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1441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诗歌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诗歌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诗歌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诗歌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3.docx

《诗歌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3.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3.docx

诗歌3

考点三:

诗歌表达技巧

考点解析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一、修辞手法

古典诗词作为我国传统的文化载体,在表情达意时很少平铺直叙,总要借助一些修辞手法,其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

1、比喻

  就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修辞手法,即打比方。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比喻能化陌生为熟悉,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明喻就是指本体和喻体全都出现,有比喻词“犹”“若”“如”“似”等。

例如“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暗喻就是指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但比喻词不出现。

例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

借喻则是指本体不出现,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2、比拟

把事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事物人的思想、感情、活动叫拟人。

把人当作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更生动、更有感染力的作用。

例如: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一年。

注引朱彝尊《批韩诗》云:

"此意作何解?

然情景却是如此。

"的确,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

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

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

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

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

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然而"无情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

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

细审诗意,诗人当是赞赏杨花的。

"无才思"应是故作顿挫的谐谑之笔。

在诗人笔下,草木竟能“知”能“解”能“斗”,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

3、夸张

即故意地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或品格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

夸张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强烈地表现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用夸张手法,表现了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饱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

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

"(李白《箜篌谣》)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

它们均形象生动,给人深刻印象。

4、对偶(对仗)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相关的意思(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节奏感强,具有音乐美;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如: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通常可以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如: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以“朱门”代指富豪之家,他们常把大门漆成红色,以显示府宅的华贵进而显示身份的显赫。

6、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三给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可以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木兰诗》)运用排比,写出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装,欣喜兴奋的感情。

7、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1)“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2)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诗歌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8、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9、通感

通感就是把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沟通起来的一种艺术手法。

可以使色彩有温度,声音有形象,冷暖有重量,气味有锋芒。

通感可以创造出更加鲜明的形象,开拓出新颖的意境,抒发出独特的感受,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李贺《李凭箜篌引》: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这里的“玉碎凤凰叫”,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

王琦注:

“玉碎状其声之清脆;凤叫,状其声之和缓。

”又称:

“蓉泣,状其声之惨淡。

兰笑,状其声之冶丽。

”就是以声类形了。

又注“融冷光”:

“言其声能变易气候”,注“动紫皇”:

“言其声能感动天神。

”是听觉通于触觉与感觉了。

再如姜夔的《扬州慢》中“波心荡,冷月无声”,说月光是“冷”的,就是视觉通于触觉。

10、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项意义和相同读音的条件,有意使话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手法。

也就是说,词句具有表面上一个意义实则表达另外一个意义的修辞手法。

双关可以使内容含量增加,表达含蓄委婉,有时幽默风趣。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运用谐音双关含蓄而又成功的表达了女子希望而又疑虑、欢喜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

11、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作用:

 

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

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

如: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的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

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

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既“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

两词互文见义。

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又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啊”,并非牵牛星只遥远而不明亮,也并不是织女星只明亮而不遥远。

互文见义常见诗句:

 

(1)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见”与“闻”互文见义)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

两句表达的意思是:

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

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

) (3)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行”与“灿烂”互补见义) (5)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当句互文 (7)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11)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塞》凡指互文:

 (1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13)十三能织素, 十六诵诗书。

12、顶真 

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或词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或词,使相邻分句蝉联的修辞手法。

它可以使文气贯通,表达情感严谨周密,富有音乐美。

如《群英会蒋干中计》中“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三次顶真,反复吟咏,周瑜的壮志雄才,豪放自信的性格尽显其中,同时也透露出“绝蒋干劝降”的题旨。

二、表达方式

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

叙述、议论、抒情、描写。

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移情于物等)。

(一)议论

议论是指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表示意见,情景相生,意味深长。

在诗词中,议论常常与记叙和描写相结合;议论含有抒情色彩。

如杜甫《蜀相》前四句主要是描写,后四句是议论。

在描写中透露出诗人对诸葛亮迫切仰慕的心情。

由于这样描写,便同后面议论紧相呼应,而这些议论表现了强烈的感情。

(二)叙述

叙述的基本特点是在于陈述“过程”。

人物活动的过程,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构成叙述交代和介绍的主要内容。

如:

秋夜喜遇王处士——王绩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前两句叙述从事农事活动归来,没有任何刻画渲染,平淡到几乎不见有诗,但也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习惯和一片悠闲自如的情趣。

(三)抒情

抒情是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述法。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段。

1.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即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情景相生、融情入景、景中含情、以景衬情等等概念的含义基本一致,无需斤斤计较地分辨。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姜斋诗话》说: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了,一倍增其哀乐。

”。

如唐代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的离愁别恨。

(2)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指的是诗人借日常生活或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志向。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如: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铿锵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

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从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谦不畏艰险的性格。

第三句诗人再次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

同样,从中也展示了诗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

诗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

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关键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理想。

作者句句写石灰,正是句句写自己。

(3)移情于物:

让景物有了诗人的情意,更摄人心魄

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篇末“泪眼问花”,实即含泪自问。

花不语,也非回避答案,“乱花飞过秋千去”,不是比语言更清楚地昭示了她面临的命运吗?

2.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四)描写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它可以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1.细描和白描

细描就是细节描写,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或者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

白描即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的形象。

如杜甫《绝句二首》“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前两句为白描,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后两句为细描,表现衔泥飞燕、静睡鸳鸯的景象。

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2.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就是直接描绘任务的肖像、心理、语言和行动,又叫正面描写。

间接描写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的描写来映衬、烘托出所写人物,或通过别人的评述来描写人物,即以“烘云托月”的手法,来达到以虚写实的目的,又叫侧面描写。

如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

三、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一个大概念,有人将它等同于“表达技巧”,如2005年高考福建卷“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答案是“夸张的手法”。

我们所说的“表现手法”,主要指那些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之外的手法。

1、渲染

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2、烘托

衬托或

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可以是人烘托人,如前面提到的《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3、用典

①明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

这种现象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这是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东坡居士在这里明用这个典故,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任。

这是古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的反映。

在皖南事变后,周恩来愤笔疾书“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里明显化用了曹植《七步诗》里的句子: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②暗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有时表面上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

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末句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面看来好象是写“出猎”,描写猎人弯弓射狼的情况。

其实这是暗用了《楚辞·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

天狼,是星名,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作者在此代指辽和西夏统治者;“射天狼”则表明自己御敌保国的决心。

③正用典故

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以典代人,通过文章既以赞李云,也以自赞。

“蓬莱”,为海中神山名,传说仙府中难得的典籍,均藏于此。

《后汉书·窦章传》言:

“是时学者称东观(后汉政府的藏书机构)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

”这首诗中的“蓬莱”,是借指校书郎李云。

“建安骨”为建安风骨之简称。

东汉末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诗歌,风格清新刚健,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

“小谢”,指谢眺;区别于“大谢”(谢灵运)。

李白非常推崇谢眺,这里有自比的意思。

这两句中,上句称赞李云文章得建安风骨,清新刚健;下句谓自己的诗歌应像谢眺那样清新隽永。

④反用典故

有的词人取典故所述之人事而反其意用之,如辛弃疾的《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极力鼓励李入蜀做一番事业,首句化用李白《蜀道难》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其概括为“蜀道登天”。

本来,李白在《蜀道难》中要突出的是蜀道的高危艰险,辛弃疾在《满江红》中却强调通过艰苦的攀登可以上达青天,这就是典型的反用典故了。

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实写。

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古诗很讲究用典,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虚实

虚实

结合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柳永《雨霖铃》)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诗云: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

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

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

“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

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

   诗歌中的“实”:

  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

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等。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

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

下阙实虚。

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

妻思夫,夫想妻。

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5、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象征可以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寄托深远之意,显得更含蓄,更富有感染力。

如李德裕《登崖州城作》“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

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6、起兴

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

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兴”和“比”常常联系起来在一首诗中运用,“兴”的表达效果是生动形象,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领起下文。

7、联想和想象

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