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4D电气部件3.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2302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82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F4D电气部件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DF4D电气部件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DF4D电气部件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DF4D电气部件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DF4D电气部件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F4D电气部件3.docx

《DF4D电气部件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F4D电气部件3.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F4D电气部件3.docx

DF4D电气部件3

7.2检修

7.2.1检修工装

耐压试验台、500伏兆欧表、毫伏表或接触电阻检测仪、烘干箱、电器综合试验台、晶体管图示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压调整器试验台、无级调速驱动器试验台、励磁调节器试验台、油压继电器试验台、轮缘润滑控制器试验台、轴温检测装置试验台、监控装置试验台。

7.2.2检查程序及项目

7.2.2.1辅修、小修

7.2.2.1.1检查电空接触器、转换开关、组合接触器、电磁接触器、中间继电器防空转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触头、电空阀风缸等部分状态及动作情况。

7.2.2.1.2检查各保护继电器的外观状态及校对动作值。

7.2.2.1.3检查蓄电池充电控制器、电空制动装置、重联电话、无级调速驱动器、励磁调节器、轮缘润滑控制器等电子装置外观状态、插头插座及部件作用等。

7.2.2.1.4检查熔断器、自动开关的状态、动作情况及容量。

7.2.2.1.5检查闸刀开关有否烧蚀、夹紧力情况、动作灵活情况。

7.2.2.1.6防寒期检查电暖器状态。

7.2.2.1.7检查扳键开关、按钮、万转开关、脚踏开关等状态。

7.2.2.1.8检查带绕电阻及瓷珐琅电阻等状态及接线情况。

7.2.2.1.9检查信号整流装置(3ZL)、接地整流装置(4ZL)、逆流装置(NL)、重联二极管装置(CL)等状态及接线情况。

7.2.2.1.10检查时间继电器、温度继电器、过压继电器、油压保护继电器(UK)、倍率器等有机玻璃盒及电路板状态、作用情况及参数校对。

7.2.2.1.11检查司机控制器动作灵活情况、触头状态、机械连锁及插头座情况。

7.2.2.1.12防暑期小修时检查空调系统运行状态。

7.2.2.1.13检查各种灯具、传感器、电控阀、插座等电器的状态。

7.2.2.1.14检查轴温检测装置的运行状态。

7.2.2.2中修

7.2.2.2.1电空接触器

7.2.2.2.1.1解体,清洗。

7.2.2.2.1.2检查主、辅触头的开距、超程、接触面积。

7.2.2.2.1.3测量线圈内阻。

7.2.2.2.1.4检查风缸、皮碗、接线板、接线端子和灭弧线圈、灭弧罩。

7.2.2.2.1.5组装调整,进行性能试验,测量主辅触头的接触电阻。

7.2.2.2.1.6测量主、辅触头对地及相互间绝缘电阻,进行耐压试验。

7.2.2.2.2转换开关

7.2.2.2.2.1解体,清洗。

7.2.2.2.2.2检查主、辅触头的开距、超程、接触面积。

7.2.2.2.2.3测量线圈内阻。

7.2.2.2.2.4检查风缸、接线板、接线端子及接线情况。

7.2.2.2.2.5组装调整,进行性能试验,测量主触头的接触电阻。

7.2.2.2.2.6测量主、辅触头对地及相互间绝缘电阻,进行耐压试验。

7.2.2.2.3组合接触器

7.2.2.2.3.1解体,清洗。

7.2.2.2.3.2检查触头的开距、超程、接触面积。

7.2.2.2.3.3测量线圈内阻。

7.2.2.2.3.4检查风缸及接线情况。

7.2.2.2.3.5组装调整,进行性能试验,测量触头的接触电阻。

7.2.2.2.3.6测量触头对地及相互间绝缘电阻,进行耐压试验。

7.2.2.2.4时间继电器

7.2.2.2.4.1解体,清洗。

