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三 推断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91214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题三 推断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专题三 推断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专题三 推断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专题三 推断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专题三 推断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题三 推断题.docx

《中考化学专题三 推断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三 推断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专题三 推断题.docx

中考化学专题三推断题

专题三 推断题

推断题的基本形式是先给出一定的信息,学生再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判断、分析、组织,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由于它可以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融于一体,具有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所以一直是化学中考的重要题型。

推断过程需要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特别是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以及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在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寻找“题眼”,然后逐步得出正确答案。

专题归纳

一、解题思路

原理

结论

二、物质推断的一般方法

1.一点击破,顺逆推断。

抓住“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用顺向、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方法推断,逐一推导出其他结论。

2.相遇组合,对比推断。

采用类似数学中的“相遇”方法用图表列出各物质反应次数,再由各物质的性质及反应规律列出各物质反应次数,然后对号入座推断出各物质。

3.提出假设,讨论推断。

在分析题目所给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后进行反复验证,逐步缩小范围,排除不合题意的结论。

三、推断题的常见突破口

1.以“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1)点燃:

有________参加的反应。

(2)通电(1个),写出化学方程式:

电解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催化剂(2个),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KClO3分解制取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2O2分解制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温(4个),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高温煅烧CaCO3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高温还原Cu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和CO2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O、Fe2O3高温炼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4个),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KClO3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MnO4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H2还原Cu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O还原Cu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1)固体物质的颜色。

______色固体:

无水CuSO4、MgO、P2O5、CaO、Ca(OH)2、NaOH、NaCl、Na2CO3

______色固体:

Cu、HgO、Fe2O3

______色固体:

红磷

______色固体:

CuSO4·5H2O

______色固体:

Cu2(OH)2CO3

______色固体:

S

______色固体:

C(木炭粉)、CuO、MnO2、Fe3O4、Fe(粉)

______色固体:

KMnO4

(2)沉淀的颜色。

______色:

BaSO4、AgCl、CaCO3、BaCO3、Mg(OH)2

______色:

Cu(OH)2

______色:

Fe(OH)3

(3)溶液的颜色。

______色溶液:

含Cu2+的溶液,如CuSO4溶液

______色溶液:

含Fe3+的溶液,如FeCl3溶液

______色溶液:

含Fe2+的溶液,如FeSO4溶液

______色溶液:

KMnO4溶液

(4)火焰的颜色。

______色火焰:

H2、S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色火焰:

CO、CH4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色火焰:

S在纯氧中燃烧

3.以“反应的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______。

(2)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________,固体是________。

(3)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是________,使火焰熄灭的气体是CO2或________;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_____。

(4)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________。

(5)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________。

(6)在O2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的物质是Al、________。

(7)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__________,如CH4、C2H5OH等。

(8)溶于水呈碱性,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是________。

4.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最小的气体是__________。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

(7)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

(8)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

(9)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______。

(10)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__。

(11)氧元素占50%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

(12)金属之最:

①熔点最高的金属是__________;

②导电性、导热性最强的金属是__________;

③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

④全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__________;

⑤硬度最大的金属是__________;

⑥密度最小的、最轻的金属是__________;

⑦熔点最低的金属是__________。

5.以物质特征反应为突破口。

例如:

单质A+化合物B→单质C+化合物D

典例突破

题型1 叙述型推断题

[例1]甲、乙、丙、丁、戊五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氯、钙6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的溶液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甲是  .

(2)向乙的溶液中放入铁钉,会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还能观察到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如图所示,分别取少量丙、丁、戊三种白色固体于A、B、C三支试管中,进行

如下连续实验.

步骤1:

加入一定量水充分溶解,A中固体不减少,B和C中的固体消失;

步骤2:

再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A中无明显现象,B和C中无色液体变红;

步骤3:

继续加入一定量乙的溶液,A和B中产生大量气泡,B和C中红色褪去.

分析:

①丙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若步骤3中,B和C所得溶液除酚酞和水外,还一定含有一种相同的物质,则丁和戊分别是  .

解析:

根据甲、乙、丙、丁、戊均为常见物质,由氢、碳、氧、氯、铁、钙6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若甲的溶液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则推测为双氧水或H2O2;

(2)若向乙的溶液中放入铁钉,会有气泡冒出,反应后溶液为浅绿色,为亚铁离子的溶液;因此为铁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3)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推测丙、丁、戊分别为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钠,代入检验,符合题意.故:

①因为丙为碳酸钙,乙为稀盐酸,故丙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②若步骤3中,B和C所得溶液除酚酞和水外,还一定含有一种相同的物质,即为氯化钠,则丁和戊分别是Na2CO3、NaOH.

答案:

(1)H2O2;

(2)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Fe+2HCl=FeCl2+H2↑;

(3)①CaCO3+2HCl=CaCl2+CO2↑+H2O;②Na2CO3、NaOH.

