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糖尿病的医疗史解答.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41399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决战糖尿病的医疗史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决战糖尿病的医疗史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决战糖尿病的医疗史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决战糖尿病的医疗史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决战糖尿病的医疗史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决战糖尿病的医疗史解答.docx

《决战糖尿病的医疗史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决战糖尿病的医疗史解答.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决战糖尿病的医疗史解答.docx

决战糖尿病的医疗史解答

决战糖尿病的医疗史

陈益南/文

(一)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它被世界公认为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10种疾病之一,而且患病率极高。

在我们每个人种种的朋友圈中,很难不遇到患有糖尿病的朋友。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估算,2013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3·82亿人,2014年有近500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前不久,由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有数据显示,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已居全球之首,调查统计人数为1·14亿。

就是说,平均每不到14个人,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的直接病因,并不复杂:

就是患者身体的血液中,葡萄糖不能被体内组织吸收、储存,而滞留在血液中,使人体血糖升高。

糖尿病的严重症状,则是所谓“三多一少”:

多食、多饮、多尿(还是有甜味的糖尿),肌肉消瘦。

会吃,却营养流失,不长肉;口常渴,要喝水,却又一喝入肚中,就又几乎全数以尿排出,且排的是饱含原本人体必需的葡萄糖之尿。

一般来说,糖尿病本身不一定马上就显现危害。

但若得不到治疗,长期的高血糖,会使严重的糖尿病人,逐渐变得骨瘦如柴,最后体能枯竭而亡。

更多的糖尿病患者,若没能治疗,长期的高血糖,则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之中,有一种令人恐怖的严重并发症,就是糖尿病使微血管破裂,而造成眼睛失明。

幸好,现代医学的发达,使后果可能很悲惨的情况,终于没有大规模的发生,而基本只是停留在卫生组织不断的警示之中。

曾经肆虐人类数千年的糖尿病,现在大体上,只要进行治疗,便可以被人们管控,使其不至于随意就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不治之灾。

(二)

有人说,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是现代人的生活过得太好了,才得的病。

的确,有些糖尿病人,就是因为过量的大鱼大肉饮食习惯,而导致患上了这种病。

不过,糖尿病并不是现代才出现,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

人类对糖尿病的文字记载,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幼年时期。

考古学家们证实,一本现存德国莱比锡大学博物馆、写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古埃及医书,就记载了一种症状为“多饮多尿”的疾病症状,甚至还记载了利用谷物、水果和甜酒对此进行治疗的过程。

据考证,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关于糖尿病的文字记载。

与上述古埃及医书记载之差不多的同时期,古印度的医生们也留下了他们观察的文字:

“有一些病人的尿液,会吸引大量的蚂蚁和苍蝇”。

而这正是尿液中含糖量高的标志。

公元2世纪前后的古希腊医生阿莱泰乌斯,在其所著的《医书》一书中,对糖尿病人症状恶化时的描述,尤为具体:

“糖尿病是一种可怕的痛苦疾病……难以抑制的口渴、大量饮水和排尿……病人受恶心、烦躁和干渴的折磨,并会在短时间内死去。

古代的中国,没有糖尿病一词。

但对糖尿病的症状,却不乏解读。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奇病论》篇中,是以“消渴”病名,描述了糖尿病的症状。

唐代的《古今录验方》中,也记载了“消渴,小便至甜”的观察。

宋朝的医书典籍《太平圣惠方》则将糖尿病细分为三层:

消渴、消中与消肾,以饮水多而小便少者为消渴;吃食多而饮水少,小便少而黄赤者为消中;饮水随饮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为消肾。

因而,糖尿病存在的历史,至少已有三千年。

只不过,糖尿病居然成为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且患病率达到如此普遍的骇人现状,则无疑是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丰富了后,才出现的负产品。

糖尿病对人类的威胁,甚至在100年前,都还是一种不治之症。

对患了糖尿病的人,医生们都只能束手无策,眼睁睁看着病人日益消瘦、肌肉枯痿、活活因营养无法补给而死去。

不是医生们没有用心,而是因为他们实在不知道,这糖尿病是个什么玩艺儿,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

他们也不懂,一个明明能大吃并大喝的病人,为何却会消瘦而亡?

