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语新媒体Bainu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1273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古语新媒体Bainu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蒙古语新媒体Bainu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蒙古语新媒体Bainu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蒙古语新媒体Bainu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蒙古语新媒体Bainu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蒙古语新媒体Bainu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ocx

《蒙古语新媒体Bainu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古语新媒体Bainu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蒙古语新媒体Bainu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ocx

蒙古语新媒体Bainu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蒙古语新媒体Bainu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吴乌日娜

[内容提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深入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3G技术将媒体技术推进到了新媒体时代。

国内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少数民族网络社交事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基本动力,并出现了专门以少数民族语言为基础的社交软件。

Bainu就是代表之一。

Bainu作为蒙古语社交软件的佼佼者,做出了一定贡献的同时又有着一些缺陷。

本文对蒙古语社交软件Bainu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蒙古语软件;Bainu;新媒体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深入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新媒体的发展为人们带来的便利致始人们越来越沉浸于此。

在众多新媒体应用软件中,社交软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的主要工具,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感情。

于是在这样的趋势下,随着蒙古文字输入法技术和对于网络蒙古语研究的发展,近几年出现了很多专门针对使用蒙古语群体的社交类软件。

比如Bainu、DelehiChimee、Bolioo、Golomt、GarHolvoo等软件成为了蒙古族同胞在日常生活中互相了解、接受资讯的手段。

其中Bainu的用户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成为了蒙古语社交类新媒体软件中的代表性例子。

一、Bainu

内蒙古zuga科技有限公司本着让蒙古语社交在使用蒙古语的用户中普及的目的,在耗时10个月后于20__年1月推出了蒙古语实时聊天软件Bainu。

在蒙古语软件发展的历史中,由于蒙古文特殊的书写方式,导致蒙古语编码系统长期不统一,也不够便捷,成为阻碍蒙古语软件发展最大的因素之一。

在研发Bainu的过程中,技术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zuga团队在怎样让蒙古文字简便而准确地显示在手机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从开始研发一直到推向市场前8个月的时间里,有一半时间花费在了蒙古语输入法与蒙文正确显示的问题上。

最后终于设计出了嵌入式智能联想蒙古文输入法,为用户的蒙古语聊天提供便捷。

这种嵌入式输入法使用户不必再下载其他蒙古语输入法软件,在聊天时也相对智能准确。

在一开始投入使用时,由于蒙古族用户的热情,下载量比预计高太多而一度导致服务器瘫痪。

后来在多次的版本更新中,修复了软件卡顿、无法正常下载、加载图片、登录错误等问题,也在更新着越来越多的功能。

20__年初的统计表明,Bainu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40多万。

其中会员人数占到五分之一。

用户以每月1万的数量在增长。

用户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地区,占到90%。

其中锡林郭勒盟用户占到27%,赤峰市占13%,呼和浩特市占12%,其次为通辽、鄂尔多斯等盟市。

分布地区的用户比例主要因蒙古族人群聚居及蒙古语使用习惯决定的。

Bainu的用户规模在蒙古语社交类软件里算是佼佼者,但它的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有待市场的考验。

二、Bainu的功能与传播特性

(一)基本功能

Bainu的大部分功能与微信有共同的特点。

Bainu也是以社交功能为最基本的功能,在聊天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文字、图片、表情、音乐等手段。

Bainu的表情包除了最基本的“小黄脸”之外,还有充满蒙古族特色的蒙古包、蒙古袍、手捧哈达的小人、牛羊、弓箭、马头琴等符号表情。

充满蒙古族文化特色的功能是Bainu区别于其他软件的地方。

Bainu添加好友的方式也与微信相似,通过手机号查找、通过Bainu号查找、从手机通讯录添加、添加附近的人等。

添加附近的人或者从地图上任意地方查找好友是Bainu被最广泛运用的功能。

还有类似于微信朋友圈的功能,可以发表文字、图片、表情等,也可以评论点赞其他人发表的动态。

还有扫一扫,公众号文章等功能。

Bainu也有与微博相似的特点,比如可以关注别人、互相关注、发起话题讨论等等。

另外,通过定位功能还能够查找附近的蒙餐店、蒙古族饰品店、蒙文书店、蒙医药店等各种蒙古元素店铺。

Bainu还与Ehshig联手,可以通过Bainu收听蒙语歌曲以及在Bainu朋友圈分享歌曲链接。

通过Bainu还可以进入草原雄鹰网、新华网(蒙语版)、央视网(蒙语版)、蒙古博克网、人民网(蒙语版)、成吉思汗网等各种蒙古语网站的界面。

Bainu虽然是基于微信来开发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但由于它添加好友的特殊方式以及融合了微博的特点,因此针对的是交友范围更广的陌生社交。

