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docx
《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主题一形象
(1)人物形象
一、概念解析: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
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二、常见艺术形象举隅: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三、鉴赏指导:
1.具体要求: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
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
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
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注意环境。
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3.答案构成:
(1)什么形象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文段开头(也可是文末)要注意“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特征并概括形象的意义。
注意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
初学者往往失去重点,分散笔墨,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
四.例题分析: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
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1)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
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
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
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
(2)抓人物心理:
“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
“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荦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
”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参考答案】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
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析】
(1)诗后附有“幽州台”的注释,这就暗示:
诗人登临的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如今昭王不再,贤才无举,登临此地,作者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
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
(2)抓人物语言:
“念”、“悠悠”,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
“独”“怆然而涕下”。
【参考答案】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五、强化训练:
1.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答:
刻画了一个头发花白,容颜苍老,却念念不忘恢复中原、统一祖国万里河山的坚贞不渝的爱国英雄的形象。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钓者的形象及其寄寓的思想感情。
燕子矶注(施闰章)
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
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
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
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
注:
燕子矶:
在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观音山上,濒临长江,三面凌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
答
(1)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悠闲垂钓的隐士形象:
他孤身独坐燕子矶头,仿佛已经许久了;夕阳落山,暮霭渐渐笼罩大地,他却浑然不知。
(2)诗人借钓者的形象,抒发了对朝代更替、世事浮沉的沧桑之感,表达了对恬淡、宁静、高洁生活的向往之情。
3.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答:
首联起得突兀,大有先声夺人的气势。
颔联写发现猎物奋力追击的情形,生动而又逼真。
颈联写猎罢归营,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将军策马疾驰的风姿。
尾联以“回看”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
这首诗通过写一次狩猎活动,勾画出了一位将军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形象。
4.问: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
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答: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试赏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答:
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形象。
(要点一)“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
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要点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
“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
(要点三)
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
挼,读ruó,“揉搓”之意。
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答:
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女子)形象。
开头景物具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皱了思妇的心;闲逗鸳鸯、揉搓杏蕊的细节,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看斗鸭等动作情态体现了更深的愁苦相思及孤单寂寞。
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
7.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释】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
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答:
诗人客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情趣高雅;在杏花春雨时荡舟寻访“病”、“穷”老朋友,珍视友情;在二月春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
形象
(2)意象意境
一、知识归纳
1、概念
意象——带有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
意境——诗词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2、意象集锦
月——思乡。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
斜阳——凄凉失落、怀古幽情。
风、烟——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浮云——在外漂泊的游子。
捣衣——征人离妇的惆怅。
杨柳——怨别、怀远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喟叹。
梅、兰、竹、菊、松——具有高洁品格的君子。
莲、红豆——男女爱情。
梧桐——凄凉悲伤。
丁香——愁思或情结。
芳草——离恨。
芭蕉——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杜鹃鸟——哀怨、凄凉、思归。
蝉——清洁和清高。
鸿雁——游子思乡和羁旅伤感。
猿啼——悲伤。
青鸟、鱼、鸳鸯——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燕子——爱情、人事代谢。
蟋蟀——思妇的惆怅。
琴瑟——夫妻和谐、兄弟情谊。
羌笛——征人思妇。
折柳——惜别、怀远、思乡。
舟、湖、长亭、灞桥、镜、灯——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
登高、凭栏——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壮志未酬的悲伤。
吹笛、吹箫、吹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饮酒——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
二.考察方式
(1)辨别意象
(2)解读意象(3)感知画面,体味情感
三、答题技巧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解答技巧: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意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四、答题示例
山居秋暝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4分)
解析:
步骤一:
准确找到诗词中的意象:
雨后空山明月松清泉石竹浣女莲渔舟
步骤二:
概括这些意象蕴含的内在特征:
清幽、明净、静寂
步骤三:
结合意象特征剖析作者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优美田园生活的热爱,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之情。
步骤四:
组织语言,用规范的文字或句式表述出来。
模式:
这首诗通过……意象的刻画,描绘了一幅……的画面,或营造了一种……氛围(意境),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答案: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清幽、明净的秋色山村晚景图。
②通过对山雨初霁、空气清新、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浣女归舟的景物描写
③表达了诗人对优美田园生活的热爱,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之情。
五、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
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请问:
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并结合下阕分析全词的思想感情。
(5分)
答: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1分(步骤一)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2分(步骤二)
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2分(步骤三)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折桂令•荆溪即事①(乔吉)
问荆溪溪上人家:
为甚人家,不种梅花?
