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1227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docx

《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docx

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试行)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快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人类社会已大踏步进入信息化时代。

传统的读、写、算已不足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学会收集、判断、处理和利用信息,成为当今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之一。

一、课程性质和价值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以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作为课程形态的必修课程,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主要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养成健康规范的行为习惯与信息安全意识,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打下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性。

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基础性。

体现在:

课程所培养的基本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能力是学生支撑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基础,也是学生迎接信息社会挑战与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实践性。

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实践性。

动手实践是信息技术课程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动脑思考,更要动手实践。

在实践中熟练技能,在实践中探究规律,在实践中创作作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追求创新。

死记硬背,单说不练,不可能学好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三)应用性。

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应用性。

课程本身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技能和科学的应用态度,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不强调知识的系统完整性,更强调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应用问题,包括整合各学科学习需要信息技术支撑的学习任务。

强调在用中学,在学中用。

使学生在解决应用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技能,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积累应用经验,提高应用能力。

(四)发展性。

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发展性。

一方面信息技术自身的发展日新月异,硬件不断更新换代,软件不断推陈出新,由信息技术引发的生活方式转变以及社会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等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必需随之发展才能具有活力。

另一方面,本课程的学习需要致力培养学生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能力,而不只是机械的操作与模仿;同时,在追寻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技术创新的价值,培养追求创新的精神,发展创新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组成部分,每一个学生在经过学习之后都应该达到本课程纲要的要求。

学生不能因地区、经济环境或文化背景的差异而被取消或削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应当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共同发展;面向全体学生,还应关注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个体差异,在学生达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

义务教育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进入信息技术的认知与应用领域的初始阶段,也是信息技术能力锻炼与信息素养养成的基础阶段。

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课程的魅力,学习掌握日常生活中可感知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逐步有意识地应用解决身边的相关问题,积累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有益经验,逐步养成科学的态度与良好的习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打好基础。

(三)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合跨学科的应用需求。

信息技术课程在内容和活动的编排、组织上应充分拓宽信息技术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师生可以超越学科的界限,强调不同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互渗透,进而从整体上来建构学生开放型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发展知识迁移和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四)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关注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间,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锻炼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逐步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初步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学生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发展打基础。

表现在:

使学生能感受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有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对信息价值的敏感意识;能体验、了解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评价、表达和交流的过程,初步掌握其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能积极主动地应用身边的信息技术工具,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建立对信息技术的科学认知态度、良好的操作习惯与健康的情感价值观,具有基本的信息安全意识与防范常识,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

(一)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及其与人的关系,了解各种常用信息技术的特点、作用与影响,认识计算机在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掌握以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为代表的日常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及简单工作原理,了解日常信息安全与维护的基本常识。

(三)能把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和原理迁移到生活中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中,初步具备使用日常信息技术工具的基本技能。

(四)能运用日常的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知道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五)经历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问题解决所需的信息技术。

(六)经历根据任务要求获取信息的过程,合乎规范地获取信息,并能筛选出适合自己需要的信息。

(七)经历根据需要选择信息分类方案、合理组织所得信息的过程,基本掌握使用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存储和管理信息的方法。

(八)经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学会一般的加工方法,懂得创造性地表达思想或解决实际问题。

(九)能使用适当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方式与他人交流,学会与人合作。

(十)能客观地对自己或他人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发展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十一)消除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体验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树立敢于使用信息技术的信心,逐步形成自觉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身边问题的意识。

(十二)具有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十三)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十四)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行为习惯,能够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规范,健康地、安全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建立对信息技术的简单了解,逐步形成使用信息技术的感性经验和健康负责的良好习惯,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逐步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支持日常学习和解决简单问题。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初步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在信息技术应用中逐步提高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发展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能力,强化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领悟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感受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

 

第三部分  内容要求

 

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除了面向全省学生的必学内容外,还设有选学内容,旨在为信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及在信息技术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拓展性的学习内容,以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

选学内容以*号标出。

一、小学内容要求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在4-6年级开设,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可提前开课。

本阶段以“玩中学”为主要特征,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快乐学习,感受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认识信息技术的影响和作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主题。

(一)感受身边的信息技术。

1.内容要求。

(1)能感受身边信息的存在及其与人们的密切联系,感悟人们为更有效地获取和利用信息而不断发明创新,推动信息技术的进步。

例:

能从耳听、目闻、肢体触摸等感知信息的存在及其与人的密切联系,能从日常的书报信函、广告、电话、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应用中感悟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

(2)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产品的日常应用,能列举现代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便利。

例:

通过感受智能手机、数码相机、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产品的日常应用,体验并列举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3)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不良应用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知道应用信息技术应该合理有节和遵循社会规范。

