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技电工电子技术教育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docx
《谈中技电工电子技术教育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中技电工电子技术教育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谈中技电工电子技术教育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谈中技电工电子技术教育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摘要:
本文从培养学生兴趣树立信心、教师教学方法、端正学生心态、提高学生工艺水平、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技电工电子技术教师为要担当起现时代中技教育工作,教师应该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中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
电工电子技术学习兴趣能力培养
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
以此培养目标为指导的中等职教教学目标必然要求培养大量具有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第一线专门技能型人才。
电工电子技术是中等专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它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须的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的基本技能,为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
要成为一位合格的好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师,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双向结合,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要他们学”而转变成“他们要学”,为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崇高教育目标打下基础。
一、加强兴趣培养及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中技生一入校,对专业的认识几乎一无所知,这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的良机。
不妨从几方面入手:
(1)以实例激起兴趣,上好绪言课。
着重讲清电的产生、发展和应用。
例如,讲电的应用时,突出电在家庭电气化及汽车修理中的具体应用,使我们的教学贴近生活和他们的专业。
通过讲解,许多同学不仅克服了对电的畏惧心理,而且产生了好奇心,有了要认真学好的想法和决心。
(2)将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联系,以保持兴趣。
学生往往对简单重复的操作不感兴趣。
我们便在实习课中先进行课题分解,针对具体课题,列举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电路故障现象,并说明故障原因和维修要点,这样把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譬如在进行导线连接的基本功能时,许多同学认为把导线接来接去,学不到什么东西,甚至还因此划伤了手,感到非常厌烦。
我们及时抓住这一苗头,困势利导,列举家庭中灯泡有时忽明忽暗,闸刀熔断丝经常烧红熔断等故障现象;进而列举一些与汽修专业有关的实例,如:
喇叭时叫时不叫、汽车灯光时好时坏等。
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讨论,分析产生故障的真正原因。
最后,我们归纳出造成上述故障的原因是:
由于接点不牢靠而引起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增大,一旦通流后,就会出现上述现象。
通过这些事例的分析,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解决家庭线路故障的实际问题。
学生看到自己维修好的电路正常运行,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学习电工专业的劲头就更足了。
(3)从课外辅导人手:
其一,建立电工制作和维修兴趣小组,通过制作简单的电路(声控灯、门铃、防盗报警和双联灯等),刚开始时要简单些,多加肯定,志在激发自信,培养学生的兴趣。
制作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知识性到创造性。
制作时,注意选择电路,充分考虑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制作兴趣。
对于出现的故障,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找出故障产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维修技巧。
制作结束时,可把产品拿到校橱窗进行展示,树立其榜样,产生良性效应。
其二,可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报刊、杂志,开拓学生视野。
也可鼓励学生去网上搜索相关网页,了解维修电工行业发展情况及专业发展有关知识,拓宽其知识面,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三,在维修教学实践中,可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电器维修人手,学会一些简单的维修技巧。
随着维修经验的积累,可鼓励学生到校外进行义务维修,提高其维修技能和社会适应性。
学生在维修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四,教师起好示范作用,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维修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向学生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就更能持久保持。
(4)注重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往往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
在演示实验中,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由他们自己动手,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
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增强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比如:
在讲授二极管质量的判别时,首先强调二极管内部的结构,它是具有PN结的,而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也就是说:
对PN结加正向电压是导通,那么它的正向电阻就比较小;反之加反向电压时,不导通,反向电阻就比较大。
那如何利用这一特点并借助于其他的电工仪表来判断二极管质量的好坏呢?
告诉他们利用万用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先标明二极管两端的序号2.分别用红黑表笔轮流接,填入表格。
3.分别用万用表不同的档位测量。
R×100ΩR×1000Ω
二极管1 ?
?
二极管2 ?
?
二极管3 ?
?
二极管4 ?
?