[变式训练]

1.甲、乙、丙、丁均为常见物质,由碳、氢、

氧、硫4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是一种液体,质量分数为98%的甲的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甲是______。

(2)乙是一种温室气体,其水溶液显酸性,乙是_____。

(3)丙是一种氧化物,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乙。

丙在高温条件下,能吸收导致酸雨的气体丁,并生成乙和一种单质,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已知:

Fe+Fe2(SO4)3=3FeSO4。

如图所示,将生锈的铁丝放入烧瓶,打开K,向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甲的稀溶液后,关闭K,看到烧瓶中的固体完全消失,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此时烧瓶中所得溶液的溶质组成可能的几种情况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只有FeSO4 B.FeSO4和H2SO4  

C.FeSO4和Fe2(SO4)3D.H2SO4、FeSO4和Fe2(SO4)3

题型2 框图型推断题

[例2]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可以相互反应,“→”表示前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后一种物质,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和C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E和F含有相同的元素,G是黑色固体,H是非金属单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的化学式  ;A的俗名:

  ;C属于  (填“酸”、“碱”或“盐”)

(2)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E+G→F属于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H→E:

  ,

D→A:

  .

解析:

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和C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且D能够产生A,A能够转化为C,A能够和B反应,因此D是碳酸钙,A是碳酸钙分解产生的氧化钙,C是氧化钙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钙,则B是酸,如稀盐酸;酸和碳酸钙反应产生E,E和F含有相同的元素,G是黑色固体,H是非金属单质,因此E是二氧化碳,F是一氧化碳,G是碳,H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合理,因此:

(1)D是CaCO3,A是氧化钙,俗名生石灰;C是氢氧化钙,属于碱;

(2)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3)F+H→E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产生二氧化碳;D→A是碳酸钙高温分解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答案:

(1)CaCO3;生石灰;碱;

(2)吸热;(3)2CO+O2

2CO2;CaCO3

CaO+CO2↑

[变式训练]

2.A~J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可用在铅酸蓄电池中、G是最清洁燃料、H是蓝色沉淀,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  .

(2)E的一种用途是  .

(3)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题型3 流程图型推断题

[例3]实验室废弃液中含一定量的AgNO3,兴趣小组同学回收金属银的流程如下:

请认真分析以上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II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  .

(2)讨论a的选择:

甲同学认为用锌,乙同学认为用铜,你认为  (选填“甲”或“乙”),你选择的理由是  ,加入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固体B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4)向固体B加入适量稀硫酸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

(1)由回收金属银的流程可知,操作I、II能将固液分开,操作是过滤,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漏斗.

(2)由题意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可知,甲同学加入锌粉后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锌,下一步加稀硫酸易分离,所以科学合理;乙同学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加稀硫酸两者均不能与之反应,所以不易分离,所以方案设计不合理,锌与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2AgNO3═2Ag+Zn(NO3)2.

(2)为能充分的置换出溶液中的银,可采用加入过量的锌粉进行实验,所以金属混合物B中含有的金属就是锌与银,化学式是:

Zn、Ag;(3)根据金属混合物B的成分是锌和银,依据锌与稀硫酸能反应但银与稀硫酸不能反应的情况;金属混合物中锌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答案:

1)漏斗;

(2)甲,易与银分离(或锌在银中易被除去;或锌能与稀硫酸反应,铜不能),Zn+2AgNO3═2Ag+Zn(NO3)2;(3)Zn、Ag;(4)Zn+H2SO4=ZnSO4+H2↑.

[变式训练]

3.某金属冶炼厂的工业废渣中含有泥沙和某些单质,其中单质含有铜、锌和少部分硫。

现欲回收铜和锌,并对硫进行处理,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在废气A中,一定含有的有害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

操作①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

(2)溶液D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加入Zn后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之一即可)。

1.现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钙、硝酸银、盐酸、碳酸钠4种无色溶液.将它们编号为甲、乙、丙、丁后,两两混合的现象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甲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实验顺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甲+乙

有气泡生成

甲+丙

有沉淀生成

丙+丁

有沉淀生成

乙+丙

没有现象发生

A.CaCl2B.AgNO3C.HClD.Na2CO3

2.甲、乙、丙3种常见物质,由氢、氧、氯、钙、铁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熟石灰,其化学式为。

(2)乙溶液有刺激性气味,与固体丙反应后溶液变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试管中盛有某红色溶液,滴加甲溶液,溶液变浑浊;再加入过量的乙溶液,观察到产

生无色气泡,溶液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

①试管内最初盛放溶液的溶质是。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③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

3.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孔雀石标本,查阅资料知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他们以Cu2(OH)2CO3为原料制取铜,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铁制仪器为____________。

(2)无色气体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大气中该气体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___________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3)写出蓝色溶液B与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剂E可选用____________溶液。

4.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其中,A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刺激性气味,从C→D的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生成,E为白色沉淀。

下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化学式:

A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E的反应过程中,A与G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____(填“>”“=”或“<”)7。

(4)C溶液与铁粉反应后,取剩余固体加入盐酸,没有气体放出。

请分析:

C与铁粉反应后的混合溶液组成中除了H2O外,事实上存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G________,H________。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物质B与水反应时会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碳酸钠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其中A、B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图1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图中“→”表示某种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若将A物质的溶液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冒出,则A物质可能是  (填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2)不同类别的B物质能够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请选取其中一种,写出其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除你选取的物质所属类别外,B物质还可能属于  (填写物质类别).

