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蓝神采上海博物馆元青花大展之六.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65408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幽蓝神采上海博物馆元青花大展之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幽蓝神采上海博物馆元青花大展之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幽蓝神采上海博物馆元青花大展之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幽蓝神采上海博物馆元青花大展之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幽蓝神采上海博物馆元青花大展之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幽蓝神采上海博物馆元青花大展之六.docx

《幽蓝神采上海博物馆元青花大展之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幽蓝神采上海博物馆元青花大展之六.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幽蓝神采上海博物馆元青花大展之六.docx

幽蓝神采上海博物馆元青花大展之六

幽蓝神采——2012年上海博物馆元青花大展之六

为了更全面的展现元青花的魅力和国内的馆藏,下面的这些元青花都是这些年来我在全国各地博物馆拍摄的精品,不是这次特展的作品,特此说明!

这期均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景德镇窑蓝釉白龙纹盘

高1.1cm,口径16cm,足径14cm。

  盘折沿,浅壁,平底。

通体内外施蓝釉,外底无釉。

盘心坦平,在蓝釉地上以白色泥料塑贴一条矫健的白龙。

龙细颈,三爪,作昂首翻腾状。

  此盘属于高温钴蓝釉瓷器。

这种传世元代蓝釉白龙纹盘见诸发表的共有4件,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一件以外,日本出光美术馆、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和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各收藏1件。

  高温钴蓝釉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的新品种之一,它是明代霁蓝釉的前身。

元代蓝釉器的造型有梅瓶、匜(yí

音仪)、爵、小杯、盘等。

装饰方法有描金和用白泥堆贴龙、飞凤、海马纹等。

饰有白龙纹的蓝釉器仅见于梅瓶和盘。

红釉印、划花云龙纹盘

高3.2cm,口径19.4cm,足径11.9cm。

  盘撇口,浅弧腹,圈足。

足墙内外均斜削。

内壁模印云龙纹,龙五爪。

盘心刻划三朵“品”字形排列的云纹。

胎细白。

内外均施红釉,口沿及纹样凸起处釉层较薄,隐现白色胎骨。

圈足内无釉。

  元代红釉瓷器传世很少,此盘通体红釉纯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难得的佳作。

  通体一色的高温铜红釉瓷器始见于唐代长沙窑,但当时只是偶尔制作。

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镇才开始少量生产高温铜红釉瓷器。

元代高温铜红釉瓷的成功烧制,在颜色釉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明代鲜红釉瓷器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景德镇窑蓝釉描金折枝花、朵云纹匜

高4.5cm,通流长17cm,底径8.5cm。

  匜(yí

音仪)敞口,浅弧腹,平底。

口一侧出槽形流,流下置一小系。

胎较薄。

内外施蓝釉,釉厚而不均匀。

口边和外底无釉。

内底描金线圈内绘金彩折枝花纹,内壁画5朵金彩祥云。

  该器造型模仿青铜匜,蓝釉闪烁着宝石蓝般的光泽,配以熠熠生辉的金彩,光彩夺目。

这件蓝釉描金匜1964年出土于河北保定窖藏,同时出土的还有蓝釉描金小杯和盘。

此匜的金色花纹丝毫无损,光艳如新,实属罕见。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牡丹纹玉壶春瓶

高28.6cm,口径7.8cm,足径9.8cm。

  瓶撇口,细长颈,溜肩,垂腹,圈足。

里外施釉,釉色青白。

瓶口以釉里红为饰,颈及腹下部各有两道刻划弦纹,腹部的主题图案以釉里红为地刻牡丹纹。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红釉鲜艳而晕散,呈现出元代早期的特点。

景德镇窑釉里红转把杯

高10cm,口径7.7cm,足径3.8cm。

  杯撇口,深腹,瘦底,下承以中空竹节式高足。

通体施青白釉。

杯身涂抹3块釉里红斑,并置一小圆系,杯底和高足以子母榫相衔接,可以自由转动而不脱开。

  此杯装饰斑块发色鲜艳,似晚霞般美丽,实属难得之珍品。

可以任意转动的杯足更增其玩赏性。

  1980年,江西高安元代瓷器窖藏曾出土一件元代釉里红印花塑贴蟠螭纹高足杯,其杯足亦可转动。

由此可知,转把高足杯应是元代高足杯的时代特征之一。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

高34cm,口径8.5cm,足横26.5cm,足纵8.2cm。

  壶圆唇,短直颈,弧肩,肩两侧各置双系,扁方腹,方圈足。

底露胎,胎细白。

釉色白中透青灰,介于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间。

壶两面均刻龙纹、灵芝形云纹、火珠纹、如意云头纹和折枝花纹,花纹以外釉里红填地。

  此壶的造型别致,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

工艺方面则体现出元代釉里红瓷器初创时期的制作水平和艺术风格。

青花花卉纹鼎

高11cm,口径10.1cm,足距7.7cm。

  鼎直口,口沿上对称置双耳,浅腹,圜(huán音环)底,下承以三柱状足。

通体内外施青白色釉。

腹中间凸起弦纹一道。

外口下绘青花菱形锦纹,下腹及足绘青花折枝花纹,青花发色艳丽。

  此器形制朴实而兼具挺拔清秀,这种特色在元代瓷器中较为少见。

折枝花纹的曲线与菱形锦纹的直线形成对比,十分雅致。

青花云龙纹梅瓶

高41.6cm,口径6cm,足径14cm。

  梅瓶折沿,细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

足底无釉,泛火石红色。

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双弦线把纹样分成5层。

肩部绘卷草纹和下垂云肩纹,云肩内绘缠枝菊纹,云肩纹间饰卷草纹。

腹部绘云龙纹。

胫(jìng音径)部绘卷草纹和仰莲瓣纹。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细腻,云龙纹描绘得形象鲜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装饰借鉴了一些元代丝织品图案,大量使用的垂云纹和如意云头纹便是由披肩演变而成。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高27.5cm,口径20.4cm,足径19cm。

