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案6.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46428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6.docx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明园的毁灭》教案6.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6.docx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6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圆明园的毁灭人教部编版

《圆明园的毁灭》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理解铺垫这一写法在本课的运用及作用。

四、尝试运用铺垫的手法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郊”等12个生字。

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

同学们,看到这么多领导、老师坐在这里听课,你们有什么感受?

(紧张)你们猜猜老师现在是什么感受?

(也紧张)对了,老师也紧张。

老师提出这些问题就是为了突出老师现在激动、紧张的心情,这种手法在写作上就叫作铺垫。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4.《圆明园的毁灭》人教(部编版)

14.《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学习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九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我进行的是说教材。

一、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是国家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

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行径的无比仇恨。

通过一美一毁,爱恨交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说学生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理解能力,但要在脑中形成生动的具体的形象是相当困难的,虽说已初读了课文,但还是很难把握爱与恨交织的情感,尤其是难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

因此,在教学中,要透过字里行间充分挖掘“爱恨变换”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说学习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举世闻名、玲珑剔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圆明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五、说教法、学法

1、情景教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儿童是用‘声音、形式、色彩、语言’思维的”。

因此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受感染,凭借电影、插图,让学生深入感受,激发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2、以读代讲法:

本文所叙的事与学生存在着时空差,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我把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运用。

3、主动学习法:

提出问题,举出例子,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时间:

两课时今天,我汇报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八、说教学过程我主要通过以下5个环节来阐述我的教学过程。

(一)从图入手,形象感知众所周知,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和语言描述,能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自然的将学生带入课文。

我出示课文插图(圆明园毁灭后西洋楼的一片废墟),精心设计如下导语:

如今,我们只能看到荒草丛中、乱石堆上几根劫后残留的烟痕犹存的石柱,石柱上雕饰的长青藤依然顽强地攀附在着,我们不难想象出此楼昔日的宏大与辉煌,四周绿树郁郁葱葱,飒飒作响,仿佛向世人诉说着什么,那么,这破败、荒凉的圆明园废墟,昔日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

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二)再现辉煌,生成情感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有“各个阶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我的教学设计为首先让学生充分朗读。

1、让同学们默读三、四自然段,概括地说一说读到的昔日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

课文又是怎样概括的呢?

2、以小组为单位,以读读、品品、感悟的方法合作学习。

3、汇报自学,点拨重点,深入理解。

(1)对于学生理解的难点,结合课件中的图片讲解“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武陵春色”等美景,引发学生进行想象,体会为什么作者会产生“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置身在幻想境界”的感觉。

引导学生从年代之长、物品之多、价值之大三个方面体会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2)了解了昔日的圆明园的景象,你觉得圆明园怎么样?

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你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去读三、四自然段?

让学生再次用赞叹的语气读课文,再现圆明园中的辉煌景观。

(3)当你了解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想到了什么?

(通过逐层深入的读,个性化的品,使学生展开想象,生成自豪感、美感)

(三)直面毁灭,升华情感

就在学生激情高涨的时刻,将话锋一转,引入课文第五自然段,让学生通过“掠、毁、烧”等词体会侵略者的残暴。

通过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断,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圆明园是如何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对清政府无能的无限憎恨。

在这样的氛围中,我进行激情升华,(放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头),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引出不可估量,并将这种爱与恨交织的感情传达给学生。

(四)课堂小结

为了引导学生将爱恨交织的感情升华为民族责任感,我进行激情升华,出示残垣断壁的图片,提出如下问题:

学过了课文,当你在看到圆明园这三个字时,心里难道仅仅是自豪和对侵略者的痛恨吗?

引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从而将爱恨交织的感情升华为民族责任感。

(五)作业布置

作业的布置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特点,达到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拓展知识面的效果,因此我布置这样一道作业题:

这国难性的耻辱已经刻在我们心中150年了,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150年前,做一个小小的体验。

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的一国之君,如果你是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通的老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

请自己选一个角色静静的想一想,然后写一篇随感!

