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层行政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docx
《论基层行政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基层行政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基层行政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
论基层行政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
论基层行政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摘要:
基层行政管理机关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党的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基层行政组织在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误区制约了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
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影响着行政组织的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形象。
因此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政策的实施中要特别注意提高其执行能力。
【Abstract】:
Grass-rootadministrativeauthoritytieswiththemassesofthePartyandgovernmentanditisthelinkofconstructingtheharmonioussociety,butalsotheimportantstrengthinconstructingtheharmonioussociety.However,intheprocessofimplementingthepolicyoftheparty"s,basic-levelorganizationintheadministrativemanagementprocessstillexistmanymisunderstandings,whichrestricttheadministrativemanagementpolicyexecution.Administrativepolicyimplementationoftheadministrativeorganizationinfluencesthepublicmanagementandpublicimage.Therefore,theadministrativeorganizationshouldhavetopayspecialattentiontoimproveitsperformanceintheadministrativemanagementinimplementingpolicies.
关键词:
基层行政管理 误区对策【Keywords】:
Grass-rootadministrativemanagementMisunderstandingsCountermeasures行政管理的组织是按照科层组织建立的由于行政管理政策的模式参差不齐因此行政管理中要重视行政管理政策执行的研究。
一、基层组织管理的定义
(一)基层组织是指政府基层行政部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公共事务部门和其他社会部门。
(二)管理指公共管理。
公共行政是对政府极其社会公共部门、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与管理。
随着社会的政治民主和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公共管理部门迅速增加。
公共的性质就要求管理人员有着与其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和品质并掌握适应这种管理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二、制约行政管理政策执行的因素
(一)、利益因素。
主要是指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的利益差别这是制约行政管理政策执行的首要因素。
(二)、信息因素。
主要是指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这是制约行政管理政策执行核心因素。
(三)、制度因素。
主要是指政策评估制度的健全程度这是制约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的关键因素。
(四)、环境因素。
主要是指政策环境的优化程度这是制约行政管理政策执行的外部因素。
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不仅取决于政策内部的构成还取决于政策外部环境的优化程度。
因而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中要具有灵活性要随机应变因为执行中弹性过大又会造成随机性太大而执行中的刚性过大又会造成政策执行中的相反效果。
三、基层行政组织中的几个管理误区
(一)、以选拔业务技术人员的标准选拔管理人员
在我国的基层组织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部门中在选拔部门的管理人员时上至主要领导下至一般群众其选拔的标准(有时甚至是唯一标准)就是从该部门中挑选技术水平最强的人员来担任。
它的主要思路有两点:
一是技术部门的领导必须由技术人员来担任以免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
二是如果管理者不是技术最强的恐怕难以服众从而影响该部门的技术发展。
这种观点之所以具有相当的欺骗性就在于它过分看重部门中所包含的技术因素而忽视了部门发展中应具备的管理功效。
管理学家通过研究证明美国经济之所以领先其他西方国家就在于它的管理手段先进而不在于技术上的领先日本经济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崛起也得益于其独特的管理方法。
因此管理因素在组织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超过技术因素成为第一要素。
管理一般含有两个方面:
对物的管理(设备、资金、技术等)和对人的管理。
只有人与物的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组织因此管理的好坏主要是看管人的好坏。
另一方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事事精通。
任何一个部门的管理者所面对的日常工作大部分都是管理工作而非技术上的创新所以要求一名技术型人员把其主要精力用于并不擅长的管理活动中往往会感到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长此以往不但部门没有管理好自身的技术也荒废了。
这就要求管理者自身应具备极高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多方面的综合知识。
(二)、管理人人都会不需要专门培训在一些基层组织中有的领导已经认识到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的区别并在选拔管理型干部时也重点考察他的基本素质、道德修养和文化水平。
但由于没有长远规划没有一套有计划、有步骤的科学的培养干部的机制往往是当某个部门出现职位空缺时临进研究、仓促决定。
其结果是刚上任不久的干部就在人的基本素质、道德修养和文化水平等方面出现大的缺陷给大到国家小至部门、单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这一方面的经验教训数不胜数。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主要领导没有深刻理解“管理”一词的内涵。
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社会发展到一个科学技术达到较高程度后的必然产物。
因为随着社会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时要想保持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纯技术因素的提高对于社会的贡献就要逊于综合管理对社会的贡献。
这是由于技术一般是以“独占”的方式出现都要“独占”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资源总体是有限的。
但“管理”一般意味着对资源的分享直观上讲管理就是组织人们进行有效的共同劳动。
所以现代社会给予管理以空前的重视。
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就是人类社会在劳动中如何进行分工、协调的手段人在多大程度上被动地接受管理完全取决于管理者在多大程度上调动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管理过程就是一个激励、激发人的潜在工作积极性的过程。
因此管理学是有着专门的知识、手段、方法、策略的并通过运用这些专门的知识、手段、方法、策略使组织完成既定的目标。
“职业化”管理人员成了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不经过专门化的教育培训就不可能胜任管理岗位的要求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们的共识。
(三)、基层管理者也采用任命制在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中对干部的任免往往都是采用行政手段中的任命制。
任命制的优点在于稳定利于干部在实际管理中采用一个相对较长时期的战略规划出现失误可以有机会纠正。
但不利之处在于如果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犯大的失误可以长期担任某一部门的领导职位。
这就容易造成管理者不思进取唯命适从。
对待上级的指示、下属的意见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就上传下达只充当一个扬声器、传话筒的作用。
长此以往培养了人的惰性产生了许多平庸之辈。
同时凡事必请示必然要把上级领导拖于无限的“小事”处理中造成整个组织的办事效率极低。
而且主要领导的大部分精力用于解决日常问题也不利于他们思考组织的未来、制定规划从而使组织失去发展的方向。
