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境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92056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的境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读书的境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读书的境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读书的境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读书的境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书的境界.docx

《读书的境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的境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书的境界.docx

读书的境界

读书的境界

读书的境界刘超衡

读书的境界

善读书者必有妙悟,读到几篇关于读书境界的妙文,暂与此,与诸生共勉。

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引用三首宋词中的有关词句来喻示读书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第二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第三种境界: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确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这三种境界可谓是读书的三度空间,也是求学之人所执着攀求的。

古往今来,很多名士学者,能够独树一帜,脱颖而出,华章常擢上佳之作,与他们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意境是分不开的,也是读书破万卷的正果,可谓为文祖司马,落笔效史鱼呀!

书读到这个地步,也算是有境界了,难怪古人说: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愤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尤袤);读书如吃饭,善吃都长精神,不善吃都生痰溜(袁枚),这大概也就是常说的如饥似渴,知学善学吧。

说到善于读书,英国诗人格勒的经验很能给人启迪。

他说,读书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沙漏,倒进去多少,便漏出来多少;第二种是海绵,全盘吸收,挤出来时原封不动,甚至还要被弄脏;第三种是过滤豆浆的布袋,留在布袋里的全是豆渣;第四种是淘金工人,淘出来多少矿物,只留金石,不纯净的废品全部抛弃。

要做就做个采集知识宝藏的好矿工,认真体会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观月的妙处,好好的品味密邃旧学,打造深沉新知,舒经活络,读成一个纯粹的人。

关于读书香港作家董桥的境界更是让人称羡,他将读书比作听雨,用一首<虞美人>喻示: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水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是多少人少时读书所无法企及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某以为将读书与整个社会密不可分的联系起来,像范文正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象周恩来那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真正实现自己人生最大的价值,奉献社会,这才是读书人与时俱进的大境界。

读书的四种境界

摘自《河南日报》薛玉森文《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12月23日第四版)

读书、藏书、著书,是历代文人毕生之快事。

读书人多了,就有了层次或曰境界之分。

窃以为,读书有四处种境界———

一曰书奴。

古人谓之寻章摘句者也。

评介书籍,多从修辞造句、谋篇布局、华章美文角度去考虑,似在森林中寻佳木,抚其根干,赏其枝叶,啧啧称奇,至于书之内涵几何,观点成否,则退居其次,概不深究。

再者,对世事无洞察之功,心无定见,书云亦云,心随书走,终被书所虏。

二曰书鬼。

如张松、吴学士者。

书载张松见曹操,翻一遍曹操半生著就之兵法十三卷,顷刻间倒背如流,使得曹公惧其窃文而将其付之一炬。

王勃于宴席上写《滕王阁序》时,气恼了一个人,就是宴主阎都督之婿吴子章。

他早经宿构,却被王勃夺了头彩,明知才不及他,也忿然不平,在王勃《滕王阁序》刚作完之时,就称早已见过此文,也是从头到尾背了一遍,仅序后七言律诗一首不曾防住,才露了马脚。

时下有人背书不及张、吴,但也有几分记忆之鬼才,读书如观景,走一城,失一地,凭蜻蜓点水之功,猎一鳞半爪之词,神侃起来天南海北,无所不知,深究书中之理,则索然无言了。

三曰书仙。

又有散仙和正宗仙家之分。

散仙者身无重负,心无沉思,闲暇之时,顺手拈来,一目十行,顷刻一本,随手一扔,哈哈一笑;或者睡前灯下,半卧半坐,一书在手,眼过心迷,三页不过,鼾声已起。

此等读家,岂非仙人!

正宗仙家则就无比福气了,他们或有惑求解,或心存高远,书中探源,字里求根,博采众长,苦酿甜蜜,把精选之书前翻后看。

四曰书神。

凌空取势,一眼见底,只有森林,不见草木,追根求源,透地三尺,不仅了解书之观点要意,而且能够发掘对问题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

久之则万书之理存乎一心,千人思维集于一身。

就读书本身而论,此几种境界无优劣之分,况且此几种境界是循序渐进的,能做书神固然要得,退做书奴也无不可,有书鬼、书仙之才,各得其所,也无可厚非。

正如喝酒,浅饮取其清雅,微醺获其放纵,酩酊大醉就有见了皇帝不磕头的豪迈气概,顺势而取,自得其乐,也就是了。

读书的四种境界

万宏辉

读书确实没有止境,然而读书却有境界。

我想起了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句话,他阐述了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

