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汉观后感3篇.docx
《十二怒汉观后感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怒汉观后感3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二怒汉观后感3篇
十二怒汉观后感3篇
十二怒汉观后感
(一)
昨天熬夜看完了《十二怒汉》,很有感触。
影片讲述的是陪审团十二个男人对一个素昧平生的十八岁犯罪嫌疑人最终认定否有罪的故事。
影片设计的精巧让人折服。
故事发生在一个法院陪审团的讨论室里,故事时间也就一个多小时。
在一个暴风雨来临前的傍晚,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身份的十二个男人聚集在这里,由于异常闷热,陪审团的十二个男人都打算尽快把案子了结,好去忙各自的事情。
故事一开始,其他人都显得很懒散,唯独一个人站在窗边陷入沉思,他是一位建筑师,尽管证据都证明那个嫌疑犯有罪,但是他认为一旦这十二个人一致认定有罪,那么这个十八岁的男孩就将被送上电椅,一个年轻而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毕竟这男孩才十八岁。
他认为,这里面肯定有不合理的地方。
为更有效率完成认定任务,有人建议投票,如果意见一致,大家就可以回家,但只要有一个人不同意,那么就必须好好讨论,仔细研究直到最后意见统一为止。
第一轮投票,只有一个人认为那个男孩是无罪的,而那个人就是那位建筑师,其他人都用自己的道理企图说服建筑师,而富有戏剧性的是,这个认为犯罪嫌疑人无罪的建筑师并没有被其他人说服。
他提出自己的质疑,并且有些人认为他的质疑还很合理。
在他的不断强调和推理解释后,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他的观点,对所有指证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和看法。
最终,这十二个人都达成一致的意见——指控不成立,这个十八岁的犯罪嫌疑人无罪,应当当庭释放。
这部电影之所以被奉为经典,我认为原因有四点:
一、主题
影片表达的主题是对生命的尊重。
这个被控告杀死他父亲的十八岁男孩,出生贫民窟,性格粗暴,没有文化,甚至连最基本的英语语法都不懂,可以算是社会的人渣。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作为公民也享有公平的权利。
《独立宣言》中说:
“人生而平等,生命是人最基本的权利。
”这个犯罪嫌疑人有权得到一个公正的判决。
从陪审团的角度来说,要他们来决定一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生死,应该带着巨大的责任就像决定自己的生死一样慎重。
二、表现手法
以小见大是影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
影片不仅展示陪审团判定一个案子的过程,而且从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不同的态度和看法折射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社会经历和一定现存的社会问题。
那个一开始就准备在讨论结束后去看球赛的男子,最初人为男孩有罪,在情势发生戏剧性的逆转时,他由对反对者的愤怒转变为投靠反对的一方,他的解释是“他有罪没罪我不知道,我只是不想让事情变得太麻烦!
”显然是一个无所谓的态度。
而那个一直坚持认为有罪的男子,在第一次谈到他和他儿子时,他看着自己和儿子的合影说为了让儿子成为男子汉,他一直用着严厉的方法鞭策着儿子。
而在儿子十六岁那年,儿子成为男子汉把拳头挥向了他的下巴。
最终,只剩下他一个人坚持认为有罪的时候,他把皮夹摔在桌上,愤怒地把那张合影撕成碎片,趴在桌上失声痛哭,最后说出:
“无罪。
”他与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猜测到他和儿子的关系很僵,他之所以认定男孩有罪,一定意义上是把自己对儿子的恨转嫁到这个男孩身上。
还有一个人,一开始就带着偏见来看待这个犯罪嫌疑人,当他说像男孩这类人就是小混混的时候,大家都纷纷离席,不愿意听他继续讲了,因为事先就有偏见是不可能形成公正的判决的。
然而这个人的看法却反应出一个社会问题:
一个来自于贫民窟的孩子,无论怎样,都会被认为是人渣,多数情况下会遭到歧视。
三、环境渲染
环境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一开始闷热的天气,十二个人都处在烦躁的状态,没有心情坐下来冷静地讨论。