九、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

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结构,正确把握知识内部的各种联系。

我根据本文的结构设计板书如下:

圆明园的毁灭

不可估量

辉煌------→毁灭

自豪------→痛恨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板书抓住文章的主线,以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为线索,加入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4《圆明园的毁灭》人教(部编版)

14 圆明园的毁灭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圆明园的毁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估、煌”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字,会写“毁灭、不可估量”等2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却用大量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七子之歌》(节选)和《和平宣言》(节选)的朗诵音频。

(教师)

2.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如:

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建造时间、历史状况、景观风光及毁灭的历史背景等。

(师生)

3.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用时:

4分钟)

1.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欣赏。

(2)出示圆明园原景图,出示雨果名言。

2.对比出示圆明园残垣断壁图片,引出课文题目。

1.欣赏图片,按一定顺序描述。

(1)看原景图,试用成语和名言描述美景。

(2)看残景图,试结合资料描述毁灭。

对照两图,初谈感受。

2.齐读课文题目。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原景图,对应弄清圆明园的位置、样貌,可用数据作为引语。

2.对所引用的资料要初步归纳,内容要适量。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用时:

20分钟)

1.了解学情,指导读书。

读书好方法:

读通、读顺,画出新词。

2.组织活动,学习字词。

(1)巡视指导学生活动。

(2)关注学生活动过程,参与游戏。

 

3.效果检测,出示字词学习卡,指名汇报、填写。

4.指导写字。

(1)范写生字。

(2)巡视指导。

(3)组织评价。

5.指读课文,集体交流: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圈画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小组交流,展开活动。

(1)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自读生字、新词情况。

(2)小组讨论怎样识记生字和理解新词。

①我是小老师,我来正字音,“陵”读línɡ;“烬”读jìn。

②我是小老师,考考你读词。

3.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卡。

4.写字。

(1)观察教师写字,随教师书空,重点写好“殿、煌”二字。

(2)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

(3)组内互评。

5.边读边思考,运用要素法概括主要内容。

(即什么时间谁把什么样的圆明园怎么样了。

1.应特别注意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如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

2.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应充分发挥组长的积极作用,预先做好编排和指导。

3.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要素法概括主要内容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对比较僵硬的语言应鼓励学生进行加工。

三、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用时:

10分钟)

1.播放课文朗读动漫。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概括小标题。

(相机板书)

 

3.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4.再次指名读课文,指导划分段落。

1.边听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听后纷纷谈体会。

2.结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谈谈圆明园留给自己的印象,试概括小标题。

(①损失不可估量;②布局独特;③建筑宏伟;④文物珍贵;⑤毁灭惨痛)

3.运用合并自然段标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4.根据概括出来的小标题发现文章结构特点。

(总—分—总)

1.教师指导学生概括小标题的角度可以是自然段中的一个词语或短语,也可以是对内容的总结,不必统一答案。

2.学生在了解文章结构,理清文章脉络时,应把握本文的详写内容,即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一部分内容。

四、合作交流,开发资源(用时:

6分钟)

1.指导学生梳理搜集的资料,交流资料。

 

2.结合板书,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引导学生质疑。

1.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1)小组内针对每个自然段内容来梳理相关资料。

(2)集体交流梳理后的资料。

2.结合资料与课文内容,自主质疑: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为什么说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为什么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有关课文内容的资料,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如:

事件还原、列举数字、图片整理等。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切题导入,抓住主旨(用时:

3分钟)

1.复习字词,听写词语。

2.指导学生用扩充课文题目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3.提出要求,引导读文:

文章哪些内容写了圆明园的毁灭?

1.在练习本上完成听写。

2.根据教师指导,回忆主要内容。

3.朗读第5自然段,初谈感想。

(惋惜、痛心)

  学生在朗读第5自然段时,抓住感悟深刻的关键词语来谈感想。

如:

闯进、统统掠走、破坏、毁掉等。

二、紧扣重点,体悟辉煌(用时:

12分钟)

1.提出要求,引导学生浏览课文。

(1)课件出示重点语句(文中对圆明园的价值高度概括的三句话),指导朗读。

(2)师生交流总结朗读方法。

 

2.提出要求,研读课文。

(1)引导学生观察圆明园的布局,理解“众星拱月”,总结布局特征。

(2)巡视指导学生运用读书符号标注读书所得。

(3)组织学生交流材料。

(4)引导学生运用串联关键词法背诵课文。

(5)课件再现景观,引导表达。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2~4自然段。

1.扫读课文,找出文中对圆明园的价值高度概括的三句话。

(1)交流汇报,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A.“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B.“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C.“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2)掌握并运用抓住重点词朗读课文的方法。

2.读文思考:

世人对圆明园为什么有这么高的评价?

