超过30米,其他房间最远点至房门出口直线距离不超过15米。

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房门到最近的安全出口距离小于40m,袋形走道小于20m。

地下汽车库停车98辆,设有一个宽度大于7米的双车道出入口。

设有两个人员疏散口。

最远点到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60米。

地下设备用房设有两个直通室外的疏散口。

主楼部分设两个防烟楼梯及一部消防电梯。

裙房借用主楼的疏散楼梯,并在东北角增设一防烟楼梯间。

楼梯梯段宽度均不小于1.2米。

楼梯在地上与地下之间采用耐火等级大于2小时隔墙分割,门均朝疏散方向开启。

3.疏散距离:

报告厅和餐厅等大空间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口直线距离不超过30米,其他房间最远点至房门出口直线距离不超过15米。

地下汽车库设自喷,最远点至最近的疏散口距离不超过60米。

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房门到最近的安全出口距离小于30m,袋形走道小于15m。

4.疏散宽度:

主楼部分按照人数最多层计算,取顶层报告厅,座位数量为208个,按1.1倍计,疏散人数为229人。

按照每百人1米计算,需要疏散宽度为2.29米。

现设两个1.2米宽的疏散楼梯,疏散宽度满足要求。

裙房部分按照人数最多层计算,取四层餐厅。

包厢座位数为110个,按1.1倍计,疏散人数为121人;集中用餐区面积为300平方米,按每人1.3平方米计,疏散人数为231人。

合计疏散人数为352人。

按照每百人1米计算,需要疏散宽度为3.52米。

现设两个1.20米和一个1.7米宽的疏散楼梯,疏散宽度为4.1米,满足要求。

5.其他

消控中心及变电所位于主楼1层,设有直接对外出口。

主楼疏散楼梯均出屋面。

楼梯门及前室门为乙级防火门。

凡防火分区之间的门均为甲级防火门。

防火卷帘耐火极限3.0h。

空调机房、变配电机房、弱电机房的门均为甲级防火门。

底层前室内管井门均为甲级防火门。

其他管井门为丙级防火门。

管井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割。

电缆井及管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本工程设有火灾报警探测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及手提式灭火器。

变配电房采用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不满足自然排烟要求的防烟楼梯间及合用前室设置正压送风系统,正压送风风机在屋顶设置。

长度超过60米的走廊设机械排烟系统。

 

第三章结构消防设计

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主要结构构件构造如下表

建筑

部位

构件名称

材料

结构厚度或截面最小尺寸(m)

保护材料或保护层厚(cm)

耐火极限

(h)

规范要求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

 

承重(剪力)墙

混凝土

0.24

1.5

5.5

3

混凝土

0.4x0.4

3

5.0

3

混凝土

0.24x0.4

2.5

2.0

2

楼板/楼梯

混凝土

0.10

1.5

2.0

1.0

其它

承重(剪力)墙

混凝土

0.24

1.5

5.5

3

混凝土

0.4x0.4

3

5.0

3

混凝土

0.24x0.4

2.5

2.0

2.0

楼板/楼梯

混凝土

0.1

1.5

2.0

1.5

其它

承重墙

混凝土

0.24

1.5

5.5

3

混凝土

0.4x0.4

3

5.0

2.5

梁/屋架

混凝土

0.24x0.4

2.5

2.0

1.5

屋面板

混凝土

0.12

1.5

2.5

1.0

其它

 

第四章给排水消防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BJ57-2000,J67-2001;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4.《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二、消防给水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一栋高层办公楼和地下车库组成;总用地面积9697.2m2,总建筑面积23688m2;建筑高度为49m;消防按一类高层综合楼设计。

三、消防灭火水源及消防用水量

本工程为高层综合楼,按一类建筑进行消火栓系统设计,火灾延续时间为3h;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汽车库为设防标准,按中危险Ⅱ级进行设计,火灾持续时间为1h。

1、消防灭火水源:

1)室外消防用水由城市自来水直接供给,本工程从区块东北侧和南侧的市政给水管道分别接入DN150引入管各一根,至建筑红线后经过水表井后,与区块内室外消火栓给水环管相接,形成双向供水。