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

读书作为生命的需求,作为一种修身养性,陶冶品行情操的方式,作为一项净化、丰富、扩展人生的崇高事业,读书当然有境界,而且有四种境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此乃第一境也。

读书,要静心而读,守住心灵深处的宁静和纯真,耐住寂寞,甘于孤独,要潜心铸剑,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无旁鹜。

柳宗元诗云: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在明媚的春光里,小桥流水,白云悠悠,在树荫下,就是一本书,一把椅子,一杯清茶,读起来,你感到是那样的清静,那样的优雅;在寒冷的冬夜中,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在书房里,就是一本书,一个人,一盏孤灯,手不释卷,你又觉得是那样的幽静,那样的惬意。

这是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乃第二境也。

读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

书间如梦,一尊还酹明月。

书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真可谓时光现在最佳,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阅遍人间春色,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

这是一种书人合一的读书境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乃第三境也。

古今中外多少事,一切都付书本中。

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读书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人的心胸就会无限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

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超然物外的天人合一的至高至上的境界。

让我们的心灵在读书中升华自由之境。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乃第四境也。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人生有限,学海无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永无止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读书到最后,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和知识的博大精深,要毕生践履,求精图新,倡导一种不断攀登、永远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终身学习,把读书作为人生的内在需求,融化到血液、基因和灵魂中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读绵绵无绝期。

这是一种时人合一的超越空间的至远至臻的境界。

康熙帝读书四种境界

康熙帝读书,有四种境界——欣然、愤然、敬然、陶然的境界。

一是欣然境界。

欣,是欣喜。

康熙帝读书,有一种欣然的境界。

玄烨小时候即以读书为乐。

史书记载:

皇上冲龄读书时,奉圣夫人(康熙帝保姆孙氏)爱护圣躬,恐勤诵过苦,乃匿所读书,冀得暂辍,皇上必索读之不少休。

良心要实,学心要虚。

读书学习,必要虚心。

他说:

人心虚则所学进,盈则所学退。

朕生性好问,虽极粗鄙之夫,彼亦有中理之言,朕于此等,决不遗弃,必搜其源而切记之。

(康熙《庭训格言》)有了虚心,才能用功。

康熙帝常对大臣说:

朕在宫中,手不释卷。

学问之道,宜无间断。

(《清史稿》卷六《圣祖本纪一》)玄烨勤奋读书,常常至于深夜:

五龄以后,好学不倦,丙夜披阅,每至宵分!

(《清圣祖实录》卷一)他常深夜读书,直至天快亮。

祖母太皇太后担心他因读书累坏了身体,后来玄烨果真苦读累得吐血(《清圣祖实录》卷一)!

二是愤然境界。

愤,是发愤。

康熙帝读书,有一种愤然的境界。

《论语?

述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朱熹注释: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我前面讲过,中西历法之争,他深切地感到:

自己不懂得,怎能定是非?

于是,发愤读书学习。

我引述他讲的一个故事:

朕幼年习射,耆旧人教射者,断不以朕射为善。

诸人皆称曰:

善!

彼独以为否,故朕能骑射精熟。

尔等甚不可被虚意承顺赞美之言所欺。

诸凡学问,皆应以此,存心可也。

(康熙《庭训格言》)他的体会是:

凡事可论贵贱老少,惟读书不问贵贱老少。

读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

此夫子所以发愤忘食,学如不及也!

(康熙《庭训格言》)学如不及也是心求通而未得的情态。

就是在三藩之乱,局势艰难,京师地震,官民惊恐,十分困难之际,康熙帝依旧坚持经筵进讲不可废误。

总之,康熙帝认为:

凡人进德修业,事事从读书起。

多读书,则嗜欲淡;嗜欲淡,则费用省;费用省,则营求少;营求少,则立品高。

(康熙《庭训格言》)

三是敬然境界。

敬,是尊敬、恭敬。

康熙帝读书,有一种敬然的境界。

在《庭训格言》中,敬字出现41次。

朱熹说: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

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朱文公文集》卷一四《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就是说,学习重在穷理,穷理重在读书,读书重在精通,精通重在居敬,精髓在于一个敬字。

有了敬心,才会好学:

向智者学,向长者学。

康熙帝说:

人多强不知以为知,乃大非善事。

是故,孔子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朕自幼即如此。

每见高年人,必问其以往经历之事,而切记于心,决不自以为知,而不访于人也!

