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程管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2417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制程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产制程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产制程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产制程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产制程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制程管理.docx

《生产制程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制程管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制程管理.docx

生产制程管理

生产制程管理

一、制程是什么:

(术语)

制程:

即制造过程

过程﹕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一个过程的输出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产品﹕过程的结果﹒

体系﹕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厉行的需求或期望﹒

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能力﹕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等级﹕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作的分类或分级﹒

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二、制程管理的目的: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以企业盈利﹐回报股东/员工/社会为最终目的﹒

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限度的产出﹒

三、PDCA管理循环:

P-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

和过程﹒)

D-实施,(实施过程)

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并报告结果﹒)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四、制程管理包含﹕

生产作业控制

现场管理

设备管理

物料管理

质量控制/准时生产

五、生产作业控制-影响因素

1、单个﹒独立形态的显性因素:

(6M)

MAN操作员

MACHINE设备

MATERIAL材料

METHOD方法

MOTHERNATURE环境

MEASUREMENT量测

2﹒复合﹒广布形态的隐性因素:

科学技术

管理因素

六、生产作业控制-内容

1﹒数量控制:

(要求:

真实、准确、及时、反馈)

车间的领料数量

物料数量交接数量

不良与报废数量

入库的数数量

2﹒质量控制:

工艺的生产不良与报废统计

常规的耗损或功能用料统计

3﹒时间进度控制(谁、时间、地点、做什么、做多少)

七、生产作业控制-预先控制

1﹒生产进度计划的复查与调整:

出货需求数

前制程各料件库存

前制程各料件生产能力

前制程设备状态

外购件库存

2﹒生产作业准备工作:

作业文件准备(SOP/SIP/程序单)

设备治工具准备

物料及运输设备准备

人员准备/工作场所清洁

3﹒生产指令下达/计划开出/发料单开出

八、生产作业控制-现场控制

1﹒各机种投入产出控制(组长/主管/调度)供料/设备/质量/其他异常时对应措施

2﹒前制程生产进度讯息了解供料/设备/质量/等异常时对应措施3﹒产在制品流转控制(加工/运送/停放/等待)厂内流转在制品控制,跨部门流转在制品控制

九、生产作业控制-后馈控制

1﹒检查已制品的生产数量与要求不符时应作出挽回计划及实施

2﹒对本生产过程输出物分析/研究﹐针对异常作出相应的再发防止对策﹒

十、生产现场管理

1.定义﹕针对生产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所开展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激励等一系列职能活动﹒

2.内容﹕(1)﹒现场5S

(2)﹒现场管理

(3)﹒现场改善

生产现场管理-现场5S

一、5S定义:

1﹒整理﹕将要和不要的东西区分清楚﹐将不要的东西处理掉﹒

2﹒整顿﹕将整理过后之必要用东西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

3﹒清扫﹕将工作场所看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干净﹒亮丽的环境﹒

4﹒清洁﹕维持上面3S的成果﹒

5﹒素养﹕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

二、生产现场管理-现场5S

1.5S观念:

整齐清洁的工作人员及工作环境﹐是减低浪费﹒提高生产及降低不良最重要的基础工程﹒

2.生产的物料标识,区别与区分,能够识别表示

三流工厂﹕有将工作环境弄脏的人﹐却没有打扫的人﹒

二流工厂﹕有将工作环境弄脏的人﹐而有打扫的人﹒

一流工厂﹕没有将工作环境弄脏的人﹐而有打扫的人﹒

三、生产现场管理-现场管理

1﹒早会:

生产讯息传达/其他讯息传达人员精神面貌检查(着装/识别卡/精神状态)安全倡导员工激励

2﹒目视管理

定义﹕以现场员工为直接对象﹐利用视感信息﹐意在迅速调人们行为﹒控制生产物流的管理方式﹒

A﹒作业标准(SOP/SIP)

B﹒安全警告(防火警告/安全出口/禁烟标识)

C﹒定位标识

D﹒特殊区域标识(静电防护)

E﹒广告牌(生产/质量/宣传广告牌)

四、生产现场管理-现场改善

1﹒改善目的:

质量---提升

效率---提升

成本---降低

安全---保证

交期---按时

2﹒问题意识与方法

集思广义(脑力激荡法)

柏拉图(二﹒八原理)

五分钟静止观察法

设备管理-TPM

1﹒全员生产保养(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定义﹕是指自总经理至基层操作人员﹐所有部门均参加的自主生产保养﹒

2﹒对象﹕生产用设备/治工具仓储/物流用设备QC用设备/治工具

3﹒观念﹕

传统设备管理观念﹕我是生产﹐你是保养﹒

全员生产保养观念:

自己设备﹐自己管理﹐自己保养设备管理-实施TPM动机

一、设备管理-实施TPM动机

1﹒使潜在缺陷显现化﹐防故障于未然﹒

2﹒故障定义﹕是指设备失去原有的机能者﹒

3﹒故障分类﹕

初期故障﹕设备开始使用时﹐由于设计制作上的错误所产生的故障偶发故障﹕偶发性的故障﹐原因多半是由于机械操作的错误﹒

磨耗故障﹕设备的损耗及老化所引起的故障﹒

4﹒防故障于未然的主要途径--保养﹒

5﹒保养分类﹕1)生产保养(一级/二级)2)预防保养(三级)

生产保养﹕为了提高生产的经济性﹐以最少的费用﹐让设备衡的保养﹒预防保养﹕在使用的设备未发生故障前﹐预先发现其缺点或问题﹐并予以保养的一种方法﹒

6﹒设备管理发展史:

损耗保养/预防保养/生产保养/全员生产保养

二、设备管理-推行TPM好处

1﹒TPM目的﹕以人员之体制改善来促进设备之体制改善进而达成企业之体制改善﹒

2﹒人员之体制改善﹕透过教育训练﹐照亮人性光辉﹒

1)操作人员﹕自主养护能力﹒

2)修护人员﹕机械设备的保养能力﹒

3)设备设计人员﹕免保养之设备的设计能力﹒

3﹒设备之体制改善﹕

1)减少故障次数﹐缩短修理时间﹒

2)新设备免保养之设计CPK之提高﹒

4﹒企业之体制改善﹕

达成生产计划-------------遵守交期

质量的维持与提升--------降低成本

防止事故及灾害-----------环境的保护

创造快乐的工作环境------增进公司的业绩

三、设备管理-TPM角色与责任

1﹒最高阶主管:

决定全公司TPM的基本方针与目标﹒

2﹒中阶主管:

TPM的基本计划展开与推动﹒

3﹒支持部门人员:

落实5S理念﹐彻底做好整理整顿的工作﹒

4﹒工程/设计人员改良制程﹒材料﹒机器﹐使其发挥质量功能﹒与修护人员合作﹐改进设备综合效益,积极参与TPM小组活动

5﹒修护人员:

建立设备日常查检表制度

负责操作人员自主保养技术之训练

执行设备的改良保养﹐提升机器设备的精密度

积极参与TPM小组活动

6﹒操作人员

每日依照查检表彻底执行自主保养工作﹒

关心与爱护自己的机器

积极参与TPM小组活动

四、设备管理-TPM重点

1﹒建立自主保养体制

推行设备5S运作

落实日常查检表的管理

实施10分钟教育法

2﹒建立操作﹒修护训练体制

依设备说明书/操作说明书建立在职训练体制﹒

10分钟教育/技术养成班/厂外技术交流

五、设备管理-安全注意事项

1﹒上班戴好安全帽﹒

2﹒上班前检机台是否良好﹐重要部位有无标识﹐填写点检纪录﹒

3﹒电线﹐开关是否完好﹐电线有无外露﹐带电部位有否标识“危险、

4﹒操作规程是否齐全﹒

5﹒操作员是否保持清醒状态﹐有情绪员工禁止操作机台﹒

6﹒旋转﹐送料,转动机构有无防护罩.防呆装置.

7﹒旋转:

冲击机构操作严禁戴手套,

8﹒严禁不停机进行维修作业.

9﹒严禁靠近转动,旋转机构,以防送料时零件组装不好飞出伤人.

10﹒当出现卡机.卡料,机台运作有阻碍一这要关电关气后排除.

物料管理

一、物料管理的精髓

不断料:

不使制造现场领不到要用的材料或零件﹒

不呆料:

要用﹒可用的料进来﹐不让不要用﹐不可用的材料﹒零件进入仓库或呆在仓库不用﹒

不囤料:

适量﹒适时的进料﹐不做过量﹒过时的囤积﹒

二、物料管理

2﹒物料管理的职能

适时RightTime:

在要用的时候,很及时地供应物料,不会断料.

适质RightQuality:

进来的物料或发出去使用的物料,质量是符合标准的.

适量RightQuantity:

供货商进来的数量能控制适当,这也是防止呆料很重要的工作.

适价RightPrice:

用合理的成本取得所需之物料.

适地RightPlace:

从距离最短能达最快的供料商与使用部门离最短,能最快的发料.

品质理念

一、定义:

品质:

产品与服务所具有某种待征与待性的总和.

二、品管的演变:

 

三、品质观念:

1、品质是:

一种观念、是一种意识、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三一说法)

因此,需通过不教育,不断倡导,才能建立.(共识)

教育意识

行为习惯人格

训练能力

(建立)(改变)(养成)(提高)

两个‘3不’

a.1)不接受不良品

2)不转交不良品

3)不制造不良品

以上属于预防范畴

b.1)不良品发生的原因未找出不放过.