此外主要领导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大部分都是临时决定缺乏深思熟虑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不是最优化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给被处理对象、部门、领导者自身都造成损失。
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改变基层管理者的任命制形式采取任聘制机制。
让那些高素质的有才能、有知识的人员通过公平竞争取得管理职位形成竞争的环境。
在现代社会里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是封闭的它们都是和外部环境紧密联系的并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
尤其是我国正处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全面转轨阶段国际社会也处于风云变幻的动荡时期各种外部环境、系统组织都在剧烈变化这就要求组织内部的环境、系统等要不断适应这种变化。
无论是被动的、消极的适应还是积极的、主动的通过自身努力改造内部环境都需要有一种创新的精神、思路和具体的方法。
而最能塑造创新氛围的就是竞争机制。
任何事物只有通过不断竞争才能优胜劣汰才能找到差距、克服不足才能生存。
而一个组织能否生存的关键因素在于该组织的管理者自身的素质、文化、知识、才能等因为他起的是“领头羊”的作用。
所以在基层组织中的管理者必须采用任聘制通过竞争上岗才能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的各种潜能从而带领和激发整个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提高行政管理政策执行的对策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影响着行政组织的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形象。
因此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政策的实施中要特别注意提高其执行能力。
(一)、提高行政管理政策的科学化水平。
科学化是提高行政管理政策执行的主导要使行政管理政策有好的执行就必须首先保证政策的科学性。
(二)、提高决策者素质。
行政管理政策的制定者与参与者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尤其是要利用政策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决策。
大胆借鉴西方先进的行政管理政策理论的合理部分提高行政管理政策制定者的理论水平和素质。
(三)、保持行政组织决策的合理性。
行政组织的行政管理政策有其特有的规律要把调查程序、决策程序、执行程序、评估程序制度化通过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来保证行政管理政策的科学性。
(四)、加强行政管理政策的研究与咨询工作。
从中国当前提高行政管理政策执行来看特别要研究和学习西方的行政管理政策理论。
(五)、提高行政管理政策的民主化程度。
行政管理政策的民主化是现代社会普遍的政治原则和社会行为准则也是提高行政管理政策执行的基础和保证。
在行政组织公共权力日益扩大行政管理政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广度与深度日益加深的今天为了规范行政组织的行政管理行为减少政策失误提高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效果就必须提高行政管理政策的民主化程度。
(六)、建立与完善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机制。
“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是在复杂的社会系统中进行的复杂活动受到系统内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为了保证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必须完善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机制。
(七)、建立和完善行政管理政策执行中的权利配置机制。
行政管理政策执行权力的配置在纵向上表现为执行权有不同层级的分配问题即行政管理政策执行权力在地方各级政府组织之间以及在同一组织内部各个层次之间的配置。
执行权力的相对集中有利于对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监控但不利于调动下级组织的积极性不利于因地制宜。
在横向上行政管理政策执行权有不同地区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配置。
执行权力横向上如何配置一直是各层级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行政管理政策执行的权力配置还包括政策执行中责权利的配置问题。
责任对政策执行中违规行为具有规范和威慑作用;权力能为政策执行提供各种实物资源和制度资源为政策执行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利益对政策执行主体形成诱导和激励能够更好地调动执行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一般说来责权利三者的统一有利于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
(八)、建立和完善行政管理政策执行中的信息沟通机制。
行政管理政策执行中的信息沟通包括信息的下行、上行__行三个方面的运动它对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信息下行顺畅才能政令通行上传下达政策执行才能顺利进行;信息上行通顺有利于信息反馈及时、准确有利于细化决策和追踪决策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对政策执行进行有效的控制;信息平行顺畅有利于各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有利于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扩大信息的广度增加其全面性。
(九)、建立和完善行政管理政策执行中的控制机制。
控制是政策执行的重要手段控制的必要性来自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从决策方案到实现的结果之间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行政管理政策执行中控制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减少这些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在行政管理政策执行出现没有料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补救。
五、优化行政管理政策执行的环境
(一)、树立现代决策观念破除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决策观念建立起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决策观念在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中提倡和推行科学、民主决策形成行政管理政策的民主决策观念、专家咨询观念、集体决策观念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协商的行政管理政策环境。
(二)、完善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评估等方面的制度优化行政管理政策的制度环境。
为了保证行政管理政策执行使行政组织的行政管理政策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有必要将行政管理政策纳入法律的轨道。
(三)、完善行政管理政策的组织环境。
建立以决策为中心以信息收集、处理、咨询、监督、评估为支持的行政管理政策系统理顺各决策组织与各决策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行政管理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执行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四)、加强行政管理政策的资源投入政策的执行离不开政策的投入政策投入的主要因素是资源主要指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和公众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行为习惯。
这些资源的投入对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为了提高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必须注意通过资源投入尤其是通过无形资源投入来创造政策的文化社会环境。
总之在行政管理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了解一项行政管理政策预定目标的完成程度、政策的非预期影响、政策是否适应了环境、政策所产生的负面问题有多大政策效果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偏差有多大。
行政组织的行政管理政策是为了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经由政治过程而达成的目标策略因而行政组织的行政管理政策的科学与否及执行效果直接关系到行政组织的信誉。
参考文献1、张国庆主编:
《公共行政学》(第三版)__大学出版社20__年版。
2、娄__主编:
《行政管理学》东北大学出版社20__年版。
3、郭济主编:
《中国公共行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__年版。
4、陈振明主编:
《公共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__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