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改编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92515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57 大小:12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改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改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改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改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改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改编版.docx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改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改编版.docx(1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改编版.docx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改编版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2012版)

2019年改编版

第一部分煤矿安全法律法规

一、判断题

1.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

(√)

2.我国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负责安全”的原则。

(√)

3.“依法办矿、依法管矿、依法治理安全”是我国煤矿安全治理的基本思路。

(√)

4.“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与“安全第一”的精神是一致的。

(√)

5.所谓“预防为主”,就是要在事故发生后进行事故调查,查找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

6.实行煤矿安全监察制度,是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依法治理安全的一项基本制度。

(√)

7.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而不是过失(√)

8.行政处罚中的“责令停止生产”是有时间限制的。

(√)

9.开采煤炭资源必须符合煤矿开采规程,遵守合理的开采顺序,达到规定的煤炭资源回采率。

(√)

10.煤矿投入生产前,煤矿企业应当向煤炭管理部门申请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未取得煤碳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煤炭生产。

﹙√﹚

11.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职工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依照刑法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人、设计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

﹙√﹚

13.矿山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

14.矿山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应当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

﹙×﹚

15.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执行当地地方标准。

(×)

16.煤矿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必须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

17.煤矿对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实施保密制度。

(×)

18.煤矿不得因从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

19.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

(√)

20.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无权撤销原批准﹙×﹚

21.煤矿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他人财产损失的,应由矿长本人承担赔偿责任。

(×)

22.矿长必须经过考核,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矿山事故的能力。

矿山企业安全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安全专业知识和矿山安全工作经验。

(√)

23.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在2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24.事故发生单位及其相关人员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100%的罚款;属于国家人员的并依法给与处分;构成违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与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5.事故发生单位及其相关人员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100%的罚款;属于国家人员的并依法给与处分;构成违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与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6.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较大事故发生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27.煤矿企业必须依法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

28.煤矿企业必须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生产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人员。

﹙√﹚

29.煤矿长或者其他主管人员对重大事故预兆或者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给予批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罚款。

(×)

30.煤矿矿长或者其他主管人员拒不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煤矿安全监察人员的安全监察指令的,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31.煤矿矿长或者其他主管人员拒不执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煤矿安全监察人员的安全监察指令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给予批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罚款。

(×)

32.国家对煤矿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煤矿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

33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非中央管理以外的其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3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之一。

(√)

35.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是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之一。

(√)

36.设置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生产管理人员,是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之一。

(×)

37.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是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之一。

(√)。

38.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是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之一。

(√)

39.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是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之一。

(√)

40.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是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之一。

(√)

41.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是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之一。

(√)

42.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是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之一。

(√)

43.依法进行安全评价是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必备条件之一﹙√﹚

44.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是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必备条件之一﹙√﹚

45.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2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

46.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未发生死亡事故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延期5年。

(×)

47.企业不得转让、冒用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

48.煤矿在取得安全生产许可张后,不得降低安全生产条件,并应当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

﹙√﹚

49.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50.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机构,负责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规划、年度计划和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经费落实等工作,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51.煤矿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上岗前的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在岗期间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2学时﹙√﹚

52.职业危害申报以矿为单位,每年申报一次﹙√﹚

53.煤矿企业应为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从业人员离开煤矿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复印件,煤矿企业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

54.煤矿企业是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主体。

﹙√﹚

55.煤矿企业负责人﹙包括一些煤矿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对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负主要责任。

﹙√﹚

56.对3个月内两次或者两次以上发现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仍然进行生产的煤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提请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关闭该煤矿。

﹙√﹚

57.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指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分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矿物局局长、煤矿矿长等人员。

﹙√﹚

58.煤矿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是指从事井下电气、井下爆破、安全监测监控、瓦斯检查、安全检查、提升机操作、采煤机﹙掘进机﹚操作、瓦斯抽采、防突和探放水作业的人员。

﹙√﹚

59.煤矿必须按规定组织实施对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及时选送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和特种作业人员到具备相应资质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参加培训。

﹙√﹚

60.煤矿从事采煤、掘进、运输、通风、地测等工作的班组长应当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任职。

﹙√﹚

61.煤矿企业不得安排未经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从事生产作业活动。

﹙√﹚

62.井下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应当使从业人员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中不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

﹙×﹚

63.煤矿不需要建立井下作业人员实习制度。

﹙×﹚

64.煤矿首次采取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的岗位从业人员可以直接上岗作业。

﹙×﹚

65.对发生重大、特别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且负有主要责任的煤矿矿长,应当撤销其主要负责人职务,但可以继续担任其他煤矿的矿长。

