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中医临床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95939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临床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临床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临床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临床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临床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临床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docx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临床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助理医师中医临床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临床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docx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临床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

2010年中医助理针灸辅导: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为一侧或双侧手臂麻木无力、疼痛,伴颈部活动受限。

皮狀感觉障碍,呈节段性分布,肱二、三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力、肌张力减低,肱二头肌、上肢前臂肌、人小他际,肯间肌可有轻、中度萎缩。

颈肩痛沿颈神经向上肢和于•部放射,严重者星针刺电击样。

颈后部酸痛不适、反复发作,劳累或受凉易诱发。

椎问孔压痛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颈椎x线检查:

可见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骨质增生,颈椎生理弯屈变直,反弓“s”形或成角,项韧带钙化等。

应排除前斜角肌综合症。

颈肋或胸腔出口综合症。

必要时造影。

CT检查及MR扫描。

治疗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经针刀手术松解剥离粘连的软组织后,解除骨关节软组织对神经血管的压迫。

(二)操作常规

同颈型颈椎病

(三)注意事项

同颈型颈椎病

二、手法治疗

同颈烈颈椎病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屮、西药予以活血化瘀及消炎止痛治疗。

四、康复治疗

1.颈围限制颈部活动。

2.颈椎牵引

取坐位或卧位,从小剂量,每日半小时3kg开始逐渐增加到6-12kg每口一小时,也可采用自体悬吊牵引,每L1一次,每次5J0分钟。

3.推拿按摩(www.Examdaocom)

4.功能锻炼:

作前屈后伸,左右侧弯等。

疗效评估

一、治愈:

疼痛消失,感觉反射,肌力等恢复正常,能参加劳动和工作。

二、好转:

疼痛缓解,感觉反射,肌力等冇所恢复,仅能参加一般劳动和工作。

2010年针灸学之脸穴:

次醪的定位与主治

次醪(BL32)

[定位]在紙部,当骼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紙后孔处(约当骼后上规下与后正中线Z间)。

[刺灸法]直刺0.8-1寸。

[功效]清热利湿,理气调经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痛经等妇科病证;小便不利;遗粕、阳痿、疝气;腰紙痛、下肢痿痹。

[配伍]配三阴交、中极、肾俞治遗尿;配血海治痛经。

2010年针灸学之腌穴:

大肠俞的定位与主治

大肠俞(BL25)大肠Z背命穴

[定位]第4腰椎棘突卜,旁开1.5寸。

[刺灸法]直刺0.8J寸。

[功效]通降肠腑,理气止痛

[主治]腰腿痛;腹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等胃肠病证。

[配伍]配气海、足三里、支沟治便秘;配天枢治肠胃积滞、肠鸣腹泻;配至阳、腰阳关治腰紙疼痛。

2010年针灸学之腌穴:

委中合穴的定位与主治

委小(BL40)合穴;膀胱下合穴

[定位]在胭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刺灸法]直刺0.5・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胭静脉出血。

[功效]强健腰膝,清热醒脑,理血消肿,祛风利湿

[主治]腰苗病、卜•肢痿痹等腰及卜•肢病证;腹病、急性叶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配伍]配大肠俞治腰痛;配肾俞、腰阳关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配曲池、风市治湿疹、疔疮。

2010年中医助理针灸辅导:

按摩治疗喘证

喘是以呼吸I木I难,喘急气促,甚则张口抬肩,难以平卧为特征的一•种疾患。

多出现于许多满性疾病中,常为某些疾病的主耍症状。

喘证i般分为虚实两类。

实喘多由风寒或痰浊、痰热等邪塞阻于肺,肺气郁闭不宣,肃降失常所引起;虚喘多是肺弱肾虚,由于肺不降气,肾不纳气,精气内虚所形成。

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属于喘证范畴。

(病因病理)

喘证的形成,可由外感、内伤二个因素所引起。

外感有邪为实喘,内伤无邪属虚喘,正如《景岳全书》所指出的:

“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

”兹以虚实两大类为纲,概括诸因加以论述。

1•实喘

(1)风寒犯肺外感风寒,侵袭于肺,内则肺气郁闭;外则束表,使表气失于疏泄,以致肺气壅实,不得宣降而发生喘促。

(2)热邪犯肺外感风热、邪热犯肺,或肺中素冇蕴热,复为风热所伤,或外寒不解入里化热,以及肝郁化火上迫于肺,皆能使肺失肃降,迫气上逆而成喘证。

总之,喘促气逆实证,多由外邪壅塞,阻肺所致。

赵献可说:

“若为分寒暑湿所致,则肺气胀满而为喘。

”张景岳亦指出:

“实喘之证,以邪在肺也,肺之实邪,非风寒则火邪耳。

(3)痰浊壅阻痰浊来由,或因脾失健运,积湿生痰,或因肾阳不足,不能温化水液,水湿停聚而纶痰,痰浊阻肺,肺气壅滞,失于宣降,导致呼吸迫促而成喘。

湿痰久郁化热,或肺火索盛灼津成痰,亦可形成痰热壅肺之实喘。

2.虚喘

(1)肺虚久病肺虚,久咳伤肺;或平素过劳,寒出过多,气阴亏耗,以致气失所主而短气喘促。

故《论治准绳》说:

“肺虚则少气而喘。

(2)肾虚大病久病Z后,或劳欲伤肾,精气内伤,或肺阴亏耗,不能下荫于肾,使真元不足,摄纳无权,以致呼多吸少,气逆上奔而为喘。

此即《证治准绳》所说:

“真元耗损,喘生于肾气之上奔。

若肾阳衰微,不能化气行水,则水气上凌心肺而见喘咳,心悸、不得平卧等症,为虚屮挟实证。

总Z,虚喘以气虚为主。

肺为气Z主,肾为气Z根,肺肾同司气Z出纳,如果肺虚不能主气,或肾虚不能纳气,均可成喘。

因此虚喘病变主要在于肺肾。

(辩证论治)喘证的辩证,首当辨别虚实实喘则起病急骤,呼吸深人有余,呼岀为快,声高息粗,胸胁胀闷,脉滑数冇力,治疗着重在肺,以祛邪利气为主;虚喘多起病缓慢,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声低息微,时轻时重,过劳即英,脉微弱,或浮人屮空,其治在肺肾,以培补摄纳为主;虚中挟实者,当扶正祛邪。

(基木手法)

1・推揉上背疏风法双手多指上下左右或斜行分推上背部;掌根揉励胛间区、膀胱经内侧线,反复重揉风门、肺俞穴区。

2.揉压夹脊平喘法患者俯卧,医者立于头侧,双拇指自下而上同揉肩胛间区、膀胱经内侧线;双手拇指尖相对挤压华佗脊穴(胸7至胸1);双手迭学揉肺俞、肝俞、脾俞、肾俞。

3.迭指压拨定喘法双手拇指重迭,分别压拨定喘穴,压拨交替进行,以坐位操作比较适宜。

4.同亚中府降气法患者仰卧,医者立于头侧,双手拇指腹同按两侧中府穴;亦可立于其侧,以单掌缓揉擦胸前面;拇指按压中府、膻中穴。

(分型施治)

1.实喘

(1)寒喘证见喘息气促,胸闷咳嗽,咳痰色白,清稀,鼻流清涕,初起多兼恶寒发热,头痛,无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以上基本手法均可使用,以祛风散寒,宣肺平喘。

(2)热喘证见喘促气粗,其至鼻翼煽动,痰黄粘稠,身热烦躁,口渴,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重用揉压夹脊平喘法、迭指压拨定喘法、同压中府降气法,配用揉摩胸胁润肺法。

加川搓擦大椎清热法(见感冒)、压颤胸骨肃肺法(患者仰卧,医者迭掌压颤胸骨柄),以清热肃肺,降气平喘;如痰多喘其可釆用揉压阳明清热法(见发热),亦可川左手多指置于肩胛间区膀胱经内侧线,右手空拳轻轻捶击左手指背,位置可上下运动以泻肺逐痰;如为便秘者,可正时针轮状推脫腹。