例1:

通过图文或故事的形式,讨论一些学生过度沉迷电子游戏、上网、看电子影像等活动,导致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健康,警示学生日常应用信息技术应该合理有节。

例2:

通过图文或故事的形式,讨论社会上存在的应用信息技术诈骗、抄袭、破坏等非法或不道德活动所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遵循社会规范。

2.活动建议。

当今社会中信息无处不在,现代信息技术也使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处理变得方便、快捷和高效,例如使用电话、上网和收发电子邮件等。

试进行一个主题活动,使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搜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体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和高效等。

(二)计算机在读、写、画、娱中的简单使用。

1.内容要求。

(1)知道常见计算机外观部件名称,懂得计算机硬件、软件的作用。

例:

主机、显示器、打印机、键盘与鼠标及操作系统(Windows)、画图软件、游戏软件等。

(2)知道计算机的使用要求,遵守使用守则,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例:

了解不规范使用计算机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制定并遵守计算机机房守则。

(3)熟悉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界面术语及使用方法,学会正确使用键盘和鼠标。

例1:

通过玩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操作系统界面,知道窗口、图标、菜单、任务栏、对话框等术语及意义,熟悉单击、双击、移动、拖动鼠标等操作及知道其作用。

例2:

通过设计有意义的拼音或英文录入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键盘操作的正确指法,能够使用键盘在简单的文字处理软件(如记事本)编辑窗口中输入英文文章。

(4)了解计算机以文件及文件夹形式存储和管理信息,学会文件、文件夹的新建、命名、打开、关闭、复制、粘贴、删除、移动、查看等操作,初步养成文件分类存放的管理意识。

例1:

通过若干有意义的应用活动,让学生体验文件与文件夹在存储与管理信息中的意义,并逐步熟悉其相关操作。

例2:

通过若干综合的信息搜集活动,让学生感受文件分类存放的作用,知道计算机地址栏的意义,熟悉文件的查看方法。

(5)学会使用一种中文输入法输入中文。

例1:

能通过键盘操作,用正确的指法在简单的文字处理软件(如记事本)中输入中文文章。

(5)能阅读理解操作指引,并按要求操作计算机实现日常学习和娱乐中的简单应用。

例1:

通过设计有意义的游戏或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操作指引来完成操作,进一步熟悉窗口、菜单和图标等常用术语及操作方法。

例2:

能够根据指引用计算机玩游戏、欣赏图片、播放音乐、欣赏视频节目、浏览网页。

(6)会用一种画图工具软件画画,体验计算机画图的乐趣与特点。

例:

通过用一种简单的画图工具(如画笔)画图,进一步熟练鼠标操作,渗透简单的画图方法的学习,享受创作画图作品的快乐。

2.活动建议。

(1)百闻不如一见。

通过观察实物,可使学生加深对计算机常见硬件的了解。

通过观察益智游戏、学习软件、画图工具等软件的简单安装、设置与运行,加深对计算机软件的认识。

(2)许多有趣的益智游戏都是通过键盘或鼠标来玩的,可通过玩这些游戏引导学生掌握键盘的基本指法和鼠标基本操作。

(3)写周记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让学生通过文字处理工具写周记来练习汉字输入。

(三)文字、图片和表格的简单处理。

1.内容要求。

(1)能实现日常文字资料的编辑、美化和打印输出。

例:

根据需要编辑文章中字体、字型,设置段落格式,使用打印菜单打印编辑好的文本。

(2)能实现在文字中插入图片,并进行版面美化。

例:

插入剪贴画、来自文件的图片和艺术字等,并调整大小与格式。

(3)能根据需要,搜集整理图文信息,加工创作图文作品。

例:

以制作班级作文集或某个主题为活动专题,完成简单的图文资料的整理与加工。

(4)能根据需要,制作简单表格,并进行版面美化。

例:

以制作课程表为线索,学习常见表格的制作,能设定表格行与列,合并单元格,编辑表格文字与色彩,插入装饰图片等。

(5)能对表格中的数据资料进行简单统计和排列,并能转换为直观的图表形式。

例:

以某个商品的价格统计为线索,学习对表格数据求和,按大小排序,并用最简单方法转换为图标形式。

2.活动建议。

(1)出校园小报是学生熟悉的事情。

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主题(如《庆祝“六一”》制作小报,使学生体验用计算机创作主题图文作品的乐趣。

(2)环境保护是当今热门的话题,可以就此为主题作画,让学生体验创作主题图画的基本过程与方法,享受创作乐趣。

(四)用因特网获取和交流信息。

1.内容要求。

(1)能通过常见浏览器浏览因特网信息。

例:

用IE浏览器上网浏览信息。

(2)通过使用常用搜索引擎,体验搜索信息的过程。

例:

通过使用搜索引擎搜索有关南极资料(文字与图片),体验网上搜索信息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3)能从因特网上下载保存需要的文字、图片和网页,懂得使用文件夹管理下载的文件资料。

(4)了解和体验通过因特网进行交流的常用方式和方法。

例:

通过收发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网络视频对话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和体验用因特网交流的方式方法。

(5)知道从他人获取信息时应征得许可,引用他人或媒体信息时应注明出处,不抄袭、盗用他人信息。

(6)知道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初步懂得基本的防范措施。

(7)知道网上信息良莠混杂,不浏览不传播不良信息。

2.活动建议。

(1)通过网络浏览不同类型网站(如政府网站、商业网站、教育网站、新闻网站、娱乐网站等)。

(2)为科普板报就某一主题(如“火星探险”)搜索和保存有关的资料。

(3)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流方式,让学生体验通过网络与他人(如学校同学、老师、远方朋友等)进行交流的方法与过程。

(五)多媒体的简单应用。

1.内容要求。

(1)了解几种常见媒体类型及其采集过程和方法。

例:

通过实例了解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类型及其简单的采集与播放方法。

(2)认识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及作品。

例:

通过范例赏析,认识PowerPoint、Flash等多媒体作品,知道相应的制作工具。

(3)会使用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和编辑简单的作品。

例:

通过应用实例的学习,初步掌握PowerPoint、Flash等常见多媒体制作工具的简单制作方法,并能创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2.活动建议。

卡通贺卡是学生们喜欢和熟悉的东西。

可通过多媒体电子贺卡的制作活动,使学生加深对多媒体及其作品的了解,体验作品制作的方法与过程。

(六)计算机程序的体验。

1.内容要求。

(1)认识一种简单的计算机程序语言及其简单应用。

例:

借助Logo语言一些程序简单有趣的功能,引导学生学习Logo语言的基本命令及简单应用,感受计算机程序语言的特点。

(2)体验用计算机程序语言完成计算的过程和特点。

例:

模仿提供的Logo计算程序,编写调试类似的应用程序,体验计算机程序的编写过程与特点。

(3)体验用计算机程序语言控制画笔精准画图的过程和特点。

例:

模仿提供的Logo画图程序,画出简单的几何图形,体验编程画图的过程与特点,感受编程画图与用画图软件画图的区别。

*(4)初步了解用计算机程序指挥机器人行动的过程和特点。

2.活动建议。

以“小海龟乐园”为主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巧妙应用Logo语言画出小海龟乐园里的各种场景图,如太阳、花草、树木、房子、桥梁等,并通过屏幕拷贝提取图案,在PowerPoint或Word中组合出一份有意义的图文并茂的作品,体验用计算机程序精准控制画笔画图的特点和乐趣。

二、初中内容要求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在7-9年级开设,以日常生活中所可能需要的信息技术为主线,通过设计学生可参与或能体验“应用实践”,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为主体的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常识,逐渐增强对大众信息技术的把握能力,自觉遵循信息社会的道德规范,感受和领悟信息文化,发展信息素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主题。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内容要求。

(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例1:

能初步讨论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信息技术应用中可能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例2:

能列举若干信息技术产品,并讨论其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影响和作用。

(2)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状况与趋势。

例1:

通过搜集资料简单了解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与趋势,能列举1-2项最新发展成果及作用。

(3)了解信息技术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基本防范常识,知道并遵循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道德与行为规范。

例1:

知道使用计算机要避免水、潮湿、灰尘、剧烈震动等的伤害,要自觉遵守机房守则。

例2:

未经别人同意不能随意使用别人的计算机、复制别人的文件。

2.活动建议。

组织学生讨论日常学习生活中曾经碰到过什么问题需要想办法获取信息才能解决的,哪些方面的信息获取可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举例说出个人的应用经验和目前的知识技能局限,畅谈希望学习掌握哪些信息技术。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意义,明确其应用价值,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

1.内容要求。

(1)知道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认识硬件和软件配置不同决定计算机的功能差异。

例1:

通过实例认识,不同计算机的功能差异,可能是硬件不同引起,也可能是软件不同引起,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构成具有相应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2)认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结构、功能特性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例1:

引导学生从计算机硬件的外观组成转入对结构组成的认识,能说出中央处理器CPU(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的功能特性,简单描述计算机工作过程的基本原理。

例2:

列举计算机各硬件组成部件对应的常见设备,并结合具体设备简单描述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例3:

通过查看具体的个人计算机配置清单,初步了解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硬件设备性能参数的意义。

