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流堤防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0135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43 大小:3.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流堤防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干流堤防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干流堤防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干流堤防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干流堤防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干流堤防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doc

《干流堤防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流堤防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doc(1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干流堤防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doc

..

1综合说明

1.1概述

1.1.1工程概况

小金县小金川干流堤防工程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小金川上,堤防上起三关桥电站,下至三关桥村,工程主要任务是防洪,主要保护范围为小金县小金河干流沿岸居民房屋、工矿企业及农田等,保护居民房600间,农田400亩,人口1800人,工矿企业2家。

工程新建堤防1719m,整治加固堤防758m,河道清淤疏浚2400m,综合治理河长2400m,新建堤防堤型为衡重式堤。

根据本河段的自然特点和保护对象的重要性,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工程级别为4级,安全超高1m,堤顶宽度3m。

建设防洪工程没有对环境造成影响,工程占地主要为河滩地。

没有淹没迁移人口,建设工期短,投资不大,效益优越。

工程的兴建对保护小金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河道的两岸环境改善,都有着重要作用。

主体工程土方开挖15.0万m3,土石方填筑7.68万m3,混凝土浇筑4.77万m3。

本工程共需劳动总工日:

8.35万工时。

本工程静态估算总投资3906.72万元,总投资3906.72万元,不计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费的总投资3857.31万元。

1.1.2工程区基本情况

小金县城所在地美兴镇,位于县境中南部,地处海拔2367米台地,距成都293km,距马尔康143km,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省道303(国道350)由西向东贯穿县城,小金川河在城中蜿蜒曲折,建筑群依山势分台形成大小不等组团,构成沿河谷带状发展的城市格局。

县城位于高山窄谷,可减少用地稀少,现有建筑密度高,用地开发强度大。

美兴镇位于小金河两岸,由猛固山、喇嘛寺、沙龙山、新桥山环绕,美诺河南北向贯穿,把县城分为东西两城。

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随着改土为屯,关署军营驻扎,现小金成为懋功直属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在河西府街子设置直隶厅总理府、在粮台街设置两台衙署;在河东营盘街建屯务衙署、中军、协台,马塘街为商业街,清嘉庆十年,修建南北向新街,东西向后街,形成十字形道路骨架,1964年,形成小金主要道路网架,并沿用至今。

1.1.3流域概况

小金川为大渡河左岸的一级支流,全长124km,河道平均比降13.9‰,流域面积5275km2。

小金川上游分北、东两源:

北源抚边河发源于阿坝州马尔康境内的梦笔山南麓,由北向南流,河长83.5km,平均比降38.6‰,集水面积1929km2;东源沃日河发源于邛崃山西南坡,河长70.5km,平均比降27‰,集水面积1759km2。

北东两源在小金县城上游约5km处的老营乡猛固桥汇合后称小金川。

小金川在小金县城左纳美沃沟右纳崇德沟,由东向西流经新格乡、关州、卡桠、中路乡等地,在丹巴县的红军桥汇入大渡河。

流域呈扇形,水系发育不对称,左岸支流长且集水面积大。

美沃沟属小金川左岸支流,发源于小金县与宝兴县交界处的山岗,往西北左纳花牛沟,经美沃乡后再小金县城汇入小金川。

河道总长34km,流域面积398km2,河道比降51‰,河口多年平均流量7.64km2。

流域内主要地貌为高山地貌,其次是河谷地貌和极高山地貌。

高山地貌主要分布在海拔3500~5000m,相对高差大于1000m。

河谷地貌主要分布在海拔3500m以下的溪河两岸,以抚边河和沃日河居多,小金川两岸亦有零星分布。

流域内地质构造形状以褶皱为主,并由一系列紧密排列的弧形朝南的线形褶皱组成近东西或北西向展布的构造带。

局部河谷有风积物和干流两岸和一些支沟崩坡积层堆积物较多,泥石流发育。

植被主要分为干旱河谷灌丛带、黄背栎灌木林带、亚高山、高山草甸带。

流域内以农业为主,畜牧业次之。

1.1.4项目建设可行性

当地人力资源丰富,可就近解决工程建设所需劳动力,相对成本较低,工程建设区域交通相对较为方便,有利于施工机械的自由往来。

本次堤防工程将于本年内计划建成,因为有利于加快当地工程建设进度和尽快发挥效益,更好满足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水患问题得到明显的解决,效益显著,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本次兴建堤防工程建设,不存在技术难题,易于实施,且很多建筑材料可就地取材,降低生产成本。

