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310《游褒禅山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6031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310《游褒禅山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 310《游褒禅山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 310《游褒禅山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 310《游褒禅山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 310《游褒禅山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310《游褒禅山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语文 310《游褒禅山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310《游褒禅山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310《游褒禅山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语文310《游褒禅山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语文3.10《游褒禅山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 ]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

1.词的特殊用法。

2.“于”、“以”、“其”的用法。

[教学难点]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学而优则仕”。

所以在中国古代,“官”和“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纯粹“作官”和纯粹“作文”的人不多见,大多是亦官亦文。

有的人在两个方面都达到了当时的顶峰,比如王安石,官居相位,文名“唐宋八大家”。

二、王安石其人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

他“少好读书”。

1042年登进士第。

1061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69年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1074年罢相,次年再为相。

1076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

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

1086年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

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

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

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

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三、褒禅山

1.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

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

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

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

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

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

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2.华阳山与前洞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

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

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

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华阳山下过去亦有一寺,今遗址犹有石础。

寺前道上曾有一碑,《历阳典录》载:

“大唐花寺碑,文字慢漶不可读,亦未知谁氏书撰。

王荆公记所谓其额可识,曰花山者也。

”王安石据此推断华山即花山,认为是“盖音谬也”,进而发了一通“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宏论。

据我们看,这个推断其实也是不确的,因这块碑上说的是“花山寺”,并不是说这山叫花山,况且这碑和寺的所在地是华阳山,而不是三里外的褒禅寺和华山(褒禅山),更不能从中得出华山(褒禅山)叫花山的结论。

“大唐花寺碑”何时亡佚,今尚不知。

《历阳典录》成书于清同治四年,亡佚时间不会在此之前。

洞的东侧有一石罅,高丈余,山泉从中汩汩流出,这就是王安石所云的“有泉侧出”。

泉水在洞前聚成一小潭,潭水清洌。

石壁的下方就是前洞,洞口直径约两米,洞内空阔处高六米、广约四米,类似一大厅。

人在洞内说话,嗡然和鸣。

洞左侧石壁上的题刻,因年久剥蚀,多不可辨。

较清晰的一块为“熙宁四年,过华阳至淮南,江宁杨口口。

”熙宁四年为公元一○七一年,距王安石作记的至和元年仅隔十七年,可见此洞在宋代是经常有人来探游的。

洞内的路径由下往右上方斜伸,至二十五米处为乱石所阻,道遂断。

洞的尽头处,嗡嗡作响,伏壁细听,可辨出是右侧的泉流声。

 

3.马山与后洞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

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

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

进洞约五米,又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

《含山县志》可能把此洞当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但有两点不好解释:

一是距离不对。

王安石云“由山前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谓之后洞”,而此距洞只有十几米远。

再者文中没有提及湍溪。

据此我们认为王安石所云的后洞是马山上的北洞。

其理由是:

一、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二、马山是含山北境最高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与王安石游后洞而发的感慨: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相符;三、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

确如王安石所云:

“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这洞也非常深邃。

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

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

这与王安石所描绘的后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也很相类。

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四、背景资料 

《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

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

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

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

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

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

“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

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

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五、课文串讲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

①死。

“卒葬之”。

②终于。

“卒相与欢”。

(《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

“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

①碑文,整篇文章。

“其文漫灭。

”②文字。

“独其为文”。

、③华美、有彩饰。

“舍其文轩”。

(《公输》)

(3)“道”:

①道路。

“有碑仆道”。

②说、讲。

“何可胜道也哉”。

③道理。

“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4)“极”:

①尽,-尽情享受。

“极夫游之乐”。

②至多,最多。

“亦极七八万耳”。

(《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

筑舍定居。

名词活用为动词。

“始舍于其址”。

(2)“名”:

①命名,称呼。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之曰褒禅”。

②说清楚,说明白。

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莫能名者”。

(3)“穷”:

穷尽,走到头。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

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

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

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

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

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

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

详写什么?

运用了哪些对比?

有哪些作用?

提示:

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

多处设比:

对比有:

前洞        后洞

      平旷        幽深

      甚众        已少、又少

      余所至浅    好游所至深

  还有见到奇景的欣喜与出洞后的后悔相比。

作用:

为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引领学生背诵第一段。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师生共同讨论第二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六、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

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导入:

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足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

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的议论打下伏笔。

1.提问,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

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

“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二)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

①观察、看。

“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

“非常之观”。

③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

(《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

①能够。

“不得极夫游之乐”。

②心得、收获。

“往往有得”。

③融洽。

“与公甚相得”。

④得到,获得。

“某得八焉”。

(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

①平坦。

“夷以近”。

②铲平、削平。

“今操芟夷大难”(《赤壁之战》)。

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

“南抚夷越”。

(《隆中对》) 

(4)“相”:

①帮助、辅佐,读。

“无物以相之”。

②宰相、丞相,读。

“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

“卒相与欢。

“(《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

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

如:

“非常之观”。

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

作介词用:

①因、由于。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用来、拿。

“无物以相之”。

作连词用,相当于“而”:

①表并列。

“险以远”。

②表承接。

“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三)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l)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

(2)①问:

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

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对学生回答的不同答案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应作分析,然后总结,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由此而生。

因此主旨是: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问:

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

“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3)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的?