﹙×﹚

66.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完善安全培训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教育培训经费。

﹙√﹚

67.考核发证部门发现煤矿一个月内有三次或者三次以上未按照规定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应当有提请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该煤矿予以关闭。

﹙√﹚

68.《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判定标准》适用于判定各类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69.矿井全年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70.矿井月产量超过当月产量计划10%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71.煤矿未制定或未严格执行井下劳动定员制度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72.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采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不能正常运行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73.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74.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建立防治突出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75.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装备矿井监控系统和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或者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76.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77.矿井总风量不足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78.没有按设计形成通风系统的,或者生产水平和采区未实现分区通风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79.有严重水患未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井田范围内采空区、废弃老窑积水等情况组织生产建设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80.矿井水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矿井没有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和配备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81.在有突水威胁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按规定进行探放水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82.擅自开采各种防隔水煤柱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83.有透水征兆而未撤出井下作业人员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84.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进行开采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85.超出采矿许可证载明的坐标控制范围开采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86.擅自开采保安煤柱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87.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配备专业人员并编制专门设计,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88.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未配备专业人员并编制专门设计,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89.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编制防止自然发火设计组织生产的,不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90.有自燃发火征兆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继续生产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91.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未编制防止自然发火设计或者未按设计组织生产建设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92.使用被例入国家应予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和工艺目录的产品或工艺,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93.未按矿井瓦斯等级选用相应的煤矿炸药和雷管、未使用专用发爆器的,或者裸露放炮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94.采煤工作面不能保证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患。

﹙√)

95.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薄煤层除外﹚矿井采煤工作面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96.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查批准擅自组织施工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97.煤矿、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

98.对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作出重大变更后未经未经再次审批擅自组织施工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99.改扩建矿井在改扩建区域生产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患。

﹙√﹚

100.改扩建矿井在非改扩建区域超出安全设计规定范围和规模生产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101.生产经营单位将煤矿承包或者托管给没有合法有效煤矿生产建设证照的单位或者个人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102.煤矿实行承包﹙托管﹚但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载有双方安全责任与权力内容的承包合同进行生产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103.承包方﹙承托方﹚再次转包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104.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或者井巷维修作业作为独立工程承包(托管)给其他企业或者个人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105.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进行生产建设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106.改制期间,未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生产建设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107.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合格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而进行生产建设的,属于煤矿重大事故隐患。

﹙√﹚

108.煤矿企业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一些煤矿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对本企业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全面负责。

(√)

109.煤矿企业应当以矿(井)为单位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矿(井)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治理负直接责任。

(×)

110.煤矿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组织职工发现和排除隐患。

煤矿主要负责人应当每月组织一次由相关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参加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

111.煤矿企业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

112.一般隐患由煤矿主要负责人指定隐患整改责任人,责成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

(√)

113.重大隐患由煤矿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整改的内容、资金、期限、下井人数、整改作业范围,并组织实施。

(√)

114.煤矿企业应当于每季度第一周将上季度重大隐患及排查整改情况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提交书面报告,报告应当经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

(√)

115.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现场检查发现应当责令停产整顿的矿井,要告知相关部门暂扣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

(√)

116.煤矿企业自接到有关部门下达的停产整顿指令之日起,必须立即停止生产。

(√)

117.停产整顿期间,煤矿要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

118.停产整顿的矿井验收合格经批准的,由验收组织部门通知颁发证照的部门发还证照,煤矿方可恢复生产。

(√)

119.负责煤矿有关证照颁发的部门对煤矿无证或者证照不全非法开采的,应当责令该煤矿立即停止生产,提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

120.煤矿关闭之后又擅自恢复生产的,负责煤矿有关证照颁发的部门应当责令该煤矿立即停止生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予以关闭。

(√)

121.煤矿1个月内3次或者3次以上未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负责煤矿有关证照颁发的部门应当责令该煤矿立即停止生产,并提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

122.关闭的煤矿,要拆除矿井生产设备和通信设施;封闭、填实矿井井筒,平整井口场地,恢复地貌。

(√)

123.对决定关闭的煤矿,煤矿企业要妥善遣散从业人员,按规定解除劳动关系,发还职工工资,发放遣散费用。

(√)

124.决定关闭的煤矿,仍有开采价值的,经省级人民政府依法批准进行拍卖的,应当按照新建矿井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

