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2).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9513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2).doc

《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2).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2).doc

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家乡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地方,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更是我们思念亲人的地标,它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它的繁荣需要我们共同打造,进行家乡文化资源调查旨在为家乡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调查目的

家乡是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地方。

家乡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的发展也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把自己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繁荣,更加和谐,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有必要为家乡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我进行了此项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内所有文化资源

2、资料收集方法:

走访绥阳县文化局,绥阳县政府办公室,实地考察后水湖旅游景区、水晶温泉、宽阔水原始森林景区等,网上收集绥阳县内各地区文化资料

三、调查内容

1、绥阳概况

绥阳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大娄山脉中段,隶属遵义市管辖。

全县南北长75多公里,东西宽56多公里,国土总面积2566多平方公里,占贵州省总面积的1.45%。

2010年末总人口53.5万人,面积2566平方公里,全县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6公里。

下辖12个镇和3个乡,117个村居,是一个正在遵义中部率先崛起的新型城市。

绥阳县平均海拔866米。

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160毫米,全年无霜期283天,年日照时数1114.2小时。

绥阳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有28座中小型水库,65条河流,水能蕴藏量8万千瓦,森林覆盖率28.7%,荒山草坡300万亩,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硫铁、钾、铅锌、石膏矿、瓷土矿等几十种,5.06亿吨煤炭等矿产;同时还盛产天麻、杜仲、金银花等650余种中药材,有以“绿色宝石”著称且为地球同一纬度仅存的一片原始森林——宽阔水原始森林,有可饮可浴,四季不竭,水质清澈透明的天然温泉,有神秘深幽的中国第一洞的国家地质公园——双河溶洞,还有贵州省人工第二大湖——后水湖风景区、堪称“中国一绝”的石房子和有堪与四川九寨沟媲美的九道门风景区,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喜山祠”,以及公馆桥。

诗乡门、卧龙山,“陈子昂祠”,“白氏庙”“怀白堂”等有关李白,陈子昂,白居易,柳宗元有关的古迹。

绥阳物产丰富,素有“黔北粮仓”之称,境内有4个万亩大坝,10个五千亩大坝,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蔬菜基地示范县”、“中国辣椒之乡”,“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点蔬菜生产合格县”、“全国绿色果菜之乡”。

2007年已建成8万亩优质烤烟、15万亩辣椒、8万亩蔬菜、6.25万亩药业(金银花4万亩、黄栀子2万亩、葛根0.25万亩)、10万亩优质玉米、18万亩优质稻、23万亩油菜、4万亩方竹等八大产业基地,绥阳“朝天椒”被列为全国七大名椒之一,远销中国内外;绥阳银丝空心面以手工精制而成,为清乾隆年间贡品,1989年获全国首届博览会“银质奖”,还有高级烹调油、方竹笋、蕨苔、金银花、杜仲等一批土特产品、中药材深受消费者青睐。

2、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绥阳属中亚热带植物区,其中珍稀野生动植物有红腹锦鸡、云豹、珙桐、香树、鹅掌揪等。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有煤、铁、硫铁钾、铅锌、石膏矿、瓷土矿等几十种,其中煤炭储量达5.06亿吨

水资源:

绥阳县水能蕴藏量达8万千瓦。

3、诗乡文化

绥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诗歌创作源远流长。

东汉时,文学家尹珍在这里设馆讲学十三年。

自隋唐到晚清,先后涌现出了一百多位有名的诗人,作为唐代古播州所在地的绥阳,是黔北文化中心,县境内留有众多与诗有关的古迹,城西的“陈子昂祠堂”和“白氏庙”,均为其后人所建。

旺草镇的“怀白堂”,传说为李白流放夜郎时的寓所,“太白镇”亦与李太白之名有关。

大溪源中的“儒溪书院”(原名“柳公书院”),据传也是柳宗元在播州任职时所建。

当代,诗乡走出了廖公弦、李发模、祝焘、杜兴成等著名诗人、画家、音乐家,境内氛围浓厚,活跃着大批文学艺术爱好者,他们吟唱、描绘绥阳县的山水风情、社会发展,出版了以诗歌为主的各类专著70多套,发表文艺作品1万多件,有些作品被译成英、法、俄、意等文学作品介绍到国外。

从东汉时期的尹珍在旺草设讲学堂到宋代改变世界历史进程、挽救欧洲文明的绥阳人冉琎、冉璞兄弟,留下千古佳话,贺龙元帅驻军郑场、游览卧龙寺,使绥阳革命老区引以为豪,在当代又涌现了廖公弦、李发模等著名诗人,迄今为止,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诗歌作品的诗人500余人,已有300多名作者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文艺作品2万余件,出版各种文艺著作100多部。