(3)了解二进制编码的特点,认识二进制在计算机中表示信息的意义。

例1:

通过对比十进制与二进制的编码规律,认识简单的二进制编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二进制编码可以表示不同的信息。

计算机的数据和指令可以通过二进制编码来表示,二进制的编码可以通过电子元件实现,从而认识二进制在计算机中的意义。

例2:

通过认识计算机中存储单位字节Byte、位bit与二进制的联系,体验二进制在计算机中的意义。

(4)熟练掌握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的操作,能在各种具体应用中灵活使用。

例1:

熟练掌握单击、双击鼠标及单击鼠标右键等操作并知道其作用。

例2:

熟练掌握键盘操作的正确指法,熟悉常用功能键、组合键、热键的使用方法。

(5)了解汉字输入方法的多样性,能熟练使用一种汉字输入法输入汉字。

例1:

熟悉常用的字符输入方法,掌握快捷键的操作方法,组合功能键使用。

例2:

了解拼音输入法、字型输入法、笔划输入法等多种输入法,熟练掌握一种适合自己的汉字输入方法。

(6)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能列举常见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例1:

通过实例认识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两大类,其中应用软件又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绘图软件(图片加工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媒体播放软件及各种工具软件等。

(7)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状况和简单工作原理,能使用一种计算机操作系统。

例1:

了解常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有Windows、UNIX、MAC和Linux等。

例2:

懂得查看计算机当前的硬件和软件属性,查看磁盘(存储器)存储空间,重新设置日期、时间和外观等。

(8)能根据提示安装软件,会使用技术手册或软件的帮助说明。

例:

知道压缩软件、媒体播放软件、字典翻译软件等的安装和使用。

(9)熟悉日常人机交互的方式,能选择合适的应用软件并根据屏幕提示信息完成简单应用,能初步适应用户界面的发展变化。

例1:

熟悉窗口、菜单和图标的使用方法;感受字符命令操作界面的使用特点。

例2:

熟练使用合适的应用软件欣赏图片、音乐、视频节目、浏览网页等。

(10)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相关知识、组织结构和基本操作,养成对文件分类管理的习惯。

例1:

熟悉多种文件查看方式和文件排列方式,并能根据需要灵活使用。

知道文件搜索工具的使用。

例2:

熟练有关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剪切、复制、粘贴、删除、重命名、创建快捷方式、属性查看等操作。

例3:

知道系统文件与用户文件要分类分开存放,系统文件存放在启动盘,用户文件存放在非启动盘。

(1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常见类型及危害,懂得基本的防范措施。

增强使用计算机的安全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例1:

从计算机外部存储设备中读取信息前,注意进行病毒检查,通过外部存储设备传递信息时,注意设置信息的写入保护,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传染。

例2:

进一步了解计算机对防尘、防潮、稳压、防静电等方面的要求。

(12)关注软件应用所涉及的社会道德问题,尊重知识产权,负责任地使用软件。

例1:

不同的软件类型有不同的软件使用许可,如自由软件、共享软件、免费软件和商业软件等。

例2:

组织讨论复制光盘的拷贝是否盗版侵权。

 例3:

了解日常学习生活中哪些是负责的信息技术应用行为。

2.活动建议。

(1)结合日常学习中的实际应用,如各学科学习资料的录入、搜集与保存,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通过日常应用软件如压缩软件、媒体播放软件、翻译软件等的获取、安装、使用说明阅读、软件设置与应用等活动,让学生获得软件应用的基本过程与方法的体验。

(三)网络应用初步。

1.内容要求。

(1)能在提供的网络环境中查找信息资源,合理访问共享信息。

例1:

在校园网或公共图书馆中登录网络信息系统,根据用户权限访问文件、查找信息。

例2:

知道网络地址含义,能找到指定地址中的文件。

(2)了解因特网的功能,能合理使用浏览器在因特网上浏览、搜索信息。

例1:

会在浏览器中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或域名地址浏览网页信息。

例2:

了解超级链接的意义。

例3:

会利用搜索引擎进行关键字搜索。

例4:

在因特网浏览过程中使用浏览器的书签、历史记录和收藏夹标志相关信息。

(3)初步具有对网上信息进行分析、鉴别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例:

能参照其他信息来源综合检验信息的可靠性,考查作者观点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并注意出版日期。

(4)能合乎规范地进行信息的上传、下载和发布。

例1:

能够对下载的文件进行组织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例2:

下载网上信息时保存信息来源,在经得许可的情况下使用网上信息并注明出处。

例3:

参与健康的网络论坛讨论,负责任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传播不良信息。

(5)能根据任务需求使用因特网开展交流与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