125.举报煤矿非法生产的,即煤矿已被责令关闭、停产整顿、停止作业,而擅自进行生产的,经核查属实的,给予举报人奖励。

(√)

126.举报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经核查属实的,给予举报人奖励。

(√)

127.举报隐瞒煤矿伤亡事故的,经核查属实的,给予举报人奖励。

(√)

128.举报人举报的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

(√)

129.煤矿企业是落实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的责任主体,每班必须有矿领导带班下井,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

(√)

130.煤矿应当建立健全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并严格考核。

带班下井制度应当明确带班下井人员、每月带班下井的个数、在井下工作时间、带班下井的任务、职责权限、群众监督和考核奖惩等内容。

(√)

131.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煤矿领导未按照规定带班下井或者弄虚作假的,均有权向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举报和报告。

(√)

132.煤矿带班下井遇到险情时,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组织涉险区域人员及时、有序撤

离到安全地点。

(√)

133.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实行井口交接班制度。

上一班的带班领导应当在井口向接班的领导详细说明井下安全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簿。

(×)

134.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应当按照煤矿的隶属关系报所在地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备案,同时抄送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

135.煤矿领导升井后,应当及时将下井的时间、地点、经过路线、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意见等有关情况进行登记,并由专人负责整理和存档备查。

(√)

136.煤矿领导带班下井的相关记录和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存储信息保存期不少于半年。

(×)

137.煤矿领导未按规定带班下井,或者带班下井档案虚假的,责令改正,并对该煤矿处15万元的罚款,对煤矿主要负责人按照擅离职守处理,对违反规定的煤矿领导处1万元的罚款。

(×)

138.对发生事故而没有煤矿领导带班下井的煤矿,依法责令停产整顿,暂扣或者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和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并依照《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进行罚款。

(√)

139.对发生事故而没有煤矿领导带班下井的煤矿,情节严重的,提请有关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

140.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二、单选题

1.企业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是其(B)。

A法定权利B.法定义务C.法定职权

2.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是从业人员的一项(A)。

A法定权利B.法定义务C法定职权

3.(C)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A监管部门B.劳动部门C.用人单位

4.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B).

A学历B.特种作业操作证C安全工作资格

5.根据《刑法》规定,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构成(A)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A.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B.玩忽职守罪C.受贿罪

6.根据法律规定,构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犯罪,应承担(A)。

A.刑事责任B.行政责任C.民事责任

7.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同一个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得给予(B)罚款的行政处罚。

A.1次B.2次以上C.2次以下

8.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违法行为自发生之日起(B)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得再给予行政处罚。

A.1B.2C.3

9.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主动消除或者减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应当依

法(B)行政处罚。

A.加重B.从轻或者减轻C.免除

10.生产经营单位及有关人员受他人胁迫有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B)行政处罚。

A.免除B.从轻或者减轻C.加重

11.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配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应当依法(B)行政处罚。

A.加重B.从轻或者减轻C.免除

12.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C)行政处罚。

A.免除B.从轻或者减轻C.不予

13.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劳动保护,保障煤矿职工的(A)。

A.安全和健康B.生命安全C.健康

14.煤矿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劳动保护,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对井下作业的职工采取(A)措施。

A.特殊保护B.保护C.严格管理

15.煤矿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B)保险费。

鼓励企业为井下作业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

A.养老B.工伤C.失业

16.煤炭生产应当依法在批准的开采范围内进行,不得超越批准的开采(A)越界、越层开采。

A.范围B.煤种C.煤层

17.煤矿企业应当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B)、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

A.演示B.教育C.学习

18.煤矿企业必须为职工提供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的(B)用品。

A.毛巾B.劳动保护C.手套

19.未经煤矿企业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煤矿企业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有效期间内在该土地上种植、养殖、取土或者修建(A)物、构筑物。

A.建筑B.工厂C.商店

20..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A)责任。

A.负全面B.负部分c负直接

21.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劳动安全生产保障权利,同时应履行劳动安全生产方面的(A)。

A.义务B.权力C.权利

22.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B)。

A.行业标准B.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C.地方标准

23.对生产安全事故实行(B)制度。

A.协商B.责任追究C.经济处罚

24.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A),依法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A.责任追究制度B.法律追究制度C.隐患排查制度

25.煤矿的(A)应当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A.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人员C.从业人员

26.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当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用于本单位的(C)工作。

A.管理B.日常C安全生产

27.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A)应当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A.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特种作业人员C.从业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