  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圈足,砂底。

内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为饰,自上而下用青花双弦线分隔成4个纹样带。

颈上绘缠枝栀子花,肩部绘缠枝莲花,腹部绘缠枝牡丹,近足处绘仰莲瓣。

  这件青花罐造型饱满庄重。

青花色调明艳,呈宝石蓝色而带黑色斑点,表明使用的是外来青料。

画笔流畅,构图繁而不乱,每层纹饰之间因有弦纹相隔,既突出了主题图案,又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景德镇窑青花鸳鸯荷花(“满池娇”)纹花口盘

高7.3cm,口径46.4cm,足径29.8cm。

  盘十六瓣菱花口,折沿,浅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

内底绘两只鸳鸯游弋在莲池中,一鸳、一鸯顾盼生情。

内外壁均绘缠枝莲纹,茎上均结有六朵盛开的莲花。

折沿上绘菱形锦纹。

圈足内无釉。

圈足内墙斜削。

  此盘上的主题纹饰为内底所绘人们喜闻乐见的莲池鸳鸯图,这种莲池小景是元代青花瓷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

有的只绘莲池,有的在莲池中绘有禽鸟(只见鸳鸯、鹭鸶),多画在大盘、大碗的内底,亦有画在八棱大罐外壁开光内者。

  这种“池塘小景”即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织绣品上的“满池娇”

纹样。

早在南宋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十三“夜市”条中记载当时临安夜市夏秋售卖的物品中就有“挑纱荷花满池娇背心”。

元代画家柯九思(1290~1343年)《宫词十五首》中曰:

“观莲太液泛兰桡(ráo

音娆,划船的桨),翡翠鸳鸯戏碧苕。

说与小娃牢记取,御衫绣作满池娇。

”柯氏自注云:

“天历间,御衣多为池塘小景,名曰‘满池娇’。

”因“天历(1328~1331年)”系元文宗图帖睦尔的年号,这说明文宗皇帝的御衣上有“满池娇”图案。

元代《可闲老人集》(卷二)载:

“鸳鸯鸂

满池娇,彩绣金茸日几条。

早晚君王天寿节,要将着御大明朝。

”由此可见,“满池娇”是一种宫廷服装图案的名称,描绘的是池塘中的花、鸟景色。

景德镇窑青花飞凤麒麟纹盘

高7.9cm,口径46.1cm,足径26.1cm。

  盘折沿,菱花式口,盘心坦平,圈足。

通体施青白釉,底素胎无釉。

盘内外绘青花纹饰多层。

折沿上绘卷草纹,内壁青花网纹地上突出白色缠枝牡丹纹,盘心边缘环以卷草纹,中央青花地烘托麒麟、翔凤各一,空间衬以白色的莲花及朵云纹。

盘外壁绘缠枝莲纹。

  此器青花发色纯正,构图严谨。

盘心纹饰寓意“威凤祥麟”以示天地祥和。

元代青花瓷器装饰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以青花料直接在白色胎体上描绘纹饰。

另一种是以青花为地,衬托白色花纹。

这种装饰形式始于元代。

留白纹饰都有凸起。

此盘即为蓝地白花器之代表作。

景德镇窑青花凤穿牡丹纹执壶

高23.5cm,口径4.7cm,足径7.3cm。

  壶直口,口下渐展,粗颈,垂腹,腹下内敛,圈足微外撇。

腹一侧置上细下粗的长弯流,流上绘火云纹。

另一侧置曲柄,上端有小系,柄上绘银锭、宝钗等纹饰。

附平顶盖,有圆珠纽,盖上绘菊瓣纹。

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器身于青白釉下满饰青花纹样,腹两面均绘凤穿缠枝花卉纹,间以火珠云及竹石纹。

  此壶通体花纹满密,而主体纹样突出,繁而不乱。

青花色泽浓艳亮丽,是传世的元代青花瓷器中少见的佳作。

  此器形为元代瓷器的流行样式,除青花器外,还见有龙泉窑青釉制品。

造型源自阿拉伯民族使用的铜器。

元代瓷器借鉴这种造型时,特别注意到吸取蒙古民族铜壶粗犷豪放的风格特点。

青花八卦纹筒形香炉

高9.5cm,口径15.3cm,底径12.5cm。

  炉筒形,方唇,直口,斜壁,口径略大于底径。

胎细白。

内壁近口缘处、口沿及外壁施釉,釉层温润,微泛白。

沿部青料满铺。

外壁近口沿处与近底处各绘青花弦纹两道,腹部绘青花八卦纹、仰莲瓣纹。

  此器青花发色深暗,铁锈斑突出。

仰莲瓣纹的瓣尖较尖,莲瓣互不相连,明显具有元代瓷器上“八大码”的时代特征。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

高28cm,口径22.3cm,足径18cm。

  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

内外施青白色釉。

外壁饰青花纹样,自上而下用青花双弦线分隔成5个纹样带。

颈部绘缠枝栀子花纹,肩部绘卷草纹,上腹部绘双云龙纹,下腹部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仰莲瓣纹。

  此器形制浑厚饱满,纹饰繁密而有气势,所绘龙纹头小,颈细,身体细长,三爪动感较强,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龙纹式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