两届诗歌艺术节暨辣椒节的成功举办,提升了诗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诗歌创作、周末电影、广场舞蹈等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绥阳不但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中国诗乡、“全国文化先进县”,更涌现出了奥运会冠军邹市明这样享誉世界的拳击运动骄子,为全国文体事业增光添彩。

诗坛泰斗臧克家为绥阳题赠“诗乡”二字,著名诗人贺敬之为绥阳题词“乡有诗方为诗乡,诗有乡始具诗魂”。

1997年,绥阳县委县政府为了推动诗乡文化的发展,就拿出数百万元资金,修建了“诗乡门”等标志诗乡文化的建筑,举办了闻名全国的诗歌艺术节,邀来全国各地1000多名诗人、艺术家共商诗乡文化发展大计。

2005年又举办了“中法文化年·绥阳洞穴周”活动,也有数十位诗人、作家、艺术家来绥阳传播先进文化。

投资数百万建起了展示诗乡文化的诗乡文化广场。

著名诗人李发模兄弟几人共投资近二千万元,建起了诗乡文化陈列馆。

县政府还拨出专款,设立了奖励基金,奖励有成就的诗人和文艺家。

县里每年都要投资举办大型诗歌朗诵会和诗剧表演赛。

作曲家杜兴成也拿出稿费设立了杜兴成文艺奖,重奖诗乡文艺人才。

诗人艺术家中,也兴起了十分浓厚的传帮带之风,教出了一大批青少年文艺人才。

绥阳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诗乡”,从东汉时期的尹珍在旺草设讲学堂到宋代改变世界历史进程、挽救欧洲文明的绥阳人冉琎、冉璞兄弟,留下千古佳话,贺龙元帅驻军郑场、游览卧龙寺,使绥阳革命老区引以为豪,在当代又涌现了廖公弦、李发模等著名诗人,迄今为止,已有300多名作者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文艺作品2万余件,出版各种文艺著作100多部。

绥阳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诗歌创作渊源流长。

绥阳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诗乡”“中国布谷鸟之乡”。

省级科技先进县、省级文化先进县,贵州省“治安模范县”等称号。

4、旅游文化

2012年1--10月,全县接待游客475.4万人,实现旅游收入41.3亿元。

神仙洞:

神仙洞系绥阳明清时期“外八景”之一,雅号“碧霄古洞”。

位于望霭山麓,距县城3公里。

神仙洞为喀斯特溶洞,洞口钟乳石幔如巨大的屏幕,上有盘龙升天、鳄鱼入海,宝莲灯等造型。

洞口下方的岩壁上,有一长约十丈的石槽,槽内光滑如遛,宛若巨蟒梭出的槽痕。

石槽底端,有一口石锅,锅内的水,永不干枯,也不会溢出来。

洞底是一个上千平方米的大厅,中有暗河穿流。

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密布洞内,牛马、狮虎、孔雀、麒麟等动物造型惟妙惟肖;菩提诵经、观音坐莲、嫦娥奔月等景观栩栩如生;更有十万天魔兵,在洞里终古酣战。

神仙洞景区是一个集旅游观光、烧香拜佛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双河溶洞——中国第一长洞:

2006年4月,《环球游报》联合全国31家都市报纸,共同主办了“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评选活动,双河溶洞从200个入围景区中脱颖而出,成了贵州唯一入选“50个最值得外国人去的地方”。

双河溶洞位于在绥阳县北部的温泉镇公坪办事处桂花村和铜鼓村,距绥阳县城50公里,距遵义市92公里,与宽阔水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毗邻。

2012年10月由中法两国洞穴专家组成的考察队探明双河溶洞洞穴长度为145.891公里,在亚洲仅次于位于马来西亚的瓜爱尔杰尼赫洞。

通过科考专家发现了8种新洞穴动物,还有5种双河洞特有动物,包括透明钩虾、裸中遁蛛、桂花泰莱蛛、小沟黔行步甲和小沟黔行步甲陈氏亚种。

双河溶洞所在地,深山苍茫,群峰秀丽,洞外有两条河流在铜鼓村交汇,双河溶洞因此得名。

水晶温泉:

绥阳温泉镇的大青峰下,碗蜒着翡翠玉带般的赤尾溪。

这里树林蓊郁,竹林苍翠,环境幽静,空气清新。

占地1000余亩的水晶温泉休闲度假中心,就掩映在这些绿树翠竹之中。

水晶温泉度假中心由遵义绥阳金土地投资有限公司全资开发,总投资3000多万元,是贵州省目前开发水平较高的温泉之一。

水晶温泉的水温和出水量非常稳定,常年水温摄氏46至51度,出水量为每天1600吨,潜流深度15000米。

水晶温泉形成于寒武纪,距今10亿年,是贵州省唯一一个形成在河边的温泉。

石房子:

在绥阳县城北郊,有座奇异的仿木结构古石房,这座石房原来位于洋川镇山关村桐子湾村民组,后来搬到了县城北郊,并被定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经专家鉴定,是我省唯一保存下来的仿木结构古石房。

这座石房建于清道光25年,距今已有165年的历史。

房屋全为石结构,柱头、柱基、房梁、穿坊、落檐、门匾、大门、地板均为石头凿成,建筑面积170.6平方米,使用面积114平方米,共6列5间,保存基本完好。

32根方形柱头胸围1.52米,最高6.15米,加上柱基,房高共6.6米。

全房总重量300余吨,其中6根石柱上有2000多个阳刻楷书文字,最大文字边长达30多厘米,内容说明该房是为兴学而建;在部分穿坊和柱基上,有阳刻的花、草、树、竹、鸟、兽、人物等40多幅图案,刀法清纯,形态逼真。

堂屋中间还有一块巨大的石屏以及主人的石刻坐像,对研究我省石结构房屋和石刻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九道门:

九道门位于绥阳县北部的青杠塘镇天江村和高峰村境内,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

九道门风景区是喀斯特峰丛地貌奇观的突出代表。

整个景区包括五峰岭、黑龙溪、九道门三个景点。

五峰岭由从西向东的五座山峰排列而成。

五峰高插入云,形似一只巨大的凤凰。

最西面的山峰叫凤头峰。

那是凤凰的头部。

凤头峰从基座到峰顶高百余米,险不可攀。

山顶一棵珍稀的红豆杉,恰似凤凰翡翠的羽冠。

凤头后面是峰坡稍缓的凤颈峰。

凤颈峰绿树如羽,当花树盛开,或树叶霜红时,那凤颈更是斑斓异常。

凤颈峰左右的两座凤翼峰,如凤凰展开的双翼,呈现出一种翩翩欲飞的姿态。

最后的凤尾峰,紧接在左右凤翼峰的相连之处,但中间有一道2—5米宽,80多米深的裂缝“一线天”与之相隔。

这“一线天”,因裂痕而美丽神奇,因距离而创意标新,更因高空横跨着清光绪二年建造的铁索桥和凤尾峰顶有古代寺庙遗址,而构成令人惊叹的人文奇观。

宽阔水原始林区:

绥阳县西北部,由于芙蓉江及其干流清溪河、羊岩河、赤尾溪等河流河谷深切,两岸山峰耸立,喀斯特地貌尤为显露,形成了原始森林和溶洞群的自然景观,是国家级自然风景区,也是中国三大观鸟胜地之一。

双门峡风景区:

双门峡风景区位于遵义市绥阳县风华镇所辖的连峰村,景区全长8公里,总面积2000余亩,距绥阳县城12公里,距遵义市38公里,交通十分的便利。

双门峡自然生态风景区,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构造,风景区内的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就地层来说,有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迭系、三老人家系和第四系等等,岩石主要以白云岩、岩浆岩、花岗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其中万象洞主要发育于寒武系和奥陶系为主的白云岩中。

万里水库:

位于郑场镇卧龙山麓,距县城16公里,距遵义54公里,库区水域面积600多亩,湖面明净如镜,湖中七个小岛青松覆盖,浮于碧水之上,间隔有致,称为“北斗七星”。

有卧龙山的余脉伸进水源,与卧龙山相呼应,浑然一体,亭台水榭,筑于水库边,每年春夏,游人如云。

百里油菜花海:

绥阳多盆地,贵州省19个万亩以上的大坝,绥阳县就有四个。

这四个万亩大坝,由南向北沿207省道分布在蒲场镇,洋川镇和旺草镇,构成了闻名遐尔的“黔北粮仓”。

印浸寺石林:

石林在茅垭镇与旺草镇接壤的印浸寺,距绥阳县城42公里。

并有公路连通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的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行程仅为6公里该石林是喀斯特作用营造的一片石头的森林,方园占地4平方公里,奇峰耸峙峥嵘,异石玉立秀美。

一些断裂,一些隆起,记录着大自然分娩这些石头娇子时,撕裂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