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6040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北省唐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北省唐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北省唐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北省唐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

《河北省唐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唐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

河北省唐山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

唐山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卷Ⅰ(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计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8年安理会授权各国进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并采取强制性措施打击海盗,随后中国政府派海军舰艇赴此海域实施护航。

这显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之一是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B.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

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D.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

【答案】D

【解析】材料说明中国的活动是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进行,属于新时期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活动,故D正确;A属于新时期外交活动宗旨;非洲民族解放已经完成,故B错误;C属于区域合作性质,如上海合作组织,不符合题意,排除。

2.近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都通过各种方式确立了各自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下列法律文献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是

①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②美国1787年宪法③法国1875年宪法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A.①④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德国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确定君主立宪制,故①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美国和法国均实行共和制,排除②③。

3.“在那美丽的西湖边/有一棵红杉树/越过重洋/来自彼岸/滋润着友谊雨露/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

”这是1981年红遍全国的歌曲《红杉树》的歌词,促成此歌曲诞生的政治事件是

A.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B.1955年中国参加亚非会议

C.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D.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C

【解析】结合题干中所述歌词的时间是在1981年,可以排除掉AD两项,结合“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和“扎根在中国的沃土”可知体现的是中美两国的关系,故排除C项正确。

4.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有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

A.妇女B.外邦人C.公民D.奴隶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民主政治下,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权利,故D正确;妇女没有公民权,故A错误;外邦人和奴隶也没有公民权,故B、C错误。

5.古代罗马的历史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即王政时期,共和国时代和帝制时代。

随着古罗马历史的变迁,古罗马法律思想也经历了形成,发展,兴盛,衰落等几个阶段。

在帝国时代,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是

A.罗马平民

B.罗马公民

C.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自由民

D.罗马统治范围内的所有居民

【答案】C

【解析】解题时紧扣“在帝国时代”等关键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建立至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已经建立三十多个海外行省,控制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统治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己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故C项正确;罗马平民、罗马公民均不合题意,故A、B项排除;“罗马统治范围内的所有居民”的表述不合史实,所有居民包括奴隶、外邦人、妇女等,他们在罗马五公民权,故D项排除。

6.1949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

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

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所依赖。

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不结盟”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D.求同存异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结合材料分析,当时新中国对美国及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都坚持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立场。

A项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提出;B项是在1953年开始提出;D项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中提出,与材料意思不符。

因此选C。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答案】C

【解析】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现了建国初期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故C正确;此时西方国家仍然对中国实行孤立政策,直到中美关系缓和才得以缓解,故A错误;中苏同盟出现裂痕是20世纪60年代,故B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属于国家外交体现,不符合“一边倒”战略思想,故D错误。

8.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改善同中国的关系的重要原因是,这一时期的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因此美国的目的在于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故A项正确;美国的国家利益是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因此BC项不可能是美国的意图,故排除;D项明显错误,排除。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

9.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表5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从表格中建交国家的数据分析,建交国家逐渐增多,从1969年的49个到1978年达到112个,说明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1969年到1971年,建交国家数没有大的突破,但文革后期到1978年,建交国家数却急剧增加,说明中国外交受到“文革”的影响,排除含有②的选项。

表格中的年份是1969至1978年,而中美正式建交时间是在1979年,无此信息,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故A项正确。

其他组合错误。

点睛:

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

A、两头看,项间比:

①两头看:

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

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

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B、察变化、译文字:

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C、联教材、掘信息:

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10.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

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参加万隆会议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是1971年10月;②是1979年1月;③是1955年;④是2001年,依据时间排序,A符合题意。

11.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

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变化。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体现了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改革开放后,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坚定不移地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方针,即不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说法绝对;B项与中国的外交无关;C项与中国外交政策调整无关。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政策的调整·不结盟

12.地理环境对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

古代希腊大多数城邦实行民主政治,而古代中国却走上中央集权道路。

导致希腊城邦实行民主政治的自然地理因素有

①山地多②港湾多③岛屿多④人口众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古代希腊处于地中海岛屿,山地多,港湾多,岛屿多,塑造了古代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故A正确;人口多不属于地理环境,排除④。

13.伯利克里说: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这里的“人民”是指

A.雅典男性公民B.雅典妇女C.外邦人D.奴隶

【答案】A

【解析】雅典公民才有民主权力,公民是指本邦成年男子,故A正确;其余三项均没有民主权利。

14.古代罗马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

A.自然法B.习惯法C.公民法D.万民法

【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此时期用的是公民法,在帝国时期用的是万民法,所以正确的是C项。

15.“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

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法律条文没有做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

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表明,罗马法对法官是否受理的程序有严格规定,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重视法律程序,故A项正确;罗马法律强调的是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而公民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具有局限性,不可能人人平等,故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BC项。

所以答案选A。

点睛:

罗马法是近现代法律的基础。

平常考试重视对罗马法演变历程、原则、内容及其特点的命题考查。

在学习时,一是注意辨析《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的联系与区别;二是注意结合罗马帝国时期的具体案例,理解罗马法的内容、特点及局限性。

16.有学者认为:

“(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答案】B

【解析】《权利法案》只是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并未剥夺,故A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前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王,革命后议会的权力不断扩大,国家权力的中心转移到了议会,这里的“转折点”即是指此种现象的发生,故B项正确。

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议会的权力不断扩大,并未实现平衡,故C项错误。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该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17.下图是为纪念历史上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重要文献是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体基本确立的标志。

这部重要文献是

A.英国的《大宪章》B.英国的《权利法案》

C.法国的《人权宣言》D.美国的1787年宪法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从图片信息1689年和1989年这两个时间就可以判断出是《权利法案》,《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到1989年300周年。