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
庙不灵狐狸漾瓦②,官无事乌鼠③当衙。
白水黄沙,倚遍阑干,数尽啼鸦。
注:
①这首小令是作者由杭州西湖来游宜兴荆溪途中所见,有感而作。
②狐狸漾瓦:
狐狸摔瓦罐,指做事胡来。
③乌鼠:
乌鸦和老鼠。
“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三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枯树支撑着门屋,荒凉的菖蒲围绕着溪岸,寒苦的竹子围成了篱笆。
这三句话描绘了荆溪两岸的荒凉和溪上人家的贫困景象,表达出作者对百姓贫苦生活的同情,对为官者不治的愤慨。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咏檐前竹(沈约)
萌开箨①已垂,结叶始成枝。
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②。
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
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
注:
①箨:
笋壳。
②离离:
竹节历历分明之貌。
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檐前竹”怎样的生长过程?
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明。
答:
诗歌一、二句写“檐前竹”拔节抽枝,当竹茎拔节而出时,笋壳就垂脱了;随着细长竹叶的抽生,慢慢就长出了嫩枝;三、四句接着写竹子挺拔直上,转眼间,已变得枝叶繁茂、亭亭如盖了,而且低处竹节间距离较近,呈现出历历分明之貌。
总之,前四句诗描写了“檐前竹”无声无息地拔节而出,由矮而高,终于英挺地站立“檐前”的生长过程。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挂绝壁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
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如果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出发,你更喜欢这两首中的哪一首,为什么?
答:
(1)相同点:
两首小令都运用白描手法,状写秋景。
(2)第一首作者把秋天傍晚几个特有的景物巧妙地组合起来,创造出萧瑟苍凉的意境,突出表现了羁旅愁绪。
第二首小令作者写在秋意里对洞庭潇湘的观感,气象明朗开阔,意境宏伟,表现了开朗乐观的情怀。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答:
用“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的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
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江 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比较这两首诗意境的异同。
答:
同:
都写到人物独自面对自然的独特体验,都表现出一种隐逸意味。
不同:
王诗借清幽绝俗之境表现宁静安闲、独得其乐、天人和谐的隐逸之趣。
柳诗借幽洁寒寂之境表现清高孤傲、摆脱世俗、凛然无惧的不屈品格。
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①逢康元龙②
[明] 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
①钱塘:
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
②康元龙:
诗人的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第一、二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作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请简要回答。
答:
春末夏初的江南,正是细雨纷飞的黄梅时节,烟雨笼罩下的江关越发显得暗淡凄迷。
作者渲染了一种低回迷茫的离别氛围,给全诗蒙上了一层依依惜别的感伤色彩(或为全诗定下了伤感的情调)。
诗歌鉴赏主题二语言
(1)语言风格
一、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
豪放—苏轼、辛弃疾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
隽永—李煜、刘禹锡(意味深长,引人入胜)朴素自然—陶渊明、谢脁、谢灵运
屈原—雄浑悲壮王安石—雄健高峻
李商隐—委婉含蓄李清照—婉约缠绵
陆游——慷慨悲凉杜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
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李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
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辛弃疾——豪放悲慨
杜牧——俊爽明快苏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
二、诗歌语言风格常用界定词语
清新 平淡(质朴)绚丽明快 含蓄 自然洗炼
(一)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一般用在写景诗中,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
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清新淡雅--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二)平淡
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平淡质朴--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三)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华美绚丽--像一朵富丽堂皇的牡丹
明净绚丽--像一株静静开放的月季
(四)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明白晓畅--像一杯透明洁净的矿泉水
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
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明快简洁--像一幅线条简洁的淡墨山水
(五)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委婉含蓄--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
(六)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把酒问月》)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朴素自然--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
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一般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简练生动、婉约缠绵、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三、分析语言风格
1.一首诗的语言风格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答题步骤:
(1)叙: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析: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评: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比较两诗的语言风格型。
答题步骤:
①用一两个词概括各自的语言风格。
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各自特色。
③通过比较体现异同
四.例题分析: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叙),“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析)。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评)。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李白的《横江词(其一)》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
答案:
(1)叙:
这首诗多用口语,自然流畅,朴实无华。
(2)析:
一二名句“人道”、“侬道”,纯用口语,生活气息浓烈。
三四句用语夸张,想象奇特,焕发着积极浪漫主义的光彩,语言明朗率真。
(3)评:
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驰骋丰富奇伟的想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
五、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诗歌,鉴赏其风格特色。
雨晴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
明白畅快,表情达意,直截了当。
这是一首即兴小诗。
诗的第一、二两句通过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
诗的第三、四句写诗人本已扫兴,而那蜂蝶却又纷纷过墙而去,以致诗人的心情又多一层惆怅,竟怀疑“阳春”长了脚,不住自家,而偏偏跑到邻家去。
这里,虽没有大叫、大笑、大跳,但诗人那惜春之情抒发得直截了当,亦不失为明快。
2.阅读下面诗歌,鉴赏其风格特色
更漏子温庭筠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答:
婉约。
语言的特点是词句优美,气韵婉曲,感情缠绵。
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