(康熙《庭训格言》)

四是陶然境界。

陶,是和乐。

康熙帝读书,有一种陶然的境界。

《诗经?

王风?

君子阳阳》:

君子陶陶。

我借用《诗经》里的陶字,说明康熙帝学习的陶然心境。

他自己也说读书乐志。

如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三月,康熙帝在理政之余,将《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纲目》、《纲目大全》三部编年体史书,仔细通读,朱笔圈点,做出批注,达107则。

他在《序文》中说:

自元旦以至岁除,未尝有一日之间,即巡幸所至,亦必以卷帙自随。

(《御制资治通鉴纲目序》)《资治通鉴纲目》一书,他先后通读、细读了四遍(宋荦《漫堂年谱》)。

他将读书学习看作是一种和悦的、快乐的事情,要读到愉悦,读到赏心,读到快乐,也读到幸福。

四点经验

康熙帝读书,有四点经验——贵恒久、贵思悟、贵知行、贵著述。

值得思考,值得借鉴。

第一,贵恒久。

康熙帝读书,既重恒,又重久。

一个人,读点书并不难,难的是长久坚持;一个人,平时读书并不难,难的是动荡时静心坚持读书。

所以,一个人读书的恒久,既表现为平时坚持,更表现为困难时坚持。

康熙帝读书有毅力,善坚持。

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局势紧张,不仅每日军报三四百疏,手批口谕,发纵指示,还坚持读书学习。

康熙帝学习之所以恒久,一以贯之,关键在毅力。

以书法为例,他说:

朕自幼嗜书法,凡见古人墨迹,必临一过,所临之条幅、手卷将及万余,赏赐人者不下数千。

天下有名庙宇禅林,无一处无朕御书匾额,约计其数亦有千余。

(康熙《庭训格言》)康熙帝对书法,颇下功夫,听政之暇,无间寒暑,惟有读书写字而已。

他学明董其昌字体,翰林沈荃曾教他书法。

他又向善于书法之人学习,用笔时轻重疏密,或疾或缓,各有体势,因而有异于寻常人的书法。

他说:

学书须临古人法帖,宫中古法帖甚多,朕皆临阅。

有李北海书华山寺碑,字极大,临摹虽难,朕不惮劳,必临摹而后已。

朕性好此,久历年所,毫无间断也。

(《清圣祖实录》卷二一〇)宫中古法帖甚多,他都赏阅临遍。

在他五十初度后,曾向大臣们说:

朕自幼好临池,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凡古名人之墨迹、石刻,无不细心临摹,积今三十余年,实亦性之所好。

白晋在给法王路易十四的奏报中说:

康熙皇帝他写得一手漂亮的满文与汉文。

康熙帝的书法能不能跻身于书法名家之林?

我认为:

完全可以。

第二,贵思悟。

康熙帝读书,既重思,又重悟。

康熙帝说:

读书务求实学,若不询问、覆讲,则进益与否,何由得知?

因而经筵讲学,以皇帝听讲与亲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康熙十六年(1677年)六月初五日,他亲自讲述,评论是:

讲论精微,义理融贯。

不读死书,不信空文。

康熙帝说:

凡看书不为书所愚始善。

即如董子(仲舒)所云‘风不鸣条,雨不破块’,谓之升平世界。

果使风不鸣条,则万物何以鼓动发生?

雨不破块,则田亩如何耕作布种?

以此观之,俱系粉饰空文而已。

似此者,皆不可信以为真也。

(康熙《庭训格言》)

玄烨读书,追问根底。

他看到石鱼即鱼化石后,查阅《水经注》、《酉阳杂俎》、《池北偶谈》等书有关记载后,发问:

其与鱼俱生耶,抑鱼之化?

是鱼与石同时生的,还是鱼化作石的呢?

又如,对潮汐现象,他到山海关、天津、钱塘江等处观察潮涨潮落,询问当地人,并问西洋传教士地中海的情况,还观察泉、井水位的变化,命人做记录,最后得出同先贤一致的结论:

属月之盈昃,其理甚明。

(《康熙几暇格物编》)

读书只有读到不忍放下,才算真正品出书中真趣。

玄烨读书,达到了这个境界。

他引述朱熹的话:

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得书真味。

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欲别求书者,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

认为此言极是。

他说:

朕自幼亦尝发愤读书、看书,当其读某一经之时,固讲论而切记之。

年来翻阅其中,复有宜详解者。

朱子斯言,凡读书者,皆宜知之!

