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983604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此“制”是指

  A.嫡长子继承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D.宗法制

  2、“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3、康熙在1711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

“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

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职此事也。

”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

  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B.恪尽职守,以民为本

  C.墨守成规,拒绝改革D.维护皇权,稳定统治

  4、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

“无论如何,起义虽仅仅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5、“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动‘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增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展开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

  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

“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

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增强了民族意识B.*了封建帝制C.确立了共和政体D.实现了民族独立

  7、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的绝大部分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指

  A.展开武装起义的策略B.遵义会议上取得领导地位

  C.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8、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9、某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

“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

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

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

”据此判断这个事件是

  A.“九二共识”B.《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C.连战“和平之旅”演讲D.“一国两制”构想提出

  10、1951年6月美国《时代》周刊首次为西方人介绍*,标题是:

共产主义者*。

“他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

”《时代》周刊如此介绍*说明

  A.当时中美处于全面对抗B.《时代》周刊的文章都是不负责任的

  C.中国是美国的头号战略对手D.美国“冷战”的重心在亚洲

  11、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参加某次会议时说:

“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

*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

”这次会议是

  A.1945年重庆谈判B.1954年日内瓦会议C.1955年万隆会议D.1971年联合国大会

  12、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

“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

”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实行淡化处理。

美国这样做是因为

  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B.美国需要进一步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C.美国理解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D.美国推行的外交政策没有原则

  13、右图所反映的外交事件相同点在于

  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B.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D.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

  14、马克思说:

“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实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统治者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D.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15、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平民展开暴力斗争B.梭伦改革彻底化解了社会矛盾

  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16、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时,占领了整个地中海世界。

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

“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事务繁杂。

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水平上形形色色的人。

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解决这个困难的措施是

  A.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B.开始实施万民法

  C.进一步完善公民法D.自然法取代公民法

  17、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墨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女王)尽量自我克制,即使她不喜欢辉格党罗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的决策。

维多利亚女王“仍旧尊重政府的决策”的主要原因是

  A.受政治体制的约束B.政府决策的合理有效

  C.女王有较高的素养D.英国政治传统的影响

  1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

“凡以前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个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保守势力B.摒弃了等级制度C.平民可直选总统D.有利于巩固共和制

  19、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

“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

质来说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

”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共和制B.联邦制C.代议制D.三权分立

  20、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

卡梅伦(保守党)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B.国王的态度C.议会的信任水准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21、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

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作者观点理解面的是

  A.联邦制增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持续增强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22、“工人在失败面前无所畏惧,并已准备好在德军进城后引发的武装冲突中与敌人血战到底……新成立的临时政府的首脑……担心工人们会用国民自卫军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激怒德国人。

”该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

  A.巴黎公社B.英国宪章运动C.光荣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

  23、《世界通史》中说:

“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宣言》的影响。

”这强调的是

  A.民族主义顽强地对抗着工业化对世界的影响

  B.理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C.经济世界化是因为先进工具的创制引发的

  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很快被世界所接受并实践

  24、1871年4月17日,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的时候,马克思在写给路库格曼的信中就指出“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

”信中说的“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的新起点”的依据应该是

  A.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建立工农联盟并肩战斗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国家

  25、十月革命时期的《真理报》副主编季诺维耶夫曾说:

“二月革命胜利后,弗伊(列宁)带着整个革命的现成政治图纸回到俄国。

”“现成政治图纸”指的是

  A.俄国退出世界大战B.发动七月革命C.实行社会主义革命D.建立苏维埃政府

  26、“每个人都发来了回电。

核心内容是,为了挽救俄国和保持前线部队的安定,我必须退位。

我同意了……凌晨1点,我带着一颗因痛苦而沉重的心离开了普斯科夫。

我周围到处都是背叛、懦弱和欺骗!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二月革命B.七月流血事件C.苏联成立D.俄国十月革命

  27、某条约有如下内容:

“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

……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北大西洋公约》B.《华沙条约》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28、1988年日本《产经新闻》报道:

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

在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当前在世界上靠得住的只有日本。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日本

  A.经济高速发展B.继续追随美国C.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试图称霸世界

  29、联合国成立后一度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在争霸中,苏联一度处于优势B.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C.西欧、日本不再对美国唯命是从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30、“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

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该材料表明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持续增强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40分)

  31、(14分)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

因为不同的历史条件,各国的民主道路并不相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

人们看到的仅仅逐步的变革、前进。

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从很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世界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材料三

  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

  材料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⑴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材料一中的“英国文化模式”有何特点?

(6分)

  ⑵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民主政治体制有什么“创新”?

试结合材料四说明这个创新的重大意义。

(4分)

  ⑶据材料三、一说明,德国的政治体制与英国有何不同特点?

(4分)

  32、(12分)2012年始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市场对欧盟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欧盟路在何方,举世瞩目。

阅读材料,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

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

  材料二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龙多卡梅伦、拉里尼尔《世界经济简史》

  材料三(上世纪)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

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

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一一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1)依据材料一分析美国通过《对外援助法》要达到什么目的?

(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先贤们倡导欧洲统一的目的是什么?