(3)实喘证见喘咳痰多,痰多而粘,甚则喉中有痰鸣声,或兼有恶心,或呕吐痰涎,便秘等症,舌苔口腻,脉滑。

重用揉压夹脊平喘法、迭指压拨定喘法、同压屮府降气法,加用揪捏喉结豁痰法(见咳嗽)、搓擦肺俞宣肺法(见感冒)、压颤胸骨肃肺法,以祛痰降腻,宣肺平喘。

2.虚喘

(1)肺虚证见喘促气短,咳声低弱,语言声微,自汗畏风,舌质淡红,脉虚弱,重用揉压夹脊平喘法,迭指压拨定喘法,揉摩胸胁润肺法,加用手掌或小鱼际横行搓膻屮穴,拇指揉压中肮,掌根揉压刷俞、肾俞,以益气定喘;喘不止,动则更甚,属肺肾俱虚,可按肾虚治法。

(2)肾虚证见喘促H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息更其,形体瘦弱,精神疲惫,汗出,肢冷,舌质淡,脉沉细。

町重用揉压夹脊平喘法,迭指压拨定喘法,配用揉摩胸胁润肺法,加用双拇指对揉对压肾俞,以补肾纳气。

2010年中医助理针灸辅导:

按摩治疗胆石症

(1)现急性胆绞痛

这类病人冇明显的右上腹痛或上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比较轻的时间不长就能减轻或缓解;较严重时腹痛难以忍受。

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胆囊或胆道因结石、蛔虫或较轻微的炎症而引起痉挛,按摩可以起到解除痉挛、缓解疼痛的作用。

1点按穴位法:

常用穴位如阳陵泉(取穴:

膝盖成肓角时,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丘墟(取穴:

足外踝的前下方的凹陷处)、太冲(取穴:

以手指沿足拇指、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血管搏动处)、期门(取穴:

胸部乳头Z下,左右肋骨相交处水平点),患者口己用拇指指端点按穴位,力量可稍重一些,每个穴位按揉「2分钟,穴位处出现酸胀感即可。

2腹部揉按法:

病人仰卧或坐位,右手紧贴在右上腹,在前臂和腕关节的带动下,环形连续并有节奏地按摩,方向呈顺时针,用力要均匀,平均每分钟80~100次,按摩时间为15分钟左右,腹痛缓解即可停止。

3耳穴按压法:

常见穴位有:

肝、胆、交感内分泌等。

做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按捏耳部,凡是出现疼痛明显的部位,可稍加力量揉按,时间为5~10分钟,疼痛缓解则止。

(2)病间歇期或保健

临床大部分胆石症病人平时并无明显症状,或有些属于较吧胖、血脂偏高等容易发胆石症的人,可以采用按摩方法进行预防性保健,一方面可以预防症状发作,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病功效。

1穴位按摩:

常用穴位为曲池(取穴:

曲肘吋肘关节外侧凹陷处)、内关(収穴:

手腕横纹肌向上三指宽前臂横向屮央),一般用手的拇指按顺时针方向按揉30~40圈,约为1分钟,每日1~2次。

2腹部按摩:

常用穴位有中脫(取穴:

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中点处)、天枢(取穴:

中腹肚脐左右各三横指处)等,方法是以食指为中心与四指为辅,或以手掌为点,顺时针按揉穴位,每次30〈50次,每H—次。

2010年中医助理针灸辅导:

按摩治疗反胃

反胃又称“胃反”或“翻胃”,与噎膈不同,是指饮食入胃,完谷吐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一种病证。

正如王太仆所谓:

“病呕而吐,食久反出,是无火也。

”应己温屮降逆为主。

若反吐日久,致气虚津伤,则应益气生津。

若脾虚及胃,命门火衰,犹如釜底无薪,不能腐熟水谷,说明病情已趋严重,治疗应着重益火生土。

现代医学的反流性食管炎,幽门痉挛或梗肌等疾病,可参考本证辩证论治。

(病因病理)

本病的发生,多因饥饱不常,或嗜食生冷,或忧思劳倦太过,或服寒凉药太多,导致脾胃受伤,中阳不足,寒从内生,运化无力,以致谷物入胃,停而不化,逆而吐出,发为木证。

(辩证论治)

反胃临床看见脾胃虚寒,气虚津伤,脾肾阴虚三型。

(基本手法)