(康熙《庭训格言》)朱熹的意思是:

书必须读到废寝忘食、不愿意放下时,那才是体会到书中的真正滋味。

如果书读了几遍,知道了大意,就放弃它,再去寻找别的书来读,那么,对于这本书来说,就没有得到它的旨趣。

康熙帝说自己从小就曾经发愤读书,刻苦学习。

当读到某一经典时,就一定要读懂它,讲论它,把它牢牢记住。

近年,我翻阅以前读过的书,又发现了一些地方应进一步深入理解。

朱子的这些话,读书的人,都应知道。

第三,贵知行。

康熙帝读书,既重知,又重行。

他说:

明理最是紧要,朕平日读书穷理,总是要讲求治道,见诸措施。

故明理之后,必须实行。

不行,徒空谈耳。

又说:

读书得之虽多,讲论得之尤速,思虑得之最深,行事得之最实。

(康熙《庭训格言》)怎样知行呢?

在生活方面,南巡的船,他试坐多种,后亲自参与设计、制作。

在亲征噶尔丹的行军路上,运粮困难,将士每日一餐,朕亦每日进膳一次。

玄烨读书,重视实验。

在读书过程中,还演算题,搞测量,做试验,在北京城头占风、派人探测黄河源头、解剖冬熊了解胃中食物等,都像专家做学术研究一样。

他读书不为表演,不徒虚名,而是对书中义理真正有了兴趣,想作深层探讨。

因此,他后来成为一位学术造诣很深的君主。

康熙帝在《通鉴纲目》满文译本序文中说:

朝夕起居之时,循环披览,手未释卷,以是考前代君臣得失之故,世运升降之由,纪纲法度之所以立,人心风俗之所由纯。

事关乎典常,言有裨于治体,靡不竟委穷源,详加论断,如是者有年矣。

他引述朱熹的话:

朱子云:

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守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

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

此言乃读书之至要也。

人之读书,本欲存诸心、体诸身,而求实得于己也。

如不然,将泛然读之,何用?

凡读书人,皆宜奉此以为训也!

(康熙《庭训格言》)就是说,读书的方法,应当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从文字语义中,从容领会其真意;在德行操守方面,力行而体验。

然后,做到心中平静,道理明晰,从而体味出妙旨。

否则,即使博览群书,一天读书五车,于治学无益。

他在《御纂朱子全书序》中说:

朕读其书,察其理,非此不能知天人相与之奥,非此不能治万邦于衽席,非此不能仁心仁政施于天下,非此不能外内为一家。

因此,康熙帝崇尚理学的期待是:

其一,为了天人合一;其二,为了统治万邦;其三,为了仁政治国;其四,为了天下一家。

这就是强调从思想文化方面巩固清王朝的一统天下。

第四,贵著述。

康熙帝读书,既重编,又重著。

康熙帝认为图书的功能是:

能令古今人隔千百年觌面共语,能使天下士隔千万里携手谈心,成-人功名,佐人事业,开人识见,为人凭据。

(康熙《庭训格言》)所以,他一方面亲自组织、编纂了大量书籍,如《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律历渊源》等,既是古代典籍的整理,也是自身体验的总结,形成了在中国版本史上极有影响的书品精良、版式美观的康版;另一方面,他勤于笔耕,撰写了诗文集。

学习与著述,就像春蚕,读书如吃桑,著述则如吐丝。

康熙帝所著文,由臣下整理成《康熙御制文集》一至四集,共176卷,武英殿版,陆续雕印。

康熙五十年(1711年)以前的著述,为一至三集,140卷;康熙五十一年到六十一年(1722年)的著述为第四集,36卷。

《康熙御制文集》中的大部分是他在世时亲自主持,由大学士张英与詹事府詹事高士奇等人协助完成的。

第四集则是在他身后由雍正帝刊行的。

康熙帝《御制诗集》收录1147首七言与五言诗及少量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他亲历活动的纪录,可补正史之不足,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康熙帝《几暇格物编》,共93篇文章。