因此,在那以前的医生,遇到糖尿病患者,往往对病人最后能说的话,套用现在流行的一句医疗用语,即是“我们已经尽力了”,而无可奈何。

因而,糖尿病阴霾茏罩的岁月中,糖魔曾肆无忌惮而无情的吞噬了人类无数的生命。

(三)

人类打破糖尿病黑暗,而看到的第一缕曙光,是在1889年。

顺便说一句,这个年份的整整一个世纪后,中国曾发生了一件大事——这样,你就记住了人类决战糖尿病的第一缕曙光,是亮起在哪一年。

1889年,当时,德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生理医学家约瑟夫·冯梅林和奥斯卡·闵科夫斯基,在从事研究动物消化系统的工作中。

对“隐居”在腹膜后,有十几厘米长、却只70克左右重的胰腺,发生了研究的兴趣。

因为,对于动物都有的这个小小器官,长久以来,人们却都不知道它到底是做什么用。

两位医学家猜测:

既然胰腺是位于胃和小肠之间,而且又有导管与小肠连通,那么,可能它也与消化功能有些关系。

但有些什么关系呢?

他们实验的方法,是摘除几条狗的胰腺,希望观察出没有胰腺后的实验狗,其消化功能会有什么变化。

实验的一个重要收获,却是他们发现了:

摘除了胰腺的狗,拉出来的尿,糖份很重,吸引了大量苍蝇。

而这个发现的起因,则颇有些戏剧性。

在冯梅林和闵科夫斯基俩人进行狗的胰腺摘除实验之时,斯特拉斯堡大学负责喂养实验狗的饲养员,有一天突然跑到实验室,质问做试验的医学家,是不是对狗做了些什么?

因为,那几只小狗显然出了点问题:

本来训练的好好的它们,这二天却开始肆无忌惮的随地大把撒尿,搞得狗舍里骚气熏天,饲养员打扫都打扫不过来。

更有甚者。

当时正值盛夏,满地的狗尿,还吸引来了成群结队的苍蝇,而且,怎么赶都赶不走。

“这狗一定是被你们动手术给搞坏了!

”饲养员愤愤不平的嚷着。

这个意外情况,象闪电一样,照亮了两位医学家的某个思维。

使他们马上联想到了古印度医书上的记载:

“有一些病人的尿液,会吸引大量的蚂蚁和苍蝇”

现在,没有了胰腺的狗,它所拉的尿,也能吸引苍蝇!

就是说,没有胰腺的狗,会患糖尿病!

进一步说,就是:

动物的胰腺缺失,与糖尿病密切相关!

两位医学家迅速调整了研究的方向。

转而开始仔细的关注胰腺摘除手术和尿液含糖量的问题。

1889年底,冯梅林和闵科夫斯基联名发表了一篇论文,第一次在现代科学意义上,建立了胰腺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胡乱瞎忙而摸索了三千年后,人类终于发现:

糖尿病与胰腺密切相关。

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能有收获,不是所有的意外,都能让人瞬间便明白了上帝的秘密。

但是,1889年的一场实验,的确改变了糖尿病的历史。

人们从而知道了这种绝症发生的缘由。

冯梅林和闵科夫斯基的发现,轰动了整个医学界。

虽然,当时仍不知道胰腺与糖尿病之间,到底有多少秘密;也仍不知道要如何治疗糖尿病。

但是,重要的是,对于糖尿病的认知,横亘在人类面前的坚冰,已经开始消融。

从此,一切欲破解糖尿病密码的医学家们,便有了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胰腺,而不致于象瞎子一样胡乱探索了。

发现糖尿病与胰腺有关一事,又过了12年,

在探索糖尿病原因的道路上,1901年,一个叫尤金·奥培美国医生,又为缩小探索目标的范围,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奥培医生在研究中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的确是出现了病变。

但是,他在显微镜下,仔细的观察到,却仅仅是胰腺中的胰岛,即那些密集成团的小个头细胞,出现了明显的形态变化和萎缩,而并非是整个胰腺都出了问题。

由此,奥培医生认为,胰腺中具有的腺泡细胞与胰岛细胞,是各有不同的分工:

负责消化功能的,是腺泡细胞;而胰岛的功能,则是能控制与调节血糖。

奥培医生对胰岛与糖尿病之间更进一步的相关性发现,使科学家们能在很早之际,就把破解糖尿病的目光,全部聚焦到了正确的部位上。

对糖尿病的探索,发展到这一阶段后,科学家们都明白了一件显然无误的事:

既然没有胰腺,动物就会患糖尿病;那么,反过来说,动物的胰腺中,不就是会存在有能控制血糖的物质吗?

所以,到胰腺中,特别是到胰岛中,去寻找能治糖尿病的物质,不就是必然应做的最重要之事吗?