1.推揉胸壁舒气法两手掌及多指交叉分推前胸;双手掌叠揉胸骨前面,重点在剑突表面操作。

2.推抹上腹降逆法详见呕吐。

3.捏拿上腹和胃法详见呕吐。

4.敲击上腹生津法在叠掌揉上腹部的基础上,侧指快速敲击以上部位。

5.按揉背部止呕法双掌左右分推上背部;单掌推督脉及膀胱经路线,从人椎至背腰交界处;双拇指同时沿膀胱经路线,从大杼推按至三焦命向下用力,以按为主;證掌揉背部膀胱经路线。

6.搓擦胃俞温中法详见胃脫痛。

7.掌揉両臂治吐法患者仰卧,学心向上,用小鱼际肌自上而下揉前臂肌群,两手重拿以上部位,亦可双拇指交替按压手厥阴经路线,注意局部収穴。

(分型施治)

1.脾胃虚寒证见食后脫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叶,宿谷不化,吐后稍舒,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象细缓无力,乃屮阳不足,阴寒内生,不能消化谷食。

可采用以上基本手法,宜温中健脾,降逆和胃。

2.气虚津伤证见久吐不止,气怯神疲,口燥唇干,大便秘结,舌红,脉细。

乃中气大虚、津液耗损。

除采用以上基本手法外,加用单手拇指揉膻中,小角际肌快速擦胸骨前面,单掌摩上腹,掌根揉关元。

以益气牛津,降逆止呕。

若为脾肾阳虚,证见胃反日久,面白无华,形体衰惫,四肢清冷,舌淡白,脉沉细。

乃脾虚及肾,命门火衰,虚寒内盛。

在采用以上基木手法的基础上,小鱼际肌搓命门,双拇指揉压肾俞,掌擦灵墟。

以益火生土,祛寒降逆。

2010年中医助理针灸辅导:

按摩治疗腹痛

腹痛是指腹部发生疼痛的症状而言,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可出现于内、夕卜、妇、儿各科多种疾患之中。

腹部包括胃脱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整个部位,其中乂分大腹与小腹两个部位。

凡在此范围以内出现疼痛的症状,均称为腹痛。

腹痛一证,牵涉的范围很广。

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胞宫等脏腑器宫均居腹内。

手足三阴、足少阳、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亦循行腹部,故上述脏腑,经络因外感、内伤所致的气机郁滞,气血运行受阻,或气血虚少,失其濡养,皆能发生腹痛。

本篇所讨论的腹痛包括:

感受寒邪,寒积辭滞何引起的腹师;或素体阳气不足,脾阳不振而致之虚寒痛;或气滞血瘀引起的腹痛;以及饮食不节,食积停滞而作痛等四个方而。

其它属于外科和妇科的急性腹痛,均在外科和妇科屮讨论。

至于痢疾、积聚、虫证等出现的腹痛,均在各白有关的病证中详细论述。

在治疗原则方而,山寒邪内积所致者,以温中散寒为主;虚寒痛者,以甘温补养为主;气滞血瘀者,以行气化瘀为主;食积停滞者,则以和小消食为主。

(病因病理)

1.感受外邪寒湿之邪,侵入腹中,使脾胃运化失常,邪气留滞于中,致气机不畅,不通则痛,发生腹痛。

2.饮食不节暴食暴饮,或恣食不洁之品,或过食厚味辛辣Z物,致使食物停滞不化,酿成湿热,或热结肠胃而腑气不通,均能导致腹痛。

此即《内经》所说:

“饮食H倍,肠胃乃伤”之意。

3.情志失调恼怒、思虑过度,致肝气郁结,情怀不畅,肝失条达,脾失健运,以致肝脾失和,气血郁滞而作痛。

4.素体阳气不足脾阳不振,运化无力,寒湿停滞,气血虚少,不足以温养,导致腹痛。

(辩证论治)

腹痛临床辩证,应根据病因、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等,明确其主要的受病脏腑时发时止;食积胶腹痞硬,腹满拒按;其滞腹部胀痛,痛无定处;血瘀腹部刺痛,固定不移。