他喜爱读书,留心考察,潜心研究,勤于著述。

当他出师、行猎或巡视各地时,注意到各地的方言习俗、山川物产、动物虫鱼、药材草木等的异同关系。

如蝗虫滋生的规律、各地农作物像水稻、小麦、西瓜、葡萄等等生产的情形。

又因为他学过西洋的科学知识,他对自然界的若干现象也有所论述,例如他注意到黑龙江西部察哈延山喷焰吐火,气息如煤的奇特现象。

他从瀚海的螺蚌壳,推知远古蒙古大沙漠曾是水乡泽国。

他也曾在一次打猎后,命人将一只冬眠熊解剖试验。

这是他学习西方解剖学后的一次亲身实验。

康熙帝探讨人体生理构造,命令西洋人把西文《人体解剖学》译成满文本(《张诚日记》)。

但由于大臣反对,没有雕梓印行。

康熙帝《庭训格言》更值得一提。

他晚年体弱多病,亲自口述,由皇子或侍从笔录,雍正帝继位后出版。

这本《庭训格言》是以康熙帝一生体验为主,告诉后人一些有益的做人处事道理。

全书27419个字,共246条,讲述养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验与道理。

其中多是《清实录》与《圣训》所阙,有重要价值。

书中有六分之一条数是讲读书学习的。

如康熙帝引述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后论道:

圣人一生,只在志学一言,又实能学而不厌,此圣人之所以为圣也!

千古圣贤与我同类,人何为甘于自弃而不学?

苟志于学,希贤希圣,孰能御之?

是故志学乃作圣之第一义也。

(康熙《庭训格言》)就是说,圣人不是高不可攀的,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其关键是两个字——志学。

如果一个人立志于学,一以贯之,成贤成圣,谁能阻挡?

所以,志学是做圣人的第一要义。

——摘自《康熙大帝》第20讲《养生之道》

读书的四种境界

读不尽的书,走不完的路。

人们时常慨叹于书多而无暇以读。

其实,有的书须精读,而对于大多数书,却只须大略地翻阅,即随意浏览便可。

随自己之意,自然也应有适当的范围,譬如多取与自己有关或意趣相近的书来读。

如此,则浏览之中,常可收开卷有得之效。

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

(宋)太宗日阅《(太平)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

尝曰:

‘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宋太宗为了治理国家,读《太平御览》自是分内之事。

但是,皇帝日理万机,又不可能精研,所以就只能随意浏览,开卷有益了。

开卷有益,也作开卷有得,后四字似乎出处更早。

陶渊明《与子俨等书》云: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

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给几个儿子写遗书,向儿子们述说自己少年时喜欢读书,只要有所得,便高兴得忘了吃饭,看来读书确实是一种乐趣!

但这种能够欣然忘食的乐趣,是来自于开卷有得,这在陶渊明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我要补充说的是:

得在有意无意间,则更有乐趣!

随意浏览,开卷有得,得在有意无意间,此读书第一境界。

书海无涯,而吾生也有涯!

以有涯之生而要精研无涯之书,实在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我们一辈子,除了求学时期,大多数时间要工作,要劳碌,要为稻粱谋,为衣食温饱,为养家糊口而奔走,哪能每天坐在书房里读书?

所以,一个人,终其一生,其大部分时间对书只能采取随意浏览的办法,而不能精研深读。

有所得固然好,无所得也并非坏事,因为浏览之时至少可以消遣,打发时间,其浏览本身便是一种乐趣。

更何况在随意翻阅的过程中,有时能得到意想不到的东西,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这种无意中得到的,比绞尽脑汁,渴望获得而得到的,会更使你有一种喜出望外,欣喜过望的兴会。

这时候,你或许会脱口而出:

真是太巧了!

这种因书中巧遇而获得的欣喜,惊喜,喜出望外,甚而至于欣然忘食,便是一种莫大的乐趣。

这种巧,巧遇,巧合是事物相互联系的一种有意味的认知形式,唯物辩证法称它叫偶然性。

这种随意翻翻,却在随意之中,巧遇多年未能寻觅到的答案,那其乐当何如哉!

陆游《钗头凤》有宫墙柳一句,已故词学大师夏承焘教授认为:

绍兴从未建都(按,春秋时越国在绍兴就有都城,不过早已毁坏不存),没有皇宫,哪来的‘宫墙’!