“胰岛素”这个名词,就是那些性急的科学家在当时创造出来的。

他们虽然不知道是胰腺中的什么物质能遏制血糖的升高,但,却坚信那种物质必定存在于胰岛之中。

故而,治病的物质还未被发现,而为其准备的名词,却已早早在恭候。

(四)

接下来的数年中,科学家们就是努力从动物胰腺内的胰岛中,提取种种液体,希望这些提取液,能控制与治疗糖尿病。

但是,究竟“胰岛素”是什么东西?

在当时那种科技条件下,要如何才能挖掘到它?

却远不是件容易的事。

有些科学家推测,既然糖尿病与胰腺中的什么东西有关系,那么,直接食用动物的胰脏,能不能治疗糖尿病呢?

然而,实验表明,这个方法,对治疗糖尿病无效。

又进入一个胡乱摸索的新阶段。

不过,探索的范围,毕竟已不是广袤无边、而是有着特定的对象了。

德国柏林的一个医生乔治·佐勒尔,差点巳走到了宝藏的门口。

他把大量牛胰腺磨碎处理,去除不溶于水的沉淀之后,得到了一些非常粗糙的提取液。

在1906年,他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对象是8名糖尿病患者,他冒险把这种自行提取的液体,注射给这些受试者。

而且,一位快要死去的糖尿病人,在接受了注射之后,还似乎看到了一点点阻止死亡的效果,病人的血糖真的有所降低。

然而随着他的液体用完,病人则很快死去。

最遗憾的是,他所制备的这些提取物,在实验中,也显现出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因这一点,便阻碍了他更深入的研究。

现在看来,佐勒尔医生的运气,的确还差那么一点点。

走到成功大门口的,还有罗马尼亚的生理学教授尼克拉·勃烈森。

在实验中,他使用冷却了的狗和牛的胰腺液态提取物,注射给糖尿病狗,明白无误的观察到了这些提取物,确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由于他的胰腺提取物,同样存在着引起发热及其他的毒副反应,故而,他也只好停留在在离成功一步之遥的历史位置。

到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的多个实验室已经基本证明,粗糙的胰腺提取物,有时确能降低血糖。

但是,大量的实验却又表明,这些粗糙的胰腺提取物,即便能降血糖,但是,它们却又常具有一些副作用,特别是发热,甚至有毒性。

显然,以此用作临床,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有分离胰岛素的尝试都没有成功。

是因为,一旦将胰腺研碎,不是胰腺内的消化酶很快将胰岛素降解破坏,就是胰腺内的不明物质,会产生有毒的液体。

如何从从胰腺粗提物中,纯化出真正可作药物的胰岛素,便成了科学家们追求的新目标。

(五)

人类决战糖尿病的历程中,最伟大的跨越,是1922年,由时年31岁的加拿大的青年医生弗雷德里克·班廷实现的。

1920年11月的某一天,在距多伦多市约200公里的伦敦市开诊所执业、并兼职多伦多病童医院的外科医生弗雷德里克·班廷,找到多伦多大学生理学系主任约翰·麦克莱德,他请求让他进行提纯胰岛素的实验。

因为,医学院生理学系有着当时很完备的实验室。

班廷的冲动,是因为他在此之前,由读到的一篇医学报道而产生的。

他的想法是:

人们现在无法从胰腺中获得纯净安全的提取物,是因为胰腺中的腺泡有干扰。

既然如此,为何不事先将腺泡剔除,再来提取胰岛中的物质呢?

生理学系主任约翰·麦克莱德教授,是研究糖尿病的专家,在班廷的执着请求下,他支持了班廷的想法,为班廷提供了大学实验室及相关条件。

时年21岁的多伦多大学学生查尔斯·贝斯特,则做了班廷医生的助手。

1921年5月,班廷辞去原有的工作,无薪且自费与贝斯特组成的实验室,正式开张。

他们用二组试验狗,开展提取液的实验:

一组狗的胰腺被摘除,成为糖尿病狗;另一组则结扎胰腺导管,使腺泡细胞死亡,只剩下胰岛。

再从胰岛中提取溶液。

经过1921年整整一个夏天的实验,历尽多次的失败,将麦克莱德教授提供的10只实验小狗,全部耗完,也没有效果。

显然,欲提取胰腺中某种不知道的溶液,在每一个步骤中,都不容犯错。

否则,结果就是失败。

班廷没有气馁,在审视了实验过程中的情况,反省了做得不足之处后,又自费从市场中买了些狗狗,继续进行实验。

终于,二只糖尿病狗狗,在接受了班廷和贝斯特准备的胰腺提取液注射之后,又精神焕发地活了回来,一只健康地活了20天,另一只居然还活了70天。

班廷当时的实验,虽然并不具开创性的意义,因为,此前已有过科学家确认了胰腺提取液可以降低动物的血糖。

但是,二只患有糖尿病的狗狗,在注射了他们得到的胰腺提取液后,能够使血糖下降,由病转好,并健康地活了几十天。

这个令人振奋的实验现实,让班廷与贝斯特激动万分。

由此,更坚定了班廷对胰腺提取液能降人体血糖的信念。

在实验中,他们后来发现,根本不必从小狗身上动刀提取胰腺粗提液,而是直接拿废弃的牛胰腺,用酸化酒精进行浸泡,就能够提出具备血糖控制功能的胰腺粗提液。

这样的改进,明显加快了他们的研究进度与质量。

班廷之所以产生了辞去原有的工作,而加入到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人员行列,潜心来做胰腺提取物的实验,就是这个“结扎小狗胰腺的胰泡、则可以独从胰腺中获得胰岛素”的天才思维闪电所推动。

而在做了一些实验后,结果,他才发现自己的这个“天才”想法,根本没有多大意义,因为,直接用酸化酒精浸泡牛胰腺,便能获得相对纯净胰岛的方法,远远比结扎小狗胰腺的方法,简单实用得多了。

不知道当时班廷对自己“天才闪电”的方案,也是否象后来许多人一样,觉得很是好笑?

历史的画面只是向我们展示,班廷很快抛弃了自己原有的“天才”方案,而立即改用了直接用酸化酒精浸泡牛胰腺的实验手段,进而创造了一个医学史的里程碑。

人类的很多进步,有时的导因,竟是因为一个并无多大意义的冲动。

没有多大价值的冲动,当然难以直接得出有价值的结果。

然而,只要有此冲动的人们,能继续认真的实践前行,那么,有时实践的过程,却也可能将其引导到富有价值的领域。

班廷如果没有这个令后来许多人感到好笑的“天才”冲动,没有这个冲动的强大动力,那么,开诊所、做外科医生的他,可以说,永远都不会与治疗糖尿病的事业对接,更不用说能创造一页光辉的历史了。

当然,若是一个做事马马虎虎的人,那即便是他的头脑里尽是天才的思维,他也不可能做出任何有价值的事业。

幸好,上帝让班廷同时具有了既顽强、又认真的行事作风。

班廷一个夏天的实验成果,使支持这个实验的麦克莱德教授,也愿意直接加入到这个研究团队中来。

当年12月,麦克莱德又邀请生物化学家詹姆斯·克里普,加入进来。

在胰岛素提纯过程中,克里普也是一个重要人物。

因为,他所擅长的,是从一管浑浊的组织液里,真正分离出相对纯净的胰岛素溶液。

克里普参加研究团队后,很快改进了胰腺提取和提纯的方法,并且从事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支持性生化实验,证实了胰腺提取物能够使糖尿病患者的肝脏储存糖原,并能消除尿酮体。

班廷没有被成功的控制了狗狗糖尿病一事的喜悦,冲昏头脑。

他知道,实验的最终目标,是救治糖尿病人。

狗狗获救了,那么,人能不能也被牛胰腺的提取液治好呢?

但是,对人怎么能做实验呢?

班廷与贝斯特没有犹豫,他们互相先后让对方将不同份量的胰腺的提取液,几次注射进自己的血脉中,然后测定是否能降血糖。

成功了!

班廷与贝斯特,都清清楚楚的测到了血糖己下降的预想结果。

现代科学每一次史诗般的进步,实际上,都是因为有着无数志士仁人,用他们的自我牺牲精神,勇敢铺垫了通向成功的基石!

最令班廷实验团队激动快乐一天,终于来到了。

1922年1月23日,患有重度糖尿病的14岁少年莱昂纳多·汤普森,在多伦多大学医院接受了胰岛素针的注射,一天之后,汤普森的血糖便恢复到正常水平,几天后,曾经奄奄一息的少年,就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班廷与麦克莱德的研究团队,以无比喜悦的心情,向全世界宣告:

糖尿病等于死刑判决的时代,终于结束!