2)室内消防水源为本建筑内地下室的消防贮水池。

地下室设有效容积V=432m3消防贮水池一座,完全满足室内一次灭火用水量432m3的要求。

贮水池为钢筋混凝土水池。

2、消防用水量:

序号

消防系统名称

消防用水量标准(L/s)

火灾延续时间(h)

消防贮水量(m3)

备注

1

室内消火栓系统

30

3

324

由432m3消防水池供给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0

1

108

由432m3消防水池供给

3

室外消火栓系统

30

3

324

由城市管网供给

 

合计

 

 

756

 

四、消防给水系统

1、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1)室外采用低压制消防给水系统,火灾时,由城市消防车到现场由室外消火栓取水并加压进行灭火,或通过消防水泵接合器向室内消火栓系统补充给水。

2)室外采用独立的消防用水管道系统,管道环状布置。

室外沿道路边设室外消火栓,其间距小于120m,距道路边不超过2米,距建筑外墙不小于5米,距消防水泵接合器15~40m。

管网上共设有两组地下式消火栓,可通过消防车对本建筑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1)室内采用临时高压制消火栓给水系统。

火灾时由设在地下室消防泵内的消火栓加压给水泵从消防水池吸水加压供给,共设有两台消火栓加压给水泵(XBD30-90-HY型,Q=30L/S,H=90m),互为备用。

2)本建筑物内各层均设置消火栓进行保护。

消火栓的布置保证同一防火分区任何一处均有两股水柱同时到达。

灭火水枪的充实水柱不小于10m。

3)消火栓栓口压力超过0.50MPa的地下一层至地上七层的消火栓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

4)消火栓给水系统设有两套消防水泵接合器(SQS100-A),接合器与地下车库消火栓泵加压供水环网连接。

5)在本建筑物顶层设有高位消防水箱,有效容积18m3,材质为镀锌钢板;并设置ZL-I-X-13型消火栓消防气压给水设备一套,满足最高处最不利点消火栓处的静水压7m水柱的要求。

6)消火栓给水加压泵由设在个各个消火栓箱内的消防泵按钮或消防控制中心、水泵房处消防泵按钮启动;泵启动后,反馈信号传至消火栓处和消防控制中心。

7)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采用内外涂重防腐型熔结环氧树脂消防专用钢塑管,DN≤80丝扣连接;DN>80法兰连接或沟槽式连接。

管道和管道接口的耐压不小于1.6MPa。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工程除泵房、电气用房外,其余部分均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湿式闭式系统。

1)本楼地下车库按中危险级Ⅱ级设计,其余按中危险级Ⅰ级设计,灭火用水量为30L/s。

2)室内采用临时高压制给水系统。

火灾时由设在地下室消防泵内的自喷加压给水泵从消防水池吸水加压供给,共设有两台自喷加压给水泵(XBD30-90-HY型,Q=30L/S,H=90m),互为备用。

3)本工程在地下室消防泵房内设ZSFZ-150型湿式报警阀组四套,每套担负的报警阀组所带喷头不超过800只,最不利喷洒头末端设末端试水装置。

4)地下室和无吊顶房间采用直立型68℃玻璃球喷头,厨房采用93℃玻璃球喷头,其余有吊顶的房间采用装饰型68℃玻璃球喷头。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或每层均设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有两套消防水泵接合器(SQS100-A),接合器与自喷系统减压阀前供水环网连接。

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平时管网压力由屋顶消防水箱维持,为满足自喷系统最低工作压力的要求,在屋顶层设置ZL-I-Z-10型自喷消防气压给水设备一套。

8)火灾时,喷头动作,水流指示器动作向消防控制中心显示着火区域位置,此时湿式报警阀处的压力开关动作自动启动喷水泵,并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