故选B。

其它各项颁布的时间分别是1871年;1875年和1787年。

考点:

《权利法案》

点评:

1688年光荣革命使得英国实现了国家主权的转移,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使得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君主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英国从此由人治转向法治,率先进入了近代社会。

18.《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评论道:

《联邦宪法》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这体现了该宪法的主要特点是

A.遵循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B.实行中央和地方权力互相制约

C.坚持大小州利益妥协的原则D.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权力机构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指的是联邦政府与州、中央机构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因此A项正确。

19.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制发展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从邦联制发展成为联邦制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国家统一也就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未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责任内阁制是英国,所以本题只有选A才是符合题意的。

20.1787年宪法使美国形成了  

①总统制②联邦制③共和制④民主制混合的国家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总统制;鉴于邦联制缺陷,实行联邦制,中央政府管理实行共和制,故①②③正确;选择A符合题意;美国是典型的总统制共和制,不是混合制度,排除④。

点睛:

美国共和政体体现的政治理念

(1)民主原则:

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

(2)分权制衡原则: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3)中央集权原则:

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掌管着统一的联邦财政;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

21.1875年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宣布: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家族势力B.恢复了等级制度

C.只有平民才能当选法国的总统D.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巩固了共和制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材料信息“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体现了对君主派的制约,堵塞了复辟之路。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A项说法错误,B项材料没有体现,C项说法绝对。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1875年宪法

22.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

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最大政治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政治家和议员地位低下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力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可看出德国皇帝的权力很大,这显示了其专制主义的特点,而其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骑士皇帝”显示了军国主义的特点。

故A项正确。

B项君主专制说法错误,德国当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项德意志帝国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说法错误,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说法错误,应该是皇帝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故BCD错误。

23.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巴黎公社如果建立工农联盟就能够获得成功

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巴黎公社的认识。

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产生是偶然的,不是一种必然发生的现象。

当时世界资本主义仍处在上升期,这次事件是无产阶级力量的一次具体体现,说明无产阶级是有能力建立国家政权的。

它的失败是多方面的,并不是仅仅依靠工农联盟就可以成功的。

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对巴黎公社的认识

24.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探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个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

你认为他们的回答当中最正确是

A.甲同学:

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B.乙同学:

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C.丙同学:

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D.丁同学:

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代议制是指选举产生的代议机关行驶国家权力的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主要行驶立法职能,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的议员由皇帝任命,皇帝有解散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权力。

所以,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名师点睛】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高考主要从两个方面考查:

(1)进步性: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方面巩固了德国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德国工业化的进程,这是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

(2)局限性: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带有很强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很多高考试题要求学生认识德国君主立宪制专制主义色彩的表现及其影响。

25.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

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这一材料不能说明

A.罗马法中有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纠纷的内容

B.法律程序严谨、详尽

C.罗马法得到恢复并树立威信的原因之一是它包含的平等、公正等法律观念

D.罗马法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得以在近代推广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提到,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中有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纠纷的内容,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排除。

罗马法法律程序严谨、详尽,也符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故B正确,排除。

罗马法得到恢复并树立威信的原因之一是它包含的平等、公正等法律观念,故C正确,排除。

罗马法属于奴隶制性质,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故D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影响

【名师点睛】罗马法作为奴隶社会法律制度在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深受古罗马奴隶制国家历史发展的影响。

罗马法是诸法合体、私法为主的法律体系,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

还确立了许多重要的法律原则。

如疑罪从无、任何人均无义务指控自己有罪、没有原告就没有法官、法官不得自动审判、举证的义务由主张者而不是否认者承担、一目了然之事无须证明、一事不再理等等原则对现代法律制度仍然产生重大影响。

26.亚里士多德说:

“德拉古(公元前621年担任雅典司法执政官)制定了他的法典,其制度如下:

凡能自备武装的人有公民权利,这些人进行选举,九执政官和一些司库官有财产不少于十米那些无负累的人们中选出,司令官和骑兵司令则有财产不少于一百米那,无负累的人们中选出。

”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雅典,要想成为公民并行使公民权利,必须

①父母祖籍均属于本邦人②拥有一定财产③能自备武装④成年男子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凡能自备武装的人有公民权利”“财产不少于十米那些无负累的人们中选出,司令官和骑兵司令则有财产不少于一百米那”说明公民行使权力的前提条件是拥有武装和财产,故②③正确,选择B符合题意。

①④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7.《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

“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

”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题干中列宁的意思是革命即夺权,结合所学知识,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到十月革命前夕,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当时俄国的政权;列宁在《四月提纲》里明确指出:

革命分两个阶段,政权应该由第一阶段临时政府转到第二阶段苏维埃手中,即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故B项正确。

A项是二月革命后的局势,应排除.D与现实不符,应排除。

C表述错误,应该为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艰巨性,而不是长期性,应排除。

考点: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四月提纲》

28.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

中国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万隆会议圆满成功的影响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图片可知中国建交的最高峰的出现是在20世纪70年初期,而70年代中国外交最关键性的一环就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本题选D项。

ABC不符合题意。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70年代中国的外交·中美关系的缓和

29.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赶走了国王詹姆士二世,其女儿玛丽和她

的丈夫威廉在英国联合执政。

这次行动对英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结束了英国的君主制度

B.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开始确立相对稳定的资产阶级统治秩序

D.彻底铲除了英国社会中的封建残余势力

【答案】C

【解析】题干中描述的史实是英国“光荣革命”,这次革命促使英国资产阶级对于封建王朝的胜利,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的统治得以确立,故C正确;英国保留君主制,故A错误;B应该是责任内阁确立之后;D中彻底铲除说法绝对,排除。

点睛: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不能认为《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就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权利法案》只是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及军权,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只是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手中。

后来,随着责任制内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