曾经危害人类数千年的魔鬼——糖尿病,总算被科学家们管控住了。

根据麦克莱德的建议,这种从胰腺中提出来能治糖尿病的液体,被正式命名为“胰岛素”。

麦克莱德认为,既然研究糖尿病的学界,都早已多年而约定俗成,将日后发现的、能治糖尿病的胰腺提取物,预先称之为“胰岛素”了,那就遵从众意,让大家顺理成章的接受它。

(六)

1922年5月3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北美医师协会会议上,班廷与麦克莱德的研究团队,以“胰腺提取物对糖尿病的作用”一文,报告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宣布了他们提纯出了高效安全的胰岛素溶液,从此,便可以迅速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特大喜讯。

他们的报告,立即使全场听众,都自发的起立鼓掌,放声欢呼,欢庆现代医学史上的这一伟大成就。

翌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班廷和麦克莱德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在整个诺贝尔奖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快,就给一项发现与发明授奖。

也许是因为,人们在黑暗中盼望糖尿病克星的出现,实在是等待得太久太久了。

班廷的助手贝斯特,却没有成为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获奖者,班廷很为他不平,便将他获得的诺奖奖金的一半,分给了贝斯特。

班廷后来的研究团队,是四个人:

班廷、贝斯特、麦克莱德与克里普。

但是,诺奖评选的规则,是每个奖项的获奖者,最多不能超过三个人。

因此,只好让二个助手级人物都出局,而只评定班廷与麦克莱德二人。

麦克莱德也将他的奖金,分了一半给克里普。

奖金的平均分配,显现出对贝斯特与克里普他们二人在研究中所作贡献的承认与表彰。

对于麦克莱德教授的获奖,直到今天,还有一些人表示不满,认为他只是后来才参入了研究,功劳远小于贝斯特,是占了班廷与贝斯特的便宜。

显然,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虽然,作为多伦多大学生理学系主任的麦克莱德,的确是班廷的实验已露出成功曙光之际,才参入到研究中来的。

但是,当初,若不是获得他的首肯与支持,一个陌生的外来医生,是不可能进入多伦多大学生理学系的实验室,并获得一些实验条件与物资,来进行一场成败不知的实验的。

并且,麦克莱德参入实验后,作为生理学专家,他敏锐的发现了研究团队的短板——生化提纯技术。

因而,他立即邀请引进了生物化学家詹姆斯·克里普,参加研究团队。

由此,使实验后期提纯胰腺溶液的过程中,大大加快了实验速度与提升了提取物的质量。

最后,由于麦克莱德从事糖尿病研究多年,在加拿大及国际糖尿病学界,都有着一定的声望。

而这个条件,对于“小人物”班廷的科研成就,不致于被学界“大人物”及名流权威抹煞、压制,而能顺利直达诸如美国生理学学会、北美医师协会等学术组织,获其首肯,并进入诺奖评委的慧眼范围,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人们的确不应抹煞麦克莱德的贡献。

而应该说,这个研究团队,幸亏有了他,班廷这位攻克糖尿病的英雄、及其研究成果,才得以顺利的脱颖而出。

对此,我们只要想想近日荣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的遭遇,就能明白麦克莱德的作用。

屠呦呦只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不仅她数次落选二院院士,而且,这个青蒿素的发明大奖,也迟来了几十年!

若不是这些年来,得以有一批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教授等科学家为其抱不平,而大声呼吁,“三无”科学家屠呦呦,与她的青蒿素,恐怕就永远会被尘封于世,更别说与诺奖有缘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班廷参加了战地医疗工作,作为一名少校,在加拿大军队中服役,1941年2月21日,不幸在纽芬兰上空,因飞机失事而遇难。

1989年7月7日,在班廷曾经行医的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伦敦市,一个名为“希望”的火炬,被专程而来的英国伊利莎白女王郑重点燃。

这束火炬将一直燃烧在以班廷名字命名的城市广场,直到另一位班廷式的英雄,为全人类彻底治愈了糖尿病,才会被熄灭。

这束火炬是纪念,也是提醒。

它提醒人们在最终战胜糖尿病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很多的工作要进行。

1991年,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和世卫组织决定,以班廷的生日——11月14日,作为每年的“世界糖尿病日”,并自1992年起,在每年的11月14日举行庆祝活动。

(七)

从1922年开始,北美各地的糖尿病患者就开始涌向了多伦多。

特别是患糖尿病的孩子们,被他们的父母争先恐后地送往多伦多大学医院。

医院没有那么大的病房可以容纳这么多患者,就安排了临时帐篷,让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患者们,一个挨一个地躺在长长的帐篷里。

这原本是令人肝肠寸断的一幕,但此时却成了充满希望的向往。

医生们从帐篷的一头开始给孩子们注射胰岛素针,一个接一个注射下去。

接受注射的孩子们,很快就神奇的坐了起来,眼睛里重新恢复了神采!