(4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欧共体的成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4分)

  【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1----5BBDCC6----10ADDAA11----15CBBDD

  16----20BADBC21----25DABBC26---30ABCBA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40分)

  31、(14分)

  ⑴办法:

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4分)

  特点:

渐进改革。

(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极少大起大落等)(2分)

  ⑵美国开创民主共和制。

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是借鉴美国政治体制。

(4分)

  ⑶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2分)实行联邦制,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

(2分)

  32、(12分)

  ⑴目的:

借经济援助之名,行控制西欧之实。

(4分)

  ⑵目的:

消除欧洲内部的战争威胁;抗衡美国,提升国际影响力。

(4分)

  ⑶影响:

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欧洲和世界的和平;削弱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4分)

  33、(12分)

  ⑴原则:

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维护公民的利益。

(2分)借鉴:

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执政为民;应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一点即可)。

(2分)

  ⑵主要机构:

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十将军委员会。

(4分)

  ⑶存有问题:

民主范围狭隘;表决方式简单;公共权力滥用。

(任答两点得4分)

【篇二】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

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

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D.礼乐制度

  2.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兴起修谱的一股风潮,下图为“天下第一家”义门陈氏的族谱。

这体现了中国人深受下列哪一制度的的影响

  A.皇帝制度B.分封制

  C.郡县制D.宗法制

  3.在西周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D.士

  4.“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名号的来历

  A.上古天神名号

  B.上古部落和部落联盟首领称呼

  C.先秦王朝统治者称呼

  D.我国封建社会统治者称谓

  5.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封泥,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些文物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春秋战国B.秦代

  C.汉代D.元代

  6.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下列选项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

  A.节度使B.御史大夫C.提刑按察使司D.刺史

  7.右图所示的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分别出于

  A.秦朝和西汉

  B.西汉和东汉

  C.秦朝和隋唐

  D.唐朝和宋朝

  8.隋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均有座,到宋朝就必须站着,到明朝时则须“众官皆跪”,对这个变化理解不准确的是

  A.皇权持续增强B.相权持续削弱

  C.官僚地位持续下降D.人民更加重视礼仪

  9.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0.现在我国“省”这种行政区划制度是由下列哪种制度演变而来的

  A.行中书省B.尚书省

  C.枢密院D.宣政院

  11.钱穆曾说:

“内阁仅仅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仅仅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

”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宰相制D.清朝设军机处

  12.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点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1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一个中国人是安徽人王茂荫(清朝户部侍郎),他因币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

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

  ①马克思货币理论传人中国,引起币制改革②鸦片大量进人,白银外流③太平天国运

  动兴起,军费开支浩大④西方对华输出资本猛增,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14.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5.下图是一组近代以来中国国旗的图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

下列对此组图片理解不准确的是

  ①大清龙旗②五色旗③五星红旗

  A.图①到图②反映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B.图②具有民族团结的寓意

  C.图③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D.①②③的更替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16.你见过扯线木偶吗?

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

右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受西方列强摆布。

请问,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场战争之后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17.“壬寅立约后,朝野上下,一切如故,初未因外患而有所变革也”下列材料能够为之佐证的是

  A.“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

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

  B.“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

风气日开,智慧日出”

  C.“调夷之仇国以攻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D.“米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

  18.《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

“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

  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个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9.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参议院决定采用沪军都督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以共进会的

  十八黄星旗为陆军旗,以孙中山战友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三色旗为海军旗。

这说明

  A.民主团结意识增强B.革命阵营达成协议

  C.共和观点深入人心D.民主平等成为共识

  20.宋美龄在《不宣而战之战争能够肆无忌惮》中说,“日本方今以种种事实证明,不宣而战之战争,如

  何能够毋须遵守束缚正式战争之种种国际公法,所以而尽量利用之。

”材料表明日本对中国“战而不宣”是为

  了

  A.攫取大量侵华权益B.使其侵略活动免受国际法的约束

  C.避免英美出面干涉D.能够从美国进口大批的战略物资

  21.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实行相关“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

  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22.公元前5世纪,雅典军队统帅尼斯阿斯曾言:

“男人就是城邦。

”这里“城邦”的含义是指

  A.城墙、军队等物质因素B.少数贵族的寡头政治

  C.成年男性公民构成的政治联合体D.雅典的所有男子

  23.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以现金或现物实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实行;在实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

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

  A.注重形式和程序化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

  C.强调保护私有财产D.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

  24.《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它

  A.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B.内容广泛且条文清晰

  C.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役制D.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

  25.“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

  第十二条)以上规定的反映的实质是

  A.《十二铜表法》非常严酷野蛮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26.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能够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

  规定。

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D.任命大臣

  27.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

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政权发生更替B.社会形态转变C.国力对比变化D.文化途径迥异

  28.1787年,《美利坚台众国宪法》规定:

“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不得对民用船颁

  发捕押敌船及采取报复行动之特许证;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该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中央集权B.三权分立C.民族主义D.共和主义

  29.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

  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个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

  30.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图,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

  ①表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

  ③共和制派力量占明显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