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明了这样的意思。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止。

小结:

“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总结: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

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

①感叹、叹惜。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②悲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③哀怜。

“余悲之,且曰:

‘若毒之乎?

’”(《捕蛇者说》)

(2)“胜”:

①尽。

“何可胜道也哉”。

②能承担,禁得起,。

“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

③优美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胜利,。

“终不能加胜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

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后世之谬其传……”

(2)“传”:

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

“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教师范读,提问“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

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

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

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思考:

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

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

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

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

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

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全班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解释下列句中的虚词: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之”字: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其孰能讥之乎

(7)此余之所得也

2.解释下列句中的“其”字: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②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③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⑤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⑦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⑧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解释下列句中的“以”字: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作介词用:

因、由于。

②“无物以相之”。

(作介词用:

用来、拿。

③“夫险以远”。

(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并列。

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修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3.10《物种起源》导言(第一课时)精品教案人教版第二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琐屑、审慎、变异、遗传、趋向、札记、付印、断言”等词语。

2.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能力目标

1.筛选文章主要观点、概括要点,整体把握文意,感受科技说明文严密的逻辑性。

2.揣摩语言,体会科技说明文语言的简明性。

德育目标

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尊重客观事实、谦虚审慎、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正确认识文章的科技内容。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说明性文字阅读的兴趣。

●教学方法

1.讨论点拨法。

课堂教学以讨论为主,但因本文专业性强,学习不太容易,教师酌情给予点拨引导。

2.情景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设计,利用电视画面、图片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氛围。

3.换位阅读法。

教师虚拟情境,为纪念达尔文诞生190周年,出版社决定出版《物种起源》中文译本,要求学生根据本文提供的材料为本书写一篇序言。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阅读课文,逐段概括大意,筛选关键信息,理清行文脉络,整体把握文意;仔细品读课文,学习作者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大家一定记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

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

你知道进化论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物种起源》导言。

二、解题

1.提问:

请同学们谈谈什么是导言?

明确:

“导言”即“绪论”也称“引言”,是学术论著或一篇文章开头的话。

一般说明全书的主旨和内容及有关问题等,作出介绍、说明。

这篇课文是科学论著的导言,以介绍研究和写作经历,说明发表原因,以表明自己的著作言必有据,没有妄下结论;然后说明自己研究的思路,阐述立论的根据,点出主要观点。

并扼要介绍了《物种起源》一书的内容和联系。

2.介绍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多媒体出示图片和文字投影(情境创设),文字书写“纪念达尔文诞生190周年大会”,作为会场背景;投示出达尔文的画像,激发学生进入角色。

投影文字书写:

“190年前,上帝按照特定的目的创造万物”的物种不变论像个幽灵盘旋在欧洲大陆的上空,愚弄着芸芸众生。

就在这时候——1809年,英国一个医生的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当时谁也没过分注意的小生命——达尔文。

但正是他,在1859年发表了举世震惊的《物种起源》,敲响了“物种不变”的丧钟,确立了被马克思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明”之一的生物进化论。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他的190周年诞辰,纪念这位生物进化论学说的创始人。

我们该向他学习什么呢?

相信同学们读了他的《物种起源》导言后会明白的。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画出文中结论性的语句,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阅读全文后讨论、互相交流各自对文章结构和段意的理解,请一两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更正。

解说:

通过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并初步筛选出文章的关键句;通过讨论交流,整体把握全文;通过简洁的段意概括,筛选关键语句准确表达。

四、具体研习课文1~7段,筛选关键语句

1.出示投影,阅读1~3段,回答问题。

(1)第1段文中的“那时候”指_____________年,“现在”指_____________年,“这个问题”指____________。

明确:

18311859物种起源问题

(2)从第一段文字看,达尔文的科学研究经过了_____________个阶段,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四出洋考察阶段、撰写札记阶段、充实札记阶段、继续探讨阶段

(3)作者介绍研究“物种起源”问题及写作《物种起源》一书的经过,目的何在?

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

B.告诉读者出洋考察给自己很深的印象,才引发对问题的研究。

C.让读者了解“导言”的写作要求,必须介绍写作经过。

D.使读者知道书中的结论不是自己“轻率”得出的,而是经过严肃认真的研究。

明确:

D;作者从“远航”到“现在”,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经20多年,可以看出达尔文的严谨、审慎态度,长期刻苦钻研——对真理的追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4)筛选出能概括第1段主旨的中心句。

明确:

“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5)提问:

第二段有哪两个方面说明《物种起源》要早日发表?

明确:

一从主观方面说:

《物种起源》作为进化论的绪论部分的研究工作“将近结束”;进化论的全部研究计划的完成需要更多岁月,由于体弱多病,要早日出版。

二是从客观方面说:

华莱斯写了关于生物进化的论文,迫使达尔文早日发表自己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

(6)第2段的主旨句是什么?

明确:

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

2.请同学们速读4~7段,画出关键句。

提示:

突出地体现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的结构特点的句子是关键句。

从内容上看,中心句是关键句,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点示主要事理的语句。

从结构上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

总结句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的推进。

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

这是作者着力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同时也显示脉络层次。

根据提示明确:

第4段的关键句:

“……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