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化学常用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0329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考化学常用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东省中考化学常用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东省中考化学常用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考化学常用知识点总结.doc

《广东省中考化学常用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考化学常用知识点总结.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中考化学常用知识点总结.doc

广东省中考化学常用知识点总结

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

干冰二氧化碳CO2沼气天然气甲烷CH4

盐酸氢氯酸HCl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CaCO3

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食盐氯化钠NaCl生石灰氧化钙CaO

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Ca(OH)2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

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水银汞Hg

二、酸、碱、盐易漏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可溶性碱反应。

------为什么可溶性碱易变质的原因

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

------烧煤为什么造成降酸雨的原因

3、干冰不是冰,纯碱不是碱(是盐,但微弱的碱性-------否定只有碱液才显碱性)

4、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判断方法)

三、推断题中的一些特别知识(方法:

找出特别的地方,看其左右的内容)

1、黑色固体有:

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浅黄色粉末是:

硫,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

3、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

4、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6、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

氢气、一氧化碳、木炭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红褐色沉淀肯定是:

Fe(OH)39、蓝色沉淀可能是Cu(OH)2或CuCO3

10、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4

11、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___CO3)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___OH)

12、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

碳酸盐+酸或活泼金属+酸

13、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

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

14、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是甲烷燃烧。

15、碱和盐中,除三价铁(黄色)、二价铁(浅绿色)、二价铜(蓝色)外,

其余物质:

固体是白色,溶液是无色,

16、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主要有:

①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②还原剂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四、一些重要实验的注意事项

1、空气中氧气的测定:

①选用试剂燃烧后的产物必须是固态,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选用红磷②最后所测结果偏小的原因有四:

ⅰ、红磷不足,部分氧气没反应;ⅱ、装置气密性不好;ⅲ、最后所剩的气体没有完全冷却至室温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导气管伸入试管少许;②应根据酒精灯火焰来调节试管的高度;③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④高锰酸钾制氧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⑤氯酸钾制氧气时,不能混有可燃物,否则会发生爆炸;⑥排水集气法时,应待气泡均匀冐出时才收集;⑦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⑧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最后先把导气管从水槽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①所选试剂是大理石和稀盐酸,不能说是碳酸钙和稀盐酸,酸不选用稀硫酸和浓盐酸-----想想为什么②长颈漏斗的使用:

下端口应伸到液面以下③不能选用排水法来收集二氧化碳④简易装置的优点是:

装置简单;节约药品;操作简便⑤带长颈漏斗的装置的优点是:

随时增添液体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①实验前,一氧化碳和要先检验纯度:

可(可燃性气体)+助(助燃性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②加热前都要选通一会儿一氧化碳------赶出试管内的空气③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断续通入一氧化碳至冷却-----为什么?

④尾气处理装置----为什么?

一氧化碳有毒,要防止污染环境,防止中毒,处理方法----燃烧或收集

5、电解水实验:

①通入直流电②生成物的体积比为氢气:

氧气==2:

1③生成物的质量比为氢气:

氧气==1:

8④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6、白磷的保存:

浸在水中-----为什么?

着火点低(40℃),易在空气中被氧化

7、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

放到小烧杯中再称量-----为什么?

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

8、浓硫酸的稀:

把浓硫酸注入水中,要不断地搅拌

五、几个重要的活动探究:

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镁条燃烧时质量比原来估计的值低的原因有:

①有部分产物变成白烟流失到空气中②有部分物质粘在坩埚钳上

2、粗盐的提纯:

步骤:

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注意事项:

⑴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上端;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部分;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⑵蒸发的注意事项:

蒸到出现较多固体析出时就要停止加热⑶三步中都要用到玻璃棒但作用不同:

溶解时搅拌加快溶解;过滤时引流液体;蒸发时使受热均匀

六、物质的除杂 

1、CO2(CO):

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

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CuSO4溶液

6、Cu(CuO):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

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

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

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

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CO2(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七、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时,酸性最强 。

 PH=14时,碱性最强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17、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18、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

铜;目前产量最大的金属是:

铁;未来应用前景最好的金属是:

钛。

19、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

银;熔点最低的金属是:

汞;熔点最高的金属:

八、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

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

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

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九、化学反应现象

1、镁条燃烧: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烟

2、红磷燃烧:

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3、铜丝加热: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产生白光、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6、硫在空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放热、有刺激味气体生成、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7、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8、白磷燃烧: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斑斓

9、甲烷燃烧: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10、铁钉放入稀硫酸:

有少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

11、镁条放入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迅速溶解,放出热量。

12、CO还原氧化铁:

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3、Cu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

蓝色沉淀生成。

14、CO点燃:

蓝色火焰

15、C和CuO高温加热:

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6、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石蕊变红

17、加热通入CO2的红色石蕊溶液:

红色变为紫色。

18、CO2通入Ca(OH)2溶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9、大理石与稀盐酸: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0、Na2CO3粉末与稀盐酸: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

21、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

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

湿法炼铜、镀铜

22、铜丝放入AgNO3溶液中:

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无色溶液变成蓝色。

镀银

23、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24、黑色CuO放入稀硫酸中: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25、BaCl2溶液中滴加硫酸钠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26、Cu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27、Na2CO3溶液中滴加澄清的石灰水:

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28、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

有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33、NH4Cl与NaOH混合研磨(或加热):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