(3)如图2所示,有一种物质X能与碳酸钠、硫酸钠都发生双向转化,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7.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Fe2(SO4)3、CuSO4及H2SO4.某同学通过废铁屑与溶液甲反应,制取补血剂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1)Fe2(SO4)3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Fe2(SO4)3+yFe=zFeSO4,其中x、y、z为化学计量数,z的值为  .

(2)步骤Ⅰ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Ⅰ中,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 

 .

(2)步骤Ⅱ中加入一种可溶性试剂可实现其转化,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该试剂可以是  (填化学式).

(5)步骤Ⅲ回收铜可加入溶液甲中的某物质除去杂质,同时生成某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的灼烧石灰石的实验,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对灼烧后的石灰石产生了研究的兴趣.同学们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

请回答:

(1)灼烧后的石灰石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物质组成为:

1.CaCO32. 

 3.CaO

(2)请写出一种证明灼烧后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氧化钙的方法(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

(3)根据如图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  .

(4)过滤后得到的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

9.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

其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为红棕色粉末,G为最常见的金属。

B、D、E均为无色气体。

请回答:

(1)X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填化学式)。

(2)B物质固态时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固态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E→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G与E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框图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E、F、I为无色气体。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4)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5)要使反应⑤能够发生,需要反应物B和M,其中M的化学式为________。

专题三 推断题答案

【题型攻略】

三、1.

(1)O2

(2)2H2O

2H2↑+O2↑

(3)①2KClO3

2KCl+3O2↑

②2H2O2

2H2O+O2↑

(4)①CaCO3

CaO+CO2↑

②C+2CuO

2Cu+CO2↑

③CO2+C

2CO

④Fe2O3+3CO

2Fe+3CO2

(5)①2KClO3

2KCl+3O2↑

②2KMnO4

K2MnO4+MnO2+O2↑

③H2+CuO

Cu+H2O

④CO+CuO

Cu+CO2

2.

(1)白 红 暗红 蓝 绿 淡黄 黑 紫黑

(2)白 蓝 红褐

(3)蓝 黄 浅绿 紫红

(4)淡蓝 蓝 蓝紫

3.

(1)CO2 

(2)CO C (3)O2 N2 O2 (4)水蒸气

(5)Fe (6)Mg (7)有机物 (8)氨气(NH3)

4.

(1)O Al 

(2)O (3)O N (4)C (5)H2

(6)H2O (7)金刚石 (8)CH4 (9)H2O (10)H2O

(11)SO2 (12)①钨 ②银 ③钙 ④铁 ⑤铬 ⑥锂 ⑦汞

【归类突破】

变式训练

1.

(1)H2SO4

(2)CO2(3)2CO+SO2

2CO2+S(4)ABCD

2.

(1)H2.

(2)作导线.(3)复分解反应.(4)2NaOH+CuSO4═Na2SO4+Cu(OH)2↓.

3.

(1)SO2 过滤 

(2)ZnSO4、CuSO4、H2SO4 (3)Zn+H2SO4===ZnSO4+H2↑或Zn+CuSO4===Cu+ZnSO4

【备考训练】

1.D解析:

四种溶液两两混合,盐酸和碳酸钠混合产生气泡,因此甲和乙为盐酸和碳酸钠,又因乙和丙混合无明显现象,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无明显现象,故乙为盐酸,丙为氯化钙,甲为碳酸钠,丁为硝酸银,将四种物质代入验证符合题目要求.

2.

(1)Ca(OH)2

(2)Fe2O3+6HCl==2FeCl3+3H2O

(3)①碳酸钠和酚酞②Ca(OH)2+Na2CO3==2NaOH+CaCO3↓③HCl、NaCl、CaCl2

3.

(1)铁架台 

(2)CO2 温室效应 (3)CuSO4+Fe===FeSO4+Cu (4)稀硫酸

4.

(1)HCl CuO或Cu(OH)2 

(2)NaCl+AgNO3===AgCl↓+NaNO3 (3)< (4)铜和氯化亚铁 氯化铜

5.

(1)CaCO3 CuSO4 Cu(OH)2

(2)放出

(3)Ca(OH)2+Na2CO3===CaCO3↓+2NaOH

(4)CuO+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