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提升内力作用和地质构造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99149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提升内力作用和地质构造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题提升内力作用和地质构造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题提升内力作用和地质构造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题提升内力作用和地质构造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题提升内力作用和地质构造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提升内力作用和地质构造学案.docx

《专题提升内力作用和地质构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提升内力作用和地质构造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提升内力作用和地质构造学案.docx

专题提升内力作用和地质构造学案

 考点

读高考设问知考向

预测

地壳 

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2018天津卷,3)依据图3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1.热点预测    地质构造的判断和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高考重要考点。

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通常以地质图、地形剖面图或景观图为载体 

2.趋势分析  以特殊地貌景观图、地质构造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地貌在内外力作用下的形成过程是高考命题的趋势

(2018年北京卷,4)图2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

(2018年江苏卷,5—6)

5.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6.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2017天津卷,3)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2016浙江卷,6)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

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2015浙江卷,6)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2015天津卷,3)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

(2018年全国卷Ⅰ,6—8)

6.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2018年全国卷Ⅲ,6—7)

6.贝加尔湖形成于

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2018年天津卷,4)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2018年海南卷,14—15)

14.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15.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2017年全国卷Ⅱ,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2016年全国卷Ⅰ,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2016年全国卷Ⅰ,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

(2016年全国卷Ⅰ,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2016年全国卷Ⅲ,36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016浙江卷,5)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2016天津卷,2)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2016北京卷,4)平顶海山

(2015年全国卷Ⅰ,10)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2015年全国卷Ⅰ,11)推测1992—1997年期间

(2015浙江卷,5)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考向理解

1.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岩浆活动只有岩浆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向斜山

2.地质构造及其应用

(1)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其判断方法及相应关系如下。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判断方法

从形态上

褶皱是地下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发生弯曲变形,但岩层还是连在一起的

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背斜

向斜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从岩层的新

老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构造地貌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图示

 

实践应用

资源

石油、天然气

地下水、煤、铁

泉水出露、河谷发育

原因

岩层封闭,为储油构造

底部低凹,易存水,背斜处煤、铁往往已被侵蚀掉

岩层断裂、地下水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发育成河谷

工程建设

挖隧道

建大坝

不能建大坝、铁路等

原因

稳定、无地下水,相对好挖

地下岩层坚硬稳定

大坝易损,水库易渗漏,铁路易遭破坏

【易错警示】

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仅依据地表形态判断地质构造是不准确的。

(2)地质构造的应用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具体如图所示。

变化的地壳之褶皱

地壳受各种应力的作用会发生各种复杂变化。

图示岩层原始状态是一系列水平层状的沉积岩;

受到挤压应力作用,发生褶皱作用;

发生褶皱之后,岩层上部被剥蚀;

岩层被带到海平面以下,

沉积物不整合地覆盖在岩层之上,并发生岩化作用;

地壳受到拉张应力作用,形成正断层和地堑构造;

新沉积物沉淀并岩化。

断层

地垒与地堑

地形倒置的成因

背斜向斜地层示意科

技巧点拔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

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

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

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

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如图2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

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2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常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

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即位移+断裂),如图1中Ⅱ处、图2中甲处均为断层。

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

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经历了垂直运动;图2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作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

如图1中左侧岩层I的存在。

图2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注意:

地质构造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它与构造地貌是不同的含义。

如上图山地质构造主要为向斜,而构造地貌则应为向斜山。

典型题例

考法一  结合地质构造图,考查内力作用及其影响(题型预测:

选择题)

(2018届山东省济南历城二中高三模拟考试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可推断乙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A.浩瀚沙漠B.冷湿沼泽 

C.温暖浅海D.长寒苔原

2.图中山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A.背斜成山B.向斜成山 

C.块状山地D.地堑

答案

CC    1.石灰岩属于海相沉积,是在温暖的浅海环境下形成的。

根据图例,图中乙是石灰岩,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温暖浅海,C对;浩瀚沙漠、冷湿沼泽、长寒苔原环境下,不能沉积形成石灰岩,A、B、D错。

故选C。

2.图中山地的岩石与两侧岩层不同,有断层分布,相对两侧岩体上升,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块状山地,C对;不能体现出背斜、向斜构造,A、B错;地堑是岩层相对两侧下沉,D错。

故选C。

考法二  结合等高线与岩石分布判断地质构造及其形成过程(题型预测:

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

米)和部分50米高程沉积岩年龄(单位:

距今百万年)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M处的构造地貌属

A.向斜谷B.向斜山 

C.背斜山D.背斜谷

2.M处构造地貌形成过程最有可能为

①侵蚀作用  ②褶皱隆起  ③固结成岩作用  ④沉积作用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D.②①④③

答案

DC   1.根据图例等岩龄线知,M处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构造。

根据等高线数值可判断M处数值小于4 600米,其两侧相邻等高线数值为4 700米,可以判断为谷地地形,为背斜谷。

故选D。

2.M处首先在沉积作用影响下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然后在造山运动过程中褶皱隆起,形成山地,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地。

故选C。

(2017年天津卷)读下图,回答下题。

1.上图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

答案

B   1.读图可知,该处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属于沉积岩,排除A、C;图示岩层向某一个方向倾斜,应该为岩层挤压所致,而且岩层没有明显的断裂,呈现出明显的弯曲变形,由此判断此处地质构造为褶皱,B正确、D错误。

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