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安全校本课程教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9659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安全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小学安全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小学安全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小学安全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小学安全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安全校本课程教材.docx

《小学安全校本课程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安全校本课程教材.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安全校本课程教材.docx

抓好小学的安全保护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基础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首先学校、家庭、学生都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重视安全管理和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及自我保护教育,这样才能使学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才能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对小学生来说,一定要多学习一些有关安全教育方面的常识,加强安全意识,多掌握一些安全方面的知识和逃生的技能。

才能远离危险,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为此我们特意编排了《小学学生安全教育》这一校本教材,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减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6

目录

1.预防校内活动时致意外伤害 1

2.预防校外活动时致伤害 6

3.预防交通事故 9

5.预防地震 19

4.预防食物中毒 12

7.预防触电 38

6.预防火灾 35

8.预防溺水死亡 39

第一课

每天早晨,伴随着灿烂的朝阳,倾听着清脆的鸟叫,同学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校园,快快乐乐地学习知识、开展活动,多么幸福啊!

可是,你知道吗?

即使在美丽的校园内,我们也要注意安全,不能疏忽大意,要不就有可能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

因此,我们要让安全的警钟长鸣,请记住:

“安全无小事”,处处要小心。

同学们,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哦。

不相信吗?

那就赶快读读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吧。

【案例一】

一天放学后,某小学两名学生小乔和小王在学校操场一起玩耍。

小王把小乔当作靶子,取出自制的小弓箭放上小木棍玩射击游戏,玩得特别开心。

可是,就在小王对小乔射第三箭时,悲剧发生了!

尖尖的小木棍飞快地往前飞去,一下击中了小乔的右眼,小乔捂着眼睛疼得在地上打滚,鲜血不停地从眼睛里流出来,小王吓得目瞪口呆,赶紧去学校找老师。

老师们赶来后,立刻把小乔送到了医院,医生竭尽全力进行抢救治疗。

可是因为伤势严重,虽然花费医疗费6万余元,小乔的那只眼睛始终没有治好,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造成了终生残疾。

同学们,读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你的心里是不是沉甸甸的?

只是因为同学之间的玩耍嬉戏,只是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竟然使小乔的眼睛一辈子都无法看见光明,竟然造成了终生残疾,这真是太悲惨了!

其实,我们应该知道,正是因为同学们拥有对危险的模糊认知能力、较差的防范意识、柔弱的体质和脆弱的心理素质,才导致了这一类意外伤害的发生。

因此,为了使自己和同学们能够健康

地、安全地快乐地学习、活动与生活,在校园内活动时,我们必须增强安全意识,时刻注意安全,了解一些在校内活动时怎样预防意外伤害的基本知识。

一、

小学校内活动致意外伤害事故,主要是指学生在校活动时,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或不可抵抗的力量而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

二、

小学生在校内活动致意外伤害事故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在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伤害事故,比如体育课进行器械运动时的摔伤;第二类是非授课时间(即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学生在校园内受伤的事故。

三、

【案例二】

2005年10月31日19点多钟,某市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正在进行晚自习,老师在讲台上批改作业。

19时50分左右,9岁的女生杨杨隔着过道撑着两边

的课桌跳跃时,不慎摔倒在地,顿时大哭起来。

医务室的医生发现杨杨的两颗牙齿被部分摔

断。

“虽在医院进行了牙齿修补手术,但这次意外对孩子未来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我们十分担心。

”杨杨的妈妈说。

同学们,这是一起偶然发生的普遍事故,可能在你的周围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故。

杨杨在课间休息时,自己隔着过道撑着两边的课桌跳跃时,不慎摔倒在地,造成了两颗牙齿部分摔断的事故。

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故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主要是杨杨没意识到隔着过道撑着两边的课桌跳跃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不知道自

我保护,又因为疏忽大意,不慎摔倒。

另外,周围的同学没有进行及时劝阻和提醒,也没有站在一旁进行保护,所以造成了意外伤害。

所以,在开展每一活动之前,我们都要想一想是否安全,是否可行,要不后果不堪设想。

【案例三】

某校举办秋季运动会。

一天上午,该校五

(2)班一个学生正在铅球场上与其他小运动员激烈角逐,30多名同学在赛场周围呐喊助威。

突然,这位同学因投掷的姿势不对,将5公斤重的铅球投偏

了方向,铅球飞出投掷区,砸向了站在离投掷点7米多远的同班同学小王的头

部。

小王当场倒地,眼睛翻白,不省人事。

该校迅速将小王送医院急救,发现小王伤情严重,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从学生被铅球砸伤的事故看,学校运动会组织者对投掷铅球运动的安全区设置过小。

学校在组织运动会时,应该把学生安排在绝对安全的区域观看,而不能仅仅是站在投掷区以外。

在安全区沿线,还应派人警戒,以免有学生不注意进入危险区域。

如果有条件,应在投掷区设置防护网。

作为观众的我们在观看投掷类比赛时,应特别注意投掷物的运动方向,一旦发现方向偏离正常范围时,要迅速、及时地躲避。

看到其他同学离投掷区太近,我们也要马上提醒。

因此,在运动会上发生这样的事故,主要由学校承担责任。

四、

同学们,看了以上三个真实的案例,你是什么表情呢?

是意想不到的惊讶,是吓了一跳的害怕,还是无动于衷、一脸漠然?

