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三维人教历史必修2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92885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三维人教历史必修2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课标三维人教历史必修2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课标三维人教历史必修2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课标三维人教历史必修2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课标三维人教历史必修2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三维人教历史必修2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docx

《新课标三维人教历史必修2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三维人教历史必修2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三维人教历史必修2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docx

新课标三维人教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在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2.措施

农业方面(改革重点)

①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工业方面

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②给企业部分权利

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3.结果: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改革以失败而告终。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

2.内容

(1)在企业管理方面:

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②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在工业方面:

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3.结果

(1)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2)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

1975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1)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

(2)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

2.内容

(1)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3)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3.存在的问题

(1)这些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2)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苏联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4.结果:

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后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

苏联解体。

[轻巧识记]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

[易错提醒]

1.赫鲁晓夫改革是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斯大林模式”发起的一次全面冲击,但从总体上说,只是在“斯大林模式”的基础上,对斯大林经济模式中明显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进行改革。

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叛逆者;是“斯大林模式”的修补者,而不是抛弃“斯大林模式”的革新者。

2.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使苏联实力超过美国。

只是军事实力可以与美国相匹敌,而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相当的差距。

由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效果不大。

3.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仅仅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是在“斯大林模式”框架下的“小修小补”,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非是局部调整,他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4.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加速了苏联解体。

 

1.赫鲁晓夫改革是突破“斯大林模式”的一次不成功的尝试,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2.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但苏联的经济发展也因此陷于停滞。

3.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开始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仍没有放弃传统的做法,最后归于失败。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比较

[材料一] (赫鲁晓夫提出)在最近十年(1961~1970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

在第二个十年(1971~1980年)结束时……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完全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将在下一个时期完成。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赫鲁晓夫在重大决策问题上所犯的错误。

从其经济改革措施中举一例加以说明。

[教你读史]

抓住关键信息“在最近十年(1961~1970年)里……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美国”进行分析。

[提示] 错误:

赫鲁晓夫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科学认识,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

说明:

他大规模垦荒,提倡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使许多地方变成了荒漠。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

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

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教你读史]

抓住关键信息“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进行总结归纳。

[提示] 趋势:

苏联经济的发展日趋迟缓,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进入停滞时期。

原因:

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侧重点

农业

工业

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

结果

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

失败

失败

原因

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

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①目的:

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内容:

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③结果:

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不足及教训

[材料一] 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组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

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但是,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

(1)材料一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

[教你读史]

“但是”,作为转折词,把材料分为两层,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改革者,但又是一位改革失败者。

[提示] 材料表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不会成功。

[材料二]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

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

有人曾形象地说:

“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2)材料二是如何看待戈尔巴乔夫改革的?

[教你读史]

“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剥光为止”“肿瘤”“挥向了党的脖子”形象地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提示] 戈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未取得成效后转向政治改革。

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实行多党制,最后把问题全都暴露,导致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指向“肿瘤”,“肿瘤”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体现了戈尔巴乔夫否定了党的领导,否定了社会主义方向,从而造成苏联解体。

二战后苏联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1.不足之处: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斯大林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转向政治体制的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

2.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一、战后苏联针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斯大林模式”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

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

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落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

劳动者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

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二、多角度理解苏联的经济改革

1.知识角度: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二战后苏联多次改革的根源。

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

2.史观角度: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考虑,在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半球化”的发展模式,即世界上主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二者互相斗争、此消彼长可以带来很多值得深思的经验和教训。

3.热点角度:

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活力。

从这一现实热点出发,对苏联改革留下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深思是非常有必要的。

题组一 赫鲁晓夫改革

1.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辞职下台后曾自豪地说:

“也许我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这一件——那就是,他们只需要投票就能让我下台,而斯大林则会把他们全部抓起来。

”但舆论却认为其在位期间并未真正解决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

这实际上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

A.并未冲破原有模式    B.无从改善政治环境

C.疏于解除思想禁锢D.鲜有触及经济领域

解析:

选A 材料中“并未真正解决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冲破“斯大林模式”,故A项正确。

2.有学者提出:

“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主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解析:

选C 解题时要准确理解“掘墓人”“守墓人”的含义。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掘墓人”说明赫鲁晓夫的改革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守墓人”说明了赫鲁晓夫的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其束缚,因此C项符合题意。

A、D两项的表述不合题干主旨,B项不能说明“掘墓人”和“守墓人”。

题组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

3.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

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

解析:

选B 军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过大,导致工农业比例失调,故B项符合题意。

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

“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选C 材料“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表明只是对“斯大林模式”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其模式。

题组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

5.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最大的不同点是(  )

A.经济体制改革B.文化制度改革

C.政治体制改革D.福利制度改革

解析:

选C 戈尔巴乔夫改革一开始是对经济领域进行改革,但是经济领域困难重重,所以戈尔巴乔夫改革转向了政治领域,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

6.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

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

年份

1976~1980

1981~1985

1986~1990

1990

社会总产值

4.2

3.3

1.8

-2

国民收入

4.3

3.2

1.0

-4

劳动生产率

3.3

3.1

-3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解析:

选D A项无从体现,C项发生在1991年,B项发生在1953~1964年,时间不符合;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并进行改革,但是改革不见成效,因此选D项。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赫鲁晓夫在上台之初说:

“我们共产党员……好像是布道的神甫,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

……我们又不是神甫,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A.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经济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

B.反映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

C.赫鲁晓夫决定全盘否定斯大林体制,对苏联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D.表明赫鲁晓夫试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态

解析:

选C 赫鲁晓夫并未全盘否定斯大林体制,对苏联进行全方位改革,但是材料反映了“没有土豆吃”这一现实情况,这与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弊端有关,也与农业集体化直接相关,揭示这一现象实际上是为即将开始的改革提供支持。

2.赫鲁晓夫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因地制宜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主要有:

承包到队的综合机械化生产队;承包到组的机械化小组;承包到家的农机手家庭。

这一措施(  )

A.改变了原有经济结构

B.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废除了“斯大林模式”

D.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提供模式

解析:

选B “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题干中所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以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故B项正确。

3.一些史学家认为:

“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形成了一套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解析:

选B 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

依据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依然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下所进行的改革,只是小修小补,没有进行根本变革。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把改革重点放在工业方面的苏联领导人是(  )

A.斯大林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解析:

选C 时间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改革重点是在工业方面,据此判断该领导人是勃列日涅夫。

5.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

“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

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鼓励私营企业发展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C.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D.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解析:

选B 由题干中的“1971年”可知此时苏联正处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虽触及斯大林体制,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仍然存在,而材料中“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体现了触及原有体制,“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是对原有体制坚守的体现,A、C、D三项与材料明显不符,B项正确。

6.自1956年苏联进入改革时代后,改革的过程进中有退,反复无常,最后改革变成了改向,导致了苏联瓦解。

就本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

A.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B.重点放在农业上

C.关注工业体制的改革D.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解析:

选D 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而重点放在了农业上,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是工业体制方面,所以A、B、C三项都不是二者的共同点;他们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局限,总的来说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所以最终成效都不大,答案为D项。

7.韩西林教授曾撰文写道:

“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

A.适应了时代需要,获得成功

B.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

解析:

选C 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经济发展到了计划经济体制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进行了经济改革,调整了苏联经济结构,但其改革没有正确的思路,并未取得成功,也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答案为C项。

8.有人评述说: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指的是(  )

A.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破坏自然环境

B.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经济负担

C.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失调

D.推行政治多元化导致国家解体

解析:

选D “大规模垦荒”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经济负担,是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失调,是斯大林的措施,不是戈尔巴乔夫的措施;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中提出了“民主的社会主义”,放弃了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导致国家解体,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前苏联有许多学者以从列宁晚期著作中描绘出来的轮廓,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

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

——苏联1989年《有关社会主义的现代概念》

专题讨论会纪要

材料二 关于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只有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恢复社会公正”。

1987年通过的、次年生效的《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是改革时期主要的经济法。

《国营企业法》的目的,就是使苏联企业成为自治的、民主的和财政上独立的生产者。

——摘编自肖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本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进行评价。

(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戈尔巴乔夫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6分)

解析:

(1)问,据材料一两个分号前后的三句话逐层概括归纳即可。

(2)问,材料二共三句话,第一句话反映了对经济体制的改革,第二句话反映了以立法的形式把企业推向市场,第三句话反映了改革方案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破坏,从这三个方面概括归纳即可。

第(3)问,结合所学,从改革的方向、措施等几个角度回答。

答案:

(1)特征:

一定程度上恢复国家资本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和自由贸易政策;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形式,充分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

(2)评价:

打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垄断”,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国营企业成为独立的生产者,把企业推向市场,这都是必要的,但实行完全私有化,建立所谓“真正的市场经济”,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3)原因:

列宁改革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改革措施配套,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戈尔巴乔夫改革不顾苏联实际情况,改革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且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