从部位辩证,大抵以大腹痛者,多属脾、胃、大小肠Z病;小腹痛者,多属厥阴肝经Z病;虫积病,则多见绕脐疼痛。

脐右下方疼痛者,多属肠痈。

但均须结合其它证悄,施行辩证。

1•寒枳腹痛

主证腹部或少腹急痛,遇冷更戻,得温则舒,饮食减少,口不渴,小便清利,舌苔薄白,脉沉紧。

分析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寒气侵入于内,阳气被遏,气血被阻,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故腹部或少腹部急痛;遇冷则阳气闭,不得宣通,故痛加重;得温则阳气渐通,疼痛渐减,病体稍舒;寒邪内阻,脾胃失运,因而饮食减少;无里热,故口不渴,小便清利。

舌苔薄白,脉沉紧,均为里寒Z象。

一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ocom)

治则温中散寒。

选穴三焦俞、气海俞、人肠俞、次缪、人横、气海,太冲。

可重用按圧背俞镇痛法,搓擦胃俞温中法,推抹上腹和中法,按压俞穴止痛法。

在施术搓擦胃俞温中法时,若为上腹痛,改胃俞为三焦俞;若为中腹痛、改搓胃俞为气海俞;若为下腹痛改搓胃俞为大肠俞或次缪。

施数推抹上腹和中法时,根据腹痛部位改变推抹位置,改开三门、运三肮为掌抹脐周。

2.虚寒腹痛

主证腹痛绵绵,吋作吋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及疲劳时更甚,大便澹泻,兼有神疲气短,性寒等症,舌淡苔白,脉沉细。

分析由于素体阳气不足,脾阳不振,阳虚生内寒,寒凝气殊,故腹痛绵绵,喜热恶冷而喜按;脾阳不足,运化火职,故大便澹泻;阳气不能外达,则怯寒;脾虚中气不足,故神疲气短。

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皆属虚寒Z征彖。

治则甘温益气,助阳散寒。

选穴三焦俞、气海俞、大肠俞、膀胱俞、大横、灵墟、太溪。

重用按压背俞镇痛法,推抹上腹和中法,按压俞穴止痛法,配用掌揉脐周消食法。

施术推抹上腹和中法时,可根据疼痛部位变换操作位置,改开三门、运三脱为手掌抹脐周。

3.气滞腹痛

主证脫腹胀满,走窜攻冲,痛引两胁。

或下连少腹,恼怒则痛甚,胸闷暧气,舌苔薄白,脉弦。

分析气以疏通为顺,肝失疏泄条达,气机痞塞,不通则脫腹胀痛,气机逆乱则走窜攻冲;两胁少腹乃属肝经所循行之部位,故痛引两胁下连少腹;恼怒则气滞愈英,升降失常,故其痛甚,胸闷暧气。

舌苔薄白,脉弦,乃肝郁气滞之象。

治则疏肝理气。

选穴肝俞、三焦俞、气海俞、大肠俞、章门、太冲。

可重用按压背俞镇痛法,捏拿腰肌抑肝法,按压俞穴止痛法,配用掌揉脐周消食法。

4.食积腹痛

主证脫腹胀满,疼痛拒按,恶食暧腐吞酸,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苔腻脉滑。

分析有形之食积,壅遏肠胃,故胶腹胀满,痛而拒按;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则恶食;宿食不化,则暧腐吞酸;脾冑升降失和,故见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舌苔腻乃为食滞湿阻Z象,脉滑为伤食Z征。

治则和中消消食。

选穴三焦俞、人肠俞、粱门、天枢、手三里、足三里。

可重用推抹上腹和屮法,掌揉脐周消食法,拿揉抖颤导滞法,按压俞穴止痛法,配用按压背俞镇痛法。

施术推抹上腹和中法时可酌情加减。

(基本手法)

1.按压背俞镇痛法患者俯卧,医者用肘尖按压两侧膀胱经内侧线川谕至大肠俞一-段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分别重取三焦俞、气海俞、大肠俞或次缪。

2.搓擦胃俞温屮法详见胃胶痛,可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将搓胃俞改为搓三焦俞、气海俞、人肠俞或次缪。