2)不良品发生的责任未明确不放过.

3)不良品的纠正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以上属于纠正范畴.

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a.下一站不要接受上一站的不良品.

b.上一站要把下一站当作自己的顾客,不生产不良品.

c.不良品应与良品进行隔离标识,定区放置.

d.取走不良品应通知相关人员.

e.不良品必需进行评估之后方可进行处置.

f.不良品发生后必需查找原因,进行对策,并落实跟踪确认.

g.不良品发生后必需追溯到确认无不良发生的阶段.

h.不良品的纠正对策必需横向展开.

i.不要轻易地丢弃不良品.

j.对已经发生的不良要做不良履历,防止同样的不良重复发生.

 

2﹒产品质量的分类﹒不合格品的控制

合格品﹕符合质量标准﹒OK

不合格品:

(报废品/重工品/特采品)

报废品﹕不可修复NG﹒

重工品﹕可修复﹒

特采品﹕规格超出标准﹐但经工程评估可使用之物料﹒成品之特采原则上要客户同意﹒

3﹒产品质量缺失的分类.

严重缺点(CRI)﹕该种缺陷使产品的功能性完全丧失﹒

主要缺点(MAJ)﹕该种缺陷使产品的功能性部分丧失﹒

次要缺点(MIN)﹕该种缺陷使产品的功能性没有完全丧失﹐但外观性能受到影响﹒

6.影响质量水准的因素------6M

7.三种检验与测试.

进料检验与测试--IQC

制程中之检验与测试--IPQC

抽箱检验与测试--QA/OQC

8﹒制程品管

1).依制造作业规范作业.

2).均衡生产,严格5S管理,创建愉快光明的工作现场.

3).生产检验

-严格执行初件检验.(即首检)

-自主检验

-互检.

-终检

4).质量记录

5).不合格品管制

-确定不合格品中包括的问题,如生产时间,生产设备.

-层别出不合格品,确保其与合格品分开,即采取隔离方法.

-空间隔离设置专门不良品盒盛放不良品,设置不良品区域,存放不良品

-标示区分在不良品上直接标示质量缺陷.

-对不合格情况作记录:

包括生产设备或产品批

-由专人(线长或全技员)对不良品进行处理.

-评价不合格品性质和严重程度,及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方案.

-按处理决定对不合格品转移,储存及后续加工实施定置管制.

6).重点工站管制及阶段性管制.

9.品管的工作方式

1).戴明循环------P.D.C.A

2).解决问题的九大步骤.

发掘问题

选定问题

追查问题

分析问题

提出办法

.选择对策

草拟对策

成果比较

标准化

10.统计制程管制---SPC(QC七大手法).

1)查检表

2)特性要因图(鱼骨图)

3)柏拉图

4)直方图

5)散布图

6)管制图

7)层别法

11.抽样检查(C=0抽样计划)

12.全员性的品管活动(QCC)

准时生产方式(JIT)

一、准时生产方式的概念:

(丰田生产方式)

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

1﹒对生产的基本要求:

既不提前,也不滞后;既不过多,也不过少﹐

不生产现在不需要的产品,即使以后需要.

2.准时生产方式的基本目标和方法:

1).基本目标﹕隆低成本.

2).它是通过“彻底消除浪费”来实现成本的根本隆低.

“浪费”,是指一切不带来任何附加价值的因素,或仅使成本

增加的因素.浪费是非生产性的因素,包括:

库存废品有缺陷的产品设备故障时间

运输检验无效的工作无用的事务,等等

3).基本方法是:

减少库存,使主要问题露出来,一旦问题得

以暴露就被解决,再减少库存,次要的问题又被暴露出来

并被解决,如此等等.

4).“减少作业人数”实现少人化,要求能按需求的变化随时增

减人数,即实现“柔性人数”;

5).“质量保证”,提供100%的合格产品是准时生产的必要条件;

于是“自动化”就是必要的手段,即当生产中出现不良状

况时,设备或生产线能自动停止;对于出现的各种不良现

象,都要当即分析其原因,并矛以排除,使其不再发生,这

就是“团队的改进活动”.

3.准时生产

1).生产均衡化

是指尽可能地缩小产品种类各产量的分散程度,每日

均衡地生产所需的各种产品.

2).小批量生产

实行准时生产,进行小批量甚至是单件的生产,移

动各交付是非常必要的.

4.柔性作业人数

实现柔性作业人数或少人化,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

1).适当的设施或设备布置---U型布置

2).训练有素.多技能的作业者---多能工

3).经常检查.定期修改标作业组合.

 

厂部2006-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