(二)传播特性

自从Bainu增加了类似于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它的传播特性就越来越明显。

通过这个功能,各个公司、集体、个人可以将有关蒙古文化的内容或者蒙古文资讯传播给广大Bainu用户。

Bainu用户还可以通过“朋友圈”功能将自我想法、社会热点问题、诗歌文章、蒙古历史文化等各类内容发表出来。

所以Bainu的传播特性一定程度上跟微信是很相似的。

而Bainu最大的特征就是它所传播的内容多数是跟蒙古族相关的并且是蒙古族用户关心的热点话题。

这是因为Bainu的用户,传播者与接受者都是蒙古族,所以对于这方面信息的传播与接受比较多。

但也因此,Bainu传播内容受到了限制。

三、Bainu發展的意义

(一)促进蒙古族同胞交友

Bainu的用户遍布全国各地,包含了分布在各个地区的蒙古族。

通过Bainu不仅可以寻找附近的蒙古族好友,购买会员之后还可以查找地图上任意一个地区使用Bainu的蒙古族,扩大了蒙古族同胞的交友范围。

蒙古族用户往往因为同样的文化背景、生长环境,所以更容易有共同话题并成为朋友。

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的蒙古族一般都分散在各处,大家每天都在过自己两点一线的生活,所以很难去认识彼此、结交朋友。

生活在不同城市的蒙古族就更难以去认识彼此,谈心交友了。

Bainu的优点在于它的针对性,针对蒙古族群体,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与交流的平台。

不仅可以搜索到附近的使用Bainu的蒙古族同胞,甚至可以搜索地图上任意一个地方使用Bainu的人。

虽然每个地区蒙古语说法不同,但文字是相通的。

因此通过Bainu,蒙古族同胞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对于生活在农牧区的蒙古族青年来说,Bainu的作用就更大了。

在乌日汗的博士论文《蒙古族大学生微信与使用情况调查研究》中,她发现蒙古族青年,尤其是高校的蒙古族青年是使用新媒体的主力军。

但从Bainu用户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锡林郭勒、赤峰等非高校所在地但蒙古族聚居的地方使用人数反而更多。

所以,除了一部分分布在呼和浩特等地区的高校蒙古族青年之外,显然Bainu的另一部分主力军是来自于农牧区的蒙古族青年。

而在农牧区的蒙古族青年大多是早早辍学回家经营畜牧业的。

因此,受到文化程度的限制,以及使用其他民族语言的障碍,让农牧区蒙古族青年在使用微信、陌陌等中文社交类软件时遇到了障碍。

Bainu作为蒙古语社交软件,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大帮助。

这些蒙古族青年可以通过Bainu结交其他地方的蒙古族,没有文化上的不同,也没有语言文字上的障碍,还能够帮助他们结交朋友,甚至恋爱结婚。

(二)促进蒙古族文化的传播发展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长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和主要的表现特征,也是维系一个民族社会认同、生活认同、心理认同的重要纽带。

蒙古族文化是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根据自身的生产生活特点摸索、建立起来的。

它支撑和保障着蒙古族的生存和发展。

Bainu在蒙古语言文字的使用方面为蒙古族文化做出了贡献。

蒙古包、哈达、马头琴等充满蒙古族特色的表情符号的使用,使蒙古族用户通过Bainu对蒙古族文化进行了新的传承,同时也增进了民族情感的凝聚和民族文化的认同,为蒙古族文化的传播、弘扬、发展,增强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影响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四、Bainu发展的缺陷

(一)小众定位是优势也是阻碍

Bainu的定位是蒙古语即时通讯软件,面向的是使用蒙古语的蒙古族。

这个定位保障了Bainu的用户群,但同时小众定位也成为了它发展的阻碍。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蒙古族人口约650万。