其实,静下心来细细分析一下,这些意外伤害事故都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玩游戏、比赛、开展活动都是大家喜欢的活动,如果在活动时注意安全,不是可以玩得更加开心,更加痛快吗?

那么,如何预防校内活动时的意外伤害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最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间出现在:

体育课、运动会、课外活动、全体集体活动、上实验课,最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点是楼梯、校门口

200米内,操场、实验室、厕所等。

其次,我们要注意在校园活动时有意识的加强安全防护。

请你先读读下面这首儿歌,再看看一些具体的建议。

第二课

校外活动是指学生在校园外个体自行组织或集体组织的一切活动。

可分为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文体活动以及个体娱乐活动等。

校外活动致伤害事故一般指学生在校外个体自行组织或学校集体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文体活动以及个体娱乐等活动中,造成学生的人身权受到损害致其受伤、残疾或者死亡的人身伤害事故。

它包括学生本人受伤害或致伤他人以及造成死亡等事故。

构成校外活动致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有:

学生个体无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学校疏于教育,管理保护不力,组织方存在过失;家长及其监护人疏忽大意,责任心不强;自然、社会环境中设施设备存在问题及不可抗拒力量(天灾)造成的伤害事故等。

案例一:

学生王某和计某是五年级同班同学,他们出生在同一自然村,从小就是一对好朋友,天天在一起学习、活动。

可就在一个月前,两人在王某家一起

做家庭作业,计某正在用弹簧刀削铅笔,因一小事两人发生了争吵,计某被激怒,便顺手拿刀刺向王某,王某本能用手臂阻挡,结果造成动脉血管划破,血流不止,幸得家长及时送医院全力抢救,王某脱离了危险。

案例分析:

计某所拿弹簧刀属管制单刀,锋利无比,未成年人不允许随身携带。

而王某所伤,假如不及时抢救,将会血干而亡。

根据公安部《对部分刀具进行管制的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匕首、三棱刀(包括机械加工用的三梭刮刀)、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跳刀)以及其他相类似的单刀、双刀、三棱刮刀都属于管制刀具范围。

未成年人不可以携带管制刀具。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学校发现未成年人携带管制刀具的,应予以没收,交给公安机关处理。

如果计某自己知道这是违法行为,或父母禁止其携带弹簧刀,这起伤害事故就完全可以避免。

案例二:

双休日,在无家长及管理人员看管下,小马与以往一样和小伙伴一起来到社区活动中心,在体育联合器械上玩的好开心呀!

此时,小马不慎一脱手从双杠上掉下来,单手撑地,造成右手严重骨折。

案例分析: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主要指由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专门为未成年人提供公共服务的青少年宫、少年宫、青少年学生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场所,不包括面向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体育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也不包括为未成年人提供娱乐游览服务的商业性活动场所。

校外活动场所要配备安全保护人员,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7

社区体育联合器械大多是供成人锻炼活动所用,因此,各社区基本不配备安全保护人员,像小马及小伙伴这样活动,十分危险,出事是迟早的事。

我们要合理选择安全可靠的活动项目,在家长及管理人员看管下,进行适当的活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案例三:

4月4日,学校组织学生赴山边烈士陵园开展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目的是加强

革命传统教育。

在活动中,四年级同学张某趁老师不注意,拉着李某往山上爬,不一会儿,李某气喘吁吁跑回来说:

“不好啦!

张某掉进深谷啦!

……”,学校领导迅速赶赴现场,发现张某掉在半山腰,被一棵松树挡着,满脸是血,已不省人事。

经过专业人员抢救,总算脱离了危险,但造成了严重脑震荡和身体多处骨折。

案例分析:

学校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组织开展瞻仰考察活动,这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张某在活动过程中违反了学校有关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擅自离开队伍,这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学生李某理应加以制止;而学校在组织活动时,应该过细地加强思想道德、组织纪律、安全法制教育,考虑详细的、周密的活动方案,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全体教师要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参与管理,严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案例四:

暑假,某小学组织部分优秀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中午,就在山上进行野餐时,风云突变,顷刻间,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此时,有的同学看到山顶有亭,便奔向亭子躲避,有的蹲在半山腰巨石底下用塑料桌布避雨,有的迅速下山,跑到了林场办公室。

雨过天晴,山上传来了噩耗,躲在亭子里的同学一死两伤,同学们悲痛欲绝。

8

案例分析:

此起事故纯属天灾,躲在亭子里的同学遭雷击,这是必然,因为,亭子在山峰,又无避雷针,这是雷击的第一目标。

但也可避免。

雷雨交加时,不能在山顶或高大建筑物顶部,不能在屋檐下,不能在大树下,不能在电线杆下,也不能在平地上快跑。

第三课

9

你知道指挥灯信号的含义吗?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

2.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3.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经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4.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你知道行人必须遵守哪些交通规定吗?

1.要在马路便道内行走,不能区分便道的靠路右边行走。

2.严格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红灯停,绿灯行,见了黄灯等一等”,横穿马路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必须走人行横道。

3.不在道路上扒车、追车,不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4.不穿越、倚坐人行道、车行道和铁路道口的护拦。

5.不在道路上进行滑旱冰、打羽毛球等体育或游戏活动。

49

6.低年级学生上、放学要由家长接送,上街、游玩应有成年人陪同。

辨一辨:

他们做的对吗?

在道路上,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交通标志。

它们用图案、符号和文字来表达特定的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