将万用表换其它量程再做以上实验,重复几次。
最后根据实验现象,发现测得的两个电阻的阻值一个比较小,一个为无穷大,这样的话不仅能得出哪些二极管质量好,哪些质量不好,并且能找出不好的原因以及万用表用哪个量程最好。
很多学生经过亲自动手实验,展开讨论和分析,大家各抒己见,教师不要轻易否决,而是采取师生共同商讨,分析对错,肯定他们的成果。
这样的话他们就有很大学习兴趣。
二、讲求教法,力求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从而让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在技能教学中,一般都是将实验、实习安排在新授课后进行,作为对课本有关内容的验证、实习。
这样不但浪费了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为此,我们打破常规教学方法,采取二个结合,即一是将实验、实习与讲授相结合;二是将单纯操作与图上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实验、实习与讲授相结合。
在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及故障排除的实习中,学生对线路的构成及功能原理很难理解。
实际上控制电路的主要电器是各类接触器,继电器、开关等,了解这些电器的结构,掌握各部分的功能是学生正确使用和操作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利用自制教具讲清原理。
如在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图中我们将所有触头、开关做成活动的,在原理讲解过程中,我们反复模拟接触器线圈得电与失电,引导学生观察触头的动作情况,从而控制电路接通和切断,再通过实物示教板观察电动机正、反转情况,对自锁与联锁的概念加以区别,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深的印象。
这样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于理论教学之中,把学生带进了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气氛中。
这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实验、实习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阵地。
上好实验课不但可以验证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对一些复杂的线路,我们先让学生在实验室用软导线亲自动手接线,并进行检测验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理论与实验有机结合。
然而,仅仅在实验室中操作验证还达不到电工工艺操作要求。
为此,在电工实习工场的每个电工实习工位,我们配有一块木制板和一件实习器材,让学生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在实习操作中所有导线全部按照实际使用要求,采用单股硬铜线,狠抓基本功的训练,并要求走线趋于合理,并定时定量进行考核,使学生逐步掌握专业和技巧。
(2)单纯操作与纸上练习相结合。
对一些元器件较多、线路安装复杂的电路我们采用“纸上练兵”法。
所谓“纸上练兵”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电路接法的基础上,在作业纸上练习布线的做法。
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消化和理解,逐步熟悉其原理并对安装工艺做到心中有数。
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而且节省了材料,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Y-Δ降压启动控制电路安装实习中,过去学生需要24学时才基本达到工艺要求,而现在采用纸上练习后,学生仅需要不得16小时就可以达到工艺要求。
三、目标教育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端正学生心态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所以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时,要加强目标教育。
学生有了压力,就会产生动力,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初次接触实习,存在着对电的惧怕而缩手缩脚。
这时,作为教师应加强引导,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外,应鼓励学生多动手。
对每次实习工艺突出的学生,将其组装的线路作为下一次同学实习的工艺样板,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这样,对工艺差的学生是一种较好的教育;另一方面,要注意疏导部分学生的“冒进”思想,指导他们循序渐进地进行实践操作的训练,不可贪多求快,而发生人身危害事故。
我们可把整个实习教育目标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把对元件的识别和熟悉作为重点,主要要求学生熟悉元件各部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对某些有故障的元件进行维修和保养,进一步熟悉各元件作用。
第二阶段,目标定位在对线路原理和对布线图的熟悉。
教师先对要实习的内容原理进行复习,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画出布线图,当然也可在课后进行,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线路该怎么接,当真正动手实习时心中有数,也可让学生用软线在线路板上装接来进一步熟悉。
第三阶段,目标定位在工艺上,在学生掌握如何接线以后,着重强调学生工艺要求,教师先对一些接线基本要求进行强化,然后在线路板上进行装接,逐步提高接线质量和工艺要求,可结合评分标准进行强化。
第四阶段,重在掌握和提高。
综上所述,学生既明确各阶段目标,又分解实习难度,既能树立学生自信,又能有的放矢,这样有利于提高实习效率。
四、设立评分标准和严格要求相统一,提高工艺水平
电工实习中,线路板装接元器件多、工艺要求多、标准高。
针对这一现象可设立评分标准,内容立足于操作技能
的达标和规范化,立足于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操作,立足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
以《自动往返控制线路》装接为例,为了使学生易接受可先要求学生复习其工作原理,按照线路画出其布线图。
首先可只要求其装接控制线路,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装接,装接时对其工艺要严格要求,通过评分标准来进一步规范。
制作结束时,学生中可能存在通电不成功情况,这时,可鼓励学生认真分析故障,努力找出故障点;可采用万用表中简单的电阻档测量,根据分析情况,进行查找。
也可让几个学生对共同出现的故障一起分析,直至找出故障点,让学生体会成功的自豪感,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正确对待下一次实习。
对于出现的典型故障,教师可与全班学生一起分析,找出原因,避免下次再犯,这样对整个线路的理解和掌握很有好处。
其次,可进行第二次装接,这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全部线路进行装接,可模拟一个实验电路,小车在工作点上面自动往返,对整个线路工作过程模拟,让学生对整个线路有个感观认识,这时装接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其速度,可强调其所用时间的重要性,提高其熟练程度,以适应社会实践需要。
对每次实习结果要进行严格的评分,有时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普遍不良工艺现象,教师可灵活机动的改变评分标准。
五、注重习惯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实习中,必须培养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的习惯。
对电工实习中存在元件多、易损坏、易出安全事故等情况,可采用标号进行管理,对每位实习的学生元件及线路进行编号,明确职责,故意损坏应赔偿,保证元器件的正常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和适应社会中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
对于线路组装中的故障,在社会实践应用中有广泛的体现,这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良机。
首先,教师要立足于理论教学法,使学生熟练掌握线路原理,分析某一元件或某一段线路出现问题,将会出现什么样故障,这是学生进行故障分析的基础。
其次,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多种不同的排故方法,明确其利弊,并指导学生动手排故,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使其知道如何避免一般性故障。
有时也可由教师故意设立故障,叫学生分析,动手排除故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学会排故方法,使其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
也可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需求。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2]肖卫编著:
《清华高效学习法》,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
[3]柴振群剧晓哲靳永慧主编: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教程》,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4]黄孟涛主编:
《汽车电气设备》,中国劳动出版社2004
[5]叶昌元主编:
《汽车电气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中国劳动出版社1999
[6]劳动部培训司组织编写:
《电子技术基础》,中国劳动出版社1994
[7]周国庆主编: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中国劳动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