而下雨之后,天气变凉爽了,那个球赛也没办法举行了,大家逐渐冷静下来,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认定无罪的行列,最后所有人都同意犯罪嫌疑人“无罪”.讨论结束后,走出法院,雷阵雨停了,眼前是一个凉爽舒心的天气,这也呼应着那个建筑师的心理状态—一由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到最后露出欣慰的笑容。
四、摇镜头
影片在拍摄手法上最大的特色在于摇镜头和长镜头的使用。
从十二个男人逐个进入讨论室以及会议之前的闲聊,都是一个镜头,没有被切断,画面流畅衔接自然,显示了高超的拍摄技术。
总之,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影片,它对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尊重他人阐释独到而又不露声色。
当然,推理过程也相当精彩,不同人的观点既符合人物身份又能展现人物个性,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十二怒汉观后感
(二)
今天看了一部很棒的片子,以至于现在还兴致勃勃,激动地不能入眠。
在没有查看任何本片评论及背景的情况下写下自己的一些感受,因为怕被左右掉一些直观的印象,先入为主总是让我们失去很多珍贵的感觉。
片名如题目《十二怒汉》。
讲述的是一个由12人组成的陪审团对一个疑似儿子谋杀父亲的案件的裁决。
一九五几年的片子,黑白,场景简单,简单到只有一个房间,其实当一部电影只有一个这样的场景时,你就可以感觉到导演的自信。
近100分钟吧(确切时间不定,因为此刻的激动,也没有再回头看一遍,只是粗略估计),12个男人都在这个空间中,甚至一开始你都会觉得拥挤,每个人都在做各自的事,有些眼花缭乱。
人物(除了两个人最后交换姓名)甚至都没有名字,他们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从事各种职业(建筑师、推销员……),不同的社会背景,生长环境等等诸多不同点的人,他们聚集在这个房间,裁决一个18岁的少年是否该被送上电椅(不是很清楚美国的法律,应该是死刑的裁决吧)。
最初的设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今天是今年最热的一天”.炎热,让人感觉烦躁不安,而他们所处的空间是一个会议室,唯一的风扇坏了,房间被锁上,以留给这12个陪审人员充分不受干扰的空间。
在进入这个空间以前,庭审告一段落,法官的话也非常重要,虽然这位法官显得很不耐烦这样“显而易见”的案件。
但他依然提出了两种结果,一个便是男孩背叛有罪,一条年轻的生命就此结束;另一个便是男孩无罪释放,但若判断有误,就是放走了一个将来可能对社会有潜在破坏力的杀人犯。
这样两个结果,如果交给我们,当所有证据都将矛头指向男孩时,我们会如何做判断?
男主角,他从一开始便与众不同,当其他人走进会议室,为天气的炎热烦躁时,他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风景,应该是在思考。
而接下来,众人便开始展开了精彩的故事。
男主角认为判男孩有罪的证据存在问题,而其他的11个人,从一开始的一致反对,到一步步被说服,甚至是说服彼此,最终走向12个人的统一,判定无罪。
这并不是一个反对少数服从多数的故事,但却是从少数者的思考开始的。
烦躁的天气让其他11个人作出的判断更多的带有早些结束的念头,更不遑其中还有急着去看球赛的兴奋的棒球迷等等不负责的人。
但,争论既然开始,当然要有一个结束。
其中精彩的推断、主角的冷静与坚持、以及每个人直接的互动都非常精彩,就不一一详述。
而我最欣赏的是男主角的一个概念,“我们应该有合理的怀疑”.没有人看到事发的真正经过,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个男孩可能是无罪的,甚至一切为男孩辩驳的理由都不能完全的、毫无疑义的肯定。
但,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我们不能一开始就判定一个人有罪,不论这个人之前做过什么,出自怎样的社会背景,这些都不能成为一个人必然成为罪犯的理由。
没有什么是必然的。
我不是学法律的,但是我知道法律上有一个概念——疑罪从无。
以前并不能十分的赞同,但看过这部片子后,对这个概念却有很强烈的认识。
当一个人可能犯了罪,但是没有明确的证据指证时,判定他是无罪的。
我想,这是我们之所以称自己为高级动物的理由。
可能这句话说得大了,但我直观的感受就是如此。
我们是人,在我们无法确认时宁愿给予信任,宁可把它想得美好些,这是我们应该为人有的认知。
试想,如果我们坚持人性本恶,那么我们认知世界的角度将会怎样?