9)自喷系统给水管道采用内外涂重防腐型熔结环氧树脂消防专用钢塑管,DN≤80丝扣连接;DN>80法兰连接或沟槽式连接。

管道和管道接口的耐压不小于1.6MPa。

五、消防排水

1、消防电梯坑底的侧面设有集水坑,坑内设两台65QW-40-12-3型潜水泵排出消防用水。

集水坑有效容积2.0m3,潜水泵抽水量40m3/h,均满足规范要求。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排水,利用地下室其余废水集水坑进行排水。

六、灭火器配置

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进行配置,采用磷酸铵盐灭火器,地下汽车库按严重危险级设计,配置MF/ABC5×3型(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5公斤充装量,3具)灭火器;其余部分按中危险级设计,配置MF/ABC4×2型(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4公斤充装量,2具)灭火器。

手提式灭火器放在组合式消防柜下面。

七、气体灭火系统

本工程一层变配电房采用无管网、柜式的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具体由甲方另行委托专业厂家负责设计、施工。

 

第五章电气消防设计

1.建筑概况:

本工程为办公楼,地下一层,为汽车库和设备用房,地上12层,总建筑面积23688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49m。

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

地下层设有消防水泵房,泵房内设置消火栓泵;地下车库设有排烟风机。

2.系统组成

本工程的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根据保护对象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消防专用电话系统;电梯运行监视控制系统;应急照明控制及消防系统接地。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防护等级按二级设置。

3.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设在一层,并与其它部位隔开和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消防控制室内设有火灾报警控制器、自动灭火系统控制装置、消火栓系统控制装置、防排烟系统控制装置、防火卷帘控制装置、电梯回降控制系统、火灾应急广播控制装置、消防通讯电话等系统单元及中央计算机、CRT显示器、打印机、UPS电源设备等。

消防控制室内设有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本工程为集中报警系统,对火灾信号和消防设备进行监视及控制。

1)在电梯前室、设备用房、走廊等场所设置感烟探测器;在地下汽车库等平时烟尘较大的场所设置感温探测器。

2)点型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火焰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和缆线式线型定温探测器的设置要满足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

3)在主要出入口、公共通道、电梯前室等处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在消防水泵房、变配电室、排烟风机机房、消防电梯机房等场所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处设置消防对讲电话插口。

4)在消火栓箱内设置消火栓按钮。

5)探测器与灯具的水平净距应大于0.2m;与送风口边的水平净距应大于1.5m;与多孔送风顶棚孔口或条形送风口的水平净距应大于0.5m;与嵌入式扬声器的净距应大于0.1m;与自动喷淋头的净距应大于0.3m;与墙或其它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0.5m。

5.消防联动控制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联动控制台,其控制方式分为自动\手动控制、直接手动控制。

通过联动控制台,可实现对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系统、防排烟系统、正压送风系统、防火卷帘门、电梯、火灾应急广播、火灾警报装置、火灾应急照明等的监视及控制。

火灾发生时可手动/自动切断通风机及其它非消防电源。

1)消火栓泵控制:

a)当启动任一消火栓按钮时,通过消防报警线路向消防值班室发出火警信号,并直接启动消火栓泵,并返回起泵信号。

消防控制室能显示报警部位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b)消防控制室可通过控制模块编程,自动启动消防泵房的消火栓泵,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c)在消防控制室联动控制台上,可通过硬线手动控制消火栓泵,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d)消防泵房可手动启动消火栓泵。

2)自动喷洒湿式泵控制:

a)火灾时,喷头喷水,水流指示器动作,同时报警阀动作,击响水力警铃并向消防控制室报警,消防控制室能接收其反馈信号。

b)消防控制室可通过控制摸块编程,自动启动喷淋泵,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c)在消防控制室联动控制台上,可通过硬线手动控制喷淋泵,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d)消防泵房可手动启动喷水泵。

d)消防泵房可手动启动喷水泵。

3)排烟风机的控制:

当火灾发生时,消防控制室根据火灾情况打开相关层的排烟阀(平时关闭),同时连锁启动相应的排烟风机;当火灾温度达到280℃时,排烟阀熔丝熔断,排烟阀关闭,排烟风机吸入口处的280℃防火阀关闭后,联锁停止相应的排烟风机。

4)非消防电源控制:

本工程非消防负荷的配电箱进线处分励脱扣器,由消防控制室在火灾确认后断开相关电源。

5)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控制:

平时采用现场控制,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切除供电电源自动点亮应急照明。

6)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在消防控制室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机柜,机组采用定压式输出。

当发生火灾时,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根据火灾发生的区域,自动或手动进行火灾广播,及时指挥、疏导人员撤离火灾现场。

一层着火时,启动一层、二层及架空层火灾应急广播;地下层着火时,启动一层及地下层火灾应急广播;二层以上着火时,启动本层及相邻上、下层火灾应急广播。

7)电梯迫降控制:

a)火灾发生时,由消防控制室发出指令,电梯均强制返回一层并开门。

b)火灾指令开关采用钥匙型开关,由消防人员负责对火灾时的电梯控制。

6.消防专用电话系统

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消防专用直通对讲电话总机;除在手动报警按钮上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塞孔外,在消防水泵房、变配电室、防排烟风机房、消防电梯机房、管理值班室等场所还设有消防专用电话分机;专用对讲电话分机底距地1.4m。

消防控制室设置可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

消防专用电话网络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

7.应急照明系统

所有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疏散走廊、变配电室、水泵房、防排烟机房、消防控制室、通讯机房等场所设置备用照明。

在走廊、安全出口、楼梯间及其前室、电梯间及其前室、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疏散指示照明。

应急照明平时采用就地控制,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自动控制强制点亮全部应急照明灯。

8.配电系统及消防系统接地

1)供电电源

本工程用电负荷等级最高为一级负荷,采用二路双重电源供电,一路电源取自城市10kV电网出线,另一路采用设置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电源。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装置均采用专用回路双电源供电,并在设备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

火灾报警控制器配备UPS作为备用电源,此电源设备由设备承包商负责提供。

本工程部分低压出线回路断路器设有分励脱扣器,当消防控制室确认火灾后用来切断相关非消防电源。

2)系统接地

消防系统接地利用大楼综合接地装置作为其接地极,设独立引下线。

引下线采用BV-1x25-PC50管暗敷。

要求综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3)消防系统线路的选型及敷设方式

火灾报警系统线路采用阻燃型电线电缆穿钢管敷设;消防控制线路采用耐火型电线电缆。

传输干线采用防火金属线槽在弱电间、吊顶内明敷,支线采用穿钢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暗敷于不然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

由顶板接线盒至消防设备一段线路穿金属耐火(阻燃)波纹管。

明敷管线应按相关消防规范作防火处理。

9.其它

1)定期对消火栓泵、自动喷洒泵进行检测、试车,以便确保火灾发生时消防泵能正常运行。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每个回路地址编码总数预留15%~20%的余量。

3)系统的成套设备,包括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台、应急广播设备、中央计算机、CRT显示器、打印机、电梯运行监控盘及消防专用电话总机、对讲录音电话、UPS电源设备等均由承包商成套供货,并负责安装、调试。

第六章暖通消防设计

1.不满足自然排烟要求的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及前室设置正压送风系统,正压送风风机在屋顶设置。

2.前室风口每层设置,为多叶送风口,火灾时开启着火层及下一层。

3.楼梯间风口隔层设置,为自垂常开百叶风口。

4.地上长度超过72米走廊及地下内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120立方米/小时计算,风机设置在屋顶。

5.地下设置机械排烟的房间,同时设置补风系统,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

6.地下汽车库排烟和排风合用同一系统。

排烟量按6次/小时换气进行计算。

排烟时补风采用车道自然补风。

7.所有排烟风机前安装2800C关闭防火阀,关闭时连锁关闭排烟风机。

8.所有风管进出机房处、穿过防火分区处设防火阀。

9.空调保温材料采用不燃或者难燃材料。

 

第七章室内装饰消防设计

建筑装修材料耐火极限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要求。

其中地上部分,顶棚采用A级材料,墙面地面等采用B1级以上材料。

地下室均采用A级材料。

本次施工图设计不包括二次装修内容,具体内部用材设计详二次装修深化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