3.推抹上腹和中法详见胃脫痛,可根据疼痛部位Z不同,改开三门,运三脫为手掌脐周。

4.掌揉脐周消食法叠学绕脐缓揉,或可扣脐揉。

5.捏拿腰肌抑肝法两手拘、食指分别捏拿腰人肌,拿而不放,用力适度。

6•按压俞穴止痛法患者若属少阳经性腹痛,可分别按运太溪、三阴焦、人横、灵墟;若属厥阴经性腹痛可按压太冲、章门;若为阳明经性腹痛,可按压粱门、下巨墟、丰隆。

腹痛其它证型,以药物治疗为主,亦可参考上述手法对症处理。

腹痛之证,临床较为常见,牵涉的疾病范围较广,必须认真鉴别。

上述各种类型,在临床上可以互为因果,相互转化。

如气滞可以导致血瘀,血瘀可以影响气机的流通;寒郁可以化热,热证可兼挟寒证;食滞可冇脾肾虚寒,胃肠蕴热可挟有食滞。

因此,在辩证施治时必须抓住特有症状,分析相互间的关系,分证施治。

2010年中医助理针灸辅导:

按摩治疗胁痛

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而言,系病人的一种曰觉症状。

由于肝居胁下,胆附于肝,肝胆之经脉循行于两胁,故胁痛的发生,多与肝胆疾患有关。

如《灵枢。

五邪篇》上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

《素问。

藏器法时论》也说: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

引起胁痛的原因很多,如气邪、血瘀、血虚、湿热、悬饮等因素,均可引起胁痛。

木篇着更讨论肝气郁结,瘀血停着,川•阴不足及湿热蕴结所致的胁痛。

至于因悬饮所致的胁痛,已述于有关章节,木篇不予赘述。

现代医学中的某些肝胆疾病、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的一部分症状,叮参考本证辩证论治。

(病因病理)

肝居胁F,肝之经脉皆循肋布胁,肝性刚强,喜条达,主疏泄。

故凡能引起肝胆经脉阻滞,或脉络失养等因素,均可导致胁痛,如肝气郁结,瘀血停着,湿热内侵及肝阴不足等。

1•肝气郁结因情志不逐,或郁怒伤肝,致肝失条达,肝气郁滞,气阻川:

络而形成胁痛。

2.瘀血停着肝郁口久,气滞血凝血凝,瘀血停积,阻塞肝络,形成血瘀胁痛。

3.肝胆湿热肝郁化热,或湿热内侵,或饮食不节或过食醇酒肥甘,以致湿热蕴结肝胆,阻遏肝胆经络,造成湿热胁痛。

4.肝阴不足肝经郁滞久,或久病体虚,或劳动精血,肝血不足,肝阴亏虚,致血不养肝,络脉失养,造成胁痛。

如张景岳所说:

“肾虚羸弱Z人,多有胸胁间隐隐作痛,为肝肾梢虚,不能化气,气虚不能生血而然。

(辩证论治)

胁痛与气血郁滞密切相关,所以辩证时,当以气血为主。

大抵以胀痛为主或走窜不定,多属气郁,凡以刺痛为主,痛处不移,多属血瘀;若隐隐作痛,时缓吋急者,多为血虚。

张景岳对胁痛的属性,有一段论述,他说:

“但察其有形无形,可以知Z矣。

盖血积有形而不移,或坚硬而拒按;气痛流行而无迹,或倏聚而倏散。

”明确指出胁痛的属气属血,可以从临床表现上加以区别。

此外在临床上,还必须分清寒热虚实,以便导致治疗。

如叶天士所说:

“杂证胁痛,尽属蹶阴肝经,以肝脉布不胁肋,其证有虚实寒热,不对概论。

1•肝气郁结

主证两胁胀痛,痛无定处,并常因情绪波动而增减,胸闷不畅,时欲太息,食减,苔薄,

脉弦。

分析肝喜条达,主疏泄,情志不畅,则气郁不舒,肝失条达,故见胁肋胀痛,并随情志波动而增减;气滞则胸闷不畅,时欲太息,太息则郁闷略散,|佃觉胸闷缓解;肝气乘刷,脾失健运,故食少。

苔薄脉弦,是肝郁之征象。

治则疏肝理气。

选穴肝俞、胆俞、章门、期门、肩井、环跳、阳陵泉、绝骨、太冲。

可重用推揉背腰利气法,搓擦痛点化瘀法,推揉胸胁疏肝法,拢揉胁下柔肝法,配用远端取穴利胆法。

2•瘀血停着

主证胁肋刺痛,痛处不移,痛其拒按,晚间尤重,或胁卜•可见痞块,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涩。

