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小学初步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00919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小学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xx小学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xx小学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xx小学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xx小学初步设计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小学初步设计说明.doc

《xx小学初步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小学初步设计说明.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小学初步设计说明.doc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一、概况:

1、工程名称:

xxxxx小学扩建工程

2、建设单位:

xxxxx小学

3、建筑地点:

xxxxx

4、基地现状:

为现有的xxxxx小学,周边地势平坦,四面视野开阔,交通便利。

二、设计依据

1、项目立项批复:

xxxxx越城区发展和改革局文件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xxxxx;

3、浙江省民用建筑节能审查意见书:

xxxx

4、《中小学校建设设计规范》(GB50099-2011)等有关学校规划建设规范、规定;

5、《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6、《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DB33/1018-2005);

7、《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标准》;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0、规划部门提供的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图、位置图;

三、工程规模:

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1955.9m2,建设用地面积30092.8m2,项目建筑规模约37338m2,其中包括已建的行政综合楼3301m2,已建普通教学楼

(二)中2659m2,地下汽车库3751m2,按在校生2160人规模的小学设计,共48个班。

扩建项目包括普通教学楼

(一)

(二)(三),综合实验楼,行政综合楼(改造),综合艺术楼,报告厅,食堂及风雨操场,门卫。

四、设计范围:

xxxxx小学的扩建工程的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暖通设计、弱电设计。

(按招标文件中的设计内容)

五、总平面:

1、场地概述:

xxxxx小学位于xx公路以北,xx以西,xx以南,xx以东。

场地内建筑红线退让情况:

南退用地红线25m,西退用地红线10m,北退用地红线5m。

2、总平面布置:

我们将整个校园分为综合教学区、运动生活区两个区块。

在对教学区的安排上我们结合了各自功能性质的特点并结合基地环境综合考虑,考虑到最大程度地弱化城市干道对学校教学区的干扰,我们将主要教学组团设置于校园中心,使教学组团远离西面及南面主干道,并将各组团之间的连廊作为隔绝噪音的屏障,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安静的环境。

运动生活区主要靠场地北侧树下王路沿线布置,由250M的田径场、6个排球场、风雨操场及食堂组成。

运动生活区与教学区相邻,紧密联系而互不干扰。

在校区西侧主入口处设有3000平方米左右的校前广场,作为主要的入口集散空间,便于人流快速的疏散,同时也成为学校和城市的缓冲地带。

在校园内部,经过合理的设计形成多个围合的院落:

普通教学楼,综合实验楼等行列布置形成独立半开敞的长形空间,再由中间走廊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既合又开的内院。

合则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环境,不受外界干扰;开则相互间能方便的联系,而且中间走廊的架空形式又使这些内院之间有了直接的视觉联系。

各功能分区既相互独立又互相渗透,形成结构清晰的和谐整体。

3、场地竖向设计

场地路面标高5.150米,行政综合楼,普通教学楼

(一)

(二)及综合实验楼室内外高差为0.150m,(考虑已建改造室内外高差为0.150m)其余楼的室内外高差为0.300m。

4、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31955.9平方米

建设用地面积  30092.8平方米

带征用地面积  1863.1平方米 

其中原有地块用地面积11117.9平方米

新征地块用地面积:

20838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含地下室):

37338平方米

地上建筑面积:

33587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

3751平方米

普通教学楼

(一):

3905平方米

普通教学楼

(二):

4821平方米(其中原有建筑改造2659平方米)

普通教学楼(三):

3445平方米

综合实验楼:

4149平方米

行政综合楼(改造):

3301平方米

综合艺术楼:

9410平方米

报告厅:

489平方米

食堂:

2046平方米

风雨操场:

1971平方米

门卫:

50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 9900平方米

容积率1.12

建筑密度 32.9%

绿地率30%

机动车停车位88个

六、建筑设计:

1、功能:

普通教学楼:

我们将一期的三幢普通教学楼设置于校园的中心区域,前后教学楼之间保证25米的间距,这样使每间教室都既拥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又拥有更大的景观视角。

普通教学楼和综合实验楼楼及行政综合楼紧密联系,之间通过连廊相连,围合成较完整的教学区。

通过连廊,学生们可以方便的到达每一间教室。

综合实验楼:

考虑到原有实验楼教室已无法满足扩建以后的所需数量,我们在食堂南侧新建了一幢新的综合实验楼,使其内部功能能满足48班的使用需求。

主要安排各类公共教学用房和图书阅览用房等。

并配备相应的准备室以及其他的相关服务用房。

行政综合楼:

原有的普通教学楼由于进深偏浅,教室面积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且此楼为5层,不适宜当做小学普通教学楼使用,因此将此楼改造为行政综合楼,xxxxx小学是全市少先队特色学校,把少先队所需的各阅览室,活动室,工作室放置在该楼中。

作为沿越西路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其形体对于校园广场围合感的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综合艺术楼:

综合艺术楼位于校园西南角,平面呈垂直相交,面朝杨绍公路敞开,呈环抱状。

集艺术教育、校史陈列、会议、及各种专业教室和辅助功能,以满足不断发展对中小学生各素质教育需要。

风雨操场与食堂:

风雨操场与食堂结合设置,置于校园最北侧。

一层为食堂,入口开向南侧教学区,内部设置厨房及师生餐厅,餐厅可供800人同时就餐。

学生通过西南角的室外楼梯到达二层的风雨操场,设置室内篮球场及综合活动场地,可以兼做多功能厅,组织进行各种集会及大型文体活动。

2、造型:

建筑设计体现了新型的设计主题:

延续历史,并与时俱进,在空间组合上强调校园空间的交流属性,借鉴传统院落式空间布局手法,采用连廊将各功能区联系在一起,使空间呈现出层次丰富、收放有致的空间形态。

建筑之间的庭院、平台、连廊、敞廊等为师生提供了多种类、多层次的交往空间。

底层架空的处理使各庭院空间相互渗透,同时适应江南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

建筑风格上通过块的穿插和体量的变化,色彩与材料的对比,隐寓手法的运用,力求以洗练简洁的语言体现校园建筑的舒展大气,具有开放性和文化性的特质,色彩上以温和的暖色和简洁的白色作为校园建筑外观的色彩基调,体现含蓄内敛,质朴淡雅的校园气氛,与江南地区的地域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

3、平面:

每个防火分区都设有二个楼梯,一层均设无障碍设施(无障碍坡道及无障碍卫生间)。

4、剖面:

普通教学楼

(一)及综合实验楼:

一~四层均为3.9米。

食堂及风雨操场:

一层层高4.5米,二层层高12米。

行政综合楼(改造)及普通教学楼

(二):

一~五层均为3.4米。

普通教学楼(三):

一~四层均为3.6米。

综合艺术楼:

一层层高4.2米,二~六层均为3.9米。

七、主要建筑装修及构造用料:

1、墙体:

240厚砂加气混凝土砌块(B07),内墙:

24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B05)。

2、外墙做法(由内而外):

内墙涂料,20厚专用抹灰砂浆,240厚砂加气混凝土砌块(B07),界面剂,20无机保温砂浆,5厚抗裂砂浆(耐碱网布),外墙弹性涂料(真石漆或弹性涂料)。

3、内墙装修:

采用15厚专用抹灰砂浆底,白色乳胶漆一底二面。

所有教室,卫生间,楼梯,内外走廊栏板内侧均做白色瓷砖贴面墙裙,

裙高1200MM,食堂墙裙高1500MM,厨房墙裙高2100MM,瓷砖采用“三喜”或“郎高”。

风雨操场墙裙高2100MM,为木质20厚防火吸音板。

4、地面:

(由上而下)

架空层(地下室顶板):

彩色水磨石面层;20厚1:

3水泥砂浆面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20厚无机保温砂浆;5厚抗裂砂浆(耐碱网布);白色乳胶漆二底二面。

地下室地面:

撒干拌1:

2水泥砂,表面压光;50厚细石混凝土随捣随抹平;混凝土底板;防水涂料二道;100厚C15混凝土垫层;素土夯实。

卫生间地面:

防滑地砖;20厚1:

3水泥砂浆结合层,80厚C20砼垫层,100厚塘渣回填压实,70厚碎石,素土夯实。

其余地面:

彩色水磨石面层,20厚1:

3水泥砂浆结合层,80厚C20砼垫层,100厚塘渣回填压实,70厚碎石,素土夯实。

5、楼面:

(由上而下)

篮球场:

22厚脱水脱脂柞木地板(含水晶防滑地板漆);25厚白松板

密铺;70X40@500木地龙骨用12#铅丝和φ12膨胀螺栓固定;3厚橡

胶垫(木质均需防腐和防火处理)。

音控室,器材室等:

地砖;20厚1:

3水泥砂浆结合层;钢筋混凝土楼板。

语言,计算机教室;150高架空钢质防静电地板;30厚1:

3水泥砂浆压实赶光;水泥浆一道;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其余地面:

彩色水磨石面层,20厚1:

3水泥砂浆结合层,钢筋混凝土楼板。

6、顶棚:

钢筋混凝土楼板;水泥浆一道;白水泥掺建筑胶水抹平;白色乳胶漆二度二面。

卫生间及走廊为铝合金板条吊顶。

7、门窗:

教室门采用胶合板木门。

窗采用断热铝合金单框普通中空玻璃窗6+12+6(白色)。

铝型材采用“忠旺”或“兴发”。

(型材采用粉末喷涂)

8、屋面:

(由下而上)

平屋面:

现浇钢筋混凝土2)、屋面:

(由下而上)

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20厚1:

3水泥砂找平层,1.5厚防水涂料层,轻集料混凝土找坡(最薄处20);50厚泡沫玻璃,20厚1:

3水泥砂找平层,3厚SBS沥青防水卷材层,油毡隔离层,50厚C25细石混凝土刚性层(双向φ6@150。

坡屋面:

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20厚1:

3水泥砂找平层,60厚泡沫玻璃,20厚1:

3水泥砂找平(加钢丝网),3厚SBS沥青防水卷材层,顺水条30X30@450~600,挂瓦条30X30,混凝土瓦。

架空层:

(由下而上)

白色乳胶漆二度二面,白水泥掺建筑胶水刮平,5厚抗裂砂浆(耐碱网布),20无机保温砂浆,界面剂,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30无机保温砂浆,20厚1:

3水泥砂浆结合层,彩色水磨石面层。

风雨操场(由下而上):

球节点网架,钢檩条,直径1.2不锈钢丝网@200x200,80厚带铝箔保温棉,0.6厚压型钢板。

八、无障碍设计:

本工程无障碍设计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无障碍设计实施如下:

1、建筑物出入口,入口平台,楼梯。

2、厕所。

九、人防设计:

本扩建工程人防按学校建筑减免后上交易地建设费。

第二章结构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本工程设计采用的有关规范、规程如下: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DB33/1001—2003)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0)《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1)《混凝土多孔砖建筑技术规范》(DB/1014—2003)

(1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1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