当地居民反应强烈,强烈要求加快本期工程的实施进程,这充分说明本次工程兴建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本次小金县堤防工程技术难度小,不存在较大的工程地质和环境不良影响问题,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工程兴建所需劳动力,材料能够得到落实。

因此,该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和切实可行的。

1.2水文

1.2.1流域概况

1、小金川流域概况

小金川为大渡河左岸的一级支流,小金川全长124km,河道平均比降13.9‰,流域面积5275km2。

小金川上游分北、东两源:

北源抚边河发源于阿坝州马尔康境内的梦笔山南麓,由北向南流。

,河长83.5km,平均比降38.6‰,集水面积1929km2;东源沃日河发源于邛崃山西南坡,河长70.5km,平均比降27‰,集水面积1759km2。

北东两源在小金县城上游约5km处的老营乡猛固桥汇合后称小金川。

小金川由东向西流经新格乡、关州、卡桠、中路乡等地,在小金县城左纳美沃沟右纳崇德沟,由东向西流经新格乡、关州、卡桠、中路乡等地,在丹巴县的红军桥汇入大渡河。

流域呈扇形,水系发育不对称,左岸支流长且集水面积大。

美沃沟属小金川左岸支流,发源于小金县与宝兴县交界处的山岗,往西北左纳花牛沟,经美沃乡后再小金县城汇入小金川。

河道总长34km,流域面积398km2,河道比降51‰,河口多年平均流量7.64km2。

流域内主要地貌为高山地貌,其次是河谷地貌和极高山地貌。

高山地貌主要分布在海拔3500~5000m,相对高差大于1000m。

河谷地貌主要分布在海拔3500m以下的溪河两岸,以抚边河和沃日河居多,小金川两岸亦有零星分布。

流域内地质构造形状以褶皱为主,并由一系列紧密排列的弧形朝南的线形褶皱组成近东西或北西向展布的构造带。

局部河谷有风积物和干流两岸和一些支沟崩坡积层堆积物较多,泥石流发育。

植被主要分为干旱河谷灌丛带、黄背栎灌木林带、亚高山、高山草甸带。

流域内以农业为主,畜牧业次之。

2、工程河段概况

小金县城防洪堤工程位于美兴镇三关桥村,布置于美卧沟及其汇口以下的小金川河段,全长2477m,工程末端断面以上集水面积km2。

工程河段上游紧接三关桥电站尾水,治理河段中部有小金水文站。

3、工程河段梯级规划

本工程河道整治防护范围位于木桠村和园艺村根据《小金川河流梯级开发规划》,本工程河段位于上马厂电站取水口下游工程河段位于已建的三关桥电站和规划的小金电站之间,上游有春堂坝、下马厂、上马厂电站等,均径流型电站,无洪水调节功能,,由于该电站是径流型电站,主汛期停机泄洪,不会对本河段的洪峰流量产生影响。

下游拟开发的小金水电站对本工程下游河段水位有影响,由于电站开发时间及方案未定,周期长,本工程只考虑本阶段防洪需要,由电站建设造成的影响由电站开发单位自行处理。

沃日河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区,为大渡河二级支流,发源于海拔6250m的小金县邛崃山系四姑娘山。

域内地势由南向北倾斜,上源称长坪沟,南流至喇嘛寺,转西南至长坪,左纳海子沟、松林口沟,转西过日隆乡,于双桥右纳双桥沟;又西,右纳木尔寨沟;过达维乡,左纳木城沟,右纳日尔寨沟;西北过日尔,右纳结斯沟,又西过沃日,于老营汇入小金川,其流域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流域内支沟众多,河道水流湍急。

