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传输线理论及应用.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0649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波传输线理论及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微波传输线理论及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微波传输线理论及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微波传输线理论及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微波传输线理论及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波传输线理论及应用.doc

《微波传输线理论及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波传输线理论及应用.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波传输线理论及应用.doc

微波传输线理论及应用

传输线的种类

凡是能够引导电磁波沿一定方向传输的导体、介质系统均可成为传输线,微波传输线不仅可以用来传输电磁能量,还可以用来构成多种微波元件,传输线的种类繁多,按其传输的电磁波类型可以分为三类:

1.TEM波传输线,其中包括平行双线、同轴线、带状线和微带线等。

这类传输线主要用来传输TEM波,具有频带宽的特点。

但在高频传输电磁波能量损耗较大。

2.TE波和TM传输线,又称包微波传输线,其中包括矩形波导、圆波导、脊波导和椭圆波导等,这类传输线主要用来传输TE波和TM等色散波,具有损耗小、功率容量大、体积大而带宽窄等特点。

3.表面波传输线,包括介质波导、镜像线、单极线,他主要用于传输表面波,电磁波能量沿传输线表面传输,这类传输线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功率容量大等特点,主要用于毫米波段,用来制作表面天线及某些微波元件。

一般对微波传输线基本要求是:

能量损耗小、传输效率高、功率容量大、工作频带宽、尺寸均匀等。

目前,微波波段使用最多的是矩形波导、圆波导、同轴线、带状线和微带线。

分布参数及分布参数电路

传输线有长线和短线之分,所谓长线是指传输线的几何长度与线上传输电磁波的波长比值(电长度)大于或接近于1,反之成为短线。

长线和短线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均相对电磁波波长而言,长线并不意味着几何长度很长,而短线也并不意味着几何长度很短。

例如在微波领域中,1M的传输线对于1000MHZ(波长30cm)的电磁波而言属于长线,在电力系统中1000MHz的输电线对于频率50Hz(波长为6000KM)的交流而言却是短线。

根据传输线的分布参数,可分为均匀分布参数和不均匀分布参数,本节主要研究长线的分布参数,是沿线均匀分布,不随位置而变化,均匀传输线一般有四个分布参数,分别用单位长度传输线分布电阻()、分布电导()、分布电感()、分布电容()来描述,他们的值取决于传输线的类型、尺寸、导体材料和周围介质参数,可用静态法求得。

我们把均匀传输线分割成许多微元段()(,为工作波长),这样每个微元段可看成集中参数电路,用一个T型网络来等效,于是整个传输线可等效成无穷多个T型网络纵连如下图:

传输线方程及解

传输线方程

传输线方程式研究传输线上的电压、电流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方程,它可由均匀传输线的等效电路导出。

,取一个微元段,其集中参数分别为,,,

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传输线的始端接角频率为的正弦信号源,终端接负载阻抗ZH,坐标原点选在始端。

设距始端Z处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和I,经过段后,电压和电流分别为和

图1均匀传输线及其等效电路

U(Z)

图2段传输线的等效电路

传输线上的电压u电流I,既是坐标Z的函数也是时间t的函数,可分别表示为,,经过段后,电压和电流的变化量

根据克西可夫定律而知:

(a)

(1)

(b)

展开(b)式得:

从这个式子可以看到增加得du(Z)是在原I(Z)在()上得压降和dI(Z)在()上得压降之和。

由于dI(Z),dZ都是小量,故可为:

(2)

根据

(1)

(2),时

(3)

由(3)得:

(4)

将(4)对Z求导得:

(5)

令,

(6)

(6)为二阶常微分方程

令解(6)可得:

(7)

将(7)代入(4)得:

(8)

将(8)变形得:

所以可以得到系数关系:

令得:

(9)

边界条件:

时,,

将边界条件代入(9)得:

(10)

得:

(11)

将(11)代入(9)得:

(12)

即:

(13)

所以

(14)

由(14)知知道传输线终端电压和电流,能求出长线上任一点电压及电流。

关于r的讨论

r定义为传播常数,一般为复数;可表示为:

其中为衰减常数,表示行波每经过单位长度后振幅的衰减倍数,单位为分贝/米(),虚部为相移常数,表示行波每经过单位长度后相位滞后的弧度。

,单位为弧度/米()

对于低耗传输线,一般满足

由此可得:

衰减常数是由传输线的导体电阻损耗ac和填充介质的漏电损耗ad两部分组成,对于无耗传输线,,则有,

由上面分析,它的瞬时电压和电流分别表示为:

其中

为入射波电压

为反射波电压

特性阻抗

定义为传输线上入射电压Ui(Z)与入射电流Ii(Z)之比,或反射电压UZ(Z)与反射电流IZ(Z)之比的负值,即:

一般情况下,特性阻抗与频率有关,为复数。

对于无耗传输线:

对于微波传输线,也可以近似等于上式。

传输线的输入阻抗

当终端电压、电流决定后,不同的长度传输线,故有不同的输入阻抗或等效阻抗为:

反射系数定义和公式表示

传输线上任一点位置Z,反射波电压或电流与入射波电压或电流之比,称为反射系数,即电压反射系数PU(Z)或电流反射系数Pi(Z)。

如果终端Z处为零时

电流反射系数:

传输线上任一点处的电压反射系数与电流反射系数大小相等,相位相反。

传输线上的任一点处的反射系数为复数,其模等于终端反射系数的模,相位比终端反射系数滞后。

驻波比与反射系数的关系

传输线匹配问题

Zin

a

b

ρ

λ/4

ZH=RH

ρ1

λ/4波长匹配段

RH终端负载线电阻

ρ传输线特性阻抗

ρ1加粗段特性阻抗

要求Zin=ρ,λ/4线段a、b之间为匹配传输线

所以:

即:

说明a,b上的输入阻抗是ρ1的函数,只要改变ρ1就可得到不同的值,例如,,要得到匹配,任取一段λ/4的传输线使它的阻抗,在特性阻抗等于ρ的线段终端a,b所接的负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