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画出感受深刻的词语和句子,适当地在旁边写下感受。

(1)感受“众星拱月”。

(2)自读第3自然段,在文中找出作者介绍的不同风格的景观。

(3)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4)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5)读第4自然段,练习用“有……也有……”进行情境表达。

3.朗读第2~4自然段,读出自豪之情。

1.运用把握重点词朗读课文的方法时,可以尝试运用轻读、重读及个性理解读的方法,体会不同的朗读效果。

 

2.对搜集到的资料要稍加整理,尽量交流和课文有关联的信息,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谈谈自己读了这些资料后的想法或感受。

 

3.提醒学生在朗读中运用不同的读书符号,培养学生写读书批注的好习惯。

三、体会耻辱,激发情感(用时:

10分钟)

1.课件出示资料图片,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填写学习卡片。

(1)指导读书,引导学生自主填写学生活动卡。

(2)指导说话。

(3)引导学生对比朗读。

(课件出示参与抢劫者的资料,帮助学生抓重点词句,激发感情。

3.回归中心,引读第1自然段。

1.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2.填写课堂活动卡,小组交流。

(1)画出描写英法联军恶行的句子,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练习说话:

大火烧毁了……

我们没有了……

(3)对照读第5自然段时的感受,不仅要读出惋惜、痛心,更要读出愤怒、憎恨之情。

3.品读、评读“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

1.教师在引读前,可以结合所出示的图片资料进行解说,用动情的语言加以引导,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继而加深学生对第5自然段的感性认识。

 

2.学生练习说话的内容以排比句式为主,结合板书的启发和此刻的心情,进行语言深加工。

四、回归整体,揭示写法(用时:

4分钟)

1.回文读书,点拨首尾呼应的写法。

2.引导学生思考:

还从哪些写法上发现了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

(教师对照板书和文本结构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1.浏览全文,汇报:

不可估量的价值变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文章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首尾照应。

2.同桌讨论交流:

说说对“详写和略写”方法的认识。

  此环节意在使学生发现文章写法上的特点,深挖教材,应重视学生的自主交流和发现。

五、情境写话,激荡感情(用时:

6分钟)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2.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练笔情况。

1.自由交流,教师相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动笔写:

这把火,烧不毁……

  引导学生打开话题,可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清政府对话,与我们的祖国对话,与侵略者对话。

六、课外作业,拓展阅读(用时:

5分钟)

指导学生结合课后“阅读链接”阅读《七子之歌》(节选)和《和平宣言》(节选)。

1.了解作者。

2.了解背景。

3.写出感悟。

阅读《七子之歌》(节选)和《和平宣言》(节选)。

1.了解闻一多、冯亦同的生平。

2.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3.倾情写作,激发爱国热情。

  重点阅读“澳门”和“香港”两篇内容,有条件的教师要进行指导。

板书:

铺垫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铺垫”。

板书课题:

圆明园的毁灭

二、课前质疑:

本课标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却用那么多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

三、小组合作学习第五自然段。

(一)要求:

1、自读文段,感知文段主要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

你从文段中得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受?

3、组长组织,注意顺序,每人都要发言。

(二)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教师适时点拨:

出示原文,采用去词法(把“凡是、统统”去掉),原文好在哪里?

体会用词的准确,同时体会英法联军的可耻!

有感情地朗读朗读。

四、毁灭前的圆明园什么样子?

学习2-4自然段,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学习辉煌。

先把“有……有……有……”标红,让学生介绍圆明园里有什么。

然后让学生联想和想象。

如,说说在“山乡村野”里你看到了什么?

在“热闹的街市”你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就会充分感受到圆明园的壮美。

在此基础上,对于“雷峰夕照”等学生不易想象的,难以理解的,可放图片,增强感受。

最后指导学生读出辉煌。

五、体会铺垫的作用。

既然写毁灭,为何大篇幅写辉煌?

如果去掉2-4自然段,好不好?

为什么?

(体会“对比”表达的作用:

进一步衬托……)

说一说,议一议:

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就是运用了铺垫的手法,引起读者共鸣,激发读者情感。

六、自读文段,看一看外国人(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找出属于“铺垫”的段落,读一读。

课堂交流。

七、口语交际

我心爱的物品丢了。

要求:

运用铺垫的手法描绘出物品之珍贵,从而衬托心情。

小组内交流,然后课堂交流。

七、作业

将口语交际的内容整理,写一篇习作。

板书设计:

损失巨大

圆明园的毁灭建筑风格---富有特色

价值赞叹赞美

历史文化---价值庞大

毁灭----惋惜痛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