为了救治越来越多的患者,班廷他们迫切需要几倍几十倍地扩大他们生产出胰岛素注射液的能力。

但是,提取胰岛素的实验室方式,其产量,显然远远不能满足病患市场的需要。

总部位于美国中西部城市印第安纳波利斯的礼来公司,是创立于1876年的制药大企业,敏锐的市场感,使这家公司立马加入到胰岛素的生产行列中来。

1922年5月,多伦多大学与礼来公司达成协议,由“礼来”进行胰岛素的规模生产。

这一年秋天,“礼来”胰岛素便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往多伦多,产量达到了惊人的每周10万单位。

每一天清晨,满载着冷冻牛胰腺的卡车,从芝加哥列队开进礼来公司的工厂,在那里被有条不紊地切割、浸泡、蒸馏和提纯,变成一瓶瓶比金子还宝贵的胰岛素。

现代工业和科学的结合,迅速聚变出巨大的力量。

第一支商业化的牛胰岛素注射液,其商品名称是“因苏林”。

为了保证胰岛素的顺利商业化生产,班廷、贝斯特和克里普为胰岛素申请了专利(作为多伦多大学生理学系主任的麦克莱德,可能因属职务限制,个人不能申请专利),并于1923年初得到批准。

随后,这三位科学家就以每人一美元的象征性价格,将这价值连城的专利,转让给了多伦多大学。

多伦多大学随后又以非排他授权的方式,允许礼来公司开展胰岛素的大规模生产和销售。

这样,以此方式,三位科学家与多伦多大学,既得以使胰岛素能够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也保证了糖尿病人不会因为有企业垄断,而得不到胰岛素的救命治疗。

因为是非排他授权的方式,从而使得更多的制药公司,都可以参与到胰岛素的生产和销售中,使得全世界范围内更多的糖尿病人受惠。

例如,现今世界最大的胰岛素生产和销售商——丹麦的诺和诺德公司,也是因此而得以早在1923年底,就开始在欧洲大陆生产和销售胰岛素了。

1923年,胰岛素作为商品上市,据粗略统计,当年就有近8000名医师,对25000多名糖尿病患者使用了该药。

对于胰岛素的功勋,美国著名糖尿病学家、1952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荣誉主席埃利奥特·杰斯林,曾在他的著作《Joslin糖尿病学》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1897年时,1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10岁男孩,其平均生存期只有1·3年!

30岁和50岁的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分别是4·1年和8年。

而到了1945年,10岁、30岁和50岁诊断糖尿病的患者,却可继续生活45年、30·5年和15·9年了。

(八)

早期胰岛素药品“因苏林”的规模生产,虽然能解救很多的糖尿病患者,但是“因苏林”的背后,却还有两个重大技术问题待解决。

其一,“因苏林”始终是一种动物胰脏(一开始是牛,之后又开发了用猪胰脏的技术)的粗糙提取物。

从本质上讲,“因苏林”就是一种成分复杂不明而含有胰岛素的水溶液(甚至一直到1950年代,人们一直都还弄不清能救命的胰岛素,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蛋白质)。

这一点,就决定了即便是再先进的生产管理,也无法保证每一瓶“因苏林”的成分与效果,都是完全一致。

其二,生产原料的根本不足。

因为,从动物胰脏提纯胰岛素,是一件极其低效的生产,每一瓶胰岛素注射液,需要成吨的动物组织做原料,按照这个比例,即便用上全世界牲畜的胰脏,提纯出来的胰岛素数量,也没法满足全体糖尿病患者的需求。

从1922年秋天,一直到1978年,在这56年的时间里,虽然,胰岛素的生产,在努力提纯与减少使用原料这二个方面,生产的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使胰岛素产品的质量越来越纯正,制造成本也在逐渐降低。

但是,使用牛或猪的胰脏做原料的局面,却仍没有改变。

攻克糖尿病的战役,显然,还须继续大力推进。

幸好,现代分子生物学从理论到实践,在此后的五十多年中,都发生了巨大的进步。

而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更让胰岛素的生产方式与产品质量,跃上了一个崭新的高端平台。

1955年,剑桥大学的英国生物化学家、时年37岁的弗雷德里克·桑格,用12年时间,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