这个世界将会被蒙上一层怎样的颜色?
即使我们嘴上总是对现世充满抱怨,但试问问你骨子里那流动的鲜血,你不希望这个世界美好些?
你不希望好人多一些?
我们都明白答案,而这可能就是那个“善”字。
我不是喜欢套用“爱”、“善”这些词汇的人,甚至我都会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词汇,因为害怕一不小心就说大说多了一些东西。
但这一刻我想就是这样的,正因为我们心中有那个字所以我们定下这样的法律,为每一条生命负责。
这样的法律证明我们是一个人,活生生。
这是一部好电影,有太多可说的,节奏的掌控,矛盾的处理,人物的塑造……很多很多,但我最想说的是我感触最深的这些。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能看到这样一部老电影,是我们的运气。
叹服于导演与编剧的才华,感谢他们在那样的年代为我们保留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
人之所以为人的理由便是思考吧,思考着的我们才有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将这部电影推荐给大家,希望将这样的珍贵分享给每一个人。
拷问人性——《十二怒汉》观后感(三)
世上有两样东西使我敬畏,那就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义。
——康德
从历史上看,苦难的俄罗斯有着多姿多彩的个性,人道起来像个圣人,霸道起来像个疯子,浪漫起来像个诗人;时而像个美丽的姑娘,时而像个醉酒的汉子,时而又是个仰望苍穹的哲学家。
但众口一词的是,俄罗斯的艺术有着伟大的传统,从古典音乐、文学、戏剧、诗歌、舞蹈到电影,都达到过必须仰视的高度。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改变,面临前途的迷惘与彷徨,以及对好莱坞大片的盲从,电影业出现了短暂的停滞。
然而,毋庸置疑,《十二怒汉》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佳片,影片向世人生动展示了面临民族矛盾的俄罗斯现实之创痛,以及人性与社会冲突引发的诸多思考。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导演的《十二怒汉》,借用了1957年美国经典影片《十二怒汉》的框架结构,他将故事的背景置于俄罗斯与车臣深远而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大环境中,把一个有关司法体系、法律制度、人性对于公正与真理不懈追求与坚持的故事演绎得更加深邃。
影片从一个男孩在车臣战火的回忆中开场,全片结构紧凑,主题严谨。
12个来自不同职业和不同社会地位的陪审团成员聚集在一起,商议车臣少年对其继父的一级谋杀指控。
其中一位陪审员力排众议,他要求其他人至少再讨论一下这个案子,但这个要求却激怒了其他陪审员。
在他们看来,当调查员和公诉人已经控诉这个被告“有罪”之时,他的罪行就已经先行论定。
随着一个个人物的内心自我挣扎而改变观点,人性的张力开始涌现。
最终持反对意见的那个人说服了其他十一个人,以一己之力扭转了整个方向,从而使正义得以伸张。
凭借人性的良知,少数战胜了多数。
在现代法治社会里,一个常识是,正义不仅应得到伸张,而且公道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这就是所谓的程序。
然而,为何人民都感觉到了真相,往往偏偏主审大法官充耳不闻?
人性的良知与道义,才是避免每一个置于法律弱势地位的人被不公正对待的最后的安全阀。
诚然,完善的法律制度的构建需要有大量专家和顾问的存在,但它同样需要局外人、普通人的常识与判断。
社会和强权不能随意认定一个人“有罪”就对其任意处罚;否则有一天丧钟同样会为那些并非坏人的人而响起。
发展中和彷徨着的俄罗斯人用一部改编的电影《十二怒汉》,借着对一个车臣孤儿命运的审判,再次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反省自身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