‘宫墙’当指五代蜀国的宫殿墙壁。

从而认定:

《钗头凤》是陆游在成都的赠妓之作。

当然夏先生还有‘红酥手’不合唐琬身分的观点,但‘绍兴没有宫墙是最重要的论据。

此疑案潜藏胸中多年,查证过许多典籍而未能破解。

一次翻阅闲书,于枕边读明代周祈的《名义考》一书,却巧遇对宫名称的意义进行考证。

略云:

宫,墙垣也。

蝘蜓(按,俗名壁虎,又名守宫)依墙而生(存),故名守宫。

不得其门而入者,曰‘宫墙外望’。

宫之为墙可知矣。

回忆当时巧遇,确实是喜出望外,立即翻身下床,不再卧读浏览,而把书橱翻了又翻,相继寻觅并整理出几条依据,证明陆游《钗头凤》宫墙柳并非指宫殿墙上的柳树。

宫墙在词中实际上是围墙:

一、《甲骨文编》宫字是一座大屋外的围墙的象形(电脑无法表示,略)。

二、《论语》的《子张》篇说:

譬诸宫墙,赐(按,孔子学生子贡名)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

这里的宫墙就是指围墙,所以才有及肩(只到肩上)和数仞之别。

三、《礼记》的《儒行》篇云:

儒有一亩之宫。

汉代经学家郑玄注:

宫,墙垣也。

墙垣古时叫半墙,今日则叫围墙。

四、守宫,俗称壁虎。

壁虎,墙壁上爬行的守宫;守宫,守在墙壁上的壁虎。

可见,宫即墙壁(取周祈说)。

结论:

宫墙柳,即沈园围墙上(飘拂)的柳树。

何必到成都去寻找宫殿呢?

这种无意之得比有意之得,其得更令人兴奋,其因欣然忘食所带来新得也更多。

但是,这种无意,是有意中的无意;有意又是无意中的有意。

因此,开卷有得,常是得在有意无意之间,这正如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一对范畴一样,有意与无意,也是对立的统一。

无意的浏览,之所以能有得,正是心中先前已经有意在,已经有宫是否是宫殿的疑问萦绕于胸中,因此,开卷就会注意这个宫字。

设若胸中无此意,无此宫在,即使翻阅至宫字,也会随便翻翻而过,轻易放掉而失之交臂。

由此看来,有意者,心中已有钟情于此,有求知之心在也;无意者,即听其自然,管他能得不能得而最终得之。

辛稼轩词云: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之谓乎!

必求甚解暂付阙如,苦趣乐趣自心知---论读书第二境界

上篇曾说到陶渊明《与子俨等书》云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其实陶潜早在《五柳先生传》中就说过: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原陶公之意,当是:

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刻意在字句上下功夫。

这种以领会精神,而反对两汉以来的烦琐经学,是很有针对性的。

可是今天不求甚解,却是一个贬义词。

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说:

现在我们许多同志,还保存着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

毛泽东把不求甚解同粗枝大叶相提并论。

看来已经没有必要为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再说什么好话,就把它理解为读书,做事的一种潦草率尔的作风吧。

那么它的反面就应该是必求甚解了。

其实,书籍浩如渊海,哪能篇篇句句都能甚解呢?

所以,我以为对一般人的读书,不妨还是不求甚解,即领会精神要旨为好。

但若是学子求学,教员教书,学者著述,则自应必求甚解。

年轻时读书不多,许多古汉语词汇还不能确解。

1958年6月,毛泽东在〈红旗〉杂志创刊号发表了〈介绍一个合作社〉,其中引用了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风气恃风雷那首著名的诗。

于是动了浏览龚自珍诗集的念头,闲时就翻阅《龚定庵集》。

〈集〉中有嘉庆二十五年作的一首诗,诗题为:

《客春,住京师之丞相胡同,有〈丞相胡同春梦诗〉二十绝句,春又深矣,因烧此作,而奠以一绝句》当时所读为线装木刻本,没有断句。

由于题目开头有客字,先试读为:

《客,春住京师之丞相胡同……》。

如此,则住丞相胡同的为某位客人,而《春梦诗》也就成了客某之所作。

可是细绎奠一绝句内容,却了无相涉,甚不可解。

于是又断为:

〈客春,住京师之丞相胡同……〉如此,则住京师丞相胡同的人,自然是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