7.2.2.2.4.2检查各元件、电路板、导线底板、接线端子及防尘罩等状态。

7.2.2.2.4.3调整延时时间。

7.2.2.2.5温度继电器

7.2.2.2.5.1解体,清洗。

7.2.2.2.5.2检查各元件、电路板、导线底板、接线端子及防尘罩等状态。

7.3.2.5.3调整动作值。

7.2.2.2.6蓄电池充电控制器

7.2.2.2.7.1解体,清洗。

7.2.2.2.7.1检查外壳、印刷电路板、各元件、导线、插座等状态。

7.2.2.2.7.1组装后在试验台上进行性能测试,检查其电压稳定情况。

7.2.2.2.7.1测量带电部分对壳件的绝缘。

7.2.2.2.7无级调速驱动器

7.2.2.2.7.1解体,清洗。

7.2.2.2.7.2检查外壳、印刷电路板、各元件、导线、插座等状态

7.2.2.2.7.3组装后在试验台上进行性能测试,检查其三相电流平衡情况,升、降速时间。

7.2.2.2.7.4测量带电部分对壳件的绝缘。

7.2.2.2.8司机控制器

7.2.2.2.8.1解体,清洗。

7.2.2.2.8.2检查各凸轮、定位钉、转动部件、触头组件及插头座各部是否齐全、状态如何。

7.2.2.2.8.3检查主手柄及换向手柄各挡位的动作顺序是否正确、手感情况。

7.2.2.2.8.4检查机械联锁及触点动作关系是否正确。

7.2.2.2.8.5检测绝缘电阻。

7.2.2.2.9电磁接触器

7.2.2.2.9.1解体、清洗。

7.2.2.2.9.2测量线圈内阻。

7.2.2.2.9.3检查触指、接线板、灭弧装置、凸轮和弹簧等部分的状态。

7.2.2.2.9.4组装调整,进行性能试验,测量主辅触头的接触电阻。

7.2.2.2.9.5测量绝缘电阻。

7.2.2.2.10中间继电器

7.2.2.2.10.1解体、清洗。

7.2.2.2.10.2测量线圈内阻。

7.2.2.2.10.3检查触指、衔铁、接线板等部分的状态。

7.2.2.2.10.4组装调整,进行性能试验,测量触头的接触电阻。

7.2.2.2.10.5测量绝缘电阻。

7.2.2.2.11电空阀、电磁联锁

7.2.2.2.11.1解体、清洗。

7.2.2.2.11.2测量线圈内阻。

7.2.2.2.11.3检查线圈、衔铁组件及顶杆(阀杆)。

等部分的状态。

7.2.2.2.11.4组装,调整行程,进行性能试验。

7.2.2.2.11.5测量绝缘电阻。

7.2.2.2.12头灯

7.2.2.2.12.1解体、清洗。

7.2.2.2.12.2检查灯泡、灯座及导线状态。

7.2.2.2.12.3测量调光降压电阻。

7.2.2.2.12.4组装后检查聚光或照度,调整到符合要求。

7.2.2.2.13信号整流装置(3ZL)、接地整流装置(4ZL)、逆流装置(NL)、重联二极管装置(CL)

7.2.2.2.13.1解体、清洗。

7.2.2.2.13.2检查底板、铜排、接线柱、各元件、导线状态。

7.2.2.2.13.3检查测量二极管正反向特性、阻容元件参数。

7.2.2.2.13.4测量绝缘电阻。

7.2.2.2.14闸刀开关(蓄电池闸刀开关、自负荷闸刀开关)

7.2.2.2.14.1清除积灰和烧痕。

7.2.2.2.14.2检查刀片、刀夹、底板、接线接头及开关手柄状态。

7.2.2.2.14.3检查夹紧力及转动情况。

7.2.2.2.14.4测量绝缘电阻。

7.2.2.2.15扳键开关、按钮、万转开关、脚踏开关

7.2.2.2.15.1清扫。

7.2.2.2.15.2检查接线接头及开关手柄状态。

7.2.2.2.15.3检查动作情况,接点接触情况。

7.2.2.2.15.4测量绝缘电阻

7.2.2.2.16熔断器、自动开关

7.2.2.2.16.1检查外壳、触指及接线柱状态。

7.2.2.2.16.2检查熔断器规格。

7.2.2.2.16.3检查自动开关闭锁机构。

7.2.2.2.16.4测量接触电阻。

7.2.2.2.17油压继电器

7.2.2.2.17.1解体、清洗。

7.2.2.2.17.2检查动作值、释放值。

7.2.2.2.173检查微动开关、波纹管状态。

7.2.2.2.17.4检查弹簧箱各零件、外壳、防尘盖、安装板、推杆和弹簧状态。

7.2.2.2.17.5检查渗漏情况。

7.2.2.2.17.6测量绝缘电阻

7.2.2.2.18励磁调节器

7.2.2.2.18.1解体、清洗。

7.2.2.2.18.2检查箱体、插头座、各电路板元件、继电器及连线状态。

7.2.2.2.18.3测量绝缘电阻及耐压试验。

7.2.2.2.18.4性能调整、参数测试。

7.2.2.2.19运行监控装置

7.2.2.2.19.1解体、清洗。

7.2.2.2.19.2检查常用制动电控阀线圈阻值和对外壳的绝缘电阻,试验其动作情况。

7.2.2.2.19.3检查常用制动继电器盒、机车信号主机箱、机车信号接线盒、感应器接线盒、监控装置主机箱、信号显示器、监控装置显示器等部件的箱体、插头座、各电路板元件、继电器及连线等状态。

7.2.2.2.19.4在试验台上对各个部件进行动作试验和参数整定。

7.2.2.2.19.5测量绝缘电阻及耐压试验。

7.2.2.2.19.6检查各连接电缆、安装箱、安装架、穿线管、线槽、卡子等状态。

7.2.2.2.19.7检查感应器安装架。

7.2.2.2.20轴温检测装置

7.2.2.2.20.1在试验台上对装置进行性能检测。

7.2.2.2.20.2检查箱体、各电器元件、中继接线盒、各插件、插头座状态。

7.2.3检修工艺

7.2.3.1辅修、小修工艺

7.2.3.1.1电空接触器、转换开关、组合接触器

7.2.3.1.1.1接触可靠、转换灵活、触头无烧损,轻度变色烧灼可用00#砂纸打磨修正。

7.2.3.1.1.2主触头接触面积应大于70%,不良处用细锉修复。

7.2.3.1.1.3辅助触头应无变形、歪斜、断裂,轻微灼伤可用00#砂纸打磨修正。

7.2.3.1.1.4电空阀风缸气密性良好,动作灵活。

7.2.3.1.1.5转动部分涂适量润滑脂。

7.2.3.1.1.6电空接触器灭弧装置不许有裂纹、变形,灭弧线圈良好。

7.2.3.1.2电磁接触器

7.2.3.1.2.1对于S152系列(QC、LC、1YC、2YC),应清理主触头,用酒精或汽油清洗,不允许修正磨光,当触头磨耗剩余厚度小于0.4mm时,应更换触头。

衔铁等运动部件动作灵活,无卡滞。

接线或更换主触头时一定要注意电流方向,不得接错,同时防止杂物进入触头内。

7.2.3.1.2.2对于S140系列(GLC、GFC、GLFC、LLC、FLC、QBC、RBC),当触头磨耗严重时,应整个触头更换,不允许修正磨光。

动触头的转动臂与引出螺栓的圆弧接触面涂有特殊接点润滑脂,不允许用任何清洗剂清洗。

衔铁等运动部件应保持动作灵活,无卡滞。

7.2.3.1.3中间继电器

对于S141中间继电器(如1~4ZJ、TJ),当触头磨耗严重时,应整个触头更换,不允许修正磨光。

动触头的转动臂与引出螺栓的圆弧接触面涂有特殊接点润滑脂,不允许用任何清洗剂清洗。

衔铁等运动部件动作灵活,无卡滞。

7.2.3.1.4保护继电器(过流继电器、制动过流继电器、接地继电器、差动继电器、防空转继电器)

安装牢固,动作灵活,线圈及接线无过热现象,触头良好,开距合适,保护动作值准确。

否则应修整或更换。

7.2.3.1.5电压调整器、无级调速驱动器、励磁调节器、电源变换器、轮缘润滑控制器

检查外观状态及插头插座应无破损、插接良好。

部件作用良好、参数准确,否则应更换后到试验台修复。

7.2.3.1.6熔断器、自动开关、分流器

安装牢固、接触可靠,接线紧固;外壳无破裂、烧损;熔断器规格应符合电路要求;自动开关通断正常。

分流器不许有断片、裂纹和开焊,接触部位有氧化层允许打磨处理。

7.2.3.1.7闸刀开关(蓄电池闸刀开关、自负荷闸刀开关)

刀片、刀夹不得有严重烧损,夹紧力适当,动作灵活。

刀片缺损沿宽度方向不超过原形的15%,沿厚度方向不超过原形的30%,否则应更换。

7.2.3.1.8电暖器

在防寒期应检查其运行性能,输入电压看暖风效果,确保正常取暖。

7.2.3.1.9扳键开关、按钮、万转开关、脚踏开关

检查其动作良好,接线无松动,表面无破损,绝缘良好,否则应更换。

扳键开关触头动、静接点不允许修整磨光,动触头的转动臂与引出螺栓的圆弧接触面涂有特殊接点润滑脂,不允许用任何清洗剂清洗。

7.2.3.1.10带绕电阻及瓷珐琅电阻

带绕电阻的电阻片与铜排焊接良好,电阻片无断裂、碰片短路现象,局部缺损大于10%

时应更换,瓷管、瓷架无碎裂,引线无松动烧损;瓷珐琅电阻珐琅质无环形剥离、严重过热、断裂现象,电阻丝无断路,线间无碰触,外露部分电阻丝应不松散,无明显压痕,否则应更换,调节环状态良好,接触良好,否则更换调整环。

7.2.3.1.11信号整流装置(3ZL)、接地整流装置(4ZL)、逆流装置(NL)、重联二极管装置(CL)

各接线柱紧一遍,连线排列整齐,各电子元件清洁,导线及线鼻无过热变色、烧灼现象,有不良预报应用万用表检查处理。

7.2.3.1.12时间继电器、温度继电器、过压继电器、油压保护继电器(UK)、倍率器

外观检查,有机玻璃盒应无破损,电路板无烧痕,部件作用良好、参数准确,否则应更换后到试验台修复。

7.2.3.1.13司机控制器

动作灵活、准确,力矩适宜,无中间卡滞及严重松旷现象,机械连琐良好。

若触头烧损或接触不良,应更换相应的触头,且注意触头滚轮的安装方向,不允许打磨触头。

连接导线应无破损,接线良好。

检修后在司控器的各转动部位加注少许润滑油,在齿轮啮合处加注少许润滑脂。

7.2.3.1.14空调系统

小修时清扫或清洗空调系统中各部分的灰尘,特别是冷凝器散热片及蒸发器。

在防暑期检查空调系统中逆变电源、控制箱、操纵装置及空调机组各部分的外观状态,插头座及连接电缆应无破损、接线无松动,开关及接线端子应无氧化、变色现象,绝缘良好。

清除排水口的垃圾或异物,防止堵塞。

7.2.3.1.15其他电器(各种灯具、头灯、油马达电阻、电磁联锁、油压继电器、传感器、电控阀、插座等)

清扫各电器,检查其外观状态应良好,动作应正常,否则应更换处理。

7.2.1.16轴温检测装置

7.2.1.16.1用毛刷将箱体、温度传感器、屏蔽电缆和各电器元件清扫。

7.2.1.16.2检查箱体、各电器元件和中继接线盒,应无损伤、焊接牢固,各插件、插头座无破裂、碰伤、弯曲和接触不良,屏蔽电缆无损伤。

否则应修复或更换。

7.2.1.16.3进行装置的自检、调整和状态检测。

若数据有误应更换修理。

7.2.3.2中修工艺

7.2.3.2.1电空接触器

7.2.3.2.1.1外观检查

7.2.3.2.1.1.1主、辅触头动作是否灵活,与灭弧角是否有犯卡现象。

7.2.3.2.1.1.2各导电部分是否有氧化,变色现象。

7.2.3.2.1.1.3连动板和辅助触头组件是否有裂纹、缺损。

7.2.3.2.1.1.4各部件是否齐全。

7.2.3.2.1.2解体及清洗

7.2.3.2.1.2.1拆除灭弧罩卡环及灭弧罩,拧下导磁板紧固螺栓,取下导磁板、铁芯和绝缘套。

7.2.3.2.1.2.2拧下辅助触头支架组件,紧固螺栓,取下支架组件并分解出辅助触头组件;拧下软编线与动触头的连接螺栓;分别拨出转架与活塞、杆底板支柱的开口销,取下轴销和挡圈、动触头组件及静触头。

7.2.3.2.1.2.3拧下电空阀座紧固螺栓,取下电空阀座及橡胶垫;拧下风缸上盖紧固螺栓,取下风缸上盖,拨出活塞杆组件。

取下皮碗和复原弹簧。

7.2.3.2.1.2.4然后用汽油或清洗剂清洗,若用超声波清洗,一般时间约5min即可。

7.2.3.2.1.2.5清洗完后,部件进烘箱烘干,温度70℃,时间约2小时。

7.2.3.2.1.3检修

7.2.3.2.1.3.1主触头:

取下动触头弹簧和动触头,厚度符合限度要求;工作面应平整、无氧化、与托板密贴;安装触头座的配合面应平整,并认真清除氧化层。

软连线不得断裂、烧损、断股超过原股数的10%时必须更新;检查端子不得断裂、烧损和严重过热氧化,与线芯压接牢固,端子镀层不得有严重剥离,磨损时用00#砂布打磨干净;触头弹簧不得断裂、烧损,自由高度符合要求。

7.2.3.2.1.3.2辅助触头:

触头支架组件不得有裂纹和变形,各紧固件不得松动。

组件安装体不得破裂、击穿。

触头片不得断裂、变形和严重氧化过热,一般烧伤氧化用00#砂布打磨干净,厚度符合限度要求。

各弹簧不得断裂,手动检查弹性良好。

绝缘垫板不得破裂、脱落。

7.2.3.2.1.3.3灭弧系统:

灭弧罩不得破裂,灭弧室内清洁,卡箍不得折断、烧损。

灭弧角,导磁板、铁芯、绝缘套不得断裂和严重烧损,绝缘套不得击穿,导磁板上的挂勾作用良好,灭弧角上不得有铜镏。

灭弧线圈不得短路、断路、裂纹及烧损,安装牢固。

7.2.3.2.1.3.4驱动系统:

风缸体不应有裂纹及砂眼,严重者应更换,轻者允许在外焊修。

风缸内壁不得有拉伤。

各缸体电空伐安装座座面应平整,不允许锉修。

刮去安装面的残留物。

活塞杆不得断裂、损坏。

检查活塞杆与铜套配合间隙符合限度要求。

铜套与风缸座为0.01-0.09毫米的过盈配合,不得松动。

复原弹簧不得折断、自由高度符合限度要求。

活塞杆应调节灵活,端部凹槽不得严重磨损。

如磨损过大须重新配销。

7.2.3.2.1.3.5传动系统:

各轴销,开口销不得折断和严重磨损。

检查各轴销与销孔配合间隙均应符合要求。

过限时重新配销。

检查转架、辅助触头动作架、各支柱、杆件不得有断裂和严重变形。

转架组件和紧固件不得松动。

7.2.3.2.1.3.6底板部分:

底板不得断裂、烧损,局部烧伤、发黑时用刮刀、细砂布清理干净。

检查底板背面的各螺栓孔,如火漆熔掉损坏时,说明过热松动,应将底孔清理干净,紧好螺母,填上火漆或绝缘胶泥。

7.2.3.2.1.4组装

7.2.3.2.1.4.1给摩擦与配合面涂适量润滑脂。

7.2.3.2.1.4.2主、辅触头组装偏差符合要求。

主动触头动作时不能碰灭弧罩。

7.2.3.2.1.4.3主动触头与灭弧角应有不小于5毫米的间隙。

7.2.3.2.1.4.4转架旷动量应不大于2毫米。

7.2.3.2.1.4.5风缸内壁均匀涂上工业凡士林或其他润滑脂。

7.2.3.2.1.4.6活塞杆滑块上的毛毡补适量润滑油。

7.2.3.2.1.4.7组装活塞上盖时须对角紧固螺栓。

7.2.3.2.1.5调试

7.2.3.2.1.5.1调整主触头开距、超程、组装偏差和终压力。

调整静触头的横间位置或调整转架两侧垫圈的厚度,可以改变触头的组装偏差;改变触头弹簧的预紧力,可以改变触头的终压力。

7.2.3.2.1.5.2调整辅助触头动作板的横间位置,使动作板与四个辅助触头正确接触。

7.2.3.2.1.5.3调整辅助触头组件在支架组件上的安装位置,可调节其开距和超程。

7.2.3.2.1.5.4在接线端测量主触头接触电阻符合要求。

7.2.3.2.1.5.5电空伐通额定电压,接入0.375MPa的风压,应能可靠工作,接入0.65MPa的风压,应无泄漏。

7.2.3.2.1.5.6在主触头间加复写纸,观察打印,接触线长度应不少于动触宽度的75%,并用酒精清除残留印记。

7.2.3.2.1.5.7通风试验,各部件动作灵活,不应有犯卡,抗劲现象。

7.2.3.2.1.5.8用1000伏兆欧表测量主触头之间、主触头对地、主触头对辅助触头的绝缘电阻均应不低于10兆欧。

7.2.3.2.1.5.9有500伏兆欧表测量辅助接头之间、辅助触头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兆欧。

7.2.3.2.1.5.10当修理或更换绝缘时,须进行耐压试验。

各部分进行1分钟工频耐压试验,应无闪络、击穿现象,试验电压要求如下:

7.2.3.2.2转换开关

7.2.3.2.2.1外观检查

7.2.3.2.2.1.1检查各触头、转动鼓有无过热烧损、铜瘤现象,联接铜母排有无过热变色、断裂现象。

7.2.3.2.2.1.2检查各运动部件是否动作灵活、无卡滞现象。

7.2.3.2.2.1.3检查各软辫线有无过热、烧损及断股。

7.2.3.2.2.1.4检查风动系统拨叉有无松动。

7.2.3.2.2.1.5检查绝缘底板及各绝缘件有无裂纹、绝缘老化、烧焦、变形。

7.2.3.2.2.2解体及清洗

7.2.3.2.2.2.1拆出左、右电空阀紧固螺栓,取下电空伐座上的垫片。

由底座上拆出风缸组件固定螺栓、拨叉固定螺栓,取出风缸组件。

由风缸勾贝处取出转销、开左、右风缸盖螺栓、取出风缸盖、密封垫。

由上盖板、辅助触头盖板处拆下触头支架紧固螺栓、取出辅助触头组件。

分别拨出主静触头开口销、松出触头弹簧压紧螺帽、弹簧座及弹簧。

7.2.3.2.2.2.2在检查过程中,动触头有严重拉伤、烧损、超限时,需分解转动鼓。

分解方法如下:

a.松出辅助凸轮紧固螺栓、顺轴向取出挡圈及凸轮。

b.在上盖板处松出支柱紧固螺栓,松出底板固定螺栓。

c.松出底板引线紧固螺帽,取出引线及动触头软连线。

d.松出上盖板,顺轴向取出转动鼓。

7.2.3.2.2.2.3用清洗剂或汽油将各部件清洗,然后在70℃的干燥箱内烘干约二小时。

7.2.3.2.2.3检修

7.2.3.2.2.3.1主触头:

触头无变形、过热、裂纹、烧损。

触头嵌片无开焊、裂纹、剥离。

镶银片的触头,银片厚度不得小于1.0mm,否则应更换。

触头厚度必须符合限度要求。

静触头表面是弧线形,表面应光滑,接触面可用细锉刀及00#砂布打磨。

触头座不得断裂、变形。

绝缘鼓不得破裂、烧损、击穿,绝缘不良者,必须更换,绝缘鼓轻微烧损,可进行绝缘修补。

检查软联线不得过热氧化、烧损、编织线断股数不得超过总数的10%。

主触头弹簧无变形、断裂、自由高度符合限度要求。

7.2.3.2.2.3.2辅助触头:

触头不得烧损、剥离,一般烧损、氧化时,可用00#砂布打磨干净,厚度符合限度要求。

更换触头组件中有断裂、烧损和永久变形的零部件。

手动检查动触头弹片不应有扭曲、变形,弹簧符合限度要求。

凸轮轴边缘线应清晰、不应有严重磨耗及齿尖缺损,否则应更换。

7.2.3.2.2.3.3转动机构:

检查风缸座、盖不得有砂眼、破裂,非受力处可进行焊修。

活塞杆不得断裂、变形及严重拉伤。

检查气缸体进风口不得堵塞、电空阀座不得变形,座面如不平整,允许锉修。

气缸内壁不得拉伤。

检查风缸皮碗不得破裂和严重磨损、拉伤、变形、风缸盖密封橡胶垫不得破损和严重老化变质。

拨叉不得有严重磨损,叉口磨耗变形,允许焊修后恢复原形尺寸(10±0.9mm)。

7.2.3.2.2.3.4底板:

底板应无破损、断裂、绝缘过热烧焦的现象。

底板有轻微炭化现象,可用砂布打磨、消除,并经绝缘漆处理。

若炭化层深化3mm以上时,可用挖补的方法用环氧树修补。

7.2.3.2.2.4组装

7.2.3.2.2.4.1各部件应安装正确、清洁、部件完整齐全,符合规定的限度。

7.2.3.2.2.4.2运动件应动作灵活,无卡滞抗劲现象。

7.2.3.2.2.4.3活塞及各磨擦副均应涂适量工业用凡士林,组装后不得松旷。

7.2.3.2.2.4.4各排主静触头应相互平行,同步误差小于0.5mm。

7.2.3.2.2.4.5电空伐组装时,垫要完整,各风路通道要清洁干净。

7.2.3.2.2.5.调试

7.2.3.2.2.5.1主、辅助触头在调整过程中,开距、超程必须符合技术要求。

7.2.3.2.2.5.2转动鼓在中立位时,与两侧静主触头开距不得小于2.0mm。

7.2.3.2.2.5.3触头组装偏差必须符合限度要求。

7.2.3.2.2.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