分析肝病tl久,瘀血停着,络痹不通,气血不畅,故胁肋刺痛,痛处不定;瘀血积聚,故入夜痛甚。

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涩,均系瘀血停滞肝经,血气不通的表现。

治则祛瘀通络,调气养血。

选穴肝俞、胆俞、阳陵泉、太冲。

此型以药物治疗为主,可选用推揉背腰理气法,推揉胸胁利肝法,远端取穴利胆法,搓擦痛点化瘀法,对症处之。

3.肝阴不足

主证胁痛隐隐,绵绵不休,头晕目眩,虚烦少寐,口干唇红,舌红苔少,脉沉弦细或细数。

分析肝病II久,肝血亏耗,精血不足,致使血不养肝,肝络失养,则见胁痛隐隐,绵绵不休;肝血虚,血不上荣,则见头晕目眩;肝阴不足,虚火扰心,则虚烦少寐;口干唇红,舌红苔少,脉弦细数,系阴虚内虚Z征。

治则养血柔肝。

选穴肝俞、三焦俞、章门、阳陵泉、绝骨、太冲。

可重用推揉背腰利气法,推揉胸胁疏肝法,推揉胁下柔肝法,配用搓擦痛点化瘀法。

若胁痛为经络阻滞型,证见疼痛较重,痛扯肩背,走窜肋F,咳嗽痛剧,可重川以卜推揉背腰理气法,按颤痛点定痛法,还纳扭挫抱抖法,以疏经通络,理气止痛。

胁痛其他证型的治疗,可根据兼证选用药物,参考以下基本手法对症处理。

(基本手法)

1•推揉背腰理气法患者俯卧,医者立于其侧,两手多指交叉或左右分推背部,以右胁肋为主,叠掌揉膀胱经内侧线肝俞至三焦俞一段;侧掌滚以上部位;双拇指重叠分别揉右肝俞与胆俞,揉动缓慢,揉按交替,按压沉稳,反复操作。

2.搓擦痛点化瘀法单掌或小鱼际肌搓背部痛点,亦可用擦法和摩法,或用展形推。

3•压颤痛点定痛法令患者深吸气,医者叠掌快速轻揉背部痛点,待患者呼气时,作有节律地压颤动作。

4.推揉胸胁疏肝法患者侧卧,医者立于其后,两手日腋中线前后分推胸胁部,叠掌揉以上部位,以右侧为主。

5.推揉胁卜•柔肝法患者仰卧,医者立于左侧,两手交替推抚右胁肋下;然后,立于右侧,蒂掌推揉以上部位。

6•远端取穴利胆法医者双拇指同拨阳陵泉、绝骨,按压双太冲。

7.还纳扭挫抱抖法若患者为肋椎关节半脱位所致的肋间神经痛,叮丿IJ抱抖法整复错位,镇静止痛。

令患者总立,两手交义抱于颈部,医者立于其后,两上肢环抱其双肘,当其双足离地时,作上下抖动,多可听到上背部肋椎关节发出弹向。

一般以每口作一次为宜。

2010年中医助理针灸辅导:

按摩治疗泄泻

泄泻一证,是指大便稀薄,或泻下如水样,次数增多而言。

《内经》称Z为“泄”。

并根据大便性状分为“濫泄”、“飨泄”、“注泄”等类型。

汉唐医书,多称“下利”。

宋以后统称“泄泻”。

古人对泄泻的病因也有记载。

如《内经》云:

“湿胜则湍泻”:

“春伤于风,夏身飨泄”。

指111泄泻的成因大都与湿胜有关。

本证病理主要在脾胃及大小肠,和川:

肾也有一定的关系。

治疗应以调理脾胃,去湿为主。

木病与痢疾注意鉴别,内经把挟脓血,里急后重者称为“肠辟”,或“滞下”。

汉代以后的医家已把“泄泻”、“痢疾”二病明确区分开来,并指出痢疾有一定的传染性。

现代医学终急、慢性胃肠炎,肠结核,以及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泄泻,nJ参靠本病辩证论治。

(病因病理)

《沈氏尊生书》云:

“泄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