而1994年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一书中作者用抽样调查和其他材料推算,得出蒙古族中使用蒙古语的人数约占88.36%。

所以姑且可以推算出今天能够使用蒙古语的蒙古族人口约570多万。

当然,由于上述书中调查年代久远,而且测算方法也缺乏科学性,所以仅供我们参考。

关于民族语言使用情况的普查难度太大,连民族语言部门也无法掌握具体数据,更不是研究者个人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只能参考上述数据。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Bainu用户数的天花板就是500万出头。

用户人数决定了Bainu很多功能的缺失是无可厚非的。

与微信相比,Bainu在最基本的社交功能方面就缺少了摇一摇、通过QQ号添加好友、视频聊天、漂流瓶、传输邮件等功能。

除了这些基本功能,Bainu还缺少其他实用性及娱乐性功能。

比如并没有发红包和支付的功能,因此也不能转到第三方软件(如滴滴出行、美团外卖)进行支付。

但由于用户规模的限制,这些在微信上必不可少的功能似乎出现在Bainu上的必要性不是那么大。

用户规模同时限制了Bainu的盈利模式,只能从用户购买会员和店铺入驻来盈利。

Bainu会员一年费用为18元,一次性购买两年会员为30元,三年会员40元。

相比于其他软件会员费用来说,这个费用非常低了。

而店铺入驻,是商家将自己的店铺门牌、营业执照、地址等等发到Bainu审核通过之后,用户可以在Bainu上查找到这些店铺。

然后按照用户点击量来收费。

一个用户一天无论点击多少次,商家都只需向Bainu官方提交0.8元,一个月封顶是198元。

如果逾期一个月,Bainu就会注销此商家,用户便查找不到了。

可见,不管是购买会员还是店铺入驻,盈利空间都不是很大。

公司盈利与否、盈利的多少决定了在技术方面和广告宣传方面的力度,也决定了Bainu最终的发展之路。

(二)用户黏度低——老用户留不住新用户不知道

Bainu已经拥有超过40万的用户,在中国650万的蒙古族中,占据了6%的比例。

这个比例在蒙古语社交类软件中属于用户人数庞大的佼佼者。

用户现在基本上也以每月1万人左右的数量在增加。

但是在这40多万的用户中有多少是有效用户呢?

很多用户往往注册了一个账号,便不再进行深度体验,还有的用户之间会直接交换微信,转到微信去交流。

用户黏度不高主要是因为用户体验不够好。

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Bainu的嵌入式智能联想蒙古文输入法。

虽然该输入法让用户有了统一的输入方式,但这种输入法并没有给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书写体验,很多用户反映使用Bainu的时候输入法太麻烦,导致他们只能选择发语音聊天或者直接交换微信聊天。

如何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提高用户黏度是Bainu团队亟需解决的问题。

虽然Bainu在蒙古语软件中算是佼佼者,但是跟很多发展得较好的中文类软件相比,它的发展还是比较慢的。

由于它们针对的用户规模不同,不能直接进行比较,但从用户增长比例来看,微信、陌陌、探探等中文即时通讯软件都在上线几个月的时间内用户规模占到了全国人口的7%-10%,而Bainu用了3年时间才接近這个比例。

可见,Bainu用户增长速度并不算快,甚至有些缓慢。

这也就阻碍了它自身的发展,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在这方面可以选择跟蒙古语卫视进行合作宣传,或者在那达慕等蒙古族用户聚集的活动上投放广告,增加知名度,又或者请蒙古族名人帮忙宣传,利用名人效应带动挖掘潜在用户。

五、结论

Bainu的出现促进了蒙古族同胞交友范围的扩大,同时也让他们对于蒙古族文化进行了新的文化确认。

而Bainu新媒体的特性也增加了科技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丰富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

Bainu正在发展壮大,逐渐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为蒙古族同胞提供了方便,为蒙古族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但Bainu的小众定位是它受欢迎的原因,也成为阻碍它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且即使在蒙古族用户这个小众的圈子里,它的必要性依然很小,并没有成为蒙古族用户不可取代的社交软件。

在各种软件大行其道的今天,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Bainu的发展前景似乎并不乐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