流经日隆镇、达维乡、日尔乡、沃日乡。

全长74km,流域面积1796km2,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11亿m3,天然总落差2040m,平均比降27‰,其中日隆镇至老营长47km,平均比降27‰,年平均流量34m3/s。

1.2.2水文气象特征

据本流域内小金县气象站1961~1990年气象统计:

多年平均气温11.9℃,极端最高气温35.9℃(1967年5月28日),极端最低气温-11.7℃(1961年1月16日),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06.8mm,多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39天,最大一日降雨量为37.1mm(1984年8月6日),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0%,多年平均蒸发量2125.4mm,多年平均风速2.1m/s,历年最大风速18.0m/s,相应风向WSW。

1.2.3水文基本资料

小金川流域内设有小金水文站,木坡水文站,另外小金川及邻近流域还有足木足、马尔康、布科等水文站。

小金水文站测验河段顺直,稳定,水流集中,其水力控制条件较好,测站所设水准点经多次校测高程无变化,测站基面和基本水尺断面位置历年没有变动,有30年以上测站资料。

小金水文站观测和整编符合规范要求,无异常情况。

由于小金水文站断面较稳定,测站控制条件良好,测验及整编符合要求,基本资料精度较高,已用于流域多个水电站设计的依据资料,可用于本工程设计。

1.2.4洪水

1.2.4.1工程河段设计洪水

新建堤防有56m位于美沃沟出口,2721m位于美沃沟汇口以下的小金川河段,因此需计算两河段洪水。

因工程河段均无实测洪水资料美沃沟段无实测洪水资料,本阶段设计洪水采用水文比拟法和推理公式法分别计算设计洪水,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河段设计洪水成果。

汇口以下河段有小金水文站,堤防末端与水文站之间无大的支沟汇入,集雨面积4268.3km2,与小金水文站集雨面积相差仅3.3km2,因此汇口以下河段设计洪水直接采用小金水文站设计洪水成果。

工程河段设计洪水成果见表1-2-1。

表1-2-1工程河段设计洪水成果表单位:

m3/s

项目

均值

各频率设计值Q

1%

2%

3.3%

5%

10%

20%

50%

汇口以下

434

1020

909

827

762

650

537

385

美沃沟

(推理公式法)

89

275

246

225

208

179

148

104

1.2.4.2分期洪水

工程河段分期洪水采用小金水文站成果。

1992年在小金县城小金水文站上游建成三关桥电站,由于汛期瞬时提闸拉沙,对小金水文站1992年以后月最大流量有一定影响。

为保持资料的一致性,分期洪水计算采用小金站1959~1991年,系列长度为33年。

根据洪水年内变化规律,结合施工要求,将全年划分为1月、2月、3月、4月、5月、6~9月、10月、11月、12月计9个时段。

表1-2-2各工程河段分期洪水成果表

时段

均值

(m3/s)

Cv

Cs/Cv

各频率设计值Qp(m3/s)

P=5%

P=10%

P=20%

P=33.3%

P=50%

1月

27.9

0.16

4.0

36.0

33.8

31.5

29.4

27.4

2月

23.4

0.15

4.0

29.7

28.1

26.2

24.6

23.1

3月

23.7

0.31

5.0

38.1

33.5

28.7

25.0

21.9

4月

55.6

0.46

3.0

105

89.8

73.7

61.0

49.9

5月

203

0.46

5.0

391

322

255

207

171

6~9月

427

0.30

5.0

677

597

515

452

396

10月

143

0.34

3.0

234

208

180

156

135

11月

64.0

0.17

3.0

83.3

78.4

72.8

67.9

63.1

12月

39.3

0.16

5.0

50.9

47.7

44.2

41.3

38.5

1.2.4.3排涝洪水计算

本工程治理河道总长2400m,范围主要涉及到小金县美兴镇三关桥村,堤防河段为峡谷地貌,左右岸各有1小支沟汇入。

由于左岸县城驻地地势较高,沟道排水以自留形式进入河道,无人工排水设施,排水环